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玄妙觀道教音樂

蘇州玄妙觀道教音樂

以玄妙觀道教音樂為代表的蘇州道教音樂屬於正一派道樂,是與齋醮法事的演道過程是渾為一體的整體藝術。它根據法事內容的需要而演唱不同的規定樂曲,從而為醮壇營造不同的氛圍。它包括器樂和聲樂兩大部分。

基本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蘇州玄妙觀道教音
所屬地區:江蘇·蘇州
遺產編號:Ⅱ—68
遺產類別:民間音樂
申報日期:2006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江蘇省蘇州市
遺產級別:國家

簡介

蘇州玄妙觀道教音樂 蘇州玄妙觀道教音樂
蘇州玄妙觀位於蘇州市觀前街,創建於西晉鹹寧二年(276 年),初名 "真慶道院",元至元元年(1264年),改名"玄妙觀"。清初, 為避康熙帝玄燁名諱,改稱"圓妙觀"。玄妙觀極盛時有殿宇30 余座,是當時全國最大的道觀。現有山門、主殿(三清殿)、副 殿(彌羅寶閣)及21座配殿。 山門雄偉高聳,上懸康熙帝御筆賜額"圓妙觀"。南宋淳熙 六年(1179年)重建的主殿三清殿面闊9間,進深6間,高約30米, 建築面積1125平方米,重檐歇山,巍峨壯麗,是江南一帶現存最 大的宋代木構建築。
以玄妙觀道教音樂為代表的蘇州道教音樂屬於正一派道樂,是與齋醮法事的演道過程是渾為一體的整體藝術。它根據法事內容的需要而演唱不同的規定樂曲,從而為醮壇營造不同的氛圍。它包括器樂和聲樂兩大部分。
蘇州道教音樂歷史悠久,具有文化上的歷史見證價值。其結構的完整、對比強烈、表現力多樣豐富以及音樂語彙風格的民族性、典型性與統一性,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

歷史溯源

玄妙觀作為蘇州道教宮觀之首,也是蘇州道教音樂研習、演奏的中心,觀內道士尤以擅長道樂中的"文班"而著稱。其藝術體系的形成一方面受惠於南唐(都金陵)、南宋(都臨安)的宮廷藝術,使之漸漸賦有了宮廷音樂的色彩。另一方面能融合地方語言和民間音樂成分,在吳文化的滋潤下,無論是編曲,還是演奏方面,都有不少創穫,顯示了鮮明的地方音樂特色。
以玄妙觀齋醮音樂為代表的蘇州道教音樂,歷史可追溯至西晉,屬於正一派。它繼承了古代“巫以歌舞降神,祝以言辭禱神”的傳統,吸取了帝王廟堂儀典音樂、祀禮音樂等成分,還受到堂名音樂、江南絲竹、崑曲、吳歌等吳地文化的薰陶,形成了獨樹一幟的風格,深受民眾歡迎,活動十分繁盛。明末清初,施亮生真人輯成的《齋天》等科書和嘉慶年間道士曹希聖重訂的《鈞天妙樂》,至今仍是玄妙觀從事齋醮法事的規範。此後,蘇州湧現了不少著名樂師, 他們或精於音律、善於編曲;或對樂器演奏技藝精湛;或在經韻吟唱方面造詣深厚,在道樂界有很大影響。
蘇州道教音樂與齋醮法事的演道過程是渾為一體的整體藝術。它根據法事內容的需要而演唱不同的規定樂曲,從而為醮壇營造不同的氛圍。它包括器樂和聲樂兩大部分。蘇州道教音樂歷史悠久,具有文化上的歷史見證價值。其結構的完整、對比強烈、表現力多樣豐富以及音樂語彙風格的民族性、典型性與統一性,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
清末民初,蘇州道教趨於衰落,玄妙觀的一些宮宇開始出租,部分道士改行謀生,但道教音樂在民眾中的影響仍相當廣泛和深入。

