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芒那節

壯族芒那節

壯族芒那節,是隆安縣六月初六的節日,這一節日來源於壯族先民古駱越人的稻神祭活動,它也是稻神祭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簡介

隆安縣六月初六有一個獨具文化特色的民間節慶叫壯族“芒那節”(稻神節),這一節日來源於壯族先民古駱越人的稻神祭活動,它也是稻神祭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這一天各村的各家各戶都要舉行祭稻神祈豐收活動,並且廣邀親朋好友前來作客,活動場面既熱鬧又隆重。這一主祭祀活動的地方是大石鏟祭祀遺址密布的博浪、儒浩等村屯。稻神祭植根於大石鏟祭祀,歷史悠久,文化內涵深厚,是隆安縣廣西壯族自治區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稻神祭”活動主祭區的博浪村民眾在“鳥田”遺址舉行傳統的稻神祭儀式,由各家在自己的田塊里插上茅草標並舉行祭稻神儀式、師公班師公則在大祭壇演示傳統的請稻神、招稻魂、驅田鬼儀式,“稻神祭”活動以其當地原生態的“那”文化祭祀習俗遺存表演讓現場遊客對神秘的隆安縣“那”文化稻神祭嘆為觀止。而在該縣喬建鎮博浪村博浪國小舞台上表演傳統的“那”文化遺產壯族駱垌舞與“婭王賜福”舞表演,以及天琴葫蘆絲駱越古樂器演奏及民歌演唱,則讓慕名而來的遊客領略到了原汁原味的古典“那”文化藝術。

活動

壯族芒那節壯族芒那節

壯族芒那節,除了求雨,完整的壯族芒那節活動還包括“祭農具”,六月初六“招稻魂”“驅田鬼”“請婭王”、七月廿“祭姆王”等六大活動內容。整個祭祀活動,以六月初六的“招稻魂”“驅田鬼”“請婭王”等三個儀式最為熱烈、最為隆重,它是整個壯族芒那節的核心。一系列稻作祭祀活動,從農曆四月初八開始,至七月廿日結束。

隆安壯族芒那節伴隨著古駱越人的稻作生產、生活而產生,通過歷代的農業生產而發展。尤其是進入非物質文化遺產蒐集整理階段和隆安縣決定打造隆安“那”文化品牌以後,壯族芒那節更是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得以全面和發揚。

近年來,壯族芒那節期間,除了舉辦傳統的祭祀活動外,還增加了“百家宴”活動,六月初六,主要的祭祀儀式結束後,全村上下拖家帶口來,參加百家宴。百家宴上,蘆笙、竹笛、天琴合奏齊鳴,為宴會增添了許多歡樂和諧的氣氛。當酒足飯飽後,人們開始進行各種各樣的文藝活動。由村民集資請來的各種文藝團體開始表演,以粵劇、壯劇、舞獅和山歌對唱為主,還有猜謎語、打籃球等民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

在那桐鎮,四月初八除了“求雨”和“祭農具”外,還進行農具交易活動,人們不失時機地帶來眾多的農具在集市易,場面非常紅火,年年購銷兩旺。

歷史

壯族芒那節壯族芒那節

壯族芒那節以廣西西南部,以隆安縣為中心,波及左右江三角洲地帶,東起金陵、壇洛,南起扶綏縣的中東、昌平、黎渠,西北至田東田陽平果武鳴等縣鄉鎮。祭祀最為集中的是隆安縣的那桐、喬建、丁當、南圩等鄉鎮。淥水江、羅興江、右江這三江會合處的羅興、鷺鶿、博浪、儒浩、廷羅等村屯是隆安縣壯族芒那節的中心區。

隆安壯族芒那節是桂西南壯族人民,在長期的農耕生活和稻作習俗中形成的以娛神為內容的帶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祭祀活動,含有歷史、教、民俗、藝術、商貿等諸多文化內容。據稱,隆安縣壯族芒那節萌芽於新石器時代隆安大龍潭的石鏟祭祀活動,與石鏟祭祀有一定的歷史淵源。大石鏟是壯族古稻作文化的標誌性文物,原先是一種稻作生產工具,後演變成一種祭祀禮器。壯族芒那節是“那”文化的一部分,而“那”文化就是指稻作文化。因為,在壯語中,“芒”“那”分別是“神”和“水田”“水稻”之意,芒那節即稻神節。

農曆六月,水稻抽穗揚花,是一年是否豐收的重要關頭,遠古的壯民族祖先選擇稻神婭王的生日———六月初六舉行盛大的祭祀活動,藉以祈求稻神婭王的。傳說,這一天必須祭祀稻神,否則,十幾天后,水稻就會出現空實,不“勾頭”結穗。因此,壯族芒那節寄託著農民對風調雨順和豐收的期待,是當地一年中十分重要的節日。

在隆安當地,流傳著芒那節起源的傳說:遠古壯族先民以野果為生,常常食不果腹。婭王就給人們送來了黃澄澄的稻種,並人們種植和收割水稻的技術。為了感謝婭王,人們把婭王尊為“稻神”,有部分地方尊為“大王”猜謎語,還為她立了大王廟。並將她的生日六月初六作為水稻的誕生日,每年在這一天進行祭祀。

布洛陀經詩》、流行於右江嘹歌《猜謎歌》《隆安縣誌》《武鳴縣誌》以及《平果縣誌》中,都有關於壯族芒那節的記載,說明其不僅歷史悠久,而且範圍非常廣泛。隆安縣喬建鎮鷺鶿村96歲的李美杏老太太說:小時候,她就看到其祖父母每逢六月初六便到廟裡和田頭去舉行祭拜稻神儀式,而且這個活動至今不斷。

傳承

壯族芒那節壯族芒那節

隆安壯族芒那節對於研究我國桂西南壯民族的歷史、、經濟、文化等都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深遠的民族學民俗學價值。壯族芒那節中所表演的師公舞蹈和師公配樂以及服飾,具有完善而獨特的藝術價值。

在隆安壯族芒那節的“傳承譜系”中可以看出,歷史悠久的隆安壯族芒那節湧現了許多傳承人,也可以說,參加活動的每一位壯族都是其傳承人。有一些祭祀人員,當地稱之為“師公”的,成為當地的代表性藝人,他們有著獨特的傳承體系與方式。

近年來,隆安縣喬建鎮博浪村的壯族芒那節得以完整而持續地沿襲下來,與雷達的用心與用力是分不開的。如今,他是博浪村壯族芒那節第八代傳承人,1965年5月5日出生的他,大專文化,現任博浪村村委會副主任,在家務農,並組織祭祀活動。據壯族芒那節“申報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譜”中記載:博浪村壯族芒那節經過了從雷樹華、雷英霖、雷向春、雷楊亮、雷桂紅、雷昌恩、雷義一至七代後,到了“雷達時代”。而在該縣喬建鎮鷺鶿村和那桐鎮的芒那節,則分別進入了第五代的“陸春莊時代”和第十四代的“盧祥文時代”。壯族芒那節的師公傳承人皆出自那桐鎮上鄧村,至陸漢滿,已是第六代,前五代依次為:陸高林、陸樹林陸志宏、李文龍和陸善利。

在隆安縣那桐鎮,記者見到了一臉濃妝的盧祥文,他是那桐社區居委會的一名幹部,正“身先士卒”,參與新編歌舞《那之韻》的演出,看著他在舞台上稍顯粗拙的動作,記者還是為他作為芒那節傳承人努力“那”文化的行為而。

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指為保護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通過申報、審批後確定的名錄。這裡介紹的是國家級和自治區(省)級的壯族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供讀者了解和賦予人文關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