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悲歌

壯族悲歌

壯族悲歌,這種曾在忻城縣及其周邊一帶壯族人居住區域流行了上百年,主要揭露封建殘暴統治,描寫愛情悲劇、生離死別、遺棄孤兒等內容的唱曲,多以訴苦為主,記錄的是真實的故事。如今,在忻城縣果遂鄉一個偏遠的山村里,有一位老者不僅會唱悲歌,能用壯文為人記錄整理歌詞,還能用悲歌的唱腔唱出新社會發生的故事,讓悲歌變成“喜歌”,繼續流傳於世。

簡介

從壯族名史家黃現璠所撰《談僮歌》一文中可知,壯族古代民間歌謠包括許多訴苦歌(長工苦歌、媳婦苦歌、單身苦歌、嘆苦歌、怨命歌)和悲歌。在忻城縣的大石山區,有一種專門以控訴苦難、哀嘆不幸、警示世人為基調的唱曲,這些唱曲都是用壯族方塊字抄寫,在當地已流傳了上百年,民俗研究專家將其統稱為壯族悲歌。

遺產信息

項目名稱:壯族悲歌

所屬性質:廣西壯族自治區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藍柄玉(男 1945.1)

遺產編號:61

申報地區:忻城縣

申報日期:2008年

發現整理

..
“壯族悲歌”的發現,源於數十年前的一段歷史。1985年11月,忻城縣文化館工作人員在蒐集該縣民間文學資料過程中,意外發現壯族傳統長歌在紅水河兩岸的廣大山區,有著豐富的蘊藏量。這些長歌,以“五言勒腳”和“三跳歡”為主要表現形式,均以控訴苦難、哀嘆不幸、警示世人的悲歌見長。工作人員認為,這是一筆寶貴而豐厚的文化遺產,應該加以發掘整理。1986年4月和5月,由忻城縣文化館工作人員梁秀雲(後來擔任縣文化館館長)、鄭永傑遂意鄉文化站工作人員黃家卓,以及農民歌手何劍金、黃漢榮等人,深入遂意鄉等地的邊遠山,通過民間歌手貢獻出來的手抄本和口述整理,文化館首次發掘出32首長歌。在這次民間蒐集中,工作人員得知,當地民間歌手藍祥卿黃冠群兩人,在“文革”期間不惜冒著被批鬥的風險,收藏了不少壯族方塊字手抄歌