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武當山宮觀道樂所屬地區:湖北·十堰
遺產編號:Ⅱ-69
遺產類別:民間音樂
申報日期:2006年
申報人/申報單位:湖北省十堰市武當山特區
遺產級別:市國家
基本簡介
武當山古名太和山,位於湖北省北部十堰市境內,山勢雄偉,面臨丹江口水庫,背依神農架林區,連綿400多公里。有72峰,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其餘各峰均傾向天柱,蔚為奇觀。自古以來,武當山便是道家追求仙境的理想之地,道教建築遍及全山,規模宏偉,相傳上古時玄武在此得道飛升。
"山不封不名",自東漢道教誕生之後,歷代帝王曾數次在武當舉行封山儀式,武當山的聲名日盛,明成祖時期一度曾位列五嶽之上,有"大岳"之稱。令武當山真正名揚天下的是一代宗師張三豐,他創立的武當派與嵩山少林派齊名 宮觀道樂,簡稱"道樂",又稱"齋醮音樂""法事音樂""道場音樂",是配合道場各種儀式活動所使用的音樂。
武當山宮觀道樂是我國秦巴地區優秀民間文化與唐代至明代宮廷音樂相結合的產物,是我國民族音樂的瑰寶。武當山宮觀道樂大多數情況下是"歌、舞、樂"一體的形式。
解釋
武當山宮觀道樂,簡稱"道樂",又稱"齋醮音樂""法事音樂""道場音樂",是配合道場各種儀式活動所使用的音樂。武當山宮觀道樂是我國秦巴地區優秀民間文化與唐代至明代宮廷音樂相結合的產物,是中國民族音樂的瑰寶。武當山宮觀道樂大多數情況下是"歌、舞、樂"一體的形式。
武當道樂
歷史溯源
唐代貞觀年間,武當山始建五龍祠,自此以後,道教的正一、全真等教派先後來山開宗布道,歷代高道名師也相繼在此隱居修煉,長期的宗教活動留下了極為豐富的音樂資料。武當山宮觀道樂既保留了全真派"十方韻"的音樂特色,又具有多教派音樂混融的風韻,而且各類韻腔與法器牌子俱全,是道樂中不可多得的重要文化遺產。武當道教音樂形成較早。東漢時,道教的《太平經》認為音樂可以感天地、通神靈、安萬民。東晉時,《元始無量度人經》認為梵氣之離合而成音,這種自然之音便是大梵的隱語。這樣,道教音樂就成了天神的語言,賦予了它神聖性,南北朝時,北魏道士寇謙之改直誦為樂誦,把念誦經文與音樂結合起來,相互陪襯、烘托,融為一體。南朝劉宋道士陸修靜,吸收儒家禮法,制訂齋醮儀式,逐步規範化。唐宋時,已初具規模。唐代時,宮廷音樂傳到武當山。五代武當著名道士陳摶熟讀經書,音樂修養很高。南宋時,武當道士孫寂然奉旨入宮設醮倡道。元代時,由於歷代皇帝推崇真武神,每年真武生日、天壽節以及皇帝生日,皇室都直接遣使到武當山建醮,使武當山道樂得到發展。
明代,是武當道樂發展最輝煌的時期。由於武當道教受到明成祖朱棣的推崇,大建武當,使武當山成為“皇室家廟”,朱棣還親自撰寫《大明御製玄教樂章》,供武當道士演唱,並從全國各地欽選四百多名高道分派到武當山各宮觀辦道;祭祀也按宮廷制度設定“樂舞生”(受過宮廷祭祀音樂訓練的御用演禮、誦經、奏樂的人);經常在武當山設壇建醮,少則三七天,長則四十九天,“在這類盛大的國家祀典中,道樂陣容龐大,不僅動用本山數百名道士,還行文全國各地徵調道士協助,並抽調宮廷雅樂隊來大壯聲威”,在武當山形成了“仙樂忽從天外傳”、“仙樂飄飄處處聞”的景象。這樣,武當道樂不斷完善和成熟。清代至民國時,由於道教不受官方重視,道眾或出走、或還俗,通經樂者已不多,“盛極一時的武當道樂幾乎聲斷音消”。
