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功[傳統運動養生]

氣功[傳統運動養生]
氣功[傳統運動養生]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氣功(炁功)是一種中國傳統的保健、養生、祛病的方法。古代或名“丹道”,以呼吸的調整、身體活動的調整和意識的調整(調息,調身,調心)為手段,以強身健體、防病治病、健身延年、開發潛能為目的的一種身心鍛鍊方法。 我國古代氣功文獻資料浩如煙海,在道家、儒醫、醫家書記中有大量氣功文獻記載。挖掘整理工作,是一項既重要又艱巨的任務,它不僅要求研究者有較高的醫學、氣功學及古漢語、現代漢語等方面的知識,還須自身有較高的氣功功底。 應當指出:三調是否合一是氣功修煉與一般體育運動的主要區別,一般體育運動的操作內容也由三調構成,但三者各自獨立,不要求合成一體 。

基本信息

詞語釋義

基本解釋

氣功【qìgōng】,據文獻考證,最早見於晉代道士許遜所著的《淨明宗教錄》一書。從中醫學角度定義氣功:氣功是調身、調息、調心三調合一的心身鍛鍊技能 。

隨著科學的向前發展,我們可以用現代科學的有關知識來認識氣功,這將更加深化我們對氣功實質的認識。

如果從現代行為醫學的角度看,氣功鍛鍊是對一種有利於心身健康的良性行為進行學習訓練,最終以條件反射方式固定下來的行為療法。

如果從氣功作用的心理生理學過程看的話,可將氣功定義為:主要是通過使用自我暗示為核心的手段,促使意識進入到自我催眠狀態,通過心理—生理—形態自調機制調整心身平衡,達到健身治病目的的自我鍛鍊方法。

道家氣功術語解釋

1.【性】:即“神”、“元神”,即先天思維、先天意識、潛意識、下意識。道家認為上丹田是元神之居所。

2.【命】:即“元精”、先天之精;如果和“氣”、“神”連用,則可簡稱為“精”。道家認為下丹田是生儲元精之所。

3.【清修】:練功者鍛鍊自身的“精氣神”,即是清修。如果與異性交換“精氣神”,不進行性接觸,也屬清修,不過這是清修里的“雙修”。

4.【性命雙修】:練功者獨自先後或同時修練本身的“性”(神)與“命”(精)。

5.【內外雙修】:內——指精、氣、神,外——指身體,內外的鍛鍊同時進行。

6.【男女雙修】:男女練功者內功達到一定程度後,通過性的接觸來練“精氣神”。此種練法只在夫妻之間

發展歷史

發源地

氣功發源於中國。氣功在中國有悠久的歷史,有關氣功的內容在古代通常被稱為吐吶、行氣、布氣、服氣、導引、煉丹、修道、坐禪等等。中國古典的氣功理論是建立在中醫的養身健身理論上的,自上古時代即在流傳。原始的氣功一部分稱為“舞”,如《呂氏春秋》所說的“筋骨瑟縮不達,故作為舞以宣導之”。春秋戰國時期,一部分氣功被概括於“導引按蹺”之中。中醫專著《黃帝內經》記載“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積精全神”、“精神不散”等修煉方法。《老子》中提到“或噓或吹”的吐納功法。《莊子》也有“吹噓呼吸,吐故吶新,熊經鳥伸,為壽而已矣。此導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的記載。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文物中有帛書《卻穀食氣篇》和彩色帛畫《導引圖》。《卻穀食氣篇》是介紹呼吸吐吶方法為主的著作。《導引圖》堪稱最早的氣功圖譜,其中繪有44幅圖像,是古代人們用氣功防治疾病的寫照。

發展歷程

原始的氣功沒有名稱,以後一部分稱為“舞”。如《素問·異法方宜論》的“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蹺”,而散見於歷代名家著作中的靜坐、坐忘、禪定、胎息、行氣、服氣、調氣、周天、內丹等也都屬於氣功的內容。至於“氣功”一詞,最早見於晉代道士許遜所著《淨明宗教錄·松沙記》中,即使這是後世託名之作,那么最晚也在隋唐時期。在隋唐以後才出現的《中山玉櫃服氣經》記載:“氣功妙篇,氣術之道略同……”,但在內涵上與我們所說的氣功不完全一致。在50年代建立了北戴河氣功療養院之後才逐漸得到推廣的。

