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佛典]

金剛經[佛典]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來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因其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在般若系大乘經中可視為一個略本;本經說“無相”而不說“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風。本經六種譯本中,通常流通的是鳩摩羅什的初譯。如印順法師所說,此後的五譯是同一唯識系的誦本,比如菩提流支、達摩笈多等,都是依無著、世親的釋本譯出;只有羅什所譯為中觀家(般若系)的誦本。又如呂澂說,羅什傳龍樹的般若學,所以能“心知其意”;到玄奘新譯般若經,《金剛經》其實已“面目全非”了。 《金剛經》在印度有唯識家(無著、世親)的論釋。傳入中國,三論、天台、賢首、唯識各宗都有註疏;然而中國佛教深受真常唯心一系大乘的影響,各宗表面上闡揚《金剛經》,實際上闡揚常住佛性和如來藏。又在三教合流環境下,明清以來,三教九流都來註解《金剛經》,雜合濃厚的真常理論和儒道信仰。又受密教影響,《金剛經》被附加密咒形成讀誦儀軌。此外,民間還出現各種離奇的靈驗感應錄。般若經典《金剛經》被真常化、儒道化、迷信化之中,在中國特別的盛行起來。

基本信息

版本情況

漢譯本的情況

翻譯時間譯者譯名大正藏位置備註
402年(姚秦) 鳩摩羅什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大正八·No.235  譯於長安逍遙園;是流傳最廣的版本
509年(元魏) 菩提流支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大正八·No.236  譯於洛陽永寧寺;唐代學人多依此本
562年(陳)真諦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大正八·No.237  譯於廣州制旨寺(今光孝寺)
590年(隋) 達摩笈多 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 大正八·No.238  譯於洛陽上林園;為梵文逐字直譯  經題本是"斷割",被後人改為"能斷”
648年(唐) 玄奘 大般若經第九會·能斷金剛分 大正七·No.220  為滿足唐太宗,玄奘一夜間趕譯出來 
703年(唐) 義淨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大正八·No.239  譯於長安西明寺

流通本的演變

《金剛經》以鳩摩羅什譯本流傳最廣,其版本變化和被加工的痕跡也最多:

1. 流通本的加工:⑴字數的添加:《金剛經》從824年柳公權本5043字,到868年鹹通本5125字,到947年壽春本5150字,到1423年朱棣本5169字,到流通本5176字,其經文字數不斷增多。 (2)“冥司偈”的添加:以歷代藏經的校勘記看,《金剛經》有文字上的瑣碎變化。其最大變化是被添加的60(62)字“(爾時)慧命須菩提……”一段並最終定型,這是從菩提流支譯本移植來的。添加的時間不很明確,後來佛徒為其編造了“僧靈幽”的公案,該段經文因此叫“冥司偈”。 (3)首尾附屬檔案的添加:從鹹通印刷本開始,經首已出現真言;到定型的流通本,被添加到經文前後的頌詞、真言、奉請詞、發願文等附屬檔案,有近二十篇之多。

2.流通本的分期:⑴以柳公權本為代表的早期版本:柳公權本紀年準確、法度森嚴、昭然有信。在此824年以前的均屬於早期版本,無三十二分劃段,不添加任何真言,不添加62欄位落;字數在5040左右。 ⑵以鹹通本為代表的中期版本:此時(868年)對《金剛經》的加工剛剛開始,三十二分和附屬檔案可添可無,62字一段是必添加的;字數在5140左右。 ⑶以朱棣本為代表的晚期版本:除朱棣本外,此後均添加三十二分,附屬檔案全盤添加,經文逐步定型為5176字;此外經文還有兩處被改動,一是善現啟請分第二的“應云何住”被改為“云何應住”,二是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的“發菩薩心者”被改為“發菩提心者”。  

其他版本情況

梵文vajracchedikā nāma triśatikā prajñāpāramitā 
原典的 出版 Vajracchedikā-prajñāpāramitā-sūtra, ed. by F. Max Müller, Anecdota Oxoniensia, Aryan Series, vol.1, part 1, 1881. Text pp.19-46. 該本是根據北京本、西藏本、日本寫本,由馬克斯繆勒出版。是存在爭議的問題版本。
F. E. Pargiter, in A. F. R. Hoernle, Manuscript Remains of Buddhist Literature Found in Eastern Turkestan, 1916, pp.176-195.斯坦因在東土耳其發現,赫恩烈認定為梵文斷片,有若干缺漏。較現存梵本簡潔,接近羅什本。
N. P. Charkravarti, in G. Tuci, Minor Buddhist Text, Part 1. pp.182-192, Serie Orientale Roma IX, Roma, Ismeo, 1956. 吉爾結寫本,有若干缺漏。相當於無著造、義淨譯《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頌》。
Vajracchedikā Prajñāpāramitā, ed, and transl. by Edward Conze, with introduction and glossary. Serie Orientale Roma XIII, Roma, Ismeo, 1957. Text pp.27-63. 根據馬克斯繆勒本,並參照其他諸本。
英譯 DIAMOND-CUTTER,Translated by E.B. Cowell, F. Max Mulller, and J. Takakusu 
E. S. Beal, in Journal of Royal Asiatic Society, N. S. I., pp.1-24, 1864-1865.
William Gemmel:The Diamond Sutra, London, Trubner 1912.
A Buddhist Bible, ed. by Dwight Goddard(佐佐木指月), Vermont, The Oxford 1931, Enlarged edition 
A. F. Price:The Jewel of Transcendental Wisdom,, the Buddhist Society 1947. The Diamond Sutra.1955. 
Daisetz T. Suzuki(鈴木大拙), Manual of Zen Buddhism, 1934, pp.43-56.(部分英譯) 
The Diamond Sutra (Tibetan-English),Lobsang Chunzin & Michael Roach(藏文英譯) 
The Diamond That Cuts Throuch Illusion,Provided by The Plum Village and SUNY Stony Brook BSPG 
The Diamond Perfection of Wisdom Sutra,Translated by Charles Luk(陸寬昱) 
The Diamond Sutra,Translated into English by Charles Patton 
Vajra Prajna Paramita Sutra with Commentary by Venerable Master Hsuan Hua 
The Diamond Sutra,Translated by A. Charles Muller 
法譯C. de Harlez, Journal Asiatique, 8 ième série, tome 18,1891, pp.440-509.
德譯Max Walleser(瓦理瑟), Prajñāpāramitā. Die Vollkommenheit der Erkenntnis, 1914, pp.140-158.
匈牙利Gyémánt szútraZsolt Hadházi  ;Agócs Tamás 
俄譯АЛМАЗНАЯ ПРАДЖНЯ-ПАРАМИТА СУТРА Е. А. ТОРЧИНОВ 
荷蘭譯De Diamant SutraBhiksuni Rátana  ;Ho Sen Antwerpen 
日譯南條文雄《梵本金剛般若經講義》(東京光融館,明治42年)
渡邊照宏《現代語譯金剛般若經》(《在家佛教》第30號以下、昭和31年9—12月、昭和32年1—3月號)
中村元、紀野一義《金剛般若經》(《般若心經、金剛般若經》岩波文庫、昭和36年11月)
宇井伯壽《金剛般若經和譯》(《大乘佛典之研究》岩波書店,昭和38年7月)
長尾雅人《金剛般若經》(《世界名著二:大乘佛教》中央公論社、昭和42年12月。節譯)
藏文譯 Ḥphags-pa śes-rab-kyi pha-rol-tu phyin-pa rdo-rje gcod-pa shes-bya-ba theg-pa chen-poḥi mdo  聖般若波羅蜜多能斷金剛大乘經:有寺本婉雅、青木文教、阿滿得壽日譯、A.David-Neel法譯、I. J. Schmidt德譯
其他于闐語譯:斯坦因發現於敦煌千佛洞,由Ernst Leumman, Sten Konow出版
粟利語譯:部分由H. Reichelt, F. Weller出版
蒙古語譯:收錄於康斯(Conze)本
滿洲語譯:由C. de Harlez將其原文與法譯出版
春日井真也、橫山文綱、香川孝雄、伊藤唯真共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諸譯對照研究》大阪少林寺、1952年

