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罩

金鐘罩

金鐘罩,顧名思義即是“有一金鑄之鐘覆罩全身”,強調其外力難以進入攻擊。少林四大神功之一,為達摩禪師所創,共有十二關,練成後刀劍難損。金鐘罩與鐵布衫是中華武術基本功里的外功,另外洗髓功與太極導引術等則為基本功里的內功。金鐘罩為硬功外壯,屬陽剛之勁,兼內壯之勁,為七十二藝硬功中最要之功夫,其練法稍繁難。

基本信息

簡介

金鐘罩鐵布衫是中國功夫中最有名的護體硬氣功了,傳說練成金鐘罩鐵布衫的人不但可以承受拳打腳踢而絲毫無損,甚至普通的刀劍也傷不了他們,更甚者可達到罡氣護體的程度,從而獲得入水不溺、入火不焚、閉氣不絕、不食不飢等常人難以想像的效果,武諺說“力不打拳(只有蠻力的人奈何不了精通拳術的人),拳不打功(精通拳術的人奈何不了身懷橫練大功的人)”,這個“功”一般指的就是金鐘罩鐵布衫。

金鐘罩金鐘罩

事實上金鐘罩和鐵布衫是兩種(兩類)功法,在不同的門派,頗有大異其趣迥然不同的練法,可能是因為金鐘罩鐵布衫是個品牌之故,不少門派的護體硬氣功都叫這個名字,至於誰是正宗誰是假冒名牌早已無可考證,據江湖上武林中的傳說,一般以金鐘罩為內功,鐵布衫為外功,而金鐘罩的原始來歷與上古的神仙丹道有關,其功法術語中有安爐、立鼎、進氣、火候等與煉丹術名詞相同的內容,可見真正的原始金鐘罩是一種內丹功法,其歷史可以追溯到漢代甚至春秋戰國時期。

這種功夫是否真的可以達到刀槍不入?從歷史上遺留下來的一些專門對付金鐘罩鐵布衫的武器來看,普通的刀劍確實有力所不及之處,各種破解金鐘罩鐵布衫的武器幾乎無一例外地使用金剛石作為尖端(好象是切玻璃或陶瓷才用得上的),如嵩山少林寺流傳下來的“子午釘”(成丁字形,有三個尖頭,每個尖頭上鑲嵌尖銳的金剛石為鋒)。在金鐘罩內功練成之後,便開始練習鐵布衫,將內氣散布到身體表面,配合擊打砍扎等排打功夫使人體表面產生排堅抗銳等超常能力。

歌訣

金鐘罩是難練功,布槌打和木槌欏。金石銅鐵諸槌砸,全身練成似鐵銅。少林古寺傳藝業,歷代寺僧用苦功。

特點

金鐘罩相傳宋代圈內第一高手周侗所傳,其特點為上勁後周身如同被一口大銅鐘掩蓋且密封不漏即人的全身宛如坡上一件用金器包裹的衣褲而得名。金鐘罩的正式定性,是在明代宣德年間,由中國道教名山武山真慶宮的道長鄧坤倫,結合祖傳武術並揉進周侗親筆繪製古秘笈所命名而成。
金鐘罩氣功系南少林上乘之功,歷史上武術氣功名家如歐陽德、甘鳳池,近代大俠霍元甲等,均練此功。金鐘罩初練時,須用敗布成一錘,在周身上前後捶擊之。初則甚覺痛楚,擊之既久,漸不覺痛,再換木棰;木棰擊而不覺痛時,再換鐵錘;鐵錘亦不覺痛時,便用揭諦功之方法,及鐵布衫之方法,並鐵牛功之方法,如法練習二三年,胸背堅如鐵石。莫論拳腳不能及,即刀劍亦難傷損。練成金鐘罩功夫之人,胸背等處之骨骼,皆合併起來,並在一起 ,如天生獨塊相似;若在赤臂之時,功夫也一望便知。金鐘罩是中國少林寺四大神功之一,由少林寺始祖達摩禪師所創,一共分十二大關,每關循序漸進。功成後幾乎天下無敵,傲視武林。修練者有石黑龍、鱷太歲、金羅漢、阿柴。