藝術特色

蘇州道教音樂植根於吳文化的沃土之中,它除了具有道教音樂的共性外,還有鮮明的地方特色。蘇州道教音樂包括器樂和聲樂兩大部分。器樂主要有笛曲、鼓段和由兩者連綴而成的套曲,演奏方式有"坐奏"、"行樂"等。聲樂為道教的經韻,有鏇律的為"韻腔",包括"贊"、"頌"、"偈"、"誥"、"咒"、"符"等諸種形式。
玄妙觀作為蘇州道教宮觀之首,也是蘇州道教音樂研習、演奏的中心,觀內道士尤以擅長道樂中的"文班"而著稱。其藝術體系的形成一方面受惠於南唐(都金陵)、南宋(都臨安)的宮廷藝術,使之漸漸賦有了宮廷音樂的色彩。另一方面能融合地方語言和民間音樂成分,在吳文化的滋潤下,無論是編曲,還是演奏方面,都有不少創穫,顯示了鮮明的地方音樂特色。
蘇州道教音樂在流傳和發展中,主要吸收了民間傳統音樂"堂名"的優點,而"堂名"也向道教音樂學習,彼此互相促進。江南絲竹、崑曲、吳歌、蘇州評彈也對蘇州道教音樂也有深刻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使用的樂器、移植的曲調及演奏技巧等方面。
蘇州道士屬正一派,素以吹、彈、打、寫、念為做法事的基本技能。能寫能念的稱為法師,能吹、彈、打的稱為音和。法師和音和們,有的在宮觀里為信眾做法事,有的要自行外出謀生,每天上"茶會"接生意,俗稱"奔赴應"。為了謀生,他們日夜苦練,下的工夫不亞於過去戲曲界的科班學習,人人都要學會多種樂器。只有在演唱、演奏方面具有高度水平,才有資格擔任法事中的"高功"、"都講"和樂班中的鼓手、司笛等較高的職務。蘇州道教音樂就是這樣在一代代道士的辛勤努力下,才漸漸臻於精美,走進了藝術的殿堂,並獲得了"姑蘇仙樂"的美譽。
從音樂專業角度看,江南絲竹、崑曲、吳歌(吳腔音韻)、蘇州評彈對蘇州道教音樂更有直接而深刻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使用的樂器、移植的曲調及演奏技巧等方面。民間音樂如 【清江引】、【變地花】、【採茶歌】等等曲調,都為道教音樂所吸收。道教音樂中"十番鑼鼓吹打"曲牌,如【將軍令】、【十八拍】、【水龍吟】等,是道士們從蘇州傳統音樂"堂名"發展而來的。至今,蘇州道士一般都能同民間"堂名"一起演奏。
崑曲的誕生雖然遠晚於道教音樂,但其音律之典雅、辭藻之華麗在地方戲曲中是不多見的。道教音樂與崑曲在演奏和唱腔上有不少共同之處,可說是相互吸收,相互影響。
在贊、頌、偈等行腔中,採用民歌(吳腔)韻調,是蘇州道教音樂的一大特點。例如同一首唱偈,在演唱中,蘇州與上海就各不相同。蘇州唱偈帶有濃厚的吳歌(吳腔)韻調,成為蘇州腔。故至今造成蘇州道教習法者都是本地人的現象。
其它民間音樂,如蘇州評彈、民間婚喪喜慶音樂中,都有許多可供道教音樂借鑑的地方。如從蘇州評彈中借鑑了三弦彈奏的特點,從"十番鼓"樂中發展了大鼓獨奏技藝,從民間音樂中滲入了長尖吹奏內容及笙簫吹奏樂器。道教音樂在伴奏中帶有裝飾音和花腔,更是吸收民間音樂的結果。道士們在供香、踏步、串壇、朝拜中,雖有種種科儀的規範,但主醮法師在許多動作中帶有靈活性,一會兒快速鏇轉、引亢高歌,一會兒慢步輕雲、低速婉轉,這就需要伴奏者以裝飾音、加花、加速來協調動作。

飛鈸絕技

作為中國道教音樂組成部分的 "飛鈸"表演, 是具有蘇州地方特色的一項道教絕技。"飛鈸"表演與道教音樂的關係猶如演員與樂隊的關係,"飛鈸"表演者在台上表演時,道教音樂則為它伴奏;"飛鈸"表演什麼動作,樂隊則必須演奏什麼音樂。就好像演員唱什麼戲,樂隊就為他演奏什麼曲子一樣。這樣就使流傳千古的道教音樂達到了聲形兼備、動靜結合的完美境界。幾百年來,"飛鈸"表演曾在湖北武當山、江蘇茅山和江西龍虎山等道教聖地廣泛流傳。
飛鈸絕技於明朝永樂年間發源於蘇州的玄妙觀,距今已有近七百年的歷史。"飛鈸"表演分為"上套"和"下套"兩組動作,每個動作都有相應的名稱,如"提花籃"、"甩流星"、"滾繡球"、"疊寶塔"、"單雙辟煞"等二十多個,全套動作的時間長達十五分鐘。
飛鈸是過去道教活動中的保留節目,它融技巧、音樂、信仰於一體,具有較高的欣賞和研究價值。它在宗教活動中的主要功能有:第一,娛神--能使召下來的天將、神仙歡樂,為我所用,將大家的名字與心愿上報天庭。第二,避邪、辟煞,辟掉晦氣,使人不入邪門、不入地獄、不入病疫之災,逢凶化吉,能給大家帶來好運。旨在悅神、避煞、增加醮壇氣氛。

