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駱垌舞

壯族駱垌舞

“駱垌”為壯語,即假面具。壯族“駱垌舞”是壯族先民在天旱求雨、豐收酬神、驅鬼逐邪或料理喪事時舉行盛大祭祀儀式中,道教師公戴著面具所跳的一種舞蹈,已有幾百年的歷史。表演時,演員身穿道服,頭戴法帽,扎法帶,執法器(牙笏和鎮壇木),戴起木質和紙質的“駱垌”。目前,壯族駱垌舞在廣西武鳴縣廣為流傳,已列入南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遺產信息

壯族駱垌舞表演壯族駱垌舞表演
所屬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武鳴縣
遺產名稱:壯族駱垌舞
所屬性質: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
遺產編號:78
申報人/申報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武鳴縣
確定日期:2010年5月30日
批准文號:桂政發〔2010〕25號
遺產級別:自治區/省

簡介

壯族駱垌舞屬師公舞的一種,流傳於武鳴縣城廂、鑼圩馬頭等鄉鎮。“駱垌”為壯語,是古代駱越的將軍稱號,後來演變為“假面具”的意思。駱垌舞是壯族先民在天旱求雨、豐收酬神、驅鬼逐邪或料理喪事時舉行盛大祭祀儀式中,道教師公戴著面具所跳的一種舞蹈。表演時,演員身穿道服,頭戴法帽,手扎法帶法器(牙笏和鎮壇木),戴著木質和紙質的“駱垌”。均以三步為舞蹈的基本動作,前進三步,後退三步,定向以東、西、南、北、中,有半蹲勻腳轉體、點步、矮步、蹲揣為主要舞姿,顯得莊重粗曠,有如神靈顯聖。已列入廣西壯族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

歷史

壯族駱垌舞表演壯族駱垌舞表演
壯族駱垌舞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壯族駱垌舞的產生、發展和傳播有特定的歷史原因和背景。研究歷史資料表明,在歷史上曾盛極一時的駱越古國,其國都和京畿在大明山西南麓(今武鳴縣境)的陸斡、兩江、馬頭、玉泉一帶。公元前111年,駱越國亡,亡國之都雖然被徹底毀壞,昔日輝煌早已蕩然無存,但是其不凡的歷史、豐富多彩的文化卻為萬千臣民深深懷念。於是,承載著駱越古國歷史和文化的壯族駱垌舞便通過祭祀形式,由師公舞派生而成,並以經久不衰的生命力,在駱越國都的廢墟——武鳴縣玉泉鎮一帶上演和傳播。舞蹈流傳至今,反映的內容是駱越人的祭祀過程,包括出征、點兵、行軍、打仗、招魂、驅邪,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等,展現了古代駱越國的文化風貌,保存了許多壯族遠古的信息,它是壯族古文化的活化石!

藝術特點

壯族駱垌舞具有較高的藝術觀賞性,舞者面戴奇特具,身穿特色舞服,手拿著獨特的響棍(俗稱打鬼棍)進行表演。用獨特的“岳鼓”和鑼鼓伴奏,舞蹈形式獨特,舞步剛勁,節奏感強,具有較強的視覺和聽覺衝擊力。表演者身穿黃色或黑色的道服,頭戴法帽,扎法帶,執法器,戴著木質和紙質的面具。黑色的道服寬鬆如長袍,上面繡著八卦圖、麒麟、龍鳳等圖案,黃色舞服顯得比較簡單。除了衣服,駱垌舞表演者的法帽也相當精美,帽頂上扣著金黃色的酒杯,一根羊骨穿插其中。其它道具也具有濃郁的壯家特色和神話色彩。表演用的錦旗繡著鮮艷木棉花和預示豐收的青蛙,繡著表示“百姓安穩”和“風調雨順”的壯字。“道公”敲起用牛皮、羊皮製成的“岳鼓”可以通天通地,斬妖除魔。壯族駱垌舞不僅是一種舞蹈表演,也是在說唱神話故事和祈禱意願。如今,武鳴縣玉泉村村民黎世祿還保存著10冊駱垌舞唱詞本。一曲完整的駱垌舞可分為好幾段,每段的道具和舞蹈樣式不盡相同。

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指為保護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通過申報、審批後確定的名錄。這裡介紹的是國家級和自治區(省)級的壯族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供讀者了解和賦予人文關懷。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