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炔

乙炔

乙炔,分子式C2H2,俗稱風煤和電石氣,是炔烴化合物系列中體積最小的一員,主要作工業用途,特別是燒焊金屬方面。乙炔在室溫下是一種無色、極易燃的氣體。純乙炔是無臭的,但工業用乙炔由於含有硫化氫、磷化氫等雜質,而有一股大蒜的氣味。

基本信息

發現簡史

1836年,英國著名化學家戴維·漢弗萊 (Davy,HumPhry1778-1829)的堂弟,愛爾蘭港口城市科克(Cork)皇家學院化學教授戴維·愛德蒙德(Davy,Edmund1785-1857)在加熱木炭和碳酸鉀以製取金屬鉀過程中,將殘渣(碳化鉀)投進水中,產生一種氣體,發生爆炸,分析確定這一氣體的化學組成是C、H(當時採用碳的原子量等於6計算),稱它為“一種新的氫的二碳化物”。原因是早在1825年他的同國化學家法拉第(Faraday,MIChael1791-1867)從加壓的蒸餾鯨魚油獲得的氣體(供當時歐洲人照明用)中獲得一種碳和氫的化合物,分析測定它的化學組成是C、H,已經命名它為“氫的二碳化物”了。實際上法拉第發現的是苯,戴維·愛德蒙德發現的是乙炔。

物理性質

乙炔的結構簡式乙炔的結構簡式

純乙炔為無色芳香氣味的易燃氣體。

而電石制的乙炔因混有硫化氫H2S、磷化氫PH3、化氫而有毒,並且帶有特殊的臭味。熔點(118.656kPa)-80.8℃,沸點-84℃,相對密度0.6208(-82/4℃),折射率1.00051,折光率1.0005(0℃),閃點(開杯)-17.78℃,自燃點305℃。在空氣中爆炸極限2.3%-72.3%(vol)。在液態和固態下或在氣態和一定壓力下有猛烈爆炸的危險,受熱、震動、電火花等因素都可以引發爆炸,因此不能在加壓液化後貯存或運輸。微溶於水,溶於乙醇、苯、丙酮。在15℃和1.5MPa時,乙炔在丙酮中的溶解度為237g/L,溶液是穩定的。

乙炔分子模型乙炔分子模型

因此,工業上是在裝滿石棉等多孔物質的鋼瓶中,使多孔物質吸收丙酮後將乙炔壓入,以便貯存和運輸。為了與其它氣體區別,乙炔鋼瓶的顏色一般為乳白色,橡膠氣管一般為黑色,乙炔管道的螺紋一般為左鏇螺紋(螺母上有徑向的間斷溝)。

分子構型:直線型

雜化類型:sp雜化中心原子孤電子對數:0通常計量單位:m³;mm³;cm³;

密度:標準氣壓下1.17Kg/m³;在25攝氏度狀況下,密度1.12Kg/m³。

包裝方法:鋼質氣瓶

附:乙炔在水中的溶解度表:

在乙炔氣體分壓等於101.325 kPa時,被一體積水所吸收的該氣體體積(已折合成標準狀況)

化學性質

溫度(℃) 溶解度 溫度(℃) 溶解度 溫度(℃) 溶解度
0 1.73 25 0.93 70 0.25
5 1.49 30 0.84 80 0.15
10 1.31 40 0.65 90 0.05
15 1.15 50 0.50
20 1.03 60 0.37

乙炔(acetylene)最簡單的炔烴,又稱電石氣。結構式H-C≡C-H,結構簡式CH≡CH,最簡式(又稱實驗式)CH,分子式 C2H2,乙炔中心C原子採用sp雜化。電子式 H:C┇┇C:H乙炔分子量 26.4 ,氣體比重 0.91(Kg/m3),火焰溫度3150 ℃,熱值12800 (千卡/m3) 在氧氣中燃燒速度 7.5 ,純乙炔在空氣中燃燒2100度左右,在氧氣中燃燒可達3600度。化學性質很活潑,能起加成、氧化、聚合及金屬取代等反應。

氧化反應

乙炔的燃燒乙炔的燃燒

a.可燃性:

2C₂H₂+5O₂→4CO₂+2H₂O(條件:點燃)