內容簡介

開示無住

摘取“初問初答”和“再問再答”二段經文,略作說明。

【初問初答】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

此二問是為發大菩提心者問。發心者在動靜語默、來去出入的一切中,如何能安住於菩提心而不動?所以問云何應住。眾生心有種種顛倒戲論,所以問云何降伏其心。住是住於正,降伏是離於邪,住是不違法性,降伏是不越毗尼。但此住與降伏是在實行中去用心。如本經在發菩提心──願菩提心,行菩提心,勝義菩提心等,開示悟入此即遮即顯的般若無所住法門。

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能不住於色聲之境乃至法境。住是取著不捨。眾生於六塵境起意識時都有自性執見,以色為實色,以聲為實聲。因為取著六境,即為境所轉而不能自在。菩薩的布施行,對所施所受的一切能遠離自性妄取。否則,覺得有我是能施,他是受施,所施物如何如何,希望受者的報答,希望未來的福報,甚至貢高我慢,這都從住於法相而生起。

【再問再答】

“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

這裡須菩提請問和如來答覆與前面一樣。前面宣說般若道,以下說方便道。前面的明心菩提約凡入聖的悟證說是成果;但望於究竟佛果,這才是無相發心的起點,即發勝義菩提心。前文所問發心以立願普度眾生而發,是世俗菩提心。這裡由深悟無我,見如來法身,從悲智一如中發心。前後同樣是發無上菩提心,所以須菩提重新請問:應怎樣安住和降伏其心?

前觀所化境的眾生不可得,此處內觀發心能度眾生的菩薩──我也不可得。依修行次第:先觀所緣色聲等諸法,人天等眾生,皆不可得不可取;但因薩迦耶見相應的能觀者未能遮遣,還未能現證。進而反觀發菩提心和修菩薩行者──心亦不可得,不見少許法──色心有自性,可為發菩提心者。這才薩迦耶見──生死根拔,盡一切戲論而悟入無分別法性。中觀廣明一切我法空,以離薩迦耶見的我我所執為入法的不二門。這樣降伏其心,能安住大菩提心,出三界而住一切智海中。

遮照中道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

“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 見如來。”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1.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2.

“……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3.

“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4.

“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5.

“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

6.

“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7.

“離一切諸相,即名諸佛。”

8.

“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

9.

“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即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

10.

“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11.

“如來者,即諸法如義。”

12.

“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13.

“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

14.

“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15.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16.

“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17.

“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18.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19.

“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20.

“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

21.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 見如來。”

22.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23.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安立二諦

“如來說某某,即非某某,是名某某。”

第一句舉法:所聽聞的,所見到的;所修學的,所成就的;
第二句約第一義而說“即非”——表示“絕對的”(Paramārth,即勝義諦);
第三句是世俗的假名——表示“經驗的”(Samvrti,即世俗諦)。

“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

“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如來說人身長大,即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

“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1.

“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2.

“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

3.

“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4.

“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

5.

“是實相者,即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

6.

“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

7.

“如來說人身長大,即為非大身,是名大身。”

8.

“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

9.

“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10.

“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

11.

“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12.

“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

13.

“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14.

“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15.

“如來說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

16.

“凡夫者,如來說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17.

“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18.

“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即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

19.

“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

20.

“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較量功德

一、淨信功德:①“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②“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

二、法施的功德大於財施:①“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②“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③“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三、受持讀誦演說的功德:①“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②“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先世罪業即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③“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④“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只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

四、不受福德是無量功德:①“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②“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經題解釋

