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鎖功

石鎖功屬硬功外壯功法,在練精化氣,易骨、易筋之道方面的效果是其它方法所不可比的,功成之後,兩臂可增加數百斤力量,肌腱剛韌無比,內功亦趨一流。

簡介

石鎖功是中華武術中流傳久遠的傳統功法,相傳石鎖起源於唐代軍營,盛於清道光年間,士兵常用石鎖、石擔子等鍛鍊身體,後流傳於民間,演變為一項集力量、技巧、健身於一體的傳統競技項目。
石鎖石鎖

練武時,可以通過石鎖功來進行握力、腕力、臂力及腰、腿部力量的訓練,可以增強拳面承受反作用力的能力和提高抓握力及臂力,增強人體的力量元素和功力強度,既能強身健體,又對技擊很有幫助。
以前石鎖多用石頭為源材料鑿成古銅鎖的形狀,但石頭密度大,體積小,很小的一塊石頭就很重,抓上去手感冰涼,掉在地上很容易摔碎,不利於練功和大眾推廣性體育鍛鍊。經過與幾位練石鎖功老拳師溝通、斟酌,最終選用整段優質木材為源材料,經傳統工藝璇造後,仔細鍛磨、拋光加工成古銅鎖狀,全為一體(純實心),木紋清晰可見、手感溫潤、純厚、實在,經高溫烘乾處理後,不燥不裂,免除後期保養煩惱。

動作

本套路總計十八法60個動作,以身肩肘腕四部為功,付穩彈隨四種勁路為主,並雜以技擊手法、步法。以勁力、柔韌、平衡、速度、為鍛練標準,進而這到內外兼修之效果,整套練來需6分鐘,平素尚須佐以手法運氣輔助,20斤開始,60斤功滿。一年純功後自可做50、60斤的鍛練,假以時日自能達到熟練極生巧,舉重若輕境界。而後方能得心應手,各種組合花手隨意而拈,給人一種藝術享受,同時體質、氣質、內功、均濟一流境界。

練習方法

練習方法很多,也有很多技巧。有的用雙手各持一石鎖同時上舉,有的用單手或雙手持稍輕些的石鎖左右鏇轉擺動,也有的用小些的石鎖雙人或多人拋接練習。

石鎖石鎖

單手挺舉法,是練者兩腳自然站立,將石鎖放在身體前面,用一隻手抓著鎖簧提起,肘部緊貼脅下,將石鎖舉至胸前,然後挺胸將石鎖高舉過頭,手臂伸直後即算成功。如此一手將石鎖頻頻高舉,待力竭時再換另一手練習。
另一種舉法,是練習者馬步站立,一手抓著石鎖猛一下舉起。握緊鎖簧,靠兩腿用力蹬伸的力量將石鎖舉至肩前,再將石鎖從肩前向上舉起,手臂伸直後即算成功。
懸停法,是指一手抓著石鎖,手臂保持伸直狀態,緩緩向前提舉石鎖至與胸同高,然後停止不動,直到力盡,即可放下,然後再提起、再停止不動,此為前懸停法。側懸停法,則為單手握提石鎖,手臂伸直將石鎖從側面緩緩提舉而起,至高與肩平,懸停至力盡為止。可左右交替練習,練時可雙腿直立或馬步站立。

石鎖石鎖

同時因為石鎖功是民間練習功力的方法,所以其被收錄到“功力功法大賽”,並作為大賽的規定競賽項目之一,以“石鎖上拳”的方式出現。 石鎖上拳是“石鎖功”中的一種練法。通過這一練習增強拳面承受反作用力的能力和提高抓握力及臂力。其方法為:
頂鎖,即運動員面對石鎖站立,鎖簧在上,鎖頭向前,鎖尾向後。運動員用右手或左手抓住石鎖鎖簧(柄把),將石鎖向前上拋起縱向翻花270度(鎖頭沿向前、向上、向後弧行翻花後下落),花高過肩;然後拋鎖手握拳,用拳面接住石鎖頭面,拳高與肩平,石鎖在拳頭上穩定後伸臂上舉;成兩腿直立(兩腿可開立),身體豎直,手臂伸直、拳面舉托著豎立的石鎖穩定3秒鐘。在頂鎖過程中,兩腿可由彎曲狀完成上舉,然後伸直髖關節和膝關節。在保持3秒鐘時,腳步不能移動,各關節不能彎曲。完成上述動作後,屈臂將石鎖回落至肩平,再以拳面發力頂落石鎖,並用拋鎖手抓握鎖簧,將石鎖放回原處。
①提石鎖離地,提上平肩,再放下。
②舉至頭頂,收回再舉來回數十次。
③側平展與肩平,來回推拉數十次。
④向前平舉,來回推拉數十次。
⑤提石鎖向前與肩平高,稍停片刻。
⑥將石鎖撒手拋向空中去,在空中翻個身向下落。
⑦石鎖翻轉身下落於身前方時,用手接抓住。
⑧石鎖拋起翻身下落於身後時,用手迅速搶抓住。
⑨石鎖拋起空中,在下落時用拳頂接石鎖中心處。
石鎖拋起空中,降落時用手臂頂接石鎖於手臂處。
以上各種頂接法,如果能反覆練習,頂接後,再用力頂上去,頂上去下落時,再用原來地方頂接住,可來回多練幾遍更為速效有力。
⑩從抓提舉石鎖15斤重開始逐漸練習,石鎖增至30斤。再逐漸鍛鍊,日增重量,至石鎖重50斤。漸漸練至數年後,至石鎖增加75斤。經持恆苦練,石鎖慢慢增至100斤,再增至105斤,仍然運轉自如,輕鬆靈活,即大功告成。但仍然要繼續苦練,不可忽冷忽熱,更不可中斷,中斷練習,功明顯消退,前功盡棄。