藝術特色
由於道教是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道樂具有傳統的特色和濃郁的民族風格,它分為聲樂和器樂兩大部分,鏇律古雅,內容豐富,有祈願吉祥的喜慶之樂,還有煉養清修的恬靜鏇律。聽仙樂、悟仙道,可體驗一番"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的仙境趣味。武當山宮廷音樂與民間音樂於一體。體裁形式可分為"韻腔"和"牌子"兩大類。根據演奏場合、對象和目的的不同,又可將"韻腔"分為"陽調"、"陰調"兩類;"牌子"分為"正曲"、"耍曲"、"法器牌子"三類。陽調,主要用於殿內祀典,配合課誦、演法,其對象是“神”,是在宗教內部活動中套用的歌曲。陰調,套用於殿堂外的齋醮道場活動,對象是“人”,是在宗教外部活動中套用的歌曲。正曲,用於為神靈做法事。耍曲,主要用於為俗民做道場。演奏樂器有鍾、鼓、吊鑼、鐃、鈸、大木魚、笙、簫、管、笛等。
常見器樂曲牌有【山坡羊】、【梧桐月】、【迎仙客】等,唱誦曲牌有【普供養】、【斗老贊】、【王母贊】等。按其活動內容,大致分為修道法事、齋醮法事和紀念法事音樂三大類。修道法事音樂乃道士自我修持的日常功課,簡稱"早晚課"或"早晚壇"。齋醮法事音樂,是道教祭祀祈禱的儀式活動音樂,供齋念經超度各類孤魂野鬼或亡人,藉以求福免災。武當山的紀念法事活動主要有三月三、九月九、七月半、開光等。
傳承
解放後,黨和政府對武當道樂進行搶救性的挖掘、整理。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湖北省文化廳和民族宗教事務局為保存瀕臨失傳的文化遺產,組織武漢音樂學院的專家於1986年至1987年,先後六次到紫霄宮、太和宮採錄、整理,出版了《中國武當山道教音樂》一書,這是第一部中國道教音樂的專著。同時,道協邀請武漢音樂學院舉辦道教音樂學習班,為武當山培養二十多名道教音樂人才,使道樂水平有了較大提高。1987年,在武當山召開了我國民族民間器樂曲宗教寺廟音樂會,到會專家對武當山道教音樂作了充分肯定,認為它是我國的寶貴遺產。1999年5月26日,江澤民視察武當山時,稱讚武當道教音樂是“中國仙樂神韻,很好聽,陶冶情操,給人以極大的享受”。
自1982年武當山對外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幾年來,武當山特區工委、管委會採取得力措施,加大了對武當山宮觀道樂的保護、開發和利用,武當山宮觀道樂正走出國門,走向世界。目前,武當山宮觀中的"玄門日誦早晚課"、"祖師表"、"薩祖鐵罐施食祭煉科範"等(全套)科儀音樂均得到及時傳承,妥善而完整地保存了下來。武當山宮觀道樂古老純真的曲調是其他任何音樂所不可替代的,它極大地拓寬了民族音樂學科,為我國民族音樂的發展留下了深刻的啟示。
特徵
武當道樂,既具有中國道教音樂的共性,又具有獨特的個性特徵。據《武當山志》記載,具有四個特徵:
一、莊嚴典雅的氣質。唐至明代,武當道場受到皇室的重視,在武當山安置神像、科儀法事,配置樂舞生,納入皇室官府議事日程,宮廷雅樂對武當道樂有很大影響,因此具有宮廷音樂莊嚴典雅的氣質。
二、混融一體的獨特宗教韻味。武當山的全真、正一等派別的道士長期同室詠諷經樂,相互吸收相互滲透,形成了既豐富多彩,又協調一致的武當仙樂神韻。
