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徵
游隼是體形比較大的隼類,體長為38~50厘米,翼展95~115厘米,體重647~825克,壽命16年。中型猛禽。頭頂和後頸暗石板藍灰色到黑色,有的綴有棕色;背、肩藍灰色,具黑褐色羽乾紋和橫斑,腰和尾上覆羽亦為藍灰色,但稍淺,黑褐色橫斑亦較窄;尾暗藍灰色,具黑褐色橫斑和淡色尖端;翅上覆羽淡藍灰色,具黑褐色羽乾紋和橫斑;飛羽黑褐色,具污白色端斑和微綴棕色斑紋,內翈具灰白色橫斑;臉頰部和寬闊而下垂的髭紋黑褐色。喉和髭紋前後白色,其餘下體白色或皮黃白色,上胸和頸側具細的黑褐色羽乾紋,其餘下體具黑褐色橫斑,翼下覆羽,腋羽和覆腿羽亦為白色,具密集的黑褐色橫斑。幼鳥上體暗褐色或灰褐色,具皮黃色或棕色羽緣。下體淡黃褐色或皮黃白色,具粗著的黑褐色縱紋。尾藍灰色,具肉桂色或棕色橫斑。虹膜暗褐色,眼瞼和蠟膜黃色,嘴鉛藍灰色,嘴基部黃色,嘴尖黑色,腳和趾橙黃色,爪黃色。大小量度:體重♂647-825g,♀687g;體長♂412-458mm,♀450-501mm;嘴峰♂19.4-22.5mm,♀20.7-23.5mm;翅♂315-350mm,♀338-368mm;尾♂160-185mm,♀166-201mm;跗蹠♂50-56mm,♀54-57mm。
(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游隼棲息于山地、丘陵、荒漠、半荒漠、海岸、曠野、草原、河流、沼澤與湖泊沿岸地帶,也到開闊的農田、耕地和村屯附近活動。游隼一部分為留鳥,一部分為候鳥。也有的在繁殖期後四處遊蕩。共分化為18個亞種,中國分布有4個亞種。普通亞種較為罕見,在黑龍江、吉林為夏候鳥,遼寧、北京、河北、內蒙古、山西為旅鳥,上海、浙江、台灣、廣東、廣西為冬候鳥。新疆亞種極為罕見,僅見於新疆,為繁殖鳥。南方亞種也極為罕見,在上海、青海、寧夏為旅鳥,貴州、雲南為冬候鳥,其他地區均為偶見迷鳥。東方亞種更是極為罕見,僅記錄於浙江縉雲,為冬候鳥,這個亞種也可能還產於台灣。
生活習性
飛行迅速。多單獨活動,叫聲尖銳。通常在快速鼓翼飛翔時伴隨著一陣滑翔;也喜歡在空中翱翔。主要捕食野鴨、鷗、鳩鴿類、烏鴉和雞類等中小型鳥類,偶爾也捕食鼠類和野兔等小型哺乳動物。性情兇猛,即使比其體形大很多的金雕、矛隼等,也敢於進行攻擊。由於它主要是在空中捕食,因而比其他猛禽需要更快的速度,所以具有相對較大的體重,有象高速飛機一樣的可以減少阻力的狹窄翅膀和比較短的尾羽。大多數時候都在空中飛翔巡獵,發現獵物時首先快速升上高空,占領制高點,然後將雙翅析起,使翅膀上的飛羽和身體的縱軸平行,頭收縮到肩部,以每秒鐘75—100米的速度,呈25度角向獵物猛撲下來。靠近獵物的時候,稍稍張開雙翅,以銳利的嘴咬穿獵物後枕部的要害部位,並同時用後趾擊打,使獵物受傷而失去飛翔能力,待獵物下墜時,再快速向獵物衝去,用利爪抓住獵物,這一切就象用電子計算機控制一樣,異常迅速而準確。最後它將獵物帶到一個較為隱蔽的地方,用雙腳按住,用嘴剝除羽毛後再撕裂成小塊吞食。有時也在地上捕食。與這種捕食方式相適應,它的跗跖變得短而粗壯,抓握獵物的腳趾也變得細而長。分布範圍
阿富汗、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安道爾、安哥拉、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達、阿根廷、亞美尼亞、阿魯巴、澳大利亞、奧地利、亞塞拜然、巴哈馬、巴林、孟加拉國、巴貝多、白俄羅斯、比利時、貝里斯、貝寧、百慕達、不丹、玻利維亞、博內爾島、聖尤斯特歇斯島和薩巴島、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波札那、巴西、汶萊、保加利亞、布吉納法索、高棉、喀