練法

金鐘罩功法動靜結合,將武術氣功融為一體,以呼吸吐納、動作導引、修煉內氣為基礎,是內達於外的高級功法。旨在鍛鍊人的筋骨肌肉強壯,靈活關節樞紐,還能使全身堅硬如鐵而不畏拳打腳踢,棒擊不損皮肉筋骨,練就武林界盛傳的“金剛不壞之軀”。

金鐘罩金鐘罩練法

預備式

兩腳左右自然開立,與肩同寬,腳尖朝向正前方,膝部挺直。雙手自然垂臂於身體兩側,雙肩放鬆,手心朝里,手背向外。雙目上下輕閉,舌尖抵住上齶,全身放鬆。神態安詳,排除一切雜念,集中思想,呼吸自然,意守丹田半分鐘。

一、降龍伏虎

兩腳向兩側微微移動,中間距離對比肩寬,腳尖朝前。兩手由兩側向身前直臂緩緩上抬,雙手指呈自始爪形,與肩同寬;同時,用口吸氣,吸氣時舌尖輕抵上齶,用口齒縫吸氣,全身須放鬆(每式吸氣均同〕,當雙手拍起至肩平時,氣也正好吸滿。然後用鼻將氣呼出,雙腿漸慢屈膝微蹲成高馬步姿勢,同時雙手屈肘漸慢下落按至小腹前,手心朝下,此刻氣正好呼出一半。用停半種鍾後,迅速閉氣。閉氣時不能呼吸氣。全身繃緊用力,十趾用力抓地,雙腿用勁力內扣,緊收肛門(象忍大使狀),沉肩,同時雙手向左、右兩側並稍向下分別用勁力慢慢外分,好象有千斤重物在往兩邊枯似的,分至與兩腳相寬時,恰好閉不住氣(閉氣時間5至7秒左右)。緊接著一下子把閉住之氣從鼻中故出,同時全身放鬆站起,意守丹田,自然呼吸二口,不必再做預備式半分鐘,接做第二次,如此反覆練習下去。隨著功力的長進,以後練至以做49次為宜。

二、雙鷹齊飛


一切向身體前方邁出一堆踏實,前腿屈膝前弓,後膝挺膝伸直,成高弓步;兩臂自然下垂於身體兩側.全身自然放鬆,舌尖輕抵上齶,雙目輕輕閉合,神態安詳,排除一切雜念,意守丹田。雙手朝身前緩慢抬起,手指成自然爪形,與肩相寬,同時用口吸氣,雙手抬至與肩用平時,再向下徐臍放落、落至腹前時手心翻轉向上,再向上抬至與肩同志時,翻轉手心朝下,遂慢下落至丹田前時,正好氣吸滿,稍停半秒鐘,迅速閉氣,全身繃緊,雙手用力下按,雙日用曲,同時十趾用力抓地,緊收肛門,收胸腹、沉肩、雙上臂夾緊兩肋,雙手用力向身後慢慢接按至胯部兩側,兩腿前後用力內扣,閉下住氣時,從鼻將氣放出三分之一,然後雙手再用力慢慢向後拉五厘米左右,閉氣二至四秒鐘,從鼻放氣三分之一,然後再雙手用力慢慢往後拉至五厘米左右,閉氣二至四秒鐘,從鼻將剩下三分之一的氣全部放出,同時全身放鬆(閉住的一口氣要分三次均順放出)。最後恢復成預備式,自然呼吸兩口,開始接著做第二次,如此反覆練習,左右弓步式互換。隨著功力的長進,以後左右弓步式要各作25次為宜。