三、南北交融的地方特色。武當山與川、陝、豫相鄰,這一地區的民歌、曲藝、戲曲十分豐富,武當道樂受之影響;再者,皇室從全國各地欽選四百多名高道來武當山辦道,外地道士常到武當叢林雲遊掛單,都對道樂的發展有一定影響。
四、武當道樂還融合吸收了相當數量的佛教文化因素,因而具有道佛融合的宗教風格。
目前,武當山道協與旅遊部門錄製出版了《武當仙韻》、《中國武當道教音樂》、《武當道教早晚壇功課》等磁帶,拍攝播放了《太和玄樂》、《武當風韻》等電視專題片。在武當山烏鴉嶺至金頂的古神道沿途安裝了地音喇叭,播放武當道樂,遊客在遊覽途中,隨時可以享受獨具神韻的武當道樂。
武當山道教音樂
歷史溯源
武當山宮觀道樂源遠流長。東漢末年,道教五斗米教誕生不久,由蜀地漢中向武當山傳播。武當山地區的五斗米教神祀儀式“其設頗雄”。這種神祀通常以巫祝在歌舞中進行。古時的巫,是通過歌舞作為“娛神”、“降神”而達到祈福的目的。這種師巫而舞的形式對宮觀道樂中的踏罡布斗,走“禹步”有深遠影響。
南北朝時期,北魏帝王崇信道教,在華山、蒿山修行的著名道士寇謙之對道教進行了改革,要求天下道徒“一從吾樂章誦誡新法”。在寇謙之完善的道教科儀中設壇誦經是道教音樂又一發展時期。特別是將直誦道經改為樂誦,即念經改為唱經。武當山因北方飽學之士不斷入山采樂,寇謙之這種仙音天成的樂章也隨之傳入。
唐宋時期,武當山有影響的社會活動日益增多。唐貞觀年間,均州太守姚簡設壇祈雨成功,武當山受到關注,敕建五龍祠。不久,唐宗室失意者不斷貶居武當山地區的房縣及鄖縣,唐代的宮廷音樂被帶到了武當山。
五代陳摶熟讀經史,音樂修養極高,常“行歌坐樂,日游市肆”。陳摶曾在武當山修道二十餘年,練“五龍睡法”,其“睡有樂”,很可能是一種催眠曲。南宋高宗趙構詔武當山主持孫寂然赴臨安皇宮設醮唱道,不但將武當山的道樂引進宮廷,同時,也將宮廷雅樂帶回武當山,這些對武當山的道樂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元代諸帝推崇真武神,特別是元仁宗與真武生日相同,故每逢聖誕,必在武當山設醮祝賀。仁宗從後,這種為皇帝生日建醮的形勢有增無減,甚至一年多達四次。這種由皇室直接安排的唱經、誦經和道教歌舞不但規模大、品位高,而且影響深遠。
明代是武當山道樂最輝煌的時期。明初,太祖朱元璋設立玄教院管理全國道教,洪武十五年(1382),改為道 釒錄 司,隸屬禮部。設神樂觀,以道士冷謙定雅樂。明成祖朱棣登基,大修武當,功成作樂,親自撰寫《大明御製玄教樂章》,供武當山道士演唱,並敕令神樂觀派400名樂舞生充實到武當山道觀。這種史無前例的舉動,將武當山宮觀道樂提升為宮廷雅樂,成為當時最重要的音樂活動。同時,也確定了武當山的宮觀道樂在中國音樂史上的特殊地位。明代後期,武當山宮觀道樂更趨向民間音樂形式。
清代,由於武當山道教由官方深入民間,朝山進香活動已成為河南、四川、湖北、陝西等省鄉民的習俗,吹吹打打的朝山隊伍,將各地民間音樂帶到武當山,武當山道樂進一步世俗化。從武當山道樂流行的曲牌來看,清代和民國流行的曲調居多,有些道樂,除使用道教經卷和保持樂器組合及演奏規則之外,樂曲的風格已和民間音樂沒有多大的區別。
民國時,由於社會不穩定,道眾或出走或還俗,通經樂者已不多,“盛極一時的武當山道樂幾乎聲斷音消”。