麥隆、加拿大、維德角、開曼群島、中非共和國、查德、智利、中國、台灣、哥倫比亞、葛摩、剛果、哥斯大黎加、象牙海岸、克羅埃西亞、古巴、庫拉索島、賽普勒斯、捷克共和國、丹麥、吉布地、多米尼加、多米尼加共和國、厄瓜多、埃及薩爾瓦多、赤道幾內亞、厄利垂亞、愛沙尼亞、衣索比亞、福克蘭群島(馬爾維納斯)群島、斐濟、芬蘭、法國、法屬蓋亞那、加彭、甘比亞、喬治亞、德國、加納、直布羅陀、希臘、格陵蘭、格瑞那達、瓜德羅普島、關島、瓜地馬拉、幾內亞、幾內亞比索、蓋亞那、海地、宏都拉斯、香港、匈牙利、印度、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愛爾蘭、以色列、義大利、牙買加、日本、約旦、哈薩克斯坦、肯亞、韓國、朝鮮、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拉脫維亞、黎巴嫩、賴索托、賴比瑞亞、利比亞、列支敦斯登、立陶宛、盧森堡、澳門、馬其頓、馬達加斯加、馬拉威、馬來西亞;馬里、馬爾他、茅利塔尼亞、茅利塔尼亞、馬約特島、墨西哥、密克羅尼西亞聯邦、摩爾多瓦、蒙古、黑山、蒙特塞拉特島、摩洛哥、莫三比克、緬甸、納米比亞、尼泊爾、荷蘭、新喀里多尼亞、尼加拉瓜、尼日、奈及利亞、北馬里亞納群島、挪威、阿曼、巴基斯坦、帛琉、巴拿馬、巴布亞紐幾內亞、巴拉圭、秘魯、菲律賓、波蘭、葡萄牙、波多黎各、卡達、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盧安達、聖基茨和尼維斯、聖露西亞聖·馬丁(法國)、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沙烏地阿拉伯、塞內加爾、塞爾維亞、獅子山、新加坡、聖馬丁島、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索羅門群島、索馬里;南非、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群島、蘇丹南部、西班牙(加那利群島)、斯里蘭卡、蘇丹、蘇利南、史瓦濟蘭、瑞典、瑞士、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塔吉克斯坦、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泰國、東帝汶、多哥、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突尼西亞、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烏干達、烏克蘭、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英國、美國、美國本土外小群島、烏拉圭、烏茲別克斯坦、萬那杜、委內瑞拉、越南、英屬維京群島、美屬維京群島、西撒哈拉、葉門、尚比亞、辛巴威。旅鳥:蒲隆地、聖誕島、法羅群島、冰島、馬爾地夫、模里西斯、薩摩亞、塞席爾。
繁殖方式
繁殖期4-6月。營巢於林間空地、河谷懸岩、地邊叢林以及其他各類生境中人類難於到達的峭壁懸崖上,也營巢於土丘或沼澤地上,有時也利用其他鳥類如烏鴉的巢,也在樹洞與建築物上築巢。一般不到沒有林間空地和懸崖的茂密森林中營巢。巢主要由枯枝構成,內放有少許草莖、草葉和羽毛,也有的無任何內墊物。每窩產卵2~4枚,偶爾也有多至5枚或6枚的,卵為紅褐色,大小為49~58mm×39~43mm。雌雄親鳥輪流孵卵,孵卵期間領域性極強,常常積極地保衛巢,孵卵期28~29天。雛鳥晚成性,孵出後由親鳥撫養,經過35~42天的巢期生活後才能離巢。中國亞種分布
