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路壯劇

南路壯劇

南路壯劇,劇種。廣西壯劇有南路、北路之分,流傳於廣西壯語南部方言地區靖西、那坡、田東、天等、大新等縣的南路壯劇,已有一百四十多年歷史。在它的創建和形成最初階段包含德保馬隘土戲、靖西果老土戲和靖西足院土戲。靖西和德保縣是廣西南路壯劇的流行中心,伴隨壯族地區經濟的迅速發展,,沒有走向沒落,依然活躍在民間,成為當地民眾喜愛的劇種。

遺產信息

德保2009年首屆南路壯劇匯演劇照德保2009年首屆南路壯劇匯演劇照
所屬地區:廣西壯族自治區靖西縣、德保縣
遺產名稱:壯劇(南路壯劇)
所屬性質:第一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擴展項目)
遺產代表性傳承人: 蘇朝甫莫世亮趙維持 
遺產編號:8
申報人/申報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靖西縣德保縣
確定日期:2010年5月30日
批准文號:桂政發〔2010〕25號
遺產級別:自治區/省

簡介

南路壯劇是廣西壯族戲曲劇種之一,其主要流行於桂西南壯語南部方言區的德保、靖西、那坡天等大新等縣以及越南北部一帶。越南北部的岱儂劇也是南路壯劇的自然傳播。南路壯劇源於當地民間歌舞,既受靖西提線木偶戲的影響,最初為唱做分開的"雙簧式"演唱形式,後逐漸豐富發展而為戲曲形式。唱時常用"呀哈嗨"襯腔,故又叫"呀嗨戲"。伴奏樂器以清胡(比京胡略大)、
德保第二屆南路壯劇匯演拉開序幕德保第二屆南路壯劇匯演拉開序幕
厚胡(又叫土胡,比中胡短粗)、小三弦為主。主要唱腔有平板、嘆調(慢板類);採花、喜調(中板類);快喜調、高腔(快板類);哭調、寒調、詩調(散板類)等。也受德保縣東關鄉漢龍村漢亭屯的“昌仗喊”,意即“祭師戲”的影響。德保縣南路壯劇歷史悠久,形式獨特,地方特色濃郁,不僅深受廣大人民民眾的喜愛和歡迎。約清代中葉,自元明兩代以來就為鎮安州土州衙和鎮安土知府衙門專事祭祀儀式的漢亭屯祭師,採用當地的小調並以雙簧式的形式演唱故事,唱腔多以“呀哈嗨”為襯詞,又稱漢龍土戲。1954年,縣文化科領導和安東街業餘演劇團根據壯族民間傳說,創作了壯劇《寶葫蘆》,1955年,以該節目為核心,組成了由廣西音樂工作室主任滿謙子任領隊的廣西代表隊赴京參加全國民眾業餘音樂舞蹈觀摩演出。業界普遍認為,就是這次演出,確立了壯劇在中國少數民族劇壇上的地位。南路壯劇在行腔時,還採用"一人唱眾人和"的幫腔形式,演員在台上演唱,樂隊在後台助唱。幫腔多用在起板首句和唱段收尾的襯詞、拖腔,末句為重句全幫。這種幫腔手法,無論在製造舞台氣氛,烘托劇情環境,還是對人物內心感情的的揭示,渲染等方面,都具有強烈的藝術效果。南路壯劇的表演,角色也有分工,行當大略分為生、旦、淨、醜四行,花臉分大小花臉,小生有文生、武生,旦角有正旦、武旦、老旦。南路壯劇是在繼承中創建的,它們紮根於壯族地區,從本民族源遠流長的、人民喜聞樂見的民族民間文藝精華中吸取養料,運用地方風土人情和本民族語言,創建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南路壯劇,深受壯族人民的歡迎,並沿襲至今。因為德保靖西是南路壯劇的兩大發源地,所以南路壯劇也稱為“德靖壯劇”。2005年該劇種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發展歷史

