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音樂

京音樂是唐宋年間的曲子與民間音樂、宮廷音樂完美融合的經典之作,它在曲譜、發聲、樂調、樂器的演奏技巧等方面,都多處繼承唐宋樂曲的精髓。其特點是以吹管樂器為主奏樂器,輔以雲鑼、鼓、磬等打擊樂器,曲調古樸典雅、悠揚深沉,樂曲結構編排嚴謹但又富於變化,採用中國的傳統記譜法——工尺譜來記譜。智化寺京音樂有著保守、嚴格的傳承訓練方式,它是中國唯一按代傳襲的樂種。

簡介

京音樂 京音樂

建於明正統十一年的北京智化寺是佛教京音樂的中心,即智化寺音樂,包括禪門(聲樂)、音樂門(管樂)、法器(打擊樂)三部分,分別用於佛教法事活動。長期以來,一直遵以嚴格的師承關係,在演奏姿勢及技巧,甚至是樂譜傳承方面都非常嚴謹,比較完備地保留了古老的風貌。傳承至今,有古譜十餘部,刊載曲牌600餘首。目前已傳至第二十八代。

古老的智化寺京音樂,對於研究中國佛教音樂藝術、中國音樂史、民族音樂學等學科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源起流變

北京智化寺始建於明代正統九年(1444),初為明英宗時期司禮太監王振"舍宅為寺"所建的寺院,1961年被國務院列入首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智化寺京音樂至今已傳承五百六十多年,被譽為中國古代音樂的"活化石"。

大太監王振當年邀得明英宗“敕建”之封號建寺後,為了使其“手握王爵”的權力得以向世人展示,擅自把部分宮廷音樂移入寺院訓練僧人演奏傳習,即佛教樂曲“京音樂”(又稱經音樂),迄今為止已有五百六十多年的歷史。

27代傳人本興師傅 27代傳人本興師傅

大約在道光、鹹豐年間(公元1821-1861年),智化寺京音樂向外傳授到天仙庵,以後又分別傳授到成壽寺、水月庵、地藏寺、夕照寺、觀音廟、火神廟、九頂廟及普寧寺等十餘座寺院,智化寺京音樂逐漸成為北京北傳佛教音樂的中心。

智化寺京音樂從20世紀80年代起即得到政府、音樂界人士和佛教界人士的發掘搶救。1986年3月,在班禪大師和佛教協會趙朴初會長的支持下,以智化寺的京音樂為基幹,組成北京佛教音樂團,樂團還曾多次赴國外訪問演出。 

 

演奏曲目

音樂演奏 音樂演奏

01.醉翁子     02.喜相逢     03.垂絲釣    04.四季    05.送仙人
06.水晶宮     07.醉太平     08.千秋歲   09.小華嚴 10.三皈贊
11.山荊子    12.拿天鵝     13.雁過南樓 14.春夏秋冬 等

演奏的曲目主要來源於《音樂腔譜》。此譜是智化寺第l5代傳人永乾於清康熙三十三年(1649年)抄寫的。這是一本工尺譜。譜中記譜符號、點板方式與民間不盡相同。而智化寺這種記譜方法恰與宋代字譜相同。其中點板符號”同唐代工尺譜一樣。智化寺的《音樂腔譜》雖為清代僧人抄寫,但留有唐宋音樂字譜的痕跡。譜中曲牌來源不一,豐富多采。有與唐代教坊曲同名的《望江南》、《千秋歲》等,有與元曲相似的《山荊子》、《點絳唇》等。其中最多的是為宗教活動服務的曲牌,如《三寶贊》、《金字經》、《五聲佛》等。