解放後,特別是武當山對外開放以來,黨和政府對武當道樂進行搶救性的挖掘、整理、開發、利用。1986年春,在《全國民族音樂集成》工作的推動下,湖北省文化廳、武漢音樂學院抽調專家組織專班對武當山宮觀道樂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蒐集、整理,編輯出版了《中國武當山道教音樂》一書,這是第一部中國道教音樂的專著,對推動中國宗教音樂的發展起到重要作用。同時,依託武漢音樂學院等高等院校為武當山培養一大批道教音樂人才,使道樂水平有了較大提高。1987年,在武當山召開了全國民族民間器樂曲宗教寺廟音樂會,到會專家對武當山道樂給予充分肯定,認為它是我國的寶貴遺產。武當山特區工委、管委會為傳承、弘揚武當山道樂,專門成立宗教事務局,負責包括武當山道樂在內的武當文化挖掘、整理。撥付巨額資金對金頂、紫霄等主要道物維修,同時組織在廟道士到香港、台灣、東南亞國家和地區進行文化交流。
新千年,特區人民正為武當山宮觀道樂申報成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而奮鬥。
傳承與發展
武當山道樂,又稱“武當韻”。在近千年的歷史傳延中,既融合了其它道派的道樂,又汲取南北民間音樂的精華,既吸納了古代巴楚音樂的蒼勁渾厚,又具有出宮廷音樂的優雅、風韻,或激揚,或婉轉,或肅穆,或清新。在道士的演奏下散發出濃郁的宗教色彩和古典韻味。由武漢音樂學院教授史新民主編的《武當山道教音樂》一書認為,武當山宮觀道樂,從整體構成上看,主要成分是古代音樂、宮廷音樂和藝術性較為成熟的民間音樂;其型態和風格的一般特徵,主要偏重我國南方尤其是江南一帶音樂的風格色彩;課誦(早晚壇)音樂是道樂的主要代表,從其曲名、型態、風格特徵看來,它是最純正的道教自己的音樂類型,保存了道教音樂中最古老的曲調。武當山宮觀道樂經過千餘年的孕育、形成、發展,既有中國道教音樂的共性,又有獨特的個性,具有多源性、融攝性、延續性和保守性。它有三個顯著特徵:其一,莊嚴典雅、雅俗共賞的氣質。唐至明代,宮廷雅樂對武當山道樂產生很大影響,顯得莊嚴、肅穆、雅俗兼備。其二,混融一體的獨特宗教韻味。武當山的全真、正一等派別的道士長期同室吟誦經樂,相互吸收,相互滲透,形成了既豐富多彩,又協調一致的武當樂神韻。其三,南北交融的地方特色。武當山與川、陝、豫相鄰,這一地區的民歌、曲藝、戲曲十分豐富,武當道樂受之影響;再者,皇室從全國各地欽選400多名高道來武當山辦道,外地道士常到武當叢林雲遊掛單,都對道樂的發展有一定影響。
學術價值
武當山宮觀道樂是秦巴地區優秀民間文化與自唐代至明代宮廷音樂的有機結合,是集全真派、正一派等各派音樂所創於一體的產物,它保留了全真派“十方韻”的音樂特色,又具有多教派音樂混融的風韻,而且各類韻腔與法器牌子俱全,是道樂中重要文化遺產。目前,武當山宮觀中的“玄門日誦早晚課”、“祖師表”、“薩祖鐵罐施食祭煉科範”等(全套)科儀音樂,均得以及時傳承,並妥善而完整地保存下來。古老純真的曲調是其它任何音樂不可替代的。四川青城山、北京白雲觀等地宮觀道樂都繼承了武當山宮觀道樂主要內容。武當道樂拓寬了民族音樂學科,對民族音樂學科建設具有重要貢獻,對中國民族音樂具有補白性。發掘、搶救、保護武當山宮觀道樂,對豐富和完善我國宗教音樂乃至民族音樂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實用價值
