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下鍋

兩下鍋

兩下鍋,在舞台和電視上,時常出現不同劇種的演員同演一齣戲的情況,這種演出形式,戲曲界稱為“兩下鍋”。

介紹

在《絕對有戲》晚會中,特地為大家準備了京評梆豫四下鍋:《秦香蓮》選段“見皇姑”在《絕對有戲》晚會中,特地為大家準備了京評梆豫四下鍋:《秦香蓮》選段“見皇姑”

兩下鍋是不同戲曲在同一舞台演出的一種演出形式,除了在一些隆重的有紀念意義的場合外,一般演出現在已經很難看到了。

京劇初期就經常會有和其他劇種兩下鍋的演出。在同一個戲園子裡,同一天演出很多場折子戲,有京劇的,也有崑曲的,等等,就叫兩下鍋。也有三四種或更多劇種同台演出的,就叫三下鍋、四下鍋等。還有另一種形式的兩下鍋:同一出《劉公案》,前關部用河北梆子,後半部用京劇,也叫兩下鍋。

歷史演變

圖為京劇演員李宏圖(後)和漢劇演員李仙花在演示《蝴蝶夢》中的“幻化”片段。 圖為京劇演員李宏圖(後)和漢劇演員李仙花在演示《蝴蝶夢》中的“幻化”片段。 

所謂幾下鍋,是指在一場演出中既有京劇也有其它劇種,或者幾個劇種合演一齣戲在中國戲曲的歷史上,這種“兩下鍋”的演出形式由來已久,是不同劇種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一種重要手段。許多劇種在“兩下鍋”中,演變出新的劇種。元大都時期的北京是雜劇的一統天下,產生了關漢卿、王實甫、馬致遠等眾多劇作家和《竇娥冤》 《西廂記》等一批著名的劇作。明永樂年間由南京遷都北京後,在移民潮中,大批南人北上,南曲也隨之而來。為適應新的環境,南曲和雜劇實行了“南北合套”的演出。南曲吸收了北曲的優長,形成了新的崑山腔、弋陽腔。而雜劇則漸漸退出了歷史的舞台。今天的京劇也是二百多年前漢劇與徽劇“兩下鍋”的產物。清乾隆年間,四大徽班進京後,與漢劇藝人“兩下鍋”共同演出,在相互融合中,以徽劇的二簧腔和漢劇的西皮腔為基礎,形成了一種新的“皮簧戲”。此後,皮簧戲又從崑曲、梆子腔等劇種中不斷吸取營養,漸漸成為了一個新的劇種——京劇。

到了清末民初,京劇已發展到成熟階段,不僅成為京城戲曲舞台的主流,而且開始向全國傳播。這一時期,由山陝梆子演變而成的河北梆子(時稱秦腔、直隸梆子)和由“蹦蹦戲”發展起來的評劇,都曾與京劇“兩下鍋”演出。清光緒十七年(1891),著名河北梆子演員、戲曲活動家田際雲在其所主持的玉成班中,首開梆子、皮簧同班“兩下鍋”合演的先例。因其很受觀眾歡迎,許多班社紛紛效尤。一時間,京城內外,京梆“兩下鍋”的演出紅紅火火。許多京劇科班也“梆、簧兼授”。著名京劇科班富連成也“二科生徒幾乎無一不習秦腔(梆子)者。即今之馬連良氏,亦曾習《取洛陽》之小王子”。在與京劇“兩下鍋”的演出中,許多河北梆子演員,如:荀慧生、於連泉(小翠花)、趙桐柵(芙蓉草)等,後來都改唱了京劇,成為著名的京劇演員。

近年來,在舞台和電視上,時常出現不同劇種的演員同演一齣戲的情況。如:在紀念梅蘭芳誕辰百年時,年愈八旬的豫劇名家馬金鳳與京劇梅派傳人梅葆玖曾同台演出過《穆桂英掛帥》。


關棟天笑談戲曲“兩下鍋”

關棟天關棟天

關棟天表示,舞台藝術需要不斷出新,與時俱進,如今的京劇藝術就是200多年前漢劇與徽劇“兩下鍋”的產物。四大徽班進京後,與漢劇藝人“兩下鍋”共同演出,在相互融合中,以徽劇的二黃腔和漢劇的西皮腔為基礎,又從崑曲、梆子腔等劇種中不斷吸取營養,漸漸形成了一種新的皮黃戲京劇。就在這樣的“兩下鍋”、“三下鍋”、“四下鍋”過程中,許多優秀梆子演員如荀慧生、小翠花、芙蓉草等,後來都改唱了京劇,成了著名的京劇演員。