離釋

金 剛 1.特點:①堅常:不易破壞;不易轉化。②明淨:映光閃色;純潔不染。③快利:破壞一切;不被摧壞。 2.種類:①金剛寶,如菩薩寶冠所莊嚴的,能破一切而不為所壞。②世間金剛石之類,雖不易破壞,而還是可壞的。
般 若 般若經中,須菩提在般若會上,曾提出四個問題──何者般若,何名般若,般若何用,般若屬誰。  【何者般若 以修慧次第說,聞所成慧是文字般若;進而修觀照般若即思與修所成慧;實相般若即無漏慧。  1.實相般若:實相指諸法如實相,是離一切相而無可取著的。  空寂相和緣起相無不如實,但非凡愚的亂相妄識所得。故實相側重於如實空性。  實相不可說是空是有,又實相非離一切而別有實體,故可以文字的空有來表示。  從“寄言離執”而說,實相是順於“空”的;但“為可度眾生說是畢竟空”。  因落入能所二邊,實相或被執為般若所證,或被執為絕待真心。  2.觀照般若:觀照即觀察的智慧。世間凡夫的智慧偏於事相且有雜染,並非般若;外道的邪智邪慧也不是般若;二乘的無我無我所慧能解脫生死,卻非般若經所說的般若。離此三種,菩薩大悲相應的平等慧,才是悲智不二的般若。  3.文字般若:文字指佛所說的一切言教。佛世是以音聲作文字的。 凡能表顯意義的,如筆墨所寫、口頭所說,以及做手勢、捉鼻子、豎拂、擎拳等,都是文字相。 雖文字不即是實義,但因文字能入實義。 【何名般若】 般若是實相;觀慧與文字都約某種意義而說為般若。  般若本是世間名詞,指智慧而言。正覺現證的實相本非世間“般若”的名義所能恰當,但又不能不安立名言以化眾。雖稱為般若卻不完備,《智論》說:“般若定實相,智慧淺薄,不可以稱”。  【般若何用】 從般若是實相說:這是萬化的本性、迷悟的根源,故本經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從般若是觀慧與實相相應慧說:證真實以脫生死,是三乘般若所共;導萬行以入智海,是大乘般若的不共妙用。  【般若屬誰】 約實相般若說,這是三乘所共證的。 約觀慧般若說,如約解脫生死說,般若即通於三乘。 約文字般若說,佛說般若是為了教化菩薩,不過也密化二乘。所以般若通教三乘,但為菩薩,深廣無礙。 
波 羅 蜜 1.到彼岸:波羅蜜譯為到彼岸(度),不是已經到,而重在從此到彼的行法。凡可由之出生死到菩提的,都可稱波羅蜜。 經中或說六波羅蜜,或說十波羅蜜,但真實波羅蜜唯是般若,其他皆假名波羅蜜。如布施無空慧策導即不成為波羅蜜。 2.事究竟:能究盡諸法實相,圓成自利利他一切功德才名波羅蜜。聲聞的三無漏學能到涅槃岸,但不名波羅蜜。
梵語修多羅譯為經。本義是線,有貫穿、攝持不令散失的作用。中文的“經”字本來也是線,後人以有價值的典籍為經。

合釋

【金剛般若】有兩系解說:鳩摩羅什下以金剛喻般若,能破壞一切戲論妄執而不為所壞;玄奘下的唯識家以金剛喻煩惱,譯為“能斷金剛般若”。印順法師認為,以金剛的兩類看,二說本來都是可通的;但他認為以金剛喻般若才是切實的,他根據印度唯識家無著的解釋,說明無著其實是以金剛喻智體和實相,並沒有喻煩惱的意思,至少這並非梵本原意。  

般若有二類:一、拙慧:這是偏於事相的分析。這是雜染的,這是清淨的;這是應滅除的,這是應證得的;要破除妄染,才能證得真淨。這如冶金要煉去渣滓,方能得純淨的黃金。二、巧慧:即從一切法本性中去融觀一切,觀煩惱業苦的當體即空,直顯諸法實相,實無少法可破,也別無少法可得,一切“不壞不失”。如有神通的,點石可以成金。又如求水,拙慧者非鑿開冰層,從冰下去求水不可;而巧慧者知道冰即是水,一經般若烈火,冰都是水了。所以,巧慧者的深觀,法法都性空本淨,法法不生不滅如涅槃,法法即實相,從沒有減什麼增什麼。這不增不減、不失不壞慧,即金剛般若。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般若為大乘道體,為五度眼目;為般若所攝持,萬行始能到達究竟佛果,成為波羅蜜。然而,若無眾行的莊嚴,般若也等於二乘的偏真智,不成其為波羅蜜。所以般若為菩薩行所宗,而又離不了萬行。龍樹因此說:說般若波羅蜜,即等於說六波羅蜜。發菩提心者,以如金剛的妙慧,徹悟不失不壞的諸法如實相,依菩薩修行的次第方便,廣行利他事業,以此到達究竟彼岸──無上菩提,所以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文句安布,詮表這甚深法門,所以又稱之為經。  

經文脈絡

分章立義之論

【七義、十八住處】最早的分法是傳自天竺的“七義”、“十八住處”,見於無著造、隋笈多譯的《金剛般若論》。“十八住處”是“七義”中第三義的內容。對此分法,唐圭峰宗密《疏論纂要》解釋得最為清楚。此古說在唐代成為主流。早於宗密者,窺基《金剛般若論會釋》,道氤《宣演》,曇曠《旨贊》都取“七義”、“十八住處”的科分釋經。

【十二分、六章】“十二分”最早見於《金剛仙論》,但該論是偽作,“十二分”也不攻自垮。如窺基在《贊述》便以不屑口氣否定了“十二分”。   而智顗《經疏》採用了“十二分”。   “十二分”曾流行,故吉藏則很認真地分析批評之。   唐以後“十二分”即消聲匿跡。“六章”之分,唐道氤說是真諦所判。   吉藏毫不留情批評“六章”說,但並不指名道姓。  

【三門、三段】“三門”如吉藏說是分因緣門,般若體門,功德門。   僧肇《經注》有三章的分法,但略有不同。   “三段”是吉藏說的:序、正宗、流通,   這創自彌天釋道安,是佛經科分的通例。智者大師《金剛般若經疏》的“三段”即是講說時所用。   但具體落實到《金剛經》上卻有分歧,如吉藏所批評的“開善之流”即是一例。  

【二十七疑】此說最早出現在宗密的《纂要》,   但是唐以前諸家除宗密外,無人提及此“二十七疑”。直到宋僧長水子璇重新治定《纂要》,有明一代“二十七疑”說方大行其道。如憨山《金剛決疑》、曾鳳儀《宗通》、廣伸《經鎞》、元賢《略疏》均採用此說。   承此遺風,清人性起《懸判疏鈔》乾脆說彌勒偈“及斷種種疑”,即指“二十七疑”。

【三十二分】偽托昭明太子的“三十二分”流傳最廣。最早提及昭明作分的是明宗泐、如玘《金剛經註解》(該書說是“相傳”)。   此前所有佛教文獻,以及昭明的史料,全無提及。三十二分在七到八世紀敦煌寫本即出現,後來逐步定型。關於該分法,批評者說昭明破碎經文,違背佛意,極端者甚至說他現受苦報;   有的取保留態度;   贊同者則站在幫助理解和流通的立場;   少數人盲目鼓吹,如南懷瑾甚至說:三十二分和“易經數理”的“哲學”密切相關。   (   )

