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標籤
時間:2006年
類別:民間音樂
地區:廣東
編號:Ⅱ-51
申報地區或單位:廣東省大埔縣
簡要概述
廣東漢樂分布在廣東梅州、汕頭、韶關、惠陽等地區,又以梅州市大埔縣為代表,舊稱客家音樂、外江弦、儒家樂、漢調音樂等。據查是古代漢民由中原南遷時帶入的,有"中州古樂"之稱,在大埔流傳至少有五百年以上的歷史。廣東漢樂保留了原有中原音樂的特點,並與大埔當地的民間音樂(如打八音、中軍班音樂)等相融合,同時又吸納了潮樂(如大鑼鼓)的一些成分,已成為廣東三大樂種之一。
在長期的流傳中,漢樂有過種種稱謂。如"國樂"、"中州古韻"、"客家音樂"、"外江弦"、"漢調音樂"、"鑼鼓吹"、"打八音"等。為了正本清源,一九六二年第一屆羊城音樂會上,經眾多音樂家研討,正式定名為"廣東漢樂"。
歷史溯源
廣東漢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隨著歷代漢民族的南遷,自4世紀魏晉時代以來,漢民族發生了多次大規模的南徙。尤以13世紀宋亡前後,南徙規模最大。南遷的漢民族,居住在粵東、閩西和贛南。先入為主,後至為客,當地人稱他們為"客家"。客家人帶來了異鄉習俗,還帶來了古代的中原音樂文化,"中州古調"、"漢皋舊譜"就是世代相傳的舊有樂譜。據此,廣東漢樂已有1600多年歷史,即使是宋亡前後起算也有700多年了。
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大埔縣誌》設祭祀禮樂欄目,詳載了琴、瑟、鍾、磬、笙、簫等樂器,並附迎神、祭奠、送神用的"鍾、呂"文字古樂譜五首。在民間,明崇幀末年,大埔楓朗人羅淑予在清入主後,避往山間,每日操琴讀書自娛。清乾隆元年明通進士大埔百侯人楊纘烈在海南瓊山書院教書時,登明冒塔,其傳記云:"時柳葉徐鳴,月色如霜,回齋援洞蕭奏《水龍吟》一弄別去。"以上見《大埔縣誌》人物篇,稱為"儒家音樂"。至於中軍班音樂,民間大鑼鼓和八音等,清乾隆十年(1745年)《大埔縣誌》卷之十《民風。立春》載:"立春先一日,各里社戲劇、鼓吹以逆土牛,農民視牛色辨雨D."鼓吹就是中軍班音樂和八音鑼鼓泛稱。再說廟堂音樂,唐朝已有寺觀僧尼,為適應當地民俗風情,佛曲吸收了民歌、民謠和流行小調,同時請中軍班音樂藝人以嗩吶伴奏,一直沿襲。
晚清至抗戰前,在粵東的廣東漢樂館已相當普遍。而城鎮更出現固定的樂社機構。這一時期"儒家音樂"有以下特徵;
一是既奏漢樂又兼唱皮黃。漢樂和漢劇音樂得到相互促進。
二是從事研究。20年代起,錢熱儲(大埔人),常在《汕頭日報》發表"漢調音樂"評論。民國22年(1933年)創辦《公益社樂劇月刊》,刊出了11期。著名的漢樂大師何育齋,將近百首傳統絲弦樂曲加以整理,註明段落,演奏中的加花則用小字記在偏旁。記譜法已較前改善。
三是絲弦樂曲空板的出現。一百年前的舊有樂譜與本世紀年代的樂譜相比較,前者樂句有字音出現在板里(即小節的第一強拍),後者則變為空板,如《翠子登潭》、《將軍令》和《有緣千里》等。這是音樂藝人演奏中的再創作並得到公認許可的。
四是樂譜資料相繼出版。如萬川(大埔舊縣名)晉陽志樂土編纂的《琴學指南》由石叻(新加坡)和盛印務局於民國22年(1933年)印刷出版,收入《出水蓮》、《小楊州》等工尺譜42首。民國23年出版《星洲客屬總會國樂部五周年紀念集》,詳訂工尺譜近200首,並注板眼。同年,由大埔陳嘯虎編的《國樂譜》出版,收入工尺譜樂曲45首。抗日戰爭前夕,興寧國樂社出版了石版印刷的《國樂譜》,收有工尺譜約100首。這些出版物對廣東漢樂的傳承起到很大作用。
五是建立民眾的樂社組織。如潮州的"揚風國樂社";大埔的"同益國樂社"。"同藝國樂社"、"百侯儒樂社";汕頭的"公益社"、"以成社";西河的"保定國樂社";梅縣區的"藝光國樂社";興寧的"興寧國樂社";廣州的"潮梅音樂社"等等。可見這時期廣東漢樂的興盛。