武當山宮觀道樂優美動聽的鏇律美,神秘奇特的美學觀,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實用價值較強。1999年5月26日,江澤民視察武當山時稱讚“武當道教音樂是中國仙樂神韻,很好聽,陶冶情操,給人以極大的享受”。挖掘、保護、開發武當山宮觀道樂,對弘揚道教文化,豐富旅遊內涵,推動武當山旅遊業發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十堰市首批市級非遺名錄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十堰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十堰市歷史的見證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載體,蘊含著中華民族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想像力和文化意識,體現著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
中國民間音樂非物質文化遺產
民間音樂又稱民間歌謠、民俗音樂、民間短篇詩歌等,簡稱民謠、民歌、民樂或民曲,國際民間音樂協會的解釋定義為“經過口傳過程發展起來的普羅大眾音樂”,也就是該音樂散布過程,純粹是由演奏者或音樂接收者記錄教習,並親自相傳所得。其範圍包含歌曲、簡單樂器演奏,甚至舞曲曲調與步伐。 |
左權開花調 | 河曲民歌 | 蒙古族長調民歌 | 當塗民歌 | 巢湖民歌 | 畲族民歌 | 興國山歌 | 興山民歌 | 桑植民歌 | 梅州客家山歌 | 中山鹹水歌 | 崖州民歌 | 儋州調聲 | 石柱土家兒調 | 巴山背二歌 | 傈僳族民歌 | 紫陽民歌 | 裕固族民歌 | 藏族拉伊 | 靖州苗族歌 | 川江號子 | 南溪號子 | 木洞山歌 | 川北薅草鑼鼓 | 侗族大歌 | 侗族琵琶歌 | 哈尼族多聲部民歌 | 彝族海菜腔 | 那坡壯族民歌 | 澧水船工號子 | 古琴藝術 | 蒙古族馬頭琴音樂 | 蒙古族四胡音樂 | 嗩吶藝術 | 遼寧鼓樂 | 江南絲竹 | 海州五大宮調 |嵊州吹打 | 舟山鑼鼓 | 十番音樂 | 魯西南鼓吹樂 | 板頭曲 | 宜昌絲竹 | 枝江民間吹打樂 | 廣東音樂 | 潮州音樂 | 廣東漢樂 | 梁平癩子鑼鼓 | 土家族打溜子 | 河北鼓吹樂 | 晉南威風鑼鼓 | 絳州鼓樂 | 上黨八音會 | 冀中笙管樂 | 銅鼓十二調 | 西安鼓樂 | 藍田普化水會音樂 | 回族民間器樂 | 文水子 | 智化寺京音樂 | 五台山佛樂 | 千山寺廟音樂 | 蘇州玄妙觀道教音樂 | 武當山宮觀道樂 |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 | 南音 | 泉州北管 | 黃河號子 | 武德鎮抬鼓 | 西坪民歌 | 淅川鑼鼓曲 | 豐收鑼鼓 | 石台十番鑼鼓 | 酉華唱經鑼鼓 | 留左吹打樂 | 高郵民歌 | 海門山歌 | 南鄉田歌 | 萬載紙棚山歌 | 靖安打鼓鏟山歌 | 銅鼓客家山歌 | 豐城花釵鑼鼓 | 運河船工號子 | 襄陽火炮 | 八十八行 | 單弦拉戲 | 向壩民歌 | 黃州點子 | 房陵鑼鼓歌 | 呂家河民歌 | 絲弦鑼鼓 | 盪腔鑼鼓 | 民間歌謠 | 超化吹歌 | 硪工號子 | 洛陽海神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