小河村[山西省陽泉市義井鎮小河村]

小河村[山西省陽泉市義井鎮小河村]

小河村隸屬於山西陽泉市郊區義井鎮,位於城鄉結合部,距市中心僅4公里,北與牡羊墅火車站相距一公里,南與太舊高速公路平定出口相距8公里小河村占地面積4平方公里,耕地640餘畝,現有662餘戶,純家人口1245人,非農人口1100 人,1993年步入小康村行列,2006年經濟總收入3600萬元,人均收入3800元。 小河村群山環境、依坡建村、小河穿村而過。山勢高差使小河村的建築高低起伏、錯落有致,層次分明,山村街巷結構得以保持,許多古建築依然保留,一派古村落氣象,山清水秀,民風淳厚,素有禮儀之鄉美稱。保持完整的石家花園,堪稱我國北方最具特色的大院民居文化,典型的代表了小河村歷史文化名村的價值和品味。

基本信息

簡介

山西陽泉小河村 山西陽泉小河村

小河村隸屬於山西陽泉市郊區義井鎮,位於城鄉結合部,距市中心僅4公里,北與牡羊墅火車站相距一公里,南與太舊高速公路平定出口相距8公里,交通十分便捷。

上世紀70年代,因河水乾涸斷流,出現水荒,吃水困難,遂動員全村力量挖地道打井,歷十幾年而成,建成我國北方地區罕見的逾七百多米的斜井,不僅滿足全村人畜地用水,還可支援陽泉電廠用水,更留下了一段

山西省陽泉市郊區義井鎮小河村 山西省陽泉市郊區義井鎮小河村

蔚為壯觀的地道斜井,成為小河村又一道旅遊的亮麗的風景線。

小河村有較豐富的文化遺存和文物資源,還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石家花園、石評梅紀念館、關帝廟和觀音庵,石家花園始建於清雍正年間,距今已有270年歷史。建築面積一萬餘平方米(主宅)。院中有窯洞65眼,起脊房112間,院中建一玲瓏剔透的小花園,石家花園因此得名。

小河觀帝廟始建於明崇禎八年,占地約2千平方米,是典型的中軸對稱式建築,它左挹桃河,右繞泊水,依山就勢隨形生變,層殿疊院錯落有致,古樸翳巍偉壯觀。廟中主要建築從下往上有戲台、廟場、端門及鐘鼓二樓,南北精舍,過門無梁殿及左右配殿、文昌殿、蟲工殿,最高處為武聖殿,俗稱正殿,這些殿宇有卷棚式、有硬山式、歇山式、均飛檐桃角、舒翼若飛,雕樑畫棟,巍峨壯麗,充分展示了我國建築文化及道教文化的燦爛風貌。觀音庵建在虎岩山崖上,崖托庵,庵依崖,典雅瑰麗,雄奇秀麗。觀音庵正殿不知建自何代,院中牌坊建於清嘉慶二十一年,靈官殿與送子觀音殿建於道光四年。觀音庵閹小佛眾,文化內涵十分豐富。

小河村是著名紅色作家石評梅女士的祖籍地,山清水秀,民風樸實,素有“禮儀之邦”之稱,文物古蹟、文化遺產豐富,是陽泉市唯一省級歷史文化名村,石評梅紀念館、石家花園、關帝廟和觀音庵已向遊人試開放。“地下水宮”(人造700餘米斜井)、陽泉第一師範和“石勒廟”正在整修,將逐步對外開放。

2003年首批被山西省命名為歷史文化名村. 發展旅遊事業具備良好的區位優勢和資源條件。

自然氣候

山西省陽泉市義井鎮小河村 山西省陽泉市義井鎮小河村

本區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且冬夏季較長,春秋季偏短。 春季乾燥多風,夏季炎熱多雨,秋季溫和涼爽,冬季綿長寒冷。氣溫年差較大,丘谷較山地變化小, 南部較北部溫和。降水較均勻,屬半濕潤氣候。年均氣溫10.1℃,年均降水540.2毫米,無霜期 160天左右。

春季 一般在4月中旬至 5月中旬。氣溫回升迅速,月平均氣溫可升高6℃~7℃。冷暖年際變化大,晝夜溫差大,其差值一般在 11℃~14℃。由於冷空氣活動仍很頻繁,常出現“倒春寒”天氣。多大風天氣,全年大風日數以春季最多。春季降水稀少, 平均降水量不達全年的15%。春旱嚴重,有“十年九春旱”之說。