氣功是人們在生產、生活、醫療保健等多種實踐中,逐漸總結而形成的。氣功療法與體育療法有聯繫又有區別,它可以包括體育療法,但體育療法卻代替不了氣功療法。肢體運動始終只是氣功調心的手段之一,呼吸運動也是為調心服務的,三調是統一的整體,必以調心為核心。內練與外練是結合的,應以內練為主。氣功之氣是指“內氣”、“真氣”,具有更深刻的含義。氣功療法具有綜合性的特點,至少它是心理療法與體育療法的綜合。

發展階段

晉朝 的氣功

中國的氣功,有幾千年的歷史,可氣功這個詞的出現時間並不是很早,它首先見於晉朝許遜著的《靈劍子》一書。據考察認為此書不是許遜親自所著,因為書中有很多氣功術語都是宋朝以後才開始用的,所以成書時間不會早於宋朝。在(南北朝)釋僧祐 《弘明集》(四部叢刊景明本) 弘明集卷第十二 : 則理同造化夫陶鑄敷氣功則弘矣而未有謝惠於所。

晉朝以後,宗教在中國興盛起來了。宗教利用了氣功,把氣功神秘化了。本來氣功是練氣修德,很具體很實際的,可是宗教化以後,就追求修煉成神、成仙、成佛了。這么一來,氣功的科學本質沒有了。但如果翻開中國氣功史,可看到就在晉、隋、唐這一時期,有很多古人用氣來命名的著作,如《氣訣》、《氣經》等,書中寫的都是練氣、用氣的內容。《氣經》中講了幾十種練氣、用氣的方法,連發放外氣的方法都有,叫“布氣”。以後的宗教淹沒了氣功,氣功的名詞就沒了。

宋朝 的氣功

文物“戰國玉銘”又稱“行氣玉佩銘”、“行氣玉銘”、“行氣銘”,據專家考證,是公元前5世紀末至4世紀初的飾物,現藏於天津博物館。這是一件珍貴的、迄今為止最早且完整描述氣功修煉過程的實物。在這件中空未透頂的事兒面體玉質飾物上,刻有45個銘文, 郭沫若先生在《奴隸制時代》中將其譯為:“行氣,深則蓄,蓄則伸,伸則下,下則定。定則固,固則萌,萌則長,長則退,退則天。天幾舂在上,地幾舂在下。順則生,逆則死。

明清 的氣功

曹魏時期的曹操及他的兒子均是氣功愛好者。曹操曾招集過不少擅長氣功的方士,如甘始、皇甫隆等計16人,向眾人傳授“鴟視狼顧,呼吸吐納”。曹本人還與皇甫隆討論過服食導引的方法,以求延年益壽。曹操之子曹丕在《典禮》中記述的因練功方法掌握不當而造成的“……為之過差,氣閉不通,良久乃蘇”,可能是氣功史上的第一例練功偏差記載。

近代 的氣功

武術氣功,又以後成了氣功療法,但氣功一詞卻沒有廣泛傳開。一直到了解放以後,有個老幹部叫劉貴珍,在河北省衛生廳的同意和支持下,將自己練功與多年臨床經驗予以總結,定了一本《氣功療法實踐》,該書在衛生部的關懷下,正式出版,以後還譯成外文,“氣功療法”在國內外就傳開了。以後又把氣功作為中醫學的一部分,成立了氣功療養院、氣功療養所,在氣功治療、氣功研究方面均取得了很大成績。遺憾的是文化大革命把中國的傳統文化——氣功打入十八層地獄的最底層。搞氣功的都成了“牛鬼蛇神”。

這樣一來把氣功基本“殺”的差不多了,掃乾淨了。“文革”結束之後氣功事業發生了空前的變化,正道功派發展成為一門獨特的科學。大家都約定俗成了,一說氣功都懂得指的是一門特殊的學問,“氣功”成了關於人們身心健康的一門特殊學問的代名詞了。


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管理中心在天津市召開全國健身氣功管理工作會議。全國31個省區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體育局和5個計畫單列市以及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有關部門的代表參加會議。