傳承意義

蘇州道教音樂歷史悠久,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它結構完整、對比強烈、表現力豐富,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對社會生活產生了廣泛影響。蘇州道教音樂經先輩的不斷創造,至今已發展為民眾所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它既有濃郁的地方民間音樂特色,又不同於其它地方道曲的風格。它在醮事活動中音樂運用的靈活性處理,獨特的大鼓獨奏,三弦獨奏上的傾向性的引路作用,一曲四吹等等方面,都有標新立異之處,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蘇州道教音樂繼承了宮庭音樂的傳統,同時樂曲還保留使用著"工尺"譜,具有古典宗教與民間音樂的獨特韻味,使樂曲古樸典雅。樂曲在宗教活動中表現為娛神,曲調舒展緩慢、柔和深沉,表現出我們道教徒虔誠的宗教信仰和嚮往虛無縹緲的清靜境界。
蘇州道教音樂的出色成就,不但受到道眾的首肯,也得到社會的高度評價,正如中國舞蹈藝術研究會余尚清教授在《蘇州道教藝術集》一書中所說那樣,蘇州道教音樂"法事之前有序曲,法事終了有尾聲,法事進行中有歌有舞,有獨唱、齊唱、獨奏、齊奏等,整個法事音樂結構的完整性,強弱濃淡的對比,以及表現力的多樣豐富,音樂語彙風格的民族性、典型性及統一性,都達到了高度的藝術成就。"
1990年,蘇州道教音樂團正式成立。十餘年來,樂團多次應邀到英國、比利時、新加坡、澳門、台灣等地巡迴表演,並二度進京參加全國佛道教音樂匯演。姑蘇仙樂鮮明的地域性,民俗性和獨特的演奏風格不但傾倒了海內外的廣大觀眾,也獲得了音樂界、文化界專業人士的高度評價。
隨著姑蘇仙樂影響的擴大,玄妙觀已把它列入日常的對外表演節目。這份藝術大餐,既豐富了千年道觀的旅遊內涵,也給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提供了一次欣賞和感受中國道教藝術的機會。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和對外文化交流的增多,蘇州玄妙觀音樂曾多次出國演出,獲得好評。
 

中國民間音樂非物質文化遺產

民間音樂又稱民間歌謠、民俗音樂、民間短篇詩歌等,簡稱民謠、民歌、民樂或民曲,國際民間音樂協會的解釋定義為“經過口傳過程發展起來的普羅大眾音樂”,也就是該音樂散布過程,純粹是由演奏者或音樂接收者記錄教習,並親自相傳所得。其範圍包含歌曲、簡單樂器演奏,甚至舞曲曲調與步伐。
左權開花調 | 河曲民歌 | 蒙古族長調民歌 | 當塗民歌 | 巢湖民歌 | 畲族民歌 | 興國山歌 | 興山民歌 | 桑植民歌 | 梅州客家山歌 | 中山鹹水歌 | 崖州民歌 | 儋州調聲 | 石柱土家兒調 | 巴山背二歌 | 傈僳族民歌 | 紫陽民歌 | 裕固族民歌 | 藏族拉伊 | 靖州苗族歌 | 川江號子 | 南溪號子 | 木洞山歌 | 川北薅草鑼鼓 | 侗族大歌 | 侗族琵琶歌 | 哈尼族多聲部民歌 | 彝族海菜腔 | 那坡壯族民歌 | 澧水船工號子 | 古琴藝術 | 蒙古族馬頭琴音樂 | 蒙古族四胡音樂 | 嗩吶藝術 | 遼寧鼓樂 | 江南絲竹 | 海州五大宮調 |嵊州吹打 | 舟山鑼鼓 | 十番音樂 | 魯西南鼓吹樂 | 板頭曲 | 宜昌絲竹 | 枝江民間吹打樂 | 廣東音樂 | 潮州音樂 | 廣東漢樂 | 梁平癩子鑼鼓 | 土家族打溜子 | 河北鼓吹樂 | 晉南威風鑼鼓 | 絳州鼓樂 | 上黨八音會 | 冀中笙管樂 | 銅鼓十二調 | 西安鼓樂 | 藍田普化水會音樂 | 回族民間器樂 | 文水子 | 智化寺京音樂 | 五台山佛樂 | 千山寺廟音樂 | 蘇州玄妙觀道教音樂 | 武當山宮觀道樂 |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 | 南音 | 泉州北管 | 黃河號子 | 武德鎮抬鼓 | 西坪民歌 | 淅川鑼鼓曲 | 豐收鑼鼓 | 石台十番鑼鼓 | 酉華唱經鑼鼓 | 留左吹打樂 | 高郵民歌 | 海門山歌 | 南鄉田歌 | 萬載紙棚山歌 | 靖安打鼓鏟山歌 | 銅鼓客家山歌 | 豐城花釵鑼鼓 | 運河船工號子 | 襄陽火炮 | 八十八行 | 單弦拉戲 | 向壩民歌 | 黃州點子 | 房陵鑼鼓歌 | 呂家河民歌 | 絲弦鑼鼓 | 盪腔鑼鼓 | 民間歌謠 | 超化吹歌 | 硪工號子 | 洛陽海神樂

江蘇地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目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