前後二周之辯

【二周的立論】《金剛經》中,同樣的問題須菩提前後發問兩次。 龍樹《大智度論》指出:《大般若經》有“兩番囑累”,前說般若波羅蜜體;後說般若方便,這通於《金剛經》前後二周。無著《金剛經論》於第二問處解釋:這是為了“對治”此種“我執”、“我取”的“隨眠”(煩惱)。   中國佛教對此雖有極少數人執持異見(如明如觀《金剛經筆記》嘲笑二周說"不過換湯不換藥";   明元賢《金剛略疏》更指責二周說"穿鑿甚矣"   ),極大多數人接受並發展了無著之立論。

【吉藏所辯論的二周】吉藏的《金剛般若疏》,屢設問答,辯論二周,前後不下數十次。簡說如:①前說實智(實),後說方便智(權)。這通於《大般若經》的“兩番囑累”;②前周為利根人廣說般若,後周為鈍根略說般若。設方便的異門。此利鈍之說是實權之說的延伸。③前說盡(淨)緣,後說盡觀。較前二說而言,此說直承無著之旨,後世持此說者為數最多。④前周成發心,後周泯發心。這是把“盡緣、盡觀”之說解釋得更清楚些。⑤為前會眾廣說,為後會眾略說。

【江味農辯論的二周】近人江味農著《金剛經講義》,重新討論了二周說。江氏二周說為總說和五分說。總說:前說約境明無住,後說約心明無住。他以“境”和“心”闡述《金剛經》前後二周的重心差異,充實了無著的說法。以“無住”闡述《金剛經》的宗旨以統領二周,以免學者認為前後二周是截然對立的。五分為:①前周為將發大心者說,後周為已發大心者說。②前破粗執,後破細執。③前離相,後離念。④前說“二邊不著”,後說不著“二邊不著”。⑤前一切皆非,後一切皆是。

二道五階之判

金剛經[佛典] 金剛經[佛典] 《金剛經》前後判為二道,二道各有三階,總共為五階(五種菩提) 《大智度論》指出《大般若經》的兩番囑累,前宣說般若體,後宣說般若方便。智者大師因判《金剛經》“初問初答”為般若道,“後問後答”為方便道。般若無住的現覺,是離相菩提的分證。按照菩提說,二道即五階菩提:發心菩提(發世俗菩提心)、伏心菩提、明心菩提(發勝義菩提心)、出到菩提、究竟菩提。  《金剛經》中“二道”與“五階菩提”的關係如左圖所示。 印順法師《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科判表如下:  
印順法師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脈絡 (二道五菩提次第)
序分
證信序  發起序 
正宗分
【般若道次第】
開示次第 請說  許說  正說
─發心菩提 ├─伏心菩提    
└─明心菩提─ ┬─法身離相而  
├─眾生久行乃信─ →問  →答 ┬─戒慧具   ├─ 久集善根  ├─ 諸佛攝持  └─ 三相併寂 
└─賢聖無為同證─ ┬─舉如來為證 ├─舉聲聞為證 └─舉菩薩為證   →校德    ┬─ 得無生忍  ┐ ├─ 嚴淨佛土  ┤ └─ 成法性身  →校德 
勸發奉行 ┬─示奉持行 →問  →答 ┬─ 法離言  ┬ ├─ 化處非實  ┤ └─ 化主無相  ┘ →校德 
└─嘆奉持功德 ┬─空生嘆法美人 ┬─深法難遇   └─信者難能  
└─如來勸行嘆勝 ┬─略嘆勸 略嘆  →勸行→ 忍辱離相   └─佛說無虛   →校德 
├─廣嘆顯勝 ┬─獨被大   ├─ 世間所尊勝  ┤ └─ 轉滅罪業勝  ┴→校德 
└─結嘆難 
【方便道次第】
開示次第 請問  答說
明心菩 ├─出到菩提 ┬─真發菩提   └─分證菩提   ┬─成就 法身  ├─ 成熟眾生  └─ 莊嚴佛土 
└─究竟菩提 ┬─圓證法身功 ┬─ 知見圓明  ┬ ├─ 福德眾多  ┤ ├─ 身相具足  ┤ ├─ 法音遍滿  ┤ ├─ 信眾殊勝  ┤ └─ 正覺圓成  ┘ →校德 
└─示現化身事業 ┬─化凡夫  
├─ 現化身相 ├─ 處大千界 ┬─   →校德  └─   ┬─   └─ 世界 
└─說無我 
勸發奉行 ┬─別明離相 └─結示正 ┬─應如是知見信   └─ 應如是受持誦說   
流通分
 

三分斷疑之判

太虛法師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釋》脈絡 (正答三問;斷疑三分)
序分
通序  別序 
正宗分
請:請儀  ;請詞(讚嘆詞  、請問詞  ) 許:許說  ;願聞  正說
【示宗本正答三問】
答應云何住: 廣大心  ;最勝心  ;究竟心──無對待心  ;無顛倒心 
答云何修行 
└答云何伏心: 正答  →逐釋: 法說  ;譬說  ;法合  ;勸信 
【斷余疑】
┌斷所行疑 三斷一校 三斷二校 斷疑 校福 斷疑 校福 ┌為求佛 果行施疑  ├ 因果極深難信疑  └ 佛果有證有說疑    諸聖證得自果疑  ├ 因地依他取法疑  └ 莊嚴國土佛身疑  ┌外財施校:正較量  ;釋所以(一釋  二釋  三釋  ) └內身施校:正校量  ;善現領悟  ;明持經勝德 
三斷一校 斷疑 校福 持法苦行 招苦疑  ├ 離想不成勝果疑  └ 真如或證不證疑  持法福勝  ├ 施身校量  └廣釋所以:一釋  二釋  三釋  四釋  五釋  六釋 
├斷行人疑 重敘 宗本  
進斷所疑 無人修因證 果疑  └無人度生嚴 土疑 
斷行果疑 斷三輪 別斷三輪疑 總斷難信 意輪 見知  ├ 身輪福相:明身輪因  ; 正明身輪  └ 語輪說法   
├斷三相疑 明成 正覺  ├ 明轉法輪  └ 明度眾生 
├斷三身疑 即應 觀真  ├ 報化斷滅 
法化非一 法化不   法化不即 
斷三德疑   ├ 恩德  智德 
流通分
 