2009年12月28日至30日德保縣舉辦南路壯劇匯演劇照2009年12月28日至30日德保縣舉辦南路壯劇匯演劇照
壯族先民信仰巫,以假面具來扮諸神從而形成一種跳神活動。晚唐詩人李商隱在其《異俗》一詩中有“家多事越巫”句。越指的就是古時嶺南一帶少數民族,也包括壯族,這說明古代壯族先民就有巫的活動。巫跳神時唱的一種特殊的曲調俗稱“末倫”。末倫(莫倫)是壯語的漢字記音,是壯族民間的一種說唱形式。大本可分為靖西未倫和德保末倫(有“北路調”和“南路調”)兩種。壯語末(莫)即巫。倫即敘述,含論之意,是敘說故事的巫調。巫調有坐巫、生巫,敘事巫三種。從巫調(壯語叫“末能”、“能”是坐的意思)即巫婆坐場祈禱鬼神時的一套唱調。或稱末路是巫者上天路招魂之意。生巫調(壯語稱“末生”,“生”意指非正式坐場的閒吟清唱的散唱)。巫調多為嘆苦情、思離別、訴衷懷。後來民間藝人又運用這些巫調來說唱故事,才形成了末倫。巫調並非巫婆專用,一般男女甚至老人小孩都可以唱,並且以敘事為主,唱說個人身世遭遇,甚至後來發展為歌頌英雄傳奇人物故事。靖西、德保地方人民把兩種唱腔加以創造成為末倫調,後來發展成南路壯劇的最早唱腔。

形成

流傳於廣西壯語南部方言地區靖西、那坡、田東、天等、大新等縣的南路壯劇,已有一百四十多年歷史。在它的創建和形成最初階段包含德保馬隘土戲、靖西果老土戲和靖西足院土戲。
德保馬隘土戲創始人黃現炯於清道光二十八年運用壯語南部方言,同時又繼承壯族民間小調〔鬥雞調〕,並吸收邕劇之長而形成馬隘土戲;靖西足院土戲創始人韋公現於清光緒十一年運用
壯語南部方言,在繼承壯族提線木偶戲唱腔〔平板〕、〔嘆調〕等的基礎上創建了足院土戲;靖西果老土戲也是在繼承壯語南部方言和壯族木偶唱腔基礎上形成的。由於是在同一語言、同
一地域中產生形成,它所繼承的都是符合壯族人民的心理素質,因而得到壯族人民的接受。經多年互相交流,逐步融合發展成為南路壯劇。

組織形式

土戲的班社組織,一般由村寨中有熱心演劇事業或德高望重的寨老募招成員,經費由寨上各家各戶集資籌辦。初建起來的班社如有聘請師傅傳藝,其吃喝費用由班社擔負,本寨師傅傳藝一般不收酬勞。南北路壯劇演出活動時間。一般在農閒時節、歌好時令,尤其是春節期間最為盛行,村村寨寨搭台唱戲,比較活躍或名聲較高的班社,不但在本村寨演出,一般在大年初三開始受邀到外寨演出。甚至跨省到貴州、雲南邊界地區演出,直至三月春耕大忙才回來。

藝術特色

唱腔

德保首屆南路壯劇匯演劇照德保首屆南路壯劇匯演劇照
南路壯劇的音樂唱腔是在壯族說唱“末倫”的基礎上,吸收當地歌舞和壯族提線木偶戲的唱腔發展而成。經過長期實踐,漸漸以【平板】為主體,通過速度、節奏、鏇律的擴充或減縮等變化,演變成各種不同的板式,逐漸向板式體發展。

南路壯劇的慢板類唱腔有【平板】、【平高】、【嘆調】等,它們的鏇律、調式、句法、格式相似,唱詞都有腰腳韻,都是從【平板】發展起來的。只是【嘆調】速度較快,節奏比較舒展,鏇律比較細膩,有些還在鏇律上加了花音,加強了抒情性。這類唱腔閒適,敘事、悲痛都能表現,在南路壯劇中,占有重要位置。從快板類發展到中板類唱腔,有【採花調】、【喜調】等,也是從【平板】脫胎而來,除句尾收腔“呀嗬晦”和【平板】相同外,其他各句落音都在“2”上,中間間歇較少,過門也省略,有如流水般行進,自然流利。從【採花調】、【喜調】再演變,把鏇律縮緊加快,形成了【高調】、【快喜調】等快板類唱腔,是有板無眼的節奏形式,每折都擊板,速度頗快,結構仍是上下句,但是上句往往重複。過門縮短,鏇律減少,加強了口語化,富有朗誦性。從快板類唱腔演變成散唱類的有【哭調】、【寒調】、【詩調】、【掃板】、【思感調】等。敘事性較強,宜於表現沉痛、激動的情緒。從南路壯劇的板式陣容看,已具備了為戲曲音樂所應有的板眼節奏形式,在唱腔音樂方面已具有較為豐富的表現力。