現象:火焰明亮、帶濃煙,燃燒時火焰溫度很高(>3000℃),用於氣焊和氣割。其火焰稱為氧炔焰。

b.被KMnO4氧化:能使紫色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

C₂H₂ + 2KMnO₄ + 3H₂SO₄=2CO₂+ K₂SO₄ + 2MnSO₄+4H₂O

加成反應

可以跟Br₂、H₂、HX等多種物質發生加成反應。

如:

與Br₂的加成

現象:溴水褪色或Br₂的CCl₄溶液褪色

所以可用酸性KMnO₄溶液或溴水區別炔烴與烷烴。

與H2的加成

CH≡CH+H₂ → CH₂=CH₂

與HX的加成

如:CH≡CH+HCl →CH₂=CHCl氯乙烯用於制聚氯乙烯

“聚合”反應

三個乙炔分子結合成一個苯分子:

由於乙炔與乙烯都是不飽和烴,所以化學性質基本相似。在適宜條件下,三分子乙炔能聚合成一分子苯。但苯的產量不高,副產物又多。如果利用鈀等過渡金屬的化合物作催化劑,乙炔和其他炔烴可以順利地生成苯及其衍生物。

在一定條件下,乙炔也能與烯烴一樣,聚合成高聚物——聚乙炔。

在Ni(CN)2,80~120℃,1.5MPa條件下,4分子乙炔聚合主要生成環辛四烯。

金屬取代反應(可用於乙炔的定性鑑定)

將乙炔通入溶有金屬鈉的液氨里有氫氣放出。乙炔與銀氨溶液反應,產生白色乙炔銀沉澱。

乙炔具有弱酸性,因為乙炔分子裡碳氫鍵是以SP-S重疊而成的。碳氫里碳原子對電子的吸引力比較大些,使得碳氫之間的電子云密度近碳的一邊大得多,而使碳氫鍵產生極性,給出H+而表現出一定的酸性。(pKa=25)

將其通入硝酸銀或氯化亞銅氨水溶液,立即生成白色乙炔銀(AgC≡CAg)和棕紅色乙炔亞銅(CuC≡CCu)沉澱,可用於乙炔的定性鑑定。這兩種金屬炔化物乾燥時,受熱或受到撞擊容易發生爆炸,如反應完套用鹽酸或硝酸處理,使之分解,以免發生危險。注意:乙炔在使用貯運中要避免與銅接觸。

酸鹼反應

炔烴中C≡C的C是sp雜化,使得Csp-H的σ鍵的電子云更靠近碳原子,增強了C-H鍵極性使氫原子容易解離,顯示“酸性”。連線在C≡C碳原子上的氫原子相當活潑,易被金屬取代,生成炔烴金屬衍生物叫做炔化物。

CH≡CH + Na → CH≡CNa + 1/2H(條件液氨)

CH≡CH + 2Na → CNa≡CNa + H (條件液氨,190℃~220℃)

CH≡CH + NaNH → CH≡CNa + NH

CH≡CH + Cu2Cl (2AgCl)+2NHOH → CCu≡CCu(CAg≡CAg)↓ + 2NHCl +2HO(注意:只有在三鍵上含有氫原子時才會發生,用於鑑定端基炔RH≡CH)。

其他化學特性

乙炔與銅、銀、水銀等金屬或其鹽類長期接觸時,會生成乙炔銅(CuC)和乙炔銀(AgC)等爆炸性混合物,當受到摩擦、衝擊時會發生爆炸。因此,凡供乙炔使用的器材都不能用銀和含銅量70%以上的銅合金製造。

製備方法

電石法

由電石(碳化鈣)與水作用製得。

實驗室中常用電石跟水反應製取乙炔。與水的反應是相當激烈的,可用分液漏斗控制加水量以調節出氣速度。也可以用飽和食鹽水。

實驗室制乙炔示意圖實驗室制乙炔示意圖

原理:電石發生水解反應,生成乙炔。裝置:燒瓶和分液漏斗(不能使用啟普發生器)。燒瓶口要放棉花,以防止泡沫溢出。

試劑:電石(CaC₂)和水。

反應方程式:CaC₂+2H-OH→Ca(OH)₂+CH≡CH↑

收集方法:排水集氣法 或向下排空氣集氣法(不常用)