思想重心

一、著重“無相”:如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於一切相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不取於相,如如不動”。“無相”與原始般若的“無受三昧”、“是三昧不可以相得”稱之為“離相門”一樣。《金剛經》說“無相”而不說“空”,保持了原始般若的古風。

二、著重“無我”的菩薩行:如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習慣大乘我法二空者,或不解於菩薩行著重“無我”。而古傳般若即以“無我”悟入實相。“原始般若”闡明菩薩(我)與般若(法)不可得(空),原理是一樣的。但《金剛經》不只說“無我”,也說“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三、著重“利他”的菩薩行:般若的原義,菩薩行重於自行。《中品般若》的不退菩薩“報得波羅蜜”、“報得五神通”,“成就眾生”,“莊嚴國土”。《金剛經》著重菩薩“受記”、“度眾生”、“莊嚴國土”,與《中品般若》的重利他行相合。

四、著重佛的體認:如說“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佛是離一切相的。“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佛是不能於色聲相中見的。“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佛是不能從威儀中見的。如來說法,其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如來無所說”,“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佛度眾生,其實“實無眾生如來度者”。如來能知一切眾生心,其實“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

五、佛和法的並重:早期佛教視舍利塔為佛,從下品到上品般若卻寧取般若經不取捨利塔(重法)。而《金剛經》是重法又重佛(塔)的(與《法華經》相同),如說:“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在在處處若有此經……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繞,以諸華香而散其處”。這與法藏部是非常接近的。  

思想要義(行)

發趣義(所依)

【發趣之金剛不壞】發趣即發心趣無上乘,此非當初一下即了的自相。由資糧加行,地地勝進至於究竟等覺,皆名發趣。所以是貫徹道果,始終意趣。此發心是一切行所依止,有金剛不壞之義。般若學和大菩薩行所依託的,即發此金剛不壞心。是心內容極廣,最主要的二點是《金剛經》所說:“一切眾生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無一眾生得滅度者”。

【發趣之大乘不共】發心是求三乘究竟菩提,如《金剛經》說度一切眾生,其實無眾生得度。對此世親說是菩薩以他為自之義,因有情原非孑然一己,而與他有情實相關涉。二乘但求一己意念不生,雖證滅盡定但並不可靠。唯識大乘觀為心所現對象如幻不實,然有他有情互為增上,令所緣行相不得不生。所以必令一切眾生皆入無餘涅槃,乃能究竟實際令自得度。

【發趣之無住勝進】發心本不住彼名想計著(為了名利而發心),若有所住,所住動搖,發心即失。此不住發心為金剛不壞,而非為名想的發心也不住。對此無著提出願、欲二字,般若行據此欲願展轉勝進而至究竟。如《金剛經》問發趣行人云何應住,佛示發此金剛心後,隨示十八住處的層層抉擇對治,皆與發心同一進止,至般若道更明示應無所住而發心。

三假義(範圍)

【慧學所見的三假】《般若經》以《須菩提》最重要,該品所重即是三假,《金剛經》亦同。三假羅什譯為法、受、名,即由極微積聚之物為法假;由種種法如五蘊成人為受用假;由受假積聚所成軍為名假,乃假中假。玄奘譯為法、名、方便。如須菩提與佛問答時,說不見菩薩(法)亦不見菩薩名(名);但佛令須菩提說法,須菩提還是有所說,而此說即方便說。

【二諦所依的三假】般若範圍原在二諦,二諦所依即是三假。世間的法、名原本是假立,世人顛倒而執為實有,若知實相則為第一義諦。此第一義諦並非如名有實,非指事,更非毫無所依。第一義諦隨順世俗而說,依此所安立的俗諦是所表的第一義。如《須菩提般若》開言即說我不見有法與名者,這裡所說的第一義是三假所安立的、言說所施設的,真第一義不可施設。

【本經所立的三假】《金剛經》處處表示,如來不應以勝相而觀,如來所說勝相即非勝相。又說法非法者,即不如常法所執的法與名。是名此法者,乃是方便安立,般若行必立此為範圍。如果進而求其所據何事,《金剛經》則說皆是無為所顯。《阿含》也說一切聖果是無為法所顯;真如如來的大乘也以果而說一切法如。所以《金剛經》說一切聖賢皆無為所顯。

無住義(性質)

【於何無住】般若行不住於種種想,有情生心動念所不離的想,有名言和意言二種,其內容無非名法二假。常人和外道都以此為常為我;般若無住行皆所對治,這是《金剛經》處處離想的意義。想統述為人法各四共八種:人四是我、有情、受者、補特伽羅,由暫時我至於相續補特伽羅;法四是即、非、有、無。唯識家以不住此想為所謂的空義,所以《金剛經》不談空。

【云何無住】眾生無一念離想,難以證得無住。然而能知是無住的發端,知是能隨順教授(聞)及作意思維(思)。在戲論氛圍中能知此想,時時作意思惟,通達此想非實(聞)。但重要繁難的在於作意(思),因一念起而難以相續,故對此想的作意思惟需念念行之。無著以四十四種作意圓滿菩薩行,此皆寂因作意,為涅槃成就之因。所謂云何無住,即此無倒作意。

【無住次第】泛說為定心和散心。《金剛經》問發趣菩薩修行伏心,其修行即於定心說不住想;其伏心即於散心亦令不出範圍。而通於二心的,即滅度一切眾生而又無眾生得度的不住想。此無住並非無可作,乃於名言上始終貫徹,念念為用。無著以《金剛經》為地前、入地、地上三階共十八住。初發心即無住生心,再是布施等六度四攝無住行,最後是無住涅槃。  

成立情況

成立背景

《般若經》的規模相當龐大,其確切的數量無法確定。從時間上看,《般若經》從《原始般若》而演進為《下品般若》、《中品般若》、《上品般若》;這不但是般若法門的開展過程,也可以表示初期大乘佛教的發展情形。玄奘所蒐集並編纂而成的《大般若經》,總共“十六會”。開頭五會是“根本般若”,其餘歸為“雜般若”。根本五會中,第一會最詳,有十萬頌(漢譯四百卷,接近四百萬宇);第二會二萬五千頌;第三會一萬八千頌;第四會一萬頌;第五會八千頌。