2010年健身氣功在全國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大型活動連續不斷,貫穿全年。全國健身氣功活動站點已經達到13000多個,習練易筋經、五禽戲、六字訣和八段錦等推薦功法的人數破100萬人。海外推廣交流有新的突破,2011年將有望成立國際健身氣功聯合會。

作用

氣功的好處除了保健作用外,也有治療疾病的作用。如果病人選擇氣功作為輔助療法,那么應根據不同的疾病選擇不同的氣功。如胃潰湯胃病患者可練習內養功;腫瘤患者可選擇行步功或郭林新氣功、自控氣功等;高血壓、神經衰弱及疼痛病人可選擇放鬆功。臥床不起的病人,可選強壯功,以培補元氣;老人做氣功的好處還可以對頸肩病的患者起到利於頸肩功能的恢復作用。

氣功養生,就是通過有意識的自我身心調整,來達到養生保健、防病治病的鍛鍊方法。在學習氣功養生前,首先要了解和掌握一下氣功養生有哪些禁忌,以便日後練習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忌“虛假”

氣功講究練“真氣”,忌諱假的意念和行為。因此,學習氣功養生首先要學會做真人,說真話,只有真心、真誠的人,才可能練出“真氣”。

2.忌“貪念”

貪,六根不淨之禍也。在練習過程中,一定要忌貪,貪則心不淨,就會招來許多麻煩,無法進入練功的狀態。

3.忌“浮躁”

人體很多病症皆因情緒所致,原因在於人的情志可以影響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功能一旦失調紊亂,就會引發疾病。因此,練氣功者,應保持平和的心態,不應動氣,不然會導致練習功虧一簣。

4.忌“自吹”

練習者應禁忌自吹自擂,說話、辦事都應留有餘地,切忌因此干擾了自身的修煉,引起不良後果。

5.忌“房事”(不同門派功法有不同看法)

人體精、氣、神旺盛才能保持身體的健康,如果生活中不節慾,必然損精,引起腎氣不足,所以練習氣功應減少房事為宜。但是也有不少氣功功法門派等(如梅花門),並不認同這點。並指出“精”並非“精子”,而是人的一種意識能量。而且適當進行房事有利於功法練習。

原理

心理和靈魂受囿於自身本來素質和外界條件,但人類可以有意或其後無意地調整心境與靈魂狀態。人類的感知還有兩種非意識的心理隱態:潛意識態與無意識態。意識——潛意識——無意識三種心態有著一定的聯繫:意識目的而為、潛意識不自覺而為、無意識不自主而為,其紐帶是人體自序場。而體序場在傳統被稱為“神”:識神、元神、本神。 元神是溝通識神與本神的橋樑。本神無極體是前世記憶痕跡,是維繫識神和元神存在的基礎,就是本能的物質基礎。識神也可以從廣義上統一、調整元神和本神,但在狹義上是不能入主元本二神干涉內政的,否則就會有氣功過持、著相或走火的偏差。

通過氣功修煉而達到了三神衡溶、生息並存的全息生命體是能夠長久獨立能動存在的生命的升華與超越。中國道家內丹術是達成生命進化的主要途徑。當然,亡靈和陽神是有本質區別的靈魂四維信息體,都是以反物質為動力。內丹術的修煉過程其實是三神與經絡氣、元氣反物質、精氣合一而超越生命的靈魂信息加強的過程。

說明

氣功就是通過特定的修煉方法使機體的組織、器官在功能上更佳有序化與協同化的生理變化過程。由於修煉的方法不同,所導致的生理變化也會不一樣,這種不一樣就是氣功的生理效應。是通過心理活動使生物能對機體或事物產生作用。氣功學即心理物理學。

氣功在保健方面有獨特的功效。他是建立在整體生命觀理論基礎上,通過主動的內向性運用意識活動的鍛鍊,改造、完美、提高人體的生命功能,把自然的本能變為自覺智慧型的實踐。氣功與中醫、武術一起,被認為是重要中華傳統文化之一,受到世界範圍內許多人的喜愛。