表演

南路壯劇的表演,角色也有分工,行當大略分為生、旦、淨、醜四行,花臉分大小花臉,小生有文生、武生,旦角有正旦、武旦、老旦。伴奏樂器以清胡(比京胡略大)、厚胡(又叫土胡,比中胡短粗)、小三弦為主。

劇目

南路壯劇劇目繁多。1955年3月,德保壯劇《寶葫蘆》和民間舞蹈《撈蝦舞》到北京參加全國民眾業餘音樂舞蹈觀摩匯報演出,劉少奇、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觀看了演出,兩個節目均榮獲全國優秀節目獎,由此掀起壯劇藝術的創作高潮。唱南路壯劇的民間隊伍一度發展到3600多支,演員達57600多人。據1986年統計,南路壯劇有57個。代表劇目有《解臼》、《雙狀元》、《雙花配》、《寶葫蘆》、《儂智高》、《撈蝦舞》和《百鳥衣》等

各地南路壯劇

德保南路壯劇

起落
春節南路壯劇調演晚會上,德保縣都安鄉業餘壯劇團表演《寶葫蘆》- 巫碧燕攝春節南路壯劇調演晚會上,德保縣都安鄉余壯劇團表演《寶葫蘆》- 巫碧燕攝
1954年,德保縣東安街青年演劇隊首次將民間故事《寶葫蘆》編排成了南路壯劇。1955年3月,德保壯劇《寶葫蘆》和民間舞蹈《撈蝦舞》到北京參加全國民眾業餘音樂舞蹈觀摩匯報演出,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觀看了演出,兩個節目均榮獲優秀節目獎。業界普遍認為,就是這次演出,確立了壯劇在中國少數民族劇壇上的地位。同年5月,半職業性質的德保壯劇團宣告成立,從此,長期流傳於壯族民間的壯劇打開了一扇通往高雅藝術殿堂的大門。1957年,在德保縣壯劇團基礎上合併德保、靖西兩縣的半職業性質壯劇團成立南天壯劇團,後曾改為靖德壯劇團,後來又改成德保壯劇團,團址在德保縣城。1959年百色專區將德保縣壯劇團全團調往百色,吸收部分田林北路壯劇人員,籌建了右江壯劇團;1965年,右江壯劇團調進南寧,以原班人馬為基礎組建了廣西壯族自治區壯劇團。可以說,一部《寶葫蘆》,將一個劇種引向了繁榮。廣西壯劇團剛剛成立之時,其主要的演員、樂手,都是從德保縣田間地頭“挖出來”的民間壯族藝人。故有南路壯劇起源於德保(一說起源於靖西)之說,它廣泛流傳於桂西南,在新中國成立後的幾十年時間裡,經歷了大起大落,興盛的時候村村都有劇團,大家甚至創造性地將革命樣板戲改編成壯劇。南路壯劇在德保一直都有表演,但多是民眾自發組織的業餘活動。到了上世紀70年代,壯劇一度銷聲匿跡;改革開放後,演出活動又有所恢復。但在近十幾年裡,在大環境的影響下,聽南路壯劇的80後、90後越來越少,演員的表演越來越不見起色。老藝人們擔心,一度喜聞樂見的德保南路壯劇,就要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劇目
德保壯劇劇目繁多,主要劇目有《赤葉河》、《寶葫蘆》、《水火衣》、《紅銅鼓》等。每年春節南路壯劇調演晚會上,《寶葫蘆》仍在上演,它與接下來的《兩親家》、《春暖花開》、《鄉村好媳婦》等3個現代南路壯劇一起,都是從去年12月底的首屆南路壯劇文藝匯演中挑選出來的。

表演

德保南路壯劇的表演角色也有分工,行當大略分為生、旦、淨、醜四行,伴奏主要樂器是馬骨胡,配胡有土胡、二胡,還有三弦或秦弦和笛子等。打擊樂有文、武鑼,大、小鈸和木魚。