從《大般若經》來看,一般認為根本五會是由小本(略)發展為大本(詳)。以中國翻譯史看,首譯大乘經的支婁迦讖譯出三十品《道行般若經》(小品),相當於五會中第四會;一百年後西晉譯的《放光般若經》、《光贊般若經》(大品)相當於五會中第二會;而初會到玄奘編纂《大般若經》時才有。此翻譯情況也可作為推斷它們先後次序的一種根據。“雜般若”中的《金剛經》位於第九會,分量最小,只三百頌。《金剛經》包含根本般若的重要思想,故也被視為般若的略本。

成立時間

呂澂 認為,即使《金剛經》漢譯較晚,但它產生應早。《金剛經》的形式比大、小品更接近九分教和十二分教及後來阿含形式。因經文起始敘述佛的修行生活常態,接近原始經典。連根本般若的“小品”也不這樣,故《金剛經》的般若形式早於“小品”。從體裁看,《金剛經》的問答方式接近十二分教的“方廣”,其他般若經並不這樣顯著。又《金剛經》當機者只有須菩提,而“小品”的人物有舍利弗、彌勒甚至帝釋等,內容更蕪雜。說明最早出現的略本中,又以《金剛經》出現得更早。  

印順法師 認為,《金剛般若》的成立不可能像“原始大乘經”那樣早。《金剛般若》中代表早期的有:敘述佛在人間的平常生活,說“無相”而沒有說“空”,倡導離相的菩薩行而又著重於“無我”,這些都保持了早期佛教和“原始般若”的古風。讚嘆持經、聽聞受持、書寫讀誦、為他人說的功德,層層的校量,又與《下品般若》相近。《金剛般若》的特重“無我”,可能是為了適應誘導多說無我的傳統佛教。《金剛般若》雖有早期的成分,但並非早期集成。

《金剛般若》成立約在《中品般若》集成的時代:①全經與《中品般若》一樣有兩次囑累。②《金剛般若》提到的“大身”,是《中品般若》菩薩證得法性所起的“大身”,而非《下品般若》不退菩薩的“無漏身”。又經中說佛有五眼,菩薩莊嚴國土,都出於《中品般若》。③般若的菩薩行原本重於自行;而《金剛般若》與《中品般若》不退菩薩的重利他行相合。④《金剛般若》多有“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的三句式,這源於《中品般若》的二諦說。  

弘注情況

印度的情況

印度《金剛經論》的數量並不明確;根據漢譯所傳,主要是唯識系無著和世親的論釋。

掛名作者掛名譯者題目備註
世親 元魏 菩提流支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論》三卷  本論譯出時,收載整個經文。 同本 異譯
無著造頌 世親注釋 唐 義淨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釋》三卷  義淨說彌勒以八十頌授無著,無著再傳世親而注釋。 
無著 唐 義淨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頌》一卷  由義淨譯三卷論看,僅譯七十七頌
無著 隋 達磨笈多 《金剛般若論》(麗本)二卷  二卷本引經文時僅略舉,後來收錄流支譯本全文,整理為三卷本。 
《金剛般若波羅蜜多論》(別本)三卷 
世親造論 金剛仙釋 元魏 菩提流支 《金剛仙論》十卷  此論未載於任何經錄,是華人所造 
功德施 唐 地婆訶羅 《金剛經破取著不壞假名論》二卷  著者功德施菩薩的事跡不明

北傳的情況

部分註疏、科儀等

掛名作者題目情況
晉‧僧肇 《金剛經注》一卷 鳩摩羅什譯出後的第一部注釋。經文未分段。疑為偽作。 
梁‧傅翕 《梁朝傅大士頌金剛經》一卷 詩歌體裁,為偽作,廣引唯識經論的名相。 
隋‧智顗 《金剛般若經疏》一卷 天台宗色彩不夠,未提“五時八教”對般若的態度,疑偽托。 
隋‧吉藏 《金剛般若疏》四卷 介紹比較開善等先德主張。視本經在內的般若經為不了義。 
唐‧慧淨 《金剛經註疏》三卷 作者慧淨的宗派屬性難以判斷。 
唐‧智儼 《金剛經略疏》二卷 以華嚴“五教”判,視般若為初淺的“大乘空始教”。 後記說南宋時本書難求,故圓澄海舶前往高麗取來。 
唐‧窺基 《金剛般若經贊述》二卷 《金剛般若論會釋》三卷 法相宗作品。 
唐‧知恩 《金剛般若經義記卷上》一卷 采無著和世親論,廣引唯識概念。 
唐‧惠能 《金剛經解義》二卷 含“天命”、“五行”儒道理論,疑偽。其前序闡揚佛性。 
《金剛經口訣》一卷 非惠能所作,內容與《解義》〈後序〉的前半部分完全相同。 
唐‧道氤 《御注金剛經宣演》二卷 是對唐玄宗《御注金剛經》(已佚)的註解。受《解深密經》影響,把般若視為不了義的“密弘”、“密說”,把唯識判為“顯”、“契會中道”。 
唐‧寶達 《金剛暎卷上》一卷 註解道氤《宣演》。除唯識義理外,有更濃厚的真常論。 
唐‧曇曠 《金剛般若經旨贊》二卷 也含有濃厚的佛性、如來藏思想。 
唐‧宗密述 宋‧子璇治定 《金剛般若經疏纂要》二卷 宗密的思想是禪宗和華嚴宗的綜合體——“教禪合一”,以及和會儒釋道。 闡揚以“空”真常化的絕對“真心”,視般若為不了義的“密意”。 
宋‧子璇 《金剛經纂要刊定記》七卷 本書是上述宗密《金剛般若經疏纂要》的解釋。 
宋‧宗鏡述 明‧覺連重集 《銷釋金剛經科儀會要註解》 九卷 宗鏡的身份存在爭議,本書是覺連對宗鏡《科儀》的註解;宣揚真常論,三教同源和彌陀淨土,對明末民間教派如無為教影響深重。 
宋‧曇應 《金剛經采微科》一卷 《金剛經采微》二卷 《金剛經采微余釋》一卷 采天台宗的立場注釋,其序文“管窺天台義意”即已表明。 
宋‧道川 《金剛經注》三卷 為寶卷形式,其注釋部分來自惠能《解義》;影響了無為教。 
宋‧善月 《金剛經會解》二卷 旨在和會無著和世親之間的異說,並非《金剛經》的真正註解。 
元‧徐行善 《金剛經科釋》一卷 是掛名天台智顗《金剛經注》的疏解。 
明‧宗泐如玘 《金剛經註解》一卷 融合唯識宗、禪宗、天台宗思想。該書是應明太祖詔令完成。 
明‧洪蓮 《金剛經註解》四卷 又稱《金剛經五十三家注》,主張“空性出生萬法”;“空”被實體化為宇宙本源(已非般若的真正意義),無為教的“空生萬物”與此有關。 
明‧曾鳳儀 《金剛經宗通》七卷 《金剛經偈釋》二卷 曾鳳儀說自己已得儒釋兩家的真意。 這兩部書基本上依照子璇的《刊定記》而撰寫。 
明‧林兆恩 《金剛經統論》一卷 林兆恩是迷信組織的“教主”;唱和會三教,“虛空”出天地萬物。 
明‧元賢 《金剛經略疏》一卷 著者不滿無著和世親論以及古來注釋,依自己獨特觀點註解。 
清‧溥仁乩釋 《金剛經注釋》一卷 這是由乩童所扶鸞出來的,把本具的“覺心”釋為儒道的“道”和“性善”。 
清‧孚佑帝君 《金剛經註解》一卷 由“孚佑帝君”來“降靈”所說,仍宣揚真常論和三教合流。 
韓國‧得通《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五家解》收錄大士贊、六祖口訣、宗密纂要、宋道川頌、宗鏡提綱等五家解。
日本‧空海《金剛般若經開題》站在密教立場解釋。

