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信息
所屬地區:廣西·天等縣、馬山縣、平果縣遺產名稱:壯族打礱舞
所屬性質: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遺產編號:125
申報人/申報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天等縣、馬山縣、平果縣
申報日期:2010年
遺產級別:自治區/省
簡介
“打礱”是壯語稱謂,“打”乃敲擊的意思,“礱”即舂米的木臼,漢人稱之為“舂堂”。
“打礱”原來是在酬神還願,求祥納福的祭儀“打齋”中舉行的活動。傳說古時候,有一年大旱,田地龜裂,莊稼無法下種。人們仰天哀嘆,望著空空的木臼,情不自禁地拿起榔桿敲擊礱底,頓時發出震耳欲聾的咚咚聲,傳遍村村寨寨。隨著各鄉鄰也跟著打起礱來。如雷的礱聲響徹上天,玉皇大帝便派太白金星下凡查看,得知天下大旱的情況後,便派“職風”(魔禮青)、“職調”(魔禮紅)、“職雨”(魔禮海)、“職順”(魔禮壽)四兄弟(風調雨順)下凡,各顯神通。雷公閃電打雷下雨三七二十一天,旱情解除。人們奔走相告,礱聲四起,一片歡騰。
後來,每個村莊都立土地廟,並且不管天旱或下雨,每隔三年逢閏年(當地人認為閏年不吉利)都要到廟前舉行打齋活動,而打齋必須先打礱。打礱必須從正月初一開始,意思是辭舊迎新,讓礱聲把閏年不吉利的東西趕跑,祈求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當時曾流傳這樣一首民謠:“初一打礱鬧洋洋,人畜興旺糧滿倉。若是新年礱不響,全峒人畜鬧饑荒。”人們從正月初一開始打礱,跳起打礱舞,一直到二月某日打齋時為止,打齋結束後,打礱舞才停止。
表演
打礱舞的表演者不分男女老少,少則4人,多則12人,站於礱的兩側,雙手持木杵(舂米的工具)或木棍,敲擊礱壁,礱底和礱邊,或以二人為一組對擊木杵(棍)兩頭。打法有“拖打”、“沖打”、“點打”、“撩打”及“對打”等,各種打法可在一人指揮下任意反覆和組接,盡興而止。舞者以礱聲為節而舞,節奏有2/4和3/4兩種,通過擊打礱的不同部位和輕重對比,使之產生一種特殊的音響效果。加上木杵的分量重,舞者擊礱動作的力度較強、幅度較大,並隨之產生了雙膝上下顫動、身肢左右擺動的動律,腳位也隨之出現了並步、小八字步、踏步和點步等變化。跳打礱舞時,男的身穿藍色對襟上衣,中式長褲,系紅色腰帶;女的身著斜襟上衣,中式長褲,系胸兜。礱則以長木挖空製成,長約8尺,寬約1尺5寸,高約1尺8寸,木杵長約3尺,木棍約4尺5寸。
記載
“打礱”早在唐代即有記載,唐人劉恂《嶺表異錄》云:“廣南有舂堂,以渾木刳為槽,兩邊約十杵,男女間立,以舂稻糧。敲磕槽舷皆有遍拍,槽聲若鼓,聞於數里,雖思婦之巧弄秋砧,不能比其瀏亮也。”宋人周去非在《嶺外代答》中也有記述:“靜江民間獲禾,取禾心連穗收之,謂之清冷禾,屋角為大木槽,將食時取禾舂於槽中,其聲如僧寺之木魚,女伴以意運杵成音韻,名曰舂堂,每旦及昃則舂堂之聲,四聞可聽。”因此,打礱舞是一種歷史悠久的舞蹈。隨著歷史的推移,打礱舞已不僅是打齋活動中的一個項目,而成為壯族百姓喜聞樂見的一種節慶習俗舞蹈,廣為流傳。
打礱舞是壯族最古老的民間舞蹈藝術,在平果、田陽、百色、大新等地皆有流傳。而在田東,打礱舞早已絕跡。
最古老的民間舞蹈藝術
礱是壯族專用於稻穀的一種脫粒工具,用粗大堅實的山木刳鑿製成,形如魚舟。由於用木杵在礱槽內舂穀脫粒時發出有節奏的“嗵嗵”聲音,婦女們自覺或不自覺地踏腳起舞,久之成為舞蹈動作,各有節律。再往後,人們不需要脫粒勞作,亦將礱作為舞蹈道具,在節慶時敲擊唱歌以娛樂,礱便脫離原來的生產工具功能。
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指為保護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通過申報、審批後確定的名錄。這裡介紹的是國家級和自治區(省)級的壯族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供讀者了解和賦予人文關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