六是廣東漢樂前輩饒淑樞於民國16年(1927年)根據二胡創製的提胡取得成功。提胡的音色柔美而渾厚,音域寬廣,更適合廣東漢樂的演奏,從而取代了六角二胡。
抗日戰爭以後,人民生活困頓,廣東漢樂活動大大減少。
建國後,廣東漢樂得到充分重視並有很大發展。原有樂社改稱俱樂部,有的成為漢劇班社。一些中軍班藝人也加入了漢劇團樂隊,活動更加廣泛。尤其是1956年,以饒叢舉、饒淑樞、羅九香3人為代表的"客家音樂小組",隨廣東代表團赴京參加第一屆"全國音樂周",獲得成功。演奏的廣東漢樂受到廣泛讚譽,井灌制《單點頭》、《昭君怨》等十餘首樂曲唱片。1959年,古箏名家羅九香赴西安參加全國古箏教材會議,被譽為南派箏代表。1962年,16名樂手組成廣東漢樂代表隊參加首屆"羊城音樂花會",作專場演出錄製唱片。特別是中軍班演出的《飯後茶》、《嫁好郎》等民間習俗的妙趣橫生的曲目,深受來自全國各地音樂界人士的讚譽。此後,廣州音專開設廣東漢樂班,以培養漢樂人才。1987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廣東省舉辦音樂演出周,廣東漢樂小組應邀參加演出6個場次,影響甚大。80年代以後,廣東漢樂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並且出版了眾多音樂資料和樂譜資料。如1982年出版的《廣東漢樂三百首》。
藝術特色
廣東漢樂作為廣東省地方民間樂種之一,有自己的完整體系和藝術風格。傳統的廣東漢樂所用樂器有文樂和武樂(打擊樂)之分,文樂類的特色樂器有頭弦、提胡、椰胡、嗩吶和箏;武樂類的特色樂器有大鑼、豌鑼、當點。廣東漢樂的曲目豐富,演奏形式多種多樣。80年代有譜可查的曲目就達600多首,其中絲弦音樂350多首,中軍班音樂60多首,項吶曲牌120多首,民間小調60多首。其樂曲有來自中原宮廷音樂、古代音樂的,如中軍班樂曲《大樂》、絲弦音樂《南進宮》;有由古琴曲演變或摹仿而來的,如《漁樵問答》;有原屬琵琶曲的,如《浪淘沙》;有原屬戲劇曲牌的,如《得勝令》;也有由民歌、小調轉化的,如《剪剪花》。線弦樂曲有"串調"和"大調"之分,大調指68板樂曲,余為串調。廣東漢樂有"硬線"與"軟線"之別。中軍班音樂的樂曲按其用途性質分為禮樂、喜樂、祭祀音樂、敲板調和小調吹奏等門類。
從漢樂曲牌名稱來看,既有高貴氣派的《將軍令》、《北進宮》、《朝天子》等,也有典雅清秀具有儒家風範的《柳葉金》、《琵琶調》、《西廂詞》等,還有緊貼大眾生活的《迎賓客》、《百家春》、《嫁好郎》等。在當今的影視藝術舞台上經常可以聽到漢樂《出水蓮》那優雅高潔的鏇律,它已經成為廣東漢樂的代表作。從廣東漢樂演奏的樂器看,有文樂和武樂之分。文樂類的特色樂器有頭弦、提胡、柳胡、嗩吶和箏;武樂類的特色樂器有大鑼、碗鑼、當點。
主要分類
按照傳統的演奏形式、長期沿革的演奏習慣及不同用途,廣東漢樂分成五個類別。
一是絲弦樂,俗稱"和弦索"。它是廣東漢樂中最普及、最大眾化的演奏形式。演奏時以頭弦(俗稱"吊規子")或提胡領奏,配以揚琴、三弦、笛子、椰胡等樂器。
二是清樂,又稱儒樂。它追求比較高雅的演奏形式,為文人雅士所偏好。演奏時樂器較少,主要有古箏、琵琶、椰胡、洞簫等,人稱箏、琶、胡"三件頭"。
三是漢樂大鑼鼓,又稱八音。它主要套用於民間迎神賽會或鬧元宵等客家傳統節日。演奏時以嗩吶主奏,另輔以大鼓、蘇鑼、大小鈸、碗鑼、銅金、小鑼、馬鑼(八音用)等打擊樂器。
四是中軍班音樂。歷史上它主要由職業或半職業的民間音樂班社演奏,作為儀仗性質的音樂,主要用於民間的婚喪喜慶活動。演奏時以嗩吶為主奏樂器,配以打擊樂和若干絲弦樂。
五是廟堂音樂。它是舉行宗教法事時演奏的吹打音樂,演奏時以嗩吶為主,配以打擊樂和若干絲弦樂。
