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信息
所屬地區:廣西·百色·那坡縣遺產名稱:那坡壯族民歌遺產編號:Ⅱ—32
所屬性質: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遺產類別:民間音樂
申報日期:2006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那坡縣
遺產級別:國家
簡介
那坡壯族也稱“黑衣壯”,它是壯族中具有奇特色彩的一個族群,自稱“敏”、“仲”、“嗷”,現約有5.18萬人,因著裝全黑而得名,主要居住在位於中越邊境的廣西壯族自治區那坡縣。那坡壯族民歌是黑衣壯歷代傳唱的民歌。在歷史長河中,黑衣壯至今仍保存著古樸完整、多姿多彩的民間歌謠,並被譽為“廣西民族音樂富礦”和壯族民歌的“活化石”。黑衣壯族人不僅能歌,還很善舞。在那坡縣的一些黑衣壯聚居的村屯,從3歲小孩到古稀老人都能夠伴著古樂,翩翩跳起迎賓舞、黑槍舞、婚禮舞、末將舞等等古代壯族的舞蹈,場面蔚為壯觀。黑衣壯以黑為美的服飾、原汁原味的動聽山歌甚至發展到二聲部重唱,曲調柔美悠長。主要分類
1、按不同的聲調分,可分為“雖敏”、“尼的呀”、“論”、“春牛調”、“請仙歌”和“盤銳”六大種類約一百六十多套。代表性曲目有《雖待客》、《論造》、《酒歌》、《盤歌》、《祭祖歌》等。其中,“尼的呀”,是廣西那坡壯語裡"好的呀"的意思,在黑衣壯生活地區流傳的民歌中是常用的襯詞。"尼的呀"山歌曲調清新明麗,藝術魅力獨特,已經成為壯族音樂的標籤。 2、按內容分,那坡壯族民歌主要有神話傳說、人物傳記、環境變遷、歷史事件等的敘事歌;傾吐苦難、控訴壓迫的苦情歌;反映自然、生活經歷的農事歌;嚮往美景的讚頌歌;接人待物的禮儀歌;表現傳統習慣的風俗歌;弔唁奔喪的祭祀歌;慶祝婚嫁滿月、新居落成、老人生日的祝酒歌。而最為豐富的是情歌,包含著抒情、初戀、連情、逗情、賭情、定情、盟誓、讚美、相思、忠貞、離情、叮嚀、痛惜、懷舊、重逢、苦情、嘆情、斗情、白頭偕老等二十多種內容。特徵
那坡壯族民歌通過漫長的發展過程,形成了如下一些基本特徵:(1)伴隨民俗活動產生和發展而形成的對民間習俗的依存性特徵,如文化空間的風流街(歌圩)和二、三月間“請囊亥”(請仙姑下凡傳歌活動)等。
(2)在長期參加婚嫁、入宅、祝壽等和其他喜慶禮俗活動中,形成了根據活動進行的不同階段的內容演唱比較固定的成套歌謠,因而形成了參與禮俗活動的程式性特徵。
(3)既有本土語言、音樂、格律不受外來文化滲透納入,因而具有種類形式的穩定性特徵。
(4)不僅類別繁多,品種齊全,內容完整,涉及面廣,而且擁有近幾百套長歌短歌散歌的豐富性特徵。
(5)歌謠各類別以獨特的表現形式只在本族群內有所遺存,而地域更為稀少,因而形成“雖敏”以及“哎的呀”、“春牛調、“盤銳”、“請仙歌”的稀有性特徵。
(6)“論”以嚴謹的韻律、易懂的辭彙,高亢而甜美的鏇律,使其他族群容易接受,因而形成的廣泛性特徵。
(7)具有觸景生情,傾吐衷情,描述生動,描繪細膩,刻劃至深,形容優美,比喻含蓄,因而產生巨大魅力的吸引性特徵。
(8)以巧妙的方法傳授知識,達意傳情,充分反映生活特色,施展形象、樸實的表現手法,濃郁的鄉土氣息,具有極強的藝術生命力,因而形成民歌的傳奇性特徵。
價值
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那坡壯族民歌形成了與民間習俗相依存、程式相對穩定、內容豐富多彩以及原生性等特徵。除了具有交際、宣傳、教育、娛樂等作用外,那坡壯族民歌同時具有歷史價值、學術價值、藝術價值和實用價值,它是壯族遠古歌謠文化的遺存。
2001年11月在南寧國際民歌節開幕式上,黑衣壯一展黑美的服飾,高歌籟之聲的民歌,震驚四座。至此,才引起中外民俗研究學者、音樂家、攝影師的關注,紛紛深入大石山中去吸吮藝術營養。
保護
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開幕式晚會上,神秘的黑衣壯歌手以一首本民族多聲部無伴奏山歌《山歌年年唱春光》唱響了《大地飛歌》晚會的序曲,黑衣壯那鄉野味十足的原汁原味的山歌、奇異獨特的民族服裝、淳美動人的笑容,展示一個古老、神奇民族的迷人風采,將人們引入如詩如夢的民歌音樂殿堂,成為晚會一道非常亮麗的風景線。由於賴以生存、發展的文化空間發生了變革,傳承的主要途徑正在消失、活動場地逐漸縮小、師承斷層等原因,黑衣壯歌謠面臨著嚴峻的傳承危機。因此,拯救、挖掘、整理、保護黑衣壯歌謠,已經刻不容緩。