有人認為氣功是深呼吸療法。實際上氣功鍛鍊包括調心、調身、調息三類手段,每一類手段又有多種方法,深呼吸只是眾多呼吸鍛鍊方法中的一種。氣功一詞古已有之,詞義不定。古時,各家具體功法傳播範圍很小,而氣功一詞比具體功法的傳播範圍還要小。現代,正好相反。氣功一詞的傳播範圍要比具體功法的傳播範圍大的多。轉折點是上世紀50年代劉貴珍推廣氣功。劉貴珍得習傳統功法治病療效甚好,便大力推廣傳統功法治病。並定名氣功療法。從此氣功成為廣大人民民眾了解神秘世界的一扇大門。

劉貴珍之事本身就是帶有非常強烈的功利性的。他推廣亦帶有非常強烈的功利性。後幾十年間,各家各派的各種功法均被冠以氣功之名,出版、口傳心授。但在出版、傳播之時。這些功法大都被刪掉了其自身的意識形態屬性。以及一些高層次的危險地內容。

80年代,氣功武術熱。不少人增加了氣功的意識形態屬性,招搖撞騙。直至90年代末之事。之後傳統與氣功皆消沉。不過,氣功一詞卻壯大了起來。道、武、醫在對外宣傳時皆言氣功。

舊時,丹道就是丹道、導引就是導引、止觀就是止觀、吐納就是吐納。道、武、醫各練各的。沒有人將他們統稱起來,因為其功法都與理論緊密結合。正所謂孤陽不生獨陰不長。

舊時,陰陽和諧尚有邪教。近代,有陽無陰,陽自找陰。玉石俱焚。

從氣功的前世今生,我們可以看到。這個世界是沒有什麼能脫離世俗世界而獨立存在的。是沒有什麼世外的。以前,文化知識傳播不廣,接觸這些的人自然是知之甚深,道、武、醫十分不同。新中國成立後,文化知識廣泛傳播。外行要了解內行,便要對其進行最籠統的概括。再加上要符合時代,自然要改造內行。內行要迎合時代,也接受改造。這是唯物。事物的發展自有其規律。人為地改變規律,最終還是要回到原來的規律。這也是唯物。總的來說世界還是唯物的。

內容

氣功的內容非常廣泛,其特點是通過練功者的主觀努力對自己的身心進行意、氣、體結合的鍛鍊,主要包括調身、調心、調息、自我按摩和肢體活動等。調心是調控心理活動,調息是調控呼吸運動,調身是調控身體的姿勢和動作。這三調是氣功鍛鍊的基本方法,是氣功學科的三大要素或稱基本規範。氣功的功法繁多,有以練呼吸為主的吐納功;以練靜為主的靜功;以練動靜結合為主的動功;以練意念導引為主的導引功、站樁功和以自我按摩為主的保健按摩等。

特點

簡介

第一、經絡、穴位、氣血學說是中國氣功的理論基礎。中國傳統醫學包括豐富的內容,氣功是中國傳統醫學寶庫的一顆瑰麗的明珠。經絡、穴位、氣血學說,是中國傳統醫學的理論,是中國氣功的理論基礎。 經絡、穴位、氣血是非常複雜的人體現象。可以簡單而形象地解釋:經絡是氣血運行的通道,穴位是氣血運行的出入口。

氣功健身祛病的道理在於穴位受到良性刺激,氣血在經絡中運行通暢。

天人合一

中國氣功體現了天人合一,人和自然合一、形神合一的整體觀。

中國氣功強調天人合一,人和自然界有著密切不可分割的聯繫,人的機體受到氣候、環境等因素的影響。中國氣功重視人與自然界的動態適應。

中國氣功強調人與社會的統一。社會環境對人的健康和疾病有著密切的關係,中國氣功修練強調人要適應社會。

中國氣功強調形神統一。氣功是一種中國特色的自我身心鍛鍊方法。它既可以提高人體的生理功能,又能提高人體的心理功能。氣功提高人體生理功能與心理功能是同時進行的,二者相互聯繫、相互制約。

歷史流派

氣功在歷史上處於漢族民間流傳的狀態,並形成了醫家、儒家、道家、佛家、武家等眾多的流派。醫家氣功強調保健、延年,道家氣功講求性命雙修。

鍊氣要訣

專心呼吸

輕鬆舒適

靜觀其變

順其自然

自然而然

聚精會神

感生化力

氣功的分類

按練功內容分

可分為主動氣功與被動氣功。主動氣功是指完全靠自我練功來健身治病的。被動氣功則指通過別人幫助,使自己功能狀態得到調整來健身治病的一種治療形式,被動氣功亦即通常所說的“外氣”治療。

從練功體態分

可分為調意功、調什功、調新功。

從形體動靜分

可以分為靜功和動功兩大類。

其中靜功還可按姿勢分為臥式、坐式、小式

動功大多採用網式和行式,也有坐著練的動功特殊情況下也可躺著練功。

從練氣的功用分

養護身體功

醫療氣功

防治功

1.