音樂特色

智化寺京音樂,使用的樂器有八種,各曰:雲鑼、鐺子、鐃、鈸、子、管(古稱篳篥)、笙、笛。但在有些方面,與民間一般樂器不同。如笙,民間一般為十三簧,而智化寺的笙為十七全簧。笛的音調也高。而管子,為京音樂的主要樂器,民間一般八孔,智化寺則為九孔(前七孔,後兩孔)。雲鑼,又稱九音鑼,最早為明成化年間製作,音色醇美,也稱得上是一件文物。鐺子,演奏時用槌敲擊,聲音柔和,別具一番特色。
京音樂共約300餘首樂曲,但至今只有48首樂譜。其樂器分為兩類:一是吹奏樂器,主要有管、笙、笛;一是擊奏樂器,有雲鑼、鼓、鐺子、鈸、鐃、子等。樂隊編制為9人14件樂器。 

曲牌

智化寺音樂的曲牌分為只曲和套曲兩種。單獨演奏的曲牌叫“只曲”,若干首曲牌聯綴演奏的名“套曲”。白天禮拜《華嚴寶仟》時用的套曲為《中堂曲》;晚上施放《瑜伽焰口》時用的套曲名《料峭曲》。套曲結構模式有所謂序、身、尾之分。如《料峭曲》的序曲為《好事近》,以《千秋歲》、《醉太平》、《滾繡球》為“身”曲,以《四季》為“尾”曲。

樂制

智化寺的音樂樂制,在辦法會、作佛事時,一般由九位僧人誦經、禮仟、敲擊法器,分別吹奏管二支,笙二串,笛二支,雲鑼兩架,大鼓一面,饒、鈸各一副,檔子一面,鑷子(小鈸)一副。在管樂中,管為九孔(前七後二),笙有十七簧。根據北宋陳場《樂書》的記載,九孔管、十七簧笙為唐宋舊制。演奏時,管子處於領奏地位,要求忠實於原譜,以奏出神韻佳,笙應富於節奏感;笛的演奏應自由活潑地穿插於鏇律之中。各種樂器的演奏者,既相互照應又各自發揮所長,既避免單調齊奏又不得有亂章法!以此體現智化寺音樂的獨特風格。

價值

保存了宋代古樂甚至更遠的隋唐燕樂遺音,為國內、國際都十分罕見的完整、真實的古代音樂資料。智化寺京音樂和西安城隍廟鼓樂、開封大相國寺音樂、五台山青黃寺音樂、和福建南音,同屬我國現存的最古老音樂。

智化寺簡介

智化寺建於公元1443年(明英宗時期),第二年英宗賜名"智化禪寺",意思是"以佛的智慧渡化人,其實是當時的司禮監總管王振的家廟。 
《明史》中對智化寺的描述是"窮極土木"四個字,即使到今天,還能從遺留下的宏偉建築、精美的壁畫造像以及北京地區惟一留存的 明代轉輪藏等文物中,依稀看出當年氣象。 
智化寺 智化寺
 
就是這位開明代宦官亂政之風的大太監王振,導致了"土木堡之變",明英宗被蒙古瓦剌部俘虜,他也死在亂軍之中。幾年後,明英宗經過"奪門之變"重新登上皇位,為了遮掩自己的羞恥,竟然在此為禍國殃民的王振建起精忠祠。明朝智化寺的地位非常高,前三代主持都是由四品以上的僧官來擔任,香火非常旺盛。直到清朝乾隆七年,山東道的監察御史 沈廷芳進京述職路過智化寺,看見眾多不明真相的善男信女在給王振像 磕頭燒香供奉。沈廷芳曾經參加過編纂《明史》,了解王振的罪行,感到十分憤慨。於是,他給乾隆上了一道奏摺。乾隆很快批示,讓地方官封了智化寺,拉倒王振的石碑,並且將石碑上刻有王振名字的地方統統鏟掉。對智化寺而言,這無疑是沉重的打擊。之後,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就住在智化寺,也對寺院進行了破壞。這座寺廟陰錯陽差地被歷史遺忘,卻為北京保留了一座最完整的明代風格的木製結構建築群,同時又是集音樂、佛經、壁畫等佛教藝術為一體的寺院。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