談起戲曲“兩下鍋”,關棟天如數家珍:京評“兩下鍋”著名的有白玉霜與趙如泉合演的《武松殺嫂》,新鳳霞與麒派弟子合作的《秦香蓮》等。擅長京梆“兩下鍋”的是劉玉玲,她的歌劇也很有名,是繼郭蘭英後最出名的“白毛女”。紀念梅蘭芳百歲誕辰,豫劇名家馬金鳳曾與梅葆玖同演《穆桂英掛帥》。還有楊春霞與蔡正仁的京昆合演《桃花扇》,李宏圖與李仙花的京漢合演《蝴蝶夢》。最感人的是裴艷玲花甲之年還在京梆“兩下鍋”的新戲《響九霄》中反串仙女,再演哪吒。

在關棟天看來,不同劇種的演員同演一齣戲,是一種優勢互補與藝術交流。像央視戲曲晚會曾出現京劇、豫劇、龍江劇和河北梆子演員合演一台《花木蘭》,還有他和秦建國、孫徐春曾在電視上扮演三大男高音帕瓦洛蒂、多明戈、卡雷拉斯,同唱一曲《飲酒歌》,引起了觀眾很大興趣。關棟天說,他不在乎爭議,也不關心別人的評價,只要有利於自己藝術的提高,他都願意演一演、試一試。

京劇諺語行話知識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行話,京劇也不例外。在長期的舞台表演實踐中,一些京劇諺語被經常提起。
鑽黑鍋
鑽鍋
栽了
武三場
扒豁子
砍活
黑杵
蹲活
拿橋
台上見
藏私
撒紅票
辭班
喝了
蹺轍
啃台欄桿
拿賊
夯兒
一打一散
餿哏
出牙笏
風火戲

要彩
打炮戲
生醜言出
刨戲
對啃
象牙飯桶
麼鵝兒
掭頭
外場椅
內場椅
打軟包
穩準狠
底圍子
底包
趕包
皮兒厚
滿宮滿調
不夠一賣
文不溫,武不躁
拉了
拉矢
黑場子
沒譜
墊場
水詞
鉚上
聽場
一顆菜

漂帥脆
合槽
票戲
吃栗子
整臉子
死臉子
武軸子
蓋口
明場
打黃梁子
倒倉
實授
馬後
野狐禪
掃邊
下串
怯場
陰人
唱工戲
跳班
壓軸
打鬧台
開台
誤場
雨蓋
千斤話白四兩唱
柴頭
打卦
小老斗
老斗
班底
灑狗血
卯上
醜功夫,俊把式
邊式
子午相
鬧鬼
懈場
噱頭
捋葉子
捧角
重頭戲
對兒戲
暈場
冒場
搭班
破台
大戲
送客戲
軸子
分包

跟包
起堂
倒彩
放水
馬詞
帽兒戲
合弦
科介
吃素
留腿兒
左嗓子
戲要三分生
楞場
絕活
大路活
官中
討俏
候場
兩門抱
俏頭
暗場
尺寸
勁頭
寸勁兒
一道湯
四梁四柱
范兒
壓堂
一哭二笑三話白
挑簾紅
台柱子
跨刀
挖角兒
拴角兒
傍角兒
角兒
蹭戲
戲包袱
戲肩膀
戲料
坤角戲
累功戲
翻場
掐戲
搶戲
偷戲
會戲
封箱戲
封箱
蹲底戲
對戲
對台戲
回戲
彩排
三合成
摳戲
響排
排戲
下地兒
過戲
說戲
燈彩戲
幕間戲
過場戲
搭桌戲
義務戲
堂會戲
古裝戲
救場
應工戲
做工戲
冷場
墊戲
颱風[京劇術語]
趕場
謝場
票友
飲場
把場

馬前
科諢
笑場
棒槌
文三場
兩下鍋
火候
節骨眼
關子
一順邊
文武昆亂不擋
應節戲
反串
連台本戲
折子戲
小戲
票房

下海
碰頭彩
金鐘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