發展

南路壯劇的演員南路壯劇的演員
唱戲已經成為德保老百姓的“第二食糧”。據統計,德保縣大大小小業餘壯劇團有220個,德保縣城就有縣壯劇團、天保業餘壯劇團、老年壯劇團等近三十個業餘壯劇團,每逢春節等節慶日,各鄉(鎮)都舉辦壯劇表演。他們還自編自演節目下鄉(鎮)村屯演出,得到廣大人民民眾的熱烈歡迎。而德保縣農村,幾乎村村有劇團,平時每當貴客來訪,或者逢年過節、婚喪嫁娶,當地老百姓都喜歡唱起大戲,表達某種情感。活躍在該縣農村中的壯劇藝人,每當歌圩日,就在鄉村開台演戲,他們以劇說情,以劇說理,以劇會友,展示演技。目前,德保縣共蒐集到南路腔手抄劇目110多個、曲牌85首,音響資料一大批。唱南路壯劇的山歌隊伍也已發展到3600多支,演唱隊伍也多達5萬多人。壯劇,宛如綻放於鑒水河畔一朵艷麗的文藝奇葩,香飄南北,異彩紛呈。
近年來,德保縣城關、馬隘、足榮、那甲、燕峒、東凌等鄉鎮錄續舉辦壯劇鬧新春文藝晚會,來自縣壯劇團、雲山業餘壯劇團、清水業餘壯劇團、大喜業餘壯劇團、扶蘇業餘壯劇團、興旺業餘壯劇團、仁和業餘壯劇團的演員們用通俗易懂的表演風格、喜聞樂見的形式,表演了當地有名的壯劇節目,不僅豐富了基層農村民眾的文化生活,更是對德保壯劇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發揚。

2009年12月28日至12月30日,德保縣委縣政府以及宣傳文化部門和各鄉鎮人民政府聯合舉辦了德保首屆南路壯劇匯演,參加比賽的全縣各業餘劇團共有25個劇目,其中現代劇21個,古裝戲4個。壯劇匯演整整三天,12月30日閉幕,最後評出15個獎項。有鼓勵獎、表演獎、編劇獎、導演獎、劇目獎、組織獎、最佳演員獎等等。燕峒業餘隊、龍光業餘隊的《鄉村好媳婦》和《母雞剪尾》以及那甲鄉餐甲村業餘隊的《春暖花開》均獲得編劇獎。那甲、巴頭、城關、燕峒等鄉鎮獲得優秀組織獎。20個表演獎的演員擁擁擠擠登上頒獎舞台,接受縣領導發給的榮譽證書。

2010年11月19日至21日第二屆南路壯劇文藝匯演作在該縣舉辦。縣委、縣政府這次作為紅楓旅遊節的一項重要活動之一來抓好抓實,精心籌備,確保了匯演如期舉行。共有來自該縣巴頭鄉巴頭街壯劇團等31個農村壯劇團參加匯演,匯演共歷時3天,為確保匯演的公平、公正、公開進行,該縣還邀請縣內外專家擔任評審。比賽共設組織獎、劇目獎、導演獎、表演獎、鼓勵獎等獎項,並在11月21日晚舉行的紅楓旅遊節閉幕晚會上進行頒獎。本次所參賽的壯劇團都是各鄉(鎮)業餘組織起來的文藝演出參賽隊,通過第一屆的南路壯劇文藝匯演,這些壯劇團不僅表演水準得到提高,而且演出內容題材的多元化也讓專家們刮目相看。其中,一批如《生男生女都一樣》、《承諾》、《醒娘》、《紅日照山村》、《再窮不擼佬踏瞞》、《活路》等參賽節目都真實反映了當地的民眾生活,受到專家評審的一致好評。

靖西南路壯劇

歷史脈絡

德保首屆南路壯劇匯演德保首屆南路壯劇匯演
靖西縣是著名的壯族聚居區,壯族人口占99%以上,她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靖西南路壯劇起源於清代道光年間,流傳至今已有近200年歷史,2010年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靖西南路壯劇主要流傳於靖西縣中南部的新圩、新靖、化峒、同德等鄉鎮。新靖鎮的壯劇早在清代就開始興盛,縣城街上解放前曾有兩個劇團,20世紀50年代還經常上演壯劇節目,到60年代原先的古裝劇改換成現代劇。