 

相關懺儀

作者懺儀標題情況
梁武帝 《金剛般若懺文》一卷 以六朝駢體文形式撰寫。重在闡述義理,讚嘆般若。是金剛懺法的早期形態。
/ 《金剛五禮》一卷 作者不詳,形式更加成熟,或為唐人所作。有五儀節,其敦煌寫本形式不統一。
遼代通理 《金剛禮》一卷 共八個部分,形態逐漸規範化。主體部分的唱誦方法已失傳。內容完整,言簡意賅。
/ 《慈悲金剛寶懺》三卷 作者和年代無從考查。是完整而成熟的金剛懺法。流行於南方,現有兩個版本。

 

部分靈驗感應記

編者書名情況
《持誦金剛經靈驗功德記》一卷鈔於五代的敦煌本
唐‧孟獻忠 《金剛經集驗記》三卷 故事由作者蒐集而來
唐‧段成式 《金剛經鳩異》一卷 作者是小說作家,擅於志怪小說
《金剛經受持感應錄》二卷 見於《太平廣記》的“報應部”,其故事多來自《出報應記》
明‧王起隆 《金剛經新異錄》一卷 故事內容限定在明代
清‧周克復 《金剛經持驗記》二卷 內容從後魏直到清朝,情節更為完整和離奇;作者喜好編造各種靈驗記
清‧王澤泩 《金剛經感應分類輯要》一卷 根據情節分為延壽、辟邪、還陽、升天等共十八類,集迷信故事之大成

藏傳的情況

西藏譯的《金剛經》注釋遠比漢譯為少。相當於《無著頌》的部分收錄在北京版藏經,但作者和譯者皆不詳。本經未收錄於德格版(東北目錄),又北京版亦非收錄於般若部,而收於雜部之中。漢譯的《無著頌》注釋《世親釋論》有二種,而西藏譯則毫無流傳。三卷本《世親釋論》收錄於德格版大藏經,其末尾附記世親造。本書只見於德格版而未數入北京版與奈塘版中。

至於《金剛經》注釋,有蓮花戒的Hphags pases rab kyi pha rol tu phyin pa rdo rje gcod pahi rgya cher hgrel pa。僅傳於西藏。對於《世親釋論》的立七句義,蓮花戒則分為五句義,在內容上有相通之處。蓮花戒本是中觀依自起派的學者,同時也是中觀瑜伽綜合的學者。除了對般若系經典存有注釋外,另有中觀派與瑜伽行派的注釋,欲藉此調和兩派的思想。  

近世的情況

近現代的部分金剛經解讀:

• 太虛法師《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錄》 、《能斷金剛般若波羅密多經釋》

• 圓瑛法師《金剛般若波羅密經講義》

• 印順法師《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

• 南條文雄《梵本金剛般若經講義》

• 江味農《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義》

• 呂澂《能斷金剛般若經講要》、《金剛經三義》

• 智諭法師《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講記》

• 慈舟法師《金剛經中道了義疏》

• 惟賢法師《金剛經精義》

文化影響

經變相

莫高窟第217窟金剛經變:洗足 莫高窟第217窟金剛經變:洗足 《歷代名畫記》卷三記載,吳道子(約685—758)在興唐寺畫過金剛經變。 敦煌最早的金剛經變出現在盛唐第219、31窟。 大致開鑿於八世紀初的217窟,其主室西壁龕頂壁畫長期以來沒有受到重視,二十世紀末,有學者注意到這是一鋪金剛經變。畫面南側約缺三分之一,僅存正中說法圖部分和北側畫面,北側總計5個畫面。 

單經寫本

a.單經寫本(未添加“六十二字”)

版本編號年代備註
BD08076號《金剛經》 南北朝 首脫尾全,行21字
BD03636號《金剛經》 七至八世紀唐 首尾均全,11紙,313行,行17字
BD04142號《金剛經》 八世紀唐 首尾均全,12紙,308行,行17字
BD06469號《金剛經》 八至九世紀敦煌吐蕃統治時期 首尾均全,11紙,306行,行17/18字
BD05796號《金剛經》 九至十世紀敦煌歸義軍時期 首尾均全,327行,行16/17/18字不等
BD14422號《金剛經》 唐高宗鹹亨四年(673) 首殘尾全,現存7紙,193行,行17字
BD14453號《金剛經》 唐高宗鹹亨五年(674) 首殘尾全,現存10紙,282行,行17字
BD14490號《金剛經》 唐高宗儀鳳元年(676) 首殘尾全,現存11紙,29行,行17字
BD00024號《金剛經》 唐中宗景龍四年(710) 首殘尾全,現存4紙,109行,行17字
大英博物館P.4503 柳公權書《金剛經》 唐代拓本孤本 12塊,行11字,共5055字
柳公權書金剛經拓本 柳公權書金剛經拓本 《柳公權書金剛經》唐代拓本:法國國家圖書館藏 《金剛經》刻於唐長慶四年(824)四月,系柳公權四十七歲時所作。《金剛經》刻為橫石,共十二塊,每行十一字,原石毀於宋代。1908年在敦煌石窟發現唐拓孤本,一字未損,是敦煌文獻中的稀世珍寶。被法國人希伯和取往國外,現藏法國國家圖書館。(法國圖書館編號:Pelliot chinois 4503)國內上海有正書局、文明書局、中華書局、文物出版社等均有影印本。目前網路上流行的柳公權書《金剛經》唐拓本都是這些影印本的翻版。

b.單經寫本(添加“六十二字”)