游隼一部分為留鳥,一部分為候鳥。也有的在繁殖期後四處遊蕩。共分化為19個亞種,中國分布有4個亞種。普通亞種較為罕見,在黑龍江、吉林為夏候鳥,遼寧、北京、河北、內蒙古、山西為旅鳥,上海、浙江、台灣、廣東、廣西為冬候鳥。新疆亞種極為罕見,僅見於新疆,為繁殖鳥。南方亞種也極為罕見,在上海、青海、寧夏為旅鳥,貴州、雲南為冬候鳥,其他地區均為偶見迷鳥。東方亞種更是極為罕見,僅記錄於浙江縉雲,為冬候鳥,這個亞種也可能還產於台灣。亞種分化
中文名稱 | 拉丁學名 | |
---|---|---|
1. | 游隼北美亞種 | Falco peregrinus anatum |
2. | 游隼新疆亞種 | Falco peregrinus babylonicus |
3. | 游隼地中海亞種 | Falco peregrinus brookei |
4. | 游隼普通亞種 | Falco peregrinus calidus |
5. | 游隼南美亞種 | Falco peregrinus cassini |
6. | 游隼南亞亞種 | Falco peregrinus ernesti |
7. | 游隼火山島亞種 | Falco peregrinus furuitii |
8. | 游隼東方亞種 | Falco peregrinus japonensis |
9. | 游隼澳大利亞亞種 | Falco peregrinus macropus |
10. | 游隼維德角亞種 | Falco peregrinus madens |
11. | 游隼撒哈拉亞種 | Falco peregrinus minor |
12. | 游隼萬那杜亞種 | Falco peregrinus nesiotes |
13. | 游隼阿拉斯加亞種 | Falco peregrinus pealei |
14. | 游隼南方亞種 | Falco peregrinus peregrinator |
15. | 游隼指名亞種 | Falco peregrinus peregrinus |
16. | 游隼馬島亞種 | Falco peregrinus radama |
17. | 游隼西南澳亞種 | Falco peregrinus submelanogenys |
18. | 游隼北極苔原亞種 | Falco peregrinus tundrius |
種群現狀
在英國等歐洲國家,由於劇毒的氯化物種子肥料的使用,引起了游隼,以及雀鷹、紅隼和倉隼等在自然界的食物鏈中處於頂級地位的猛禽數量的下降。這些有毒的化學物質往往在被捕食的對象的體內已經有一定程度的積累,最後毒害游隼等猛禽,使它們的卵殼變薄,在孵化過程中極易破碎,導致它們的不育,雛鳥畸形,乃至於成鳥和雛鳥的大批死亡。在世界範圍內,游隼受到嚴重的威脅,數量正在急劇下降。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世界範圍的濫用農藥。游隼捕食體內積存農藥的獵物後,它們的生殖系統受到損害,就會降低產卵率和胚胎的成活率。更嚴重的是,在包括游隼在內的許多猛禽腦部血液中檢測出微量的農藥,這對游隼高度發達的運動調節系統無疑是一個潛在的威脅。一旦腦部的農藥量達到中毒水平,游隼不僅不再是捕獵能手。而且很可能連飛翔都困難了。在美國,游隼被認為已瀕臨絕跡,許多科學家正全力以赴,投入拯救和保護工作。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低危(LC)。奇妙的大自然
大自然有著很多有趣的、恐怖的、壯觀的、奧妙的無窮生物和現象,天下之大,無奇不有!本期任務將對世界各地著名的、奇特的大自然現象景觀進行闡釋。 |
隼形目百科(二)
隼形目(學名:Falconiformes)包括鴞形目以外的所有猛禽,是白天活動的猛禽。隼形目多為單獨活動,飛翔能力極強,也是視力最好的動物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