三、霸王敬酒


兩腳左右開立比肩用寬,兩掌在腹前交叉,上下相互,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吸氣,雙手直臂由下向身前上方交叉劃弧,劃至與頭相高時,翻轉手心朝前,手背離頭約25厘米;雙手不停,繼續向上、向左右兩側劃弧分開,分至與肩平時,兩手心略向下;上勢不停,雙手直臂繼續向身體兩側下落劃弧,雙小臂朝里劃至於腹前,肘部彎屈成直角90度,肘尖放至腹部兩側,雙手手心相對,十指尖向前,同時兩腿隨雙手劃弧下落而屈腰半蹲成四平馬步式,此刻正好吸氣滿;稍停半秒鐘,迅速閉氣,同時括輔轉手心朝上,雙日用力向內夾緊肋部,兩手相距16厘米左右;思想高度集中意守丹田,雙手好象如同托著千斤重物緩慢直膝站起,兩腳十趾用力抓地緊扣,提肛、收腹收胸,全身繃緊,雙腿用力往上使勁;兩腿快站直時,雙手正好上托至與肩相平高度;兩手小臂慢慢內鏇轉動,學心朝上漸轉至掌心向前,此時正好閉不住氣,從鼻一下將氣迅速放出,全身放鬆。雙手向下垂臂自然收於兩胯處,接著開始做第二次,如此反覆練習,隨著功力的長進,逐漸增至49次為宜。

四、青龍擺尾

金鐘罩金鐘罩練法

先進行預備式意守丹田半分鐘,然後身體側臥,左臂屈肘用前臂尺骨一側撐地,左手成拳,拳眼朝上;兩腿成交的狀伸直膝部以腳靠在地上,右腿在上,左腿在下;全身保持平直呈一斜向直線,右手伸直置於右胯處,身體僅以左臂和雙腳著地支撐體重,舌尖輕抵上齶,排除一切雜念。開始吸氣,同時身體上下一起由右向左下緩緩轉動,至右肩將要與左拳相互接觸時,吸氣滿,成俯臥式。然後身體猛然向右上方轉動恢復成側臥式,同時配合從鼻迅速將氣一下項出;噴氣時,意守丹田,提肛縮陰,全身用力,噴氣須短促有力,有氣有聲,身體始終保持平直。接著做第二次,如此反覆練習,左側練完換右側練習,隨著功力的逐漸長進,以後須左、右兩臂各做25次為宜。

五、野馬抖

身體面對牆壁站立,兩腳左右分開並距牆二尺左右遠近,兩手在身體背後相疊,手心朝後,右手抓握左手腕部;然後上身直背向前彎腰屈體成90度,以頭頂正中百會穴前一寸部位為中心抵在牆壁上(百會穴:後髮際正中直上7寸,耳尖直上,頭頂正中的部),臉面朝地;二目輕輕閉合,舌尖抵住上齶,全身放鬆,排除一切雜念,用口齒縫吸氣,吸氣時要意守百會穴。吸氣滿後用停半秒鐘,然後以腰頸為軸用力向左轉動90度,頭不可以離開牆壁,下肢動作保持下變,臉面向左轉動時迅速用鼻噴氣,並且提肛內收,意念集中至丹田部位。全身上下保持原姿勢固定不動,用口吸氣滿後,意守百會;以頸為軸用力向右擰轉180度,使臉面朝右,同時全身用力以鼻向外噴氣,且提肛、意守丹田。接著再吸氣後向左轉動180度齧氣,如此左右轉動腰頸上身反覆練習。隨著功力的長進,以後要練至左右各轉25次為宜。

六、老君登位

身體後背對牆直膝站立,距牆以用下四平馬步為準。兩手相互交叉相疊於腹前,左手在內,右手在外,手心朝里;身體正直,二目輕閉,舌尖抵住上齶,意守丹田,全身放鬆。開始以口吸氣,兩手由腹前向上屈臂劃弧,當劃至與頭齊高時手心翻轉朝外向前;上勢不停。兩手繼續向上、向左右兩側直臂劃弧外分,至於肩平時兩手手心轉向朝下,兩隨雙向下動作微屈膝略蹲;雙手繼續向下、向身前劃弧屈肘成交叉狀,雙掌變成拳。拳眼朝里,同時兩腿彎屈下蹲成四平馬步,此刻氣正好吸滿。緊接著,兩腿用力蹬勁,雙日曲肘向兩側後帶,以整個背部向牆壁後撞;同時用鼻迅速朝外噴氣,全身用力、勾頭屈預、收肛提陰。噴氣後,要及時利用撞擊牆壁的反彈力將身體推離牆面,雙手下垂於胯部兩側,身體正直站立,成預備勢,接做第二次。整個動作過程中,必須要注意有念緊緊守住丹田的位,不可分心。如此反覆練習,隨著功力的長進,以後漸增至能做50次為宜。