功法略解

①石鎖功是少林七十二藝中的硬功外壯法,屬陽剛之功。這是一種專供練習人身手臂部的功法。
②石鎖是用石頭製成的鎖狀武術器材。相傳我們的祖先很早以前就用石器對付野獸的侵犯,以後歷代武將兵士,常以舉石鎖、擲石等練習武功。江南水鄉有不少船民經常生活在水上,一旦遇上賊盜,他們就用船板當做對敵的武器,後來覺著船板不順手,就漸漸把它變成為木鎖。石鎖是由兵士練功用的石鎖、木鎖變化而來的。經世代流傳,被少林寺吸收進來,變為石鎖功,供眾僧研練。
③石鎖功在少林武術技擊擒拿等法上,起著重要作用。可以使兩手腕及臂部增加抓握和甩舉鏇轉的功力,並可練習拳、肘、指的力量,抓拿敵人時,抓之則敵難逃脫,肘擊敵人則重傷致殘,指點敵人則疼痛欲絕,拳接敵腕臂即筋斷骨折。如果150斤的石鎖能運用自如,單臂一揮即有500斤以上的力量,威力無窮。
④對於練石鎖功的基本要點,少林拳家有言:此功專練兩手臂的提掖力量,其功效不次於鐵珠袋功法。

背景

1992年國際少林武術節期前,少林武僧釋行一專程到我處統練此功,曾以此功法在少林寺為國內外武林同道表演,受到韓、法、加拿大、美、各國武團盛讚,並接受多國武團記者專訪,數次得到國家體委和少林寺院嘉獎。中央電視台也對套路進行錄相,並播放。至此,石鎖功又煥發了璀燦光彩。

注意事項

因石鎖功是一種器俱輔助導引練功方法,輕重級別運動量皆有嚴格規定,切忌燥進欲速不達,於身無益,每次練功不得超過45分鐘,重量須從20斤開始循序漸進,更須練前運動手臂,站樁調氣等,如果有二年以上武術套路的練習,或摔跤運動員,再練此功法會更好,更宜體會其內在決竅,不論何人在整套功法練習中都應做內功站樁和入定守靜調正周身機能達到神清氣爽,血脈暢通、切勿精神煥散、體力不佳操此功法。

相關記載

石鎖功為硬功外壯,屬陽剛之勁,專練兩臂提掖之力,其功效不亞於鐵袋功。石鎖之形式,與尋常之銅鎖無異,有簧有殼,但無投匙之孔竇耳。以麻石或青石為之,小者二十斤,其大者六七十斤不等,此種初步專練提托。先以一手握其簧,提至胸次,折腕向上舉,頻作升降,以練臂之實力。然後握鎖由下向前平提,或向旁側平提,提至鎖與肩平為度,以練臂之懸勁。基礎既立,則進而練習翻接盤腰等法。翻接即提鎖翻起,猛力上掖而脫手,使石鎖在空中翻一轉身,或兩三個轉身而接之。其轉身之多寡,須視臂力之大小而定。初入手不必求其多轉,蓋功夫到家之後,自不患其不熟極巧生也。
石鎖待鎖轉至面前即舉手搶住鎖簧,乘勢連續翻接之。前面翻接極熟之後,則練旁側翻接,側面純熟之後,更進而練頂鎖者即提鎖向上拋起,待其落下時,以拳迎其居中之處,於拳面片刻,更撒手使鎖下墜,從上面掄接其簧,再拋再接。初以拳頂,繼以手背頂、小臂頂、肘節頂、手指頂,其法完全相同。頂鎖之術既精,複習背花。背花有左右之別:右背花則以右手提鎖,從右腰後向左肩處上拋,略扭身向左,而從左肩之前回接鎖;左背花則反是。練背花使勁,不可過猛,後腰肋 各部,尤須加意照顧,偶不經意,或使勁太過,鎖觸自身,每致重傷,務須手到眼 到也。背花之後,繼習盤腰,亦分左右:右盤腰則右手提鎖,從右腰處,由後轉向左肋下摔去,向左鏇身而接鎖;左盤腰反是。其餘復有背花後頂接,及盤腰後頂接等法,則合二法而為一,學者可參酌行之。以上各法練全之後,則可移較重之鎖如法習之,歷若干時,更換較重之鎖,自二十斤,以次遞加;至能用六十斤石鎖,如宜僚弄丸而不覺費力時,則一條臂膊,至少有二三百斤實力矣。練時宜兩手互行,不必如死手功夫之專練左手也。此功成就較速,大約二年,即可告成。

