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詞語
![絕活](/img/8/d9c/nBnauM3X0QTOyMDN4ITM4QTO1QTMzUzMwYDN0MTNwAzMxAzLyEzL1U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詞目】絕活
【拼音】juéhuó
【基本解釋】絕技
詳細解釋
【釋義】(~兒)最拿手而有特色的本領; 絕:特別;
絕技:一定要把師傅的~學到手。
戲曲名詞
絕活--通常指屬於獨家所創,人皆不能的各種技巧,也有專指難度較大的武功技巧。同"絕技",意為別人不易學會的技藝。
二人轉名詞
傳統絕活![二人轉絕活](/img/d/242/nBnauM3XwYTMxgzNzMTM4QTO1QTMzUzMwYDN0MTNwAzMxAzLzEzL1U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新式絕活
正戲被弱化以後,絕活越來越獨立化。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一大批奇才和怪才”(王立群語)脫穎而出。許多藝人甚至經常坐飛機到外地去看同行演出,再根據自己的情況模仿。民間藝人具有強烈的危機意識,為了生存不斷挑戰自己。若想增加競爭力必須開發新絕活,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精”。手絹功是二人轉的絕活之一,但有的藝人經過苦練,形成了自己的風格,使之成為看家本領。劉朋表演的《手絹舞》突出了反串,柴寶玉開發出雙面變色手絹和燈光手絹,趙曉龍能夠舞動直徑三米的超大手絹,令觀眾嘆為觀止。
除了傳統絕活外,種類繁多的新絕活在不斷的舞台磨鍊中被開發出來,令人目不暇接,如:縮骨鑽鋼圈、倒立喝啤酒、頭頂碎瓶、手臂斷磚、鋼絲繞頸、嘴叼桌子、口技表演、倒立唱歌、高空劈叉、鏇轉飛人等等,反映了民間藝人的多才多藝。有些藝人擅長演奏二胡、葫蘆絲、薩克斯、小提琴等樂器,還經常開發各種獨特的吹奏方法,如“鼻子吹葫蘆絲”,贏得了熱烈的掌聲、笑聲和歡呼聲。俗話說: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為了舞台上精彩的一瞬,藝人背後付出的心血讓人難以想像。
有意思的是,單純的手絹功和扇子功表演,即使不與正戲結合,人們一般也不會質疑它的二人轉屬性。新式絕活雖叫好又叫座,但由於沒有同正戲巧妙、自然地結合卻不為傳統二人轉所承認。單純的絕活表演也就失去戲曲的特徵,完全成為雜技或雜耍了。多年存在的二人轉屬性是戲曲還是曲藝之爭在“新型二人轉”這裡也就不復存在了。
京劇諺語行話知識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行話,京劇也不例外。在長期的舞台表演實踐中,一些京劇諺語被經常提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