功法略解

①金鐘罩是少林七十二藝中的硬功外壯功夫,屬陽剛之力,兼內壯之勁,為少林武術中最重要的功夫之一,是專供配合氣功練習人身各部肌肉的功法。
②少林金鐘罩功法在少林武術技擊中起著重要作用。如練習功成之後,有防守自衛護體的能力,敵人無論拳打或腳踢,難以損傷我身,如果我奮起反攻,觸及敵人即疼痛難忍,輕者敵方疼痛紅腫,重則傷筋斷骨,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功法。明代少林圓成和尚花費四十餘年苦功,練成金鐘罩功夫,一人與群賊斗,不僅毫無損傷,而且使敵無不屈膝求饒。
③少林金鐘罩功法的練習要點:要循序漸進,不可猛進,練習功法感覺不疼時,還要繼續練一段時間,方可更換另一種槌類。否則急於求成,使鐵槌擊打,用力過猛,會使身體受傷,結果欲速則不達。

京劇諺語行話知識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行話,京劇也不例外。在長期的舞台表演實踐中,一些京劇諺語被經常提起。
鑽黑鍋
鑽鍋
栽了
武三場
扒豁子
砍活
黑杵
蹲活
拿橋
台上見
藏私
撒紅票
辭班
喝了
蹺轍
啃台欄桿
拿賊
夯兒
一打一散
餿哏
出牙笏
風火戲

要彩
打炮戲
生醜言出
刨戲
對啃
象牙飯桶
麼鵝兒
掭頭
外場椅
內場椅
打軟包
穩準狠
底圍子
底包
趕包
皮兒厚
滿宮滿調
不夠一賣
文不溫,武不躁
拉了
拉矢
黑場子
沒譜
墊場
水詞
鉚上
聽場
一顆菜

漂帥脆
合槽
票戲
吃栗子
整臉子
死臉子
武軸子
蓋口
明場
打黃梁子
倒倉
實授
馬後
野狐禪
掃邊
下串
怯場
陰人
唱工戲
跳班
壓軸
打鬧台
開台
誤場
雨蓋
千斤話白四兩唱
柴頭
打卦
小老斗
老斗
班底
灑狗血
卯上
醜功夫,俊把式
邊式
子午相
鬧鬼
懈場
噱頭
捋葉子
捧角
重頭戲
對兒戲
暈場
冒場
搭班
破台
大戲
送客戲
軸子
分包

跟包
起堂
倒彩
放水
馬詞
帽兒戲
合弦
科介
吃素
留腿兒
左嗓子
戲要三分生
楞場
絕活
大路活
官中
討俏
候場
兩門抱
俏頭
暗場
尺寸
勁頭
寸勁兒
一道湯
四梁四柱
范兒
壓堂
一哭二笑三話白
挑簾紅
台柱子
跨刀
挖角兒
拴角兒
傍角兒
角兒
蹭戲
戲包袱
戲肩膀
戲料
坤角戲
累功戲
翻場
掐戲
搶戲
偷戲
會戲
封箱戲
封箱
蹲底戲
對戲
對台戲
回戲
彩排
三合成
摳戲
響排
排戲
下地兒
過戲
說戲
燈彩戲
幕間戲
過場戲
搭桌戲
義務戲
堂會戲
古裝戲
救場
應工戲
做工戲
冷場
墊戲
颱風[京劇術語]
趕場
謝場
票友
飲場
把場

馬前
科諢
笑場
棒槌
文三場
兩下鍋
火候
節骨眼
關子
一順邊
文武昆亂不擋
應節戲
反串
連台本戲
折子戲
小戲
票房

下海
碰頭彩
金鐘罩

盤點少林正宗七十二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