書家年代館藏
張即之書《金剛經》 宋理宗淳祐六年(1246)寫本 普林斯頓大學圖書館
宋理宗淳祐八年(1248)寫本 故宮博物院文獻館
宋理宗寶祐元年(1253)寫本 日本京都智積院
蘭溪道隆書《金剛經》 日本鎌倉時代(13世紀)寫本 日本京都龍光院
趙孟頫書《金剛經》元世祖至元辛卯(1291)寫本台北故宮博物院
大德九年(1305)寫本北京故宮博物院
大德十一年(1307)寫本(泥金)
皇慶改元歲(1312)寫本
皇慶二年(1313)寫本(泥金)
文徵明書《金剛經》 明世宗嘉靖改元(1522)秋九月本 北京故宮博物院
嘉靖十年(1532)本
嘉靖乙卯(1555)五月朔寫本
嘉靖丙辰(1556)四月朔寫本台北故宮博物院
董其昌書《金剛經》 明神宗萬曆二十年(1592)本 杭州靈隱寺
萬曆四十六年(1618)本 北京故宮博物院
明熹宗天啟元年(1621)本
天啟四年(1624)本
天啟六年(1626)本
明思宗崇禎七年(1634)本
慈聖太后書《金剛經》 明神宗萬曆十九年(1591)寫本 中國國家圖書館
釋道肯《集篆金剛經》 明崇禎二年(1629)的摹本 天津市圖書館
查慎行書《金剛經》 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寫本 復旦大學圖書館
康熙帝書《金剛經》 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寫本 北京故宮博物院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寫本
高曦馭書《金剛經》 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寫本 雲南省圖書館
張照書《金剛經》 清雍正七年(1729)寫本 北京故宮博物院
金農書《金剛經》 清乾隆八年(1743)寫本 浙江省圖書館
乾隆帝書《金剛經》 清乾隆十一年(1746)寫本 北京故宮博物院
陳孝泳書《金剛經》 清乾隆年間寫本 故宮博物院文獻館
翁方綱書《金剛經》 乾隆五十一年(1786)本 北京故宮博物院
嘉慶四年(1799)本
嘉慶六年(1801)本
嘉慶十一年(1803)本
大理國寫本 / 雲南省圖書館

c.泥金寫本

書家年代館藏
《金剛經》一卷 宋至和元年(1054)金銀寫本 北京故宮博物院
管道昇書《金剛經》 元泥金寫本 北京故宮博物院
《金剛經》 明永樂十年(1412)泥金寫本 北京故宮博物院
徐渭書《金剛經》 明萬曆五年(1577)磁青紙泥金寫本 浙江省圖書館
杜牧書《金剛經》 明天啟六年(1626)泥金寫本 故宮博物院文獻館
楊悟明書《金剛經》 明崇禎己巳年(1629)藏青紙金字 /
《金剛經》一卷 明泥金寫本 山東省博物館
《金剛經》 清乾隆泥金寫本 溫州博物館

d.血書

版本館藏
敦煌文獻P.2876號:血書《金剛經》 法國國家圖書館
敦煌文獻S.5453號:血書《金剛經》 大英圖書館
敦煌文獻S.5669號:血書《金剛經》 大英圖書館
敦煌市博物館58號:血書《金剛經》 敦煌市博物館

單經刻本

版本年代館藏
王玠本《金剛經》 唐懿宗鹹通九年(868)本 大英博物館
曹元忠本《金剛經》 晉高祖天福十五年(950)本 大英博物館
釋延福刻《金剛經》 宋理宗開慶元年(1259)本 中國國家圖書館
王念三郎家刻《金剛經》 宋臨安棚南前街西經坊 上海市博物館
宋刻《金剛經》 北宋 江陰市文化館
宋刻《金剛經》 浙江省博物館
宋刻《金剛經》 宋崇寧年間 上海市圖書館
元塔倫刻《金剛經》 元順帝至正六年(1346)本 上海市圖書館
杭州楊家經坊刊《金剛經》 元朝刻本,後有明朝遞修本 中國國家圖書館
宋釋道肯集篆《金剛經》 明永樂十年(1412)刻本 山東省圖書館
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倪錦刻本 上海市圖書館 北京大學圖書館 杭州圖書館
明刻《金剛經》 明崇禎二年(1629)刻本 天津市圖書館 洛陽市圖書館
《注真三十二篆體金剛經》 明崇禎年間綱川許丕據萬曆本重刊 東京大學附屬圖書館
徐道園刻《金剛經》 明太祖洪武八年(1375)本 現藏日本
《出相金剛般若波羅密經》 明成化六年(1470)刊本 /
明刻本《金剛經》 明永樂刻本 陝西師範大學圖書館
明刻本《金剛經》 明萬曆刻本 青島市圖書館
《金剛經》不分卷一冊 新印崇禎十七年(1644)大字本 中國國家圖書館
孫可望刻《金剛經》 南明永曆九年(1655)朱印本 雲南省圖書館
明刻《金剛經》 吳興閔氏以明凌氏印本為底本刊印/
清刻《金剛經》 同治三年(1864)北平翰藻齋本 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
鹹通九年雕版金剛經 鹹通九年雕版金剛經 唐鹹通九年敦煌雕版印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水墨紙本規格:27.6 x 499.5 cm)發現於敦煌藏經洞的唐鹹通九年(公元868年)敦煌雕版印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標有明確刊刻日期的印刷品。1907年被英國人斯坦因盜至英國,現收藏於大英國家圖書館(編號:Or.8210/P.2 )。 其卷首的扉頁畫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版畫作品之一。刻本《金剛經》6紙,每紙70餘厘米,四周單邊。首有淨口業真言、奉請八大金剛等前儀5行;尾有真言4行,題記1行。題記作:“鹹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王玠為二親敬造普施。”通卷文字秀美、唐楷風格濃郁,刀法洗鍊,墨色均勻。

其他

法鼓山禪寺 水月道場 法鼓山禪寺 水月道場 法鼓山禪寺的水月道場,將整部《金剛經》作為建築外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