夏季 一般在6月上旬至8月下旬。氣溫較高,且較穩定,大部分地區平均在22℃~35 ℃之間。受夏季風控制,常刮東南風。7~8 月是降水集中期,平均降水量達 290毫米,占年降水量的一半左右。降水的年際變化大,多雷陣雨、冰雹天氣。

秋季 一般在9月上旬至10月下旬。入秋後由於大氣狀態比較穩定,雲量、大風、降水顯著減少,晴朗天氣較多。降溫迅速,天氣涼爽,冷暖適中,但持續的時間較短。10月中旬後,由於北方冷空氣入侵,有時出現寒潮霜凍天氣。

冬季 一般在11月上旬至次年 4月上旬。由於受北方乾冷氣團控制,冬季盛行偏西風, 冷空氣活動頻繁, 氣候寒冷。氣溫一般在-8.9℃~4.6℃之間,晴天居多,降雨極少,空氣乾燥。

自然資源

小河村有耕地總面積1752.6畝(其中:田467.4畝,地 1285.2 畝),人均耕地1.2畝,主要種植玉米、小麥等作物;擁有林地 16468.5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00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1.49畝,主要種植板栗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 500畝,其中養殖面積 50畝;荒山荒地1000 畝,其他面積 7023.9畝。

基礎設施

山西省陽泉市義井鎮小河村 山西省陽泉市義井鎮小河村

截止2007年底,小河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小河村有401戶通自來水。有401戶通電,有35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40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87.28%和99.75%);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0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350戶(分別占總數的99.75 %和87.28%)。小河村到鄉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柏油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公里。小河村共擁有汽車17輛,拖拉機20輛,機車 14 輛。小河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500畝,有效灌溉率為85.59%,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5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12畝。到2007年底,小河村建有沼氣池農戶83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20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5戶。小河村有9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有9個自然村已通路;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9個自然村已通電話。小河村農戶住房以磚混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32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5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71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東莞行政區劃百科

東莞市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口東岸,北接廣州,南連深圳。1985年9月撤縣設市,1988年1月升格為地級市,下轄28個鎮、4個街道辦事處,440個村委會,156個居委會。
半仙山村
博頭村
寶石社區
博廈社區
北岸村
寶陂村
寶蓮村
沖美村
創業社區
超朗村
赤坎村
茶山鎮
村尾村
茶山村
城中社區
常平鎮
長山頭村
曹樂村
長塘社區
草墩村
昌平村
長安鎮
村頭社區
長盛社區
東正社區
鄧屋村
東平村
東江村
大洲社區
大龍村
單屋村
東坑鎮
大利村
大朗社區
大環村
大朗鎮
大嶺山鎮
大沙村
大井頭社區
大泥村
低涌村
道滘鎮
東太村
大流村
福隆村
鳧山村
富竹山村
佛子凹村
鳳崗鎮
浮竹山村
福祿沙村
鳳沖村
佛新社區
浮崗村
福安村
隔坑村
谷嚇村
高英村
高埗鎮
莞城街道
光明社區
崗頭村
高埗村
橫坑社區
黃江鎮
護安圍村
虎門寨社區
橫滘頭村
禾坑村
黃洞村
厚街鎮
華陽村
環岡村
橫瀝鎮
宏遠社區
恆泉社區
橫瀝村
黃屋村
合路村
虎門鎮
河田村
洪梅鎮
黃家壆村
橫江村
黃泗圍村
黃泥塘村
黃草朗社區
厚德村
潢涌村
厚街村
湖美村
黃麻嶺村
橫流社區
和安村
舊圍村
井美村
桔洲村
九鄉村
聚龍江村
金洲社區
江邊村
舊村
井巷村
逕聯社區
錦廈社區
京山村
角社村
金桔村
坑口社區
坑美村
嶺頭社
盧邊村
六甲村
林屋村
蓮城社區
劉屋村
梁家村
羅沙社區
李屋村
盧屋村
良平社區
朗廈村
嶺廈社區
寮邊頭村
寮步鎮
良邊村
荔橫村
連平村
林村社區
朱磡村
羅馬村
盧溪村
寮廈村
龍眼社區
蘆村
廟邊王村
莫屋村
繆邊社區
民田村
梅林村
民泰社區
麻一村
麻涌鎮
麻三齊村
南城街道
南社村
牛楊社區
南洲村
南城村
南五村
泥洲村
歐鄧村
埔心村
屏山社區
泉塘社區
清湖村
橋頭社區
求富路社區
企石鎮
企石村
清溪社區
齊沙村
清溪鎮
稔洲村
稔子園村
勝利社區
市橋社區
水邊村
邵崗頭村
桑園社區
山廈村
上截村
石排村
山和村
沙角村
孫屋村
石碣鎮
石水口村
水貝村
上元村
司馬村
松木山村
三中村
石龍坑村
聖堂社區
沙步村
松崗村
沙田鎮
三屯村
上角社區
三涌村
沙頭社區
雙崗村
穗豐年村
田新社區
塘尾村
田寮村
塘角村
太和社區
鐵崗村
鐵爐坑村
塔崗村
塘廈鎮
塘廈村
萬江社區
屋廈村
望牛墩鎮
五涌村
烏沙社區
謝崗鎮
霞朗村
下沙村
細村社區
新村社區
下朗村
興塘社區
西南村
下截村
向西村
新民社區
下嶺貝村
霞邊村
小坑村
巷頭社區
新馬蓮村
廈邊社區
小河村
新圍村
西太隆村
冼沙村
鹹西社區
廈崗社區
興隆社區
西大坦村
下蘆村
月塘村
涌口村
窯山村
楊屋村
燕窩村
洋坑塘村
楊涌村
洋烏村