交流演出
近幾年,廣西壯劇團靖西分團利用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建設及中國-東協博覽會落戶南寧的機遇,曾多次到越南高平省、諒山省等地進行文化交流演出,越南高平省歌舞藝術團也兩進靖西演出。無論在正式演出場合,還是在交流聯歡活動中,兩國藝術工作者唱起南路壯劇的傳統曲牌,竟然渾然一體,得心應手。
2006年5月,在為期6天的高平邊境旅遊節、國際商貿旅遊展銷會上,應越南高平省邀請,廣西壯劇團靖西分團在越南高平省與越南高平省藝術團同台獻藝,深受高平觀眾喜愛。南路壯劇藝術風格,深深吸引越南高平藝術家,他們在演唱中套用了壯劇曲調,唱起越南歌詞,將中國優美的壯劇曲調演譯到越南的歌詞中去,使歌舞既具獨特的越南民歌風味,又具廣西壯民族藝術風格。廣西壯劇團靖西分團和高平越劇的同台演出,既展示出南路壯劇、高平越劇各自的藝術風格,也展示了中越兩國邊民珍惜和平與自由,追求真、善、美的時代要求。

靖西南路壯劇的基本特徵

靖西南路壯劇作為壯劇的一個分支,具備了壯劇以下一些基本特徵:
1.原生性。南路壯劇是在壯民族生活的土壤中產生,在壯族民間歌舞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戲曲藝術形式,因而具有原生性和原始性的特徵。南路壯劇主體唱腔“平板”的演變很好地說明了這一特徵。
2009年12月28日至30日德保縣舉辦南路壯劇匯演劇照2009年12月28日至30日德保縣舉辦南路壯劇匯演劇照
2.民族性。南路壯劇所反映的主體內容、思想觀念、審美情趣及其表現形式,都具有鮮明的民族性特徵。首先,南路壯劇的主要是根據壯族神話傳說、民間故事和一部分現代生活改編的,它通過舞台藝術形象,反映壯族。南路壯劇傳統劇目的劇本都是來自壯族傳統的創世英雄史詩和長篇故事歌謠,如:南路壯劇的傳統劇目《布伯》等,反映壯族人民與自然作英勇鬥爭的豐功偉績;《莫一大王》等,表現敢於對抗皇帝的不屈不撓鬥爭精神;《寶葫蘆》等,體現勞動人民智慧、揭露封建統治階級罪惡行徑;《儂智高》等,反映宋代壯族領袖率領壯族人民抵禦外侮和反抗封建王朝壓迫的英勇鬥爭;《農家寶鐵》、《甫牙歌》等,歌頌忠貞愛情、追求幸福生活。即使是一些移植自漢族故事的劇目,也被完全融入地方化、民族化的人物和情節。如在壯劇《梁山伯與祝英台》中,祝英台成為農家女,挑水在井邊與梁山伯相遇對歌,情投意合而雙雙到柳州讀書。即使是反映現代題材的南路壯劇,劇目也十分鮮活,充滿濃厚的民族生活氣息。從一定的意義上可以說,南路壯劇是壯族人民的歷史、現代生活的縮影。其次,南路壯劇的唱詞結構,保持著壯族特有的歌謠藝術風格。第三,南路壯劇的樂器配置,以壯族樂器為主奏樂器,體現了鮮明的民族器樂文化特徵。
3.民眾性。南路壯劇產生於民間,是壯族民眾喜聞樂見的戲曲藝術形式,壯族地區的農村是它展示的大舞台,因此具有廣泛的民眾性。各地的業餘壯劇班,是為了滿足民眾的文化生活需要而自發組織的,很多傳統劇目都取材於民眾所熟悉的民間傳說和社會現實生活故事,反映壯族人民民眾的生活理念,因而受到壯族民眾的支持和喜愛。
4.傳承性。壯劇藝術自誕生以來,就是靠著民間藝人手把手地口傳心授,一招一式演示而歷代傳承。。南路壯劇藝人是集民間歌手、歌師和壯劇演唱技藝於一身的民族文化傳承人。他們熟悉本民族的歷史,了解當地的社會生活、風俗民情和壯族人民的心理需求,精通壯族民眾語言,又能抄錄和創編各種唱本,對壯劇的生存、保護、傳承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各地的壯劇就是靠民間藝人組成的戲班、師館(團)一代接一代傳承延續下來的 。

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指為保護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通過申報、審批後確定的名錄。這裡介紹的是國家級和自治區(省)級的壯族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供讀者了解和賦予人文關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