養護身體功

2.

醫療氣功

3.

防治功

從氣功淵源分

可分為醫學氣功、儒家氣功、道教氣功、佛教氣功等。

從練功對人體的作用分

按摩功

導引功

養生功

1.

按摩功

2.

導引功

3.

養生功

要領

動作姿勢

(調身)姿勢自然放鬆,是順利進行氣功呼吸和誘導精神松靜的先決條件。不同的姿勢有不同的生理特點,姿勢本身也起著一定的治療作用。常用的姿勢有平坐、自由盤膝、單盤膝、仰臥、側臥、站式、走式等。

入靜(調心)入靜是指一種穩定的安靜狀態 ,無雜念,集中意念於一點,即意守丹田或留意呼吸,對外界刺激的感覺減弱,進入似醒非醒、似知非知的境界,即大腦皮層進入保護性抑制狀態。常用的入靜方法有五種:

1.意守法。

2.隨息法。

3.數息法。

4.默念法。

5.聽息法。

以上五種調心入靜法初練時可從意守法開始,逐漸過渡到隨息法或聽息法,或始終練一種,可因人而異。

呼吸(調息) 呼吸是氣功療法的重要環節。通過鍛鍊,改胸式呼吸為腹式呼吸,改淺呼吸為深呼吸,最後練成自發的丹田呼吸。呼吸方法常用的有8種:

自然呼吸法。

順呼吸法。

逆呼吸法。

停閉呼吸法。

鼻吸口呼法。

氣通任督脈呼吸法。

潛呼吸法。

真息法。

1.

自然呼吸法。

2.

順呼吸法。

3.

逆呼吸法。

4.

停閉呼吸法。

5.

鼻吸口呼法。

6.

氣通任督脈呼吸法。

7.

潛呼吸法。

8.

真息法。

練呼吸要在柔和自然的基本法則指導下逐步做到深長、細勻、緩慢,切不可急於求成。

動作

盤腿,是練習靜坐的最基本的功夫。盤腿質量的好與壞,直接影響靜坐入靜程度的深淺,這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練習。很多初學者對此都摸不著門路,給練習靜坐帶來了很大的困難,為了更好的練好靜坐

套用

療法

包含心理療法,但是與心理療法有區別。心理療法一般是指醫生用語言、表情、姿勢、態度等,對覺醒狀態下的病人進行說理、暗示治療;或用一些特殊的誘導方法,使病人引起一種表面上有些類似於睡眠的催眠狀態,再對呈催眠狀態下的病人進行暗示治療。故病人始終是被動的。而氣功療法的特點是發揮病人的主觀能動性,病人在醫生指導下,通過自我鍛鍊從而加強自我控制能力而收效。

與中醫關係

氣功是中國傳統醫藥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2000多年前成書的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經典著作《黃帝內經》中,對氣功鍛鍊的方法、理論和治療效果等內容,都有記載。在《素問》的八十一篇中,就有十幾篇直接或間接地談到有關氣功方面的內容。可見,在春秋戰國時期以前,氣功已成為一種重要的醫療保健方法。