石鎖師傅

來蚌埠體育場鍛鍊的市民,每天都能看到一位被稱為沙師傅的幹練的老人在練石鎖,他的身邊總是圍著三四十人在欣賞他的矯健動作。

沙林月沙林月

只見他一個抖花動作將幾十公斤重的石鎖從其右手舉平起至胸前,然後向身後一甩……脫手。給你來個鷂子翻身把石鎖從他身後呈現個蘇秦背劍之勢傳到他的左手上,緊接著在他左手上又來一個抖花動作,石鎖又從他的左手甩脫出手,從他背後呈反方向蘇秦背劍之勢穩穩地豎著立在他的右臂上——給你來個二郎擔山,他的一整套動作下來,博得眾人陣陣喝彩。 自1954年有這片供人們早晚鍛鍊的場地開始,從當初和沙師傅一起喜歡石鎖愛鍛鍊的同齡人到現在一茬接著一茬跟著學習石鎖的年輕人,沙師傅有數不清的徒弟,只要你喜歡,沙師傅就很樂意教給你。跟沙師傅學武藝不需要那么多的規矩,隨來隨學,走留自由。用沙師傅的話說“你喜歡練石鎖,我就高興教你!”

少年時學武

多年來,人們只知道練石鎖的沙師傅,但沒有幾人能喊出沙師傅的真正名字——沙林月。1929年沙林月出生在蚌埠大碼頭的一個貧苦家庭,弟兄6人排行老三的他,由於家庭清苦,沒念幾天私塾就每天挎著一個篾編的竹籃,在蚌埠船運碼頭上,靠冬、春天賣瓜子花生香菸糖,夏、秋賣青瓜梨棗之類東西,賺點錢貼補家用。由於當時淮系水運較為發達,所有來往城鄉間的貨物流通全靠船運輸,也就是因為水運交通的繁忙,造就了蚌埠水運交通——碼頭經濟的繁榮。隨著碼頭經濟的繁榮,吸引了全國各地富豪商賈積聚蚌埠。當時他們為各自利益之爭,便出現了幫派,幫派中少不了會武術的人,南腿北拳,分為胡、宋、李、白等四個武術門派。於是習武、練武成了當時年輕人追求而風靡一時的時尚。沙林月也是從那時起懵懵懂懂地開始走向了練武之路。他白天賣東西賺錢餬口,晚上跟著碼頭上從亳州來的李姓師傅學習擦拳,學習兩年後,沙林月又轉到來自河南的白青明門下練習大洪拳。也就是從這時開始,他真正接觸和愛上了石鎖練武器械,一直練到1949年蚌埠解放。

沙林月沙林月

解放後,沙林月積極投身到城市建設中,當時他由於練武術身體好,被選送到蚌埠市政建設局,參加城市重建的修橋鋪路工作。當時鋪路不像現在都用水泥沙子,而是從蚌埠東郊曹山一帶山上鑿下40厘米×20厘米見方的花崗岩條石鋪路。一次上山拉石料,沙林月和採石工人套近乎,想要幾塊好的花崗岩石料做石鎖。沒多久,採石工人給他選了幾塊三十公斤左右的見方石料。沙林月白天築路,利用晚上用釺叮叮噹噹鑿起了他的石鎖,半個月下來,四隻石鎖鑿好了,每個約20公斤左右。從此,沙師傅每天早起,用他當時唯一的奢侈品——腳踏車馱著兩塊石鎖來到體育場練習,練到快到上班時間時,他趕忙把石鎖送回家去上班,晚上下班回來接著去練,循環往復、每天如此,這一練,就到了1970年退休。
退休後,沙師傅練石鎖的時間更加充裕,此時跟他練習石鎖的徒弟大約有八九十人,除非雨雪天氣,每天早晚都能見到沙師傅和他徒弟們的身影。只要有沙師傅和徒弟們在,你遠遠就能聽到一片叫好聲,圍觀民眾都為他們精彩的石鎖翻花樣練習技藝叫好不絕。
1999年夏季,安徽省民委一行人到蚌埠考察,在體育場看到沙師傅和他的徒弟們練習石鎖,考察人員被他們的精彩表演深深吸引了,禁不住叫起好來(見壓題圖片)。考察團團長當即將蚌埠市體委負責人悄悄叫到身邊,當場拍板決定由沙師傅帶隊,到西藏參加當年全國民族運動會,作為安徽選送在民族運動會會場上表演節目出演。此次進藏,果然不負眾望,他們獲得了表演項目的銀獎,帶隊的沙師傅也獲得優秀組織獎。從此,沙師傅帶領徒弟們多次被選送參加全省的民族運動會,作為民眾體育表演節目出現在運動會會場上,並多次獲獎。

盤點少林正宗七十二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