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古鎮

國家建設部和文物局從2003年至今已經評選並命名了兩批共三十六個“歷史文化名村”。這些村分布在全國二十五個省份,既有鄉土民俗型、傳統文化型、革命歷史型,又有民族特色型、商貿交通型,基本反映了中國不同地域歷史文化村的傳統風貌。
爨底下村
西灣村
俞源村
郭洞村
西遞村
宏村
流坑村
田螺坑村
張谷英村
大旗頭村
鵬城村
党家村
靈水村
雞鳴驛村
皇城村
張壁村
西文興村
美岱召村
漁梁村
江村
培田村
下梅村
渼陂村
理坑村
朱家峪村
臨灃寨
大余灣村
南社村
自力村
碧江村
莫洛村
迤沙拉村
雲山屯村
白霧村
楊家溝村
麻扎村
碗窯村
徐岙村
包宅村
俞源村
流坑村
肇興侗寨
張谷英村
諸葛村
淶灘鎮
棠樾村
田螺坑村
高山村
莫洛村
迤沙拉村
雲山屯村
隆里村
肇興寨村
白霧村
爨底下村
靈水村
琉璃渠村
雞鳴驛村
冉莊村
英談村
西灣村
皇城村
張壁村
西文興村
良戶村
郭峪村
小河村
美岱召村
五當召村
陸巷村
明月灣村
俞源村
郭洞村
深澳村
厚吳村
西遞村
宏村
漁梁村
江村
唐模村
棠樾村
屏山村
田螺坑村
培田村
下梅村
福全村
城村
桂峰村
流坑村
渼陂村
理坑村
賈家村
燕坊村
汪口村
朱家峪村
東楮島村
大余灣村
滾龍壩村
張谷英村
上甘棠村
高椅村
乾岩頭村
頭村
鵬城村
南社村
自力村
碧江村
大嶺村

靈水村
舉人村
爨底下村
桑峪村
楊家峪村
馬欄村
東胡林村
西胡林村
沿河城村
靈岳寺村
上清水村
燕家台村
杜家莊村
齊家莊村
張家莊村
塔河村
黃安村
田莊村
淞白村
韭園村
琉璃渠村
三家店村
櫻桃溝村
澗溝村
上葦甸村
石門營村
石佛村
萬佛堂村
魯家灘村
平原村
賴坊村
羅田村
嚴台村
白鷺村
延村
天寶村
雄崖所村
張店村
歇馬村
南崗古排村
前美村
秀水村
蘿蔔寨村
丙安村
增沖村
馬頭村
樓上村
鄭營村
東蓮花村
南長灘村
阿勒屯村
陂下村
師家溝村

岜沙苗寨
壩光村
長溪村
瓷器口鎮
從化溪頭村
大旗頭村
丹巴碉樓
德夯苗寨
都羅寨
俄亞大村
高椅村
貴州屯堡
洪坑土樓群
湖南洪江鎮
黃埔村
金帳汗蒙古部落
黎槎村
理坑
利加則
寧海前童
烏篷船
於家石頭民俗村
元陽梯田
芷溪村
中山鎮
竹溪村
大江埔村
橋溪村
崇武古城
曹家大院
常家大院
娘子關村党家村
楊家溝村
郭麻日村
麻扎村
臨灃寨
偏城村
北方城村
李家山村
夏門村
竇莊村
上莊村
三門源村
呈坎村
查濟村
南屏村
廉村
漈下村
翠亨村
大蘆村
塘尾村
諾鄧村
兩河口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