廣東漢樂的傳統樂器分為兩大類。一是文樂類:有頭弦(俗稱吊規子)、提胡、椰胡、低音胡、笛子、洞簫、嗩吶、笙、月弦、三弦、洋琴、琵琶、箏;二是武樂類:有正板(片鼓)、副板(片鼓)、小鼓、大鼓、堂鼓、戥子、小鈸、碗鑼、當點、馬鑼、小鑼、銅鑼、大鑼。
廣東漢樂曲目豐富,從已整理出版的《廣東漢樂曲目集》來看,共有曲目612首,其中絲弦樂430首,清樂56首,漢樂大鑼鼓23首,中軍班音樂62首,廟堂音樂31首。代表曲目有絲弦曲《單點尾》、《玉山坡》、《思夫》,嗩吶曲《粉疊》、《普天樂》、《玉芙蓉》,廟堂音樂有《一封書》、《水底魚》等。其中部分樂曲來自中原宮廷音樂、古代音樂,保存了唐代宮廷樂律,如中軍班樂曲《大樂》、絲弦音樂《南進宮》等。廣東漢樂廣納百家之長,如《漁樵問答》是由古琴曲演變或模仿而來的,《剪剪花》是由民歌小調轉化的,《得勝令》也原屬戲劇曲牌的。
傳承意義
七百多年前,中原古漢樂從中原流傳到粵東等邊遠山區,並與客居地的民間吹打樂,廟堂音樂等樂種融匯交流,從而形成了別具特色的音樂流派,成為廣東省的三大樂種之一。大埔有著良好的漢樂基礎,民間漢樂活動由來已久,漢樂演奏點遍布城鄉,據大埔縣誌載述埔之風俗"家誦戶弦"。據不完全統計,全縣有漢樂隊38個,家庭漢樂演奏點60多個,廣東漢樂研究會會員200多人。
2004年,大埔縣被省文化廳命名為“廣東漢樂之鄉”。200多年前,中原古漢樂流傳到粵東等地,與客居地的民間吹打樂、廟堂音樂等融會交流,從而形成別具特色的音樂流派,成為廣東三大樂種之一。
中國民間音樂非物質文化遺產
民間音樂又稱民間歌謠、民俗音樂、民間短篇詩歌等,簡稱民謠、民歌、民樂或民曲,國際民間音樂協會的解釋定義為“經過口傳過程發展起來的普羅大眾音樂”,也就是該音樂散布過程,純粹是由演奏者或音樂接收者記錄教習,並親自相傳所得。其範圍包含歌曲、簡單樂器演奏,甚至舞曲曲調與步伐。 |
左權開花調 | 河曲民歌 | 蒙古族長調民歌 | 當塗民歌 | 巢湖民歌 | 畲族民歌 | 興國山歌 | 興山民歌 | 桑植民歌 | 梅州客家山歌 | 中山鹹水歌 | 崖州民歌 | 儋州調聲 | 石柱土家兒調 | 巴山背二歌 | 傈僳族民歌 | 紫陽民歌 | 裕固族民歌 | 藏族拉伊 | 靖州苗族歌 | 川江號子 | 南溪號子 | 木洞山歌 | 川北薅草鑼鼓 | 侗族大歌 | 侗族琵琶歌 | 哈尼族多聲部民歌 | 彝族海菜腔 | 那坡壯族民歌 | 澧水船工號子 | 古琴藝術 | 蒙古族馬頭琴音樂 | 蒙古族四胡音樂 | 嗩吶藝術 | 遼寧鼓樂 | 江南絲竹 | 海州五大宮調 |嵊州吹打 | 舟山鑼鼓 | 十番音樂 | 魯西南鼓吹樂 | 板頭曲 | 宜昌絲竹 | 枝江民間吹打樂 | 廣東音樂 | 潮州音樂 | 廣東漢樂 | 梁平癩子鑼鼓 | 土家族打溜子 | 河北鼓吹樂 | 晉南威風鑼鼓 | 絳州鼓樂 | 上黨八音會 | 冀中笙管樂 | 銅鼓十二調 | 西安鼓樂 | 藍田普化水會音樂 | 回族民間器樂 | 文水子 | 智化寺京音樂 | 五台山佛樂 | 千山寺廟音樂 | 蘇州玄妙觀道教音樂 | 武當山宮觀道樂 |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 | 南音 | 泉州北管 | 黃河號子 | 武德鎮抬鼓 | 西坪民歌 | 淅川鑼鼓曲 | 豐收鑼鼓 | 石台十番鑼鼓 | 酉華唱經鑼鼓 | 留左吹打樂 | 高郵民歌 | 海門山歌 | 南鄉田歌 | 萬載紙棚山歌 | 靖安打鼓鏟山歌 | 銅鼓客家山歌 | 豐城花釵鑼鼓 | 運河船工號子 | 襄陽火炮 | 八十八行 | 單弦拉戲 | 向壩民歌 | 黃州點子 | 房陵鑼鼓歌 | 呂家河民歌 | 絲弦鑼鼓 | 盪腔鑼鼓 | 民間歌謠 | 超化吹歌 | 硪工號子 | 洛陽海神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