從中醫發展史上看,我國歷代醫家對氣功都很重視。不僅在著作中有對氣功的論述,而且許多名醫本人也是氣功實踐家。如漢代名醫張仲景在其名著《金匱要略》一書中說:“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吶,針灸膏摩,勿令九竅閉塞”。這裡所說的“導引吐吶”就是氣功的一種方法。著名的“五禽戲”,相傳就是漢代名醫華佗所創,流傳到今天仍被氣功愛好者所喜愛。其後晉代葛洪所著《抱朴子》、南北朝陶弘景所著《養性延命錄》、隋代巢元方所著的《諸病源候論》、唐代孫思邈所著《備急千金要方》、王燾所著《外台秘要》、宋代《聖濟總錄》以及金元四大家的著作中都有氣功方面的論述。在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所著《奇經八脈考》中指出:“內景隧道,惟返觀者能照察之”。意思是說,在練某種靜功的過程中能夠覺察出人體的經絡變化。清代著名溫病學家葉天士和吳鞠通,都有氣功的實踐和論述。近代名醫張錫純所著《醫學衷中參西錄》中也有專論氣功的章節,並指出學醫者應參以靜坐。從以上提及的名醫和論著與氣功的關係,即可知氣功養生學歷史之悠久,又可見氣功在中醫學中的重要地位。

氣功作為中醫學的一個分支,在理論上主要以中醫理論為基礎,在創編功法和氣功鍛鍊中也套用陰陽、五行、臟腑、經絡、精氣神等學說作指導;對氣功鍛鍊產生的效應及氣功作用機制等認識,到目前為止,也主要以中醫理論來闡述。當然,由於自古以來,氣功實踐不只為醫家獨有,儒、道、佛、武等各家在各自不同的實踐中,分別對氣功形成了自己的認識,也構成了氣功理論的一部分。

氣功實踐的結果也為中醫學提供了新的內容,如明代醫學家李時珍、張景岳等分別對奇經八脈和丹田命門理論的系統闡發,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氣功實踐的基礎上的。氣功強調對意念的運用,是對中醫調神理論和情志學說的補充和發展。掌握了氣功心身同練的特點,有助於深入理解中醫“形神合一”、“天人合一”的整體觀,而氣功作用機制的探討,亦有益於對中醫“氣化論”、“精氣神”理論和臟腑心理相關性等的深入認識。發掘整理氣功與藥物配合套用,氣功針灸、氣功按摩等傳統治療方法也可提高臨床療效、開拓新的治療途徑。

相同點

氣功和體育鍛鍊都是人類自我心身鍛鍊方法,都具有健身作用。氣功,尤其是動功,也是一種特殊的體育鍛鍊。如果去掉對意念、呼吸的特殊要求,則與體育鍛鍊中的體操無異,只是動作柔和緩慢而已。體育鍛鍊也包括了“調身”、“調息”、“調心”三方面相應的內容。如“調身”本來就是體育鍛鍊的主要內容,而呼吸的調整對於體育鍛鍊來說也很重要,就象長跑運動員必須使呼吸與步伐相協調一樣。正確的呼吸方法,是“調身”達到完美狀態的保證。體育鍛鍊也很重視心理狀態的影響,幾乎所有的體育項目的競技成績都與運動員的心理穩定性有關,只是影響的程度不同,象射擊、射箭,情緒的任何波動都可能大大影響成績。

傳統體育中的武術,與氣功更是密不可分。所謂“外練筋骨皮,內練一口氣”,就是指武術與氣功的結合。武術發展到今天,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它與氣功結合而起到的健身治療作用。傳統氣功中的“五禽戲”、“八段錦”等許多功法,往往也同時被歸入體育鍛鍊之列。

不同點

1、體育鍛鍊著重“調身”,即形體的鍛鍊,其“調息”的目的是為了在激烈的體育鍛鍊過程中得到充足的氧氣供應,並不斷地從體內排除二氧化碳,以保證大腦、肌肉所消耗的能量得以及時的補充,從而保證體育競技順利進行。也就是說其目的在於使形體的鍛鍊得到充分的發揮。而“調心”也同樣是為了保證形體的完美發揮。氣功與此不同,氣功的三要素中,“調心”起著決定性的主導作用,“調身”只是順利進行調心、調息的重要條件,“調息”則有助於體勢的放鬆和精神的寧靜。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逐步達到氣功入靜狀態,並在意識的主導下進行機體內部功能的自我調整和鍛鍊,通過特殊的心理過程來改變自身的生理狀態,達到治病強身的目的。

2.與體育鍛鍊相比,氣功更強調人的心理狀態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強調通過主動的自我精神活動來調整自身的生理活動。在氣功入靜狀態下調動和培育人體的生理潛力,起到強身治病的作用。