相關知識
黑衣壯是壯族的一個支系。在歷史的長河中,黑衣壯至今仍保留著古樸完整、多姿多彩的民間歌謠,並被譽為“廣西民族音樂富礦”和壯族民歌的“活化石”。
黑衣壯的男子一般穿對襟上衣與寬褲腳的褲子,頭上纏一條黑布頭帕,腰間系一條紅布或紅綢。女子上身穿右蓋大襟、葫蘆狀低領緊身短上衣,下身著寬褲腳褲子,腰系黑布大圍裙,頭戴折成三角頭飾的黑布大頭帕,衣服的衣邊、袖口都鑲有紅邊或黃布條。黑衣壯家家都有紡織機和用石頭鑿成的染缸,婦女織出的布要用藍靛浸染、漂洗數十次,再用牛膠等染漂洗後晾乾成黑布。
黑衣壯是壯族的一個分支,由於歷史和戰爭的原因,他們大多躲入深山老林,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因而,許多古老的生活傳統得以保存。黑衣壯生活的地方多是條件艱苦的大石山,灰白色的岩石裸露在空氣里,經過多年的風吹雨打,岩石表面變成了黝黑的顏色。不知道這是不是黑衣壯人們崇尚黑色,以黑為美的原因所在?無論繽紛的世界如何多彩,他們身上的一襲黑色卻沿襲了千百年而不變。
黑衣壯最擅長唱山歌,每當夜幕降臨,男女老少便在村頭寨尾集合,以歌代言,全村的人們瞬時沉醉在歌的海洋里。他們的歌聲里寄予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流淌著優秀燦爛、色彩斑斕的歷史文化。黑衣壯族人不僅能歌,還很善舞。在那坡縣的一些黑衣壯聚居村里,從3歲小孩到古稀老人都能夠伴著古樂,翩翩跳起迎賓舞、黑槍舞、婚禮舞、末將舞等古代壯族舞蹈,場面非常壯觀。
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指為保護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通過申報、審批後確定的名錄。這裡介紹的是國家級和自治區(省)級的壯族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供讀者了解和賦予人文關懷。 |
中國民間音樂非物質文化遺產
民間音樂又稱民間歌謠、民俗音樂、民間短篇詩歌等,簡稱民謠、民歌、民樂或民曲,國際民間音樂協會的解釋定義為“經過口傳過程發展起來的普羅大眾音樂”,也就是該音樂散布過程,純粹是由演奏者或音樂接收者記錄教習,並親自相傳所得。其範圍包含歌曲、簡單樂器演奏,甚至舞曲曲調與步伐。 |
左權開花調 | 河曲民歌 | 蒙古族長調民歌 | 當塗民歌 | 巢湖民歌 | 畲族民歌 | 興國山歌 | 興山民歌 | 桑植民歌 | 梅州客家山歌 | 中山鹹水歌 | 崖州民歌 | 儋州調聲 | 石柱土家兒調 | 巴山背二歌 | 傈僳族民歌 | 紫陽民歌 | 裕固族民歌 | 藏族拉伊 | 靖州苗族歌 | 川江號子 | 南溪號子 | 木洞山歌 | 川北薅草鑼鼓 | 侗族大歌 | 侗族琵琶歌 | 哈尼族多聲部民歌 | 彝族海菜腔 | 那坡壯族民歌 | 澧水船工號子 | 古琴藝術 | 蒙古族馬頭琴音樂 | 蒙古族四胡音樂 | 嗩吶藝術 | 遼寧鼓樂 | 江南絲竹 | 海州五大宮調 |嵊州吹打 | 舟山鑼鼓 | 十番音樂 | 魯西南鼓吹樂 | 板頭曲 | 宜昌絲竹 | 枝江民間吹打樂 | 廣東音樂 | 潮州音樂 | 廣東漢樂 | 梁平癩子鑼鼓 | 土家族打溜子 | 河北鼓吹樂 | 晉南威風鑼鼓 | 絳州鼓樂 | 上黨八音會 | 冀中笙管樂 | 銅鼓十二調 | 西安鼓樂 | 藍田普化水會音樂 | 回族民間器樂 | 文水子 | 智化寺京音樂 | 五台山佛樂 | 千山寺廟音樂 | 蘇州玄妙觀道教音樂 | 武當山宮觀道樂 |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 | 南音 | 泉州北管 | 黃河號子 | 武德鎮抬鼓 | 西坪民歌 | 淅川鑼鼓曲 | 豐收鑼鼓 | 石台十番鑼鼓 | 酉華唱經鑼鼓 | 留左吹打樂 | 高郵民歌 | 海門山歌 | 南鄉田歌 | 萬載紙棚山歌 | 靖安打鼓鏟山歌 | 銅鼓客家山歌 | 豐城花釵鑼鼓 | 運河船工號子 | 襄陽火炮 | 八十八行 | 單弦拉戲 | 向壩民歌 | 黃州點子 | 房陵鑼鼓歌 | 呂家河民歌 | 絲弦鑼鼓 | 盪腔鑼鼓 | 民間歌謠 | 超化吹歌 | 硪工號子 | 洛陽海神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