尾氣處理:點燃

製備裝置與氫氣等氣體類同。

天然氣法

天然氣制乙炔法

預熱到600-650℃的原料天然氣和氧進入多管式燒嘴板乙炔爐,在1500℃下,甲烷裂解製得8%左右的稀乙炔,再用N-甲基吡咯烷酮提濃製得99%的乙炔成品。

主要用途

乙炔可用以照明、焊接及切斷金屬(氧炔焰),也是製造乙醛醋酸、苯、合成橡膠、合成纖維等的基本原料。

乙炔燃燒時能產生高溫,氧炔焰的溫度可以達到3200℃左右,用於切割和焊接金屬。供給適量空氣,可以完全燃燒發出亮白光,在電燈未普及或沒有電力的地方可以用做照明光源。乙炔化學性質活潑,能與許多試劑發生加成反應。在20世紀60年代前,乙炔是有機合成的最重要原料,現仍為重要原料之一。如與氯化氫氫氰酸、乙酸加成,均可生成生產高聚物的原料。

乙炔在不同條件下,能發生不同的聚合作用,分別生成乙烯基乙炔或二乙烯基乙炔,前者與氯化氫加成可以得到制氯丁橡膠的原料2-氯-1,3-丁二烯。乙炔在400~500℃高溫下,可以發生環狀三聚合生成苯;以氰化鎳Ni(CN)2為催化劑,在50℃和1.2~2MPa下,可以生成環辛四烯。

乙炔在高溫下分解為碳和氫,由此可製備乙炔炭黑。一定條件下乙炔聚合生成苯,甲苯,二甲苯,,萘,蒽,苯乙烯,茚等芳烴。通過取代反應和加成反應,可生成一系列極有價值的產品。例如乙炔二聚生成乙烯基乙炔,進而與氯化氫進行加成反應得到氯丁二烯;乙炔直接水合製取乙醛;乙炔與氯化氫進行加成反應而製取氯乙烯;乙炔與乙酸反應製得乙酸乙烯;乙炔與氰化氫反應製取丙烯腈;乙炔與氨反應生成甲基吡啶和2-甲基-5-乙基吡啶;乙炔與甲苯反應生成二甲苯基乙烯,進一步催化劑裂化生成三種甲基苯乙烯的異構體:乙炔與一分子甲醛縮合為丙炔醇,與二分子甲醛縮合為丁炔二醇;乙炔與丙酮進行加成反應可製取甲基炔醇,進而反應生成異戊二烯;乙炔和一氧化碳及其他化合物(如水,醇,硫醇)等反應製取丙烯酸及其衍生物。

監測方法

1、現場應急監測方法

(1)氣體檢測管法。

(2)氣體速測管。

2、實驗室監測方法

(1)2M004乙炔氣體感測器檢測微量感測器。3、現場監測方法

(2)K204乙炔模組檢測乙炔泄露。

安全與防護

應急處置

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困難,給予輸氧。如呼吸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就醫。

呼吸系統防護:一般不需要特殊防護,但建議特殊情況下佩帶合適的自吸過濾式防毒面具(氧氣含量與空氣中氧含量一致或接近時)。

眼睛防護:一般不需要特殊防護,高濃度接觸時可戴化學安全防護眼鏡。

身體防護:穿防靜電工作服。

手防護:戴一般作業防護手套。

其他防護:工作現場嚴禁吸菸。避免長期反覆接觸。進入罐、限制性空間或其他高濃度區作業,必須有人監護。

泄漏應急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上風處,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切斷火源。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靜電工作服。儘可能切斷泄漏源。合理通風,加速擴散。噴霧狀水稀釋、溶解。構築圍堤或挖坑以收容產生的大量廢水。如有可能,將漏出氣用排風機送至空曠地方或裝設適當噴頭燒掉。漏氣容器要妥善處理,修復、檢驗後再用。

有害燃燒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滅火方法:切斷氣源。若不能切斷氣源,則不允許熄滅泄漏處的火焰。噴水冷卻容器,可能的話將容器從火場移至空曠處。

滅火劑:霧狀水、泡沫、二氧化碳、乾粉。

應急醫療

診斷要點:

(1)吸入一定濃度後有輕度頭痛、頭昏。

(2)吸入高濃度時先興奮、多語、哭笑不安,繼而頭痛、眩暈、噁心、嘔吐、步態不穩、嗜睡。

(3)嚴重者昏迷。

(4)乙炔急性毒性主要是因為高濃度時置換了空氣中的氧,引起單純性窒息作用,缺氧是主要致死原因。

處理原則:

可參考“丙烯中毒”。

預防措施:

停止吸入,症狀迅速消失。實際上,乙炔中毒者的症狀部分由於混入的磷化氫、硫化氫和其他氣體所致。應注意有否混合氣體中毒,尤其是磷化氫中毒的可能性,以便及時搶救。

毒理學資料

急性毒性:

純乙炔屬微毒類,具有弱麻醉和阻止細胞氧化的作用。高濃度時排擠空氣中的氧,引起單純性窒息作用。乙炔中常混有磷化氫、硫化氫等氣體,故常伴有此類毒物的毒作用。人接觸100 mg/m3能耐受30~60 min,20%引起明顯缺氧,30%時共濟失調,35%下5 min引起意識喪失,含10%乙炔的空氣中5 h,有輕度中毒反應。

亞急性和慢性毒性:

動物長期吸入非致死性濃度該品,出現血紅蛋白、網織細胞、淋巴細胞增加和中性粒細胞減少。屍檢有支氣管炎、肺炎、肺水腫、肝充血和脂肪浸潤。

國家標準

1、中國職業接觸限值(GBZ 2—2002)

2、環境標準

美國 車間衛生標準 5300 mg/m3,窒息性氣體

注意事項

操作

密閉操作,全面通風。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議操作人員穿防靜電工作服。遠離火種、熱源,工作場所嚴禁吸菸。使用防爆型的通風系統和設備。防止氣體泄漏到工作場所空氣中。避免與氧化劑、酸類、鹵素接觸。在傳送過程中,鋼瓶和容器必須接地和跨接,防止產生靜電。搬運時輕裝輕卸,防止鋼瓶及附屬檔案破損。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儲存

乙炔的包裝法通常是溶解在溶劑及多孔物中,裝入鋼瓶內。儲存於陰涼、通風的庫房。遠離火種、熱源。庫溫不宜超過30℃。應與氧化劑、酸類、鹵素分開存放,切忌混儲。採用防爆型照明、通風設施。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儲區應備有泄漏應急處理設備。

乙炔鋼瓶乙炔鋼瓶

運輸

採用鋼瓶運輸時必須戴好鋼瓶上的安全帽。鋼瓶一般平放,並應將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過車輛的防護欄板,並用三角木墊卡牢,防止滾動。運輸時運輸車輛應配備相應品種和數量的消防器材。裝運該物品的車輛排氣管必須配備阻火裝置,禁止使用易產生火花的機械設備和工具裝卸。嚴禁與氧化劑、酸類、鹵素等混裝、混運。夏季應早晚運輸,防止日光曝曬。中途停留時應遠離火種、熱源。公路運輸時要按規定路線行駛,勿在居民區和人口稠密區停留。鐵路運輸時要禁止溜放。

廢棄處理

處置前應參閱國家和地方有關法規。建議用焚燒法處置和填埋。

性質與穩定性

1.本品具有麻醉作用,其麻醉性比單烯烴強得多。高濃度乙炔氣爆炸危險性比毒性事故多。乙炔有阻止氧化的作用,使腦缺氧,引起昏迷麻醉,但對生理機能沒有影響。吸入高濃度乙炔後,呈現酒醉樣興奮,能引起昏睡、紫紺、瞳孔發直、脈搏不齊等。甦醒後有對相關事故的發生經過喪失記憶能力等症狀。停止吸入即迅速好轉。發生中毒時應迅速脫離中毒現場,進行治療。此外,應注意乙炔中常含有的磷化氫和砷化氫等雜質引起的中毒。

2.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3.性質很活潑,能起加成反應和聚合反應。

4.在氧化中燃燒克發生高溫和強光。

5.穩定性 穩定

6.禁配物 強氧化劑、鹼金屬、鹼土金屬、重金屬尤其是銅、重金屬鹽、鹵素

7.聚合危害 聚合

8.分解產物 碳、氫

安全

​由於三鍵中的化學能,乙炔在壓力超過100kPa下會發生分解反應,此反應為放熱反應,因此可引發劇烈的爆炸。液態或固態乙炔也會發生相同的分解反應,因此高壓乙炔必須溶解在丙酮或二甲基甲醯胺中,並置於含有多孔性材質(Agamassan)的鋼瓶中儲存。

石油衍生品

潤滑劑 | 石蠟 | 瀝青 | 石油焦 | 煤油 | 柴油 | 機油 | 潤滑油 | 齒輪油 | 液壓油 | 汽輪機油 | 電器絕緣油 | 壓縮機油 | 乙烯|丙烯 | 合成氨 | 氫氣 | 乙炔 | 碳黑|潤滑油[機械工程學術語]|液化石油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