3.氣功鍛鍊是在氣功入靜狀態下進行的有呼吸要求的運動,它要求在保持松靜自然的基礎上,全身協調運動,呼吸柔和細緩,使耗氧量降低,心率減緩,血壓降低,在整體上提高身體素質;這與一般的體育鍛鍊使呼吸加快,耗氧量增多,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從而加快身體某些部分的新陳代謝,使形體按特定的要求完美發展等,有著很大區別。它是我國獨有的一門傳統技藝。

儒家氣功

經典:《大學》、《中庸》、《孟子》、《十三經注》、《正蒙》、《儒藏》、出土儒家簡帛

儒家功法以心性修養為主要對象,其全體大用,均以心性為本。下手在此,了手補在此。佛家以“明心見性”為工夫,為頭腦,道家以“煉心煉性 ”為工夫,為頭腦,儒家以“存心養性”為工夫,為頭腦。《大學》提“正心誠意”,《中庸》提“率性盡性”,孟子除提 “存心養性”外,又提“盡心”。然此數者,以單提“存心養性”四字較為淺明,最切易入。

“存心”者,存其本心也;“養性”者,養其本性也,亦即養其天心天性也。人與天俱來之本來心性,無不純乎至善。故只須存養之勿失,勿為後天境地與乎物慾意念所轉,便自可入於聖地而與天合。故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也。”存心為盡心之本,養性為盡性之本。《中庸》除開宗明義標提“天命之謂之性,率性之謂道”外,其言以至誠盡性時曰:“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此明示人以如能修其率性盡性工夫,擴而充之,即可與天地參。這全是一套最簡要明白的“天人合一”工夫。
存心養性,不但為盡心盡性之本,且亦為煉心煉性與明心見性之不可欠缺的工夫。道家之煉心煉性,固須從存養下手;即佛家之明心見性亦然,不存之何以得明?不養之何以得見?且也,明之之後,猶須存之;見之之後,猶須養之,久而彌光。不然,修證工夫,於證得明見之後,固可立地成佛,然於明見之後,亦可立地失之。夫心性之存養,即於成聖成道成佛以後,仍不可有一時之失,不可有一念之動!稍一懈怠,此心一放,即爾敗之。故必須守而勿失,死而後已方可。歷來儒家中人,好剽襲佛家明心見性之旨以為用,庶不知儒門更有最上乘家珍在也!

心性原只是一件,分而言之,所以為方便說教也。舉心即性見,舉性即心存。即心即性,即性即心。不但此也,天與命與心與性與理與道,要皆是一體。亦可以說,皆統於道。分於道而具異名,名異而體同也。“天地與我同體,萬物與我為一”。言理如是,論工夫則尤然。由靜極定篤中,自家心上,自可證到。大程子曾云:“ 在天為命,在義為理,在人為性,主於身為心,其實一也。”又云:“只心便是天,盡之,便知性,知性便知天。”又云:“性與天道,非自得之則不知;故曰:‘ 不可得而聞。”蓋只能默而識之,契而會之也。又程子論及心性時亦云:“自理言之謂之天,自凜受言之謂之性,自存諸人言之謂之心。”又云:“性之本謂之命,性之自然者謂之天,性之有形者謂之心,性之有動者謂之情。凡此數者,一也。聖人因事以制名,故不同若此。”嗣又倡“性即靜、“性即理”說。其實不但天、命、性、心、理,可打成一片,而統歸之於一道;即天下萬事萬物,均無不可打成一片,而統之以道。故孔子曰:“朝聞道,夕死可也。”又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又曰:“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故修聖,以修道為第一。

夫修聖人之道,貴先立乎其本!本立而道生。本者何?心是也。心為人之主宰,亦為宇宙天地萬物之主宰。故象山與陽明繼程、朱二子倡“性即理”說之後,力倡“ 心即理”。象山之“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及儒門“天地萬物人我一體”,與明道“仁者渾然與物同體”之說,較之佛家“即心即佛,即佛即心”與“佛即眾生,眾生即佛”等心佛一體、佛與眾生一體之說,實深為高遠矣!惟欲真能達到宇宙與吾心一體及天地萬物人我一體之無上境界,不能說以會得此理、說得此理即能達到,須從心地上性地上切實作工夫,腳跟確實踏到;且能在工夫上契得“心與物冥、理與事冥、性與道冥、道與天冥”之神聖境界,渾然一片性光流行,心光流行;無內外,無將迎,無物我,無動靜;此則已至由太極而無極境界矣(按:非由無極而太極境界)!

夫人之求其成己、成人、成物、成務者,外求其道於天下萬事萬物,水世而不可得;反求之於吾心,便即得之矣。孟子曰:“萬物皆備於我。”故求其道於吾心,自可普萬事而無或遺。孔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足以為道。”《經》曰:“道在爾躬。”“道在爾心。”豈遠乎哉?余故常謂:“道外無心,心外無道。”用佛家語意說則“即心是道,即道是心”。故反求自心,當體即得。是故與其倡“心即理”、“性即理”,遠不若倡“心即道”、“性即道”也。理者,道之理也。一道備該萬理,萬理皆歸一道。自伏羲、黃帝、堯、舜、禹、湯、文、武以至孔子而迄孟軻止,聖聖相傳,皆言道而不言理,傳道而不傳理。所以然者,以舉道而理自在其中矣!宋儒之特舉理字,以立理學,除標新立異別開路徑而外,豈有他哉?韓愈力倡道統之說,宋儒意欲創“理統”以繼“道統”,井求之於禪釋;且後分裂道術,各執一端,而有程朱陸王之千古公案,紛爭不息,延及各家門人,亦復互相攻訐,又何其小哉?夫天下,本來無一物,本來無一事,一經各立門庭,互逞口舌,反使道愈辯而理愈紛,理愈爭而道愈晦矣!此正所謂“無事生事”、“無爭生爭”者也。

夫道,寂然無物、無形、無名、無體、無象,遠存於先天之上,近存於一心之內,廣被萬物而無或遺,中應萬事而無不當。故天下萬變萬化,要皆備於吾心,一心不動,肆應鹹宜。孟子曰:“自求即得。”自求者,自求於吾心也。舉心,則性自在其中矣;舉性,則道自在其中矣;舉道,則天地萬物自在其中矣!故言孺家之道統聖脈,一是以存心養性為工夫為頭腦。

或問:“心性存養之道及其下手方法如何?”曰:“要亦靜而已矣。心之體本靜,性體亦然。感於物而動,緣於欲而動,動則失其本,而違於道矣。道不可須臾離,故心不可須臾動。天地萬物,生於靜而長於靜,失於動而亡於動。余故曰:‘靜罔不吉,動罔不凶。’此古哲之所以謂‘一動不如一靜’也。《大易》所謂‘寂然不動’者,所以存其本心,養其性體也。所謂‘感而遂通’者,在其寂然不動,則湛然無物;湛然無物,則洞然虛明;洞然虛明,則有感即應,應而遂通矣。其所以能應而遂通者,蓋洞然虛明,則靈覺不昧;靈覺不昧,則一神獨耀,則無知而知,無得而得,不能而能,不神而神。故能有感斯應,而應無不通也。”
茲為世人修聖人之道與成聖人之道之方便起見,特再將歷代聖哲所述聖人修養之聖脈心法,無論其言道、言德、言學、言理,凡可套用於靜坐中,以之為內修工夫煉養者,擇要簡述之,並明其條理體系,用為儒家中人修養內聖工夫之,準繩與典則。並免徒讓道佛二家聖哲專美於前也!故就散見於往古經籍中之聖言聖法,歸納之共為十二條目,以為儒家中人修持“超凡入聖”工夫之心法。且此十二條目,不必一一全修,擇其性之所近者,任修一條或二、三條,均可幾於聖地。亦非謂除所舉條目外,便無修持之法,惟大體說來,此即為內聖修養之最重要綱目。至其靜坐中之訣法,亦當儘量擇要簡為指出,以供學者之所取法焉!其須自契自證,非言語文字之所可得而傳者,亦惟有略之矣。良以“大道常存文字外,真途不在語言中”。凡所述者,要亦不外古人之陳跡與糟粕耳!茲分別著錄如下:

一、守中法要 二、守一法要 三、守仁法要

四、存誠法要 五、養氣法要六、格物法要

七、修止法要 八、修靜法要 九、修定法要

十、修觀法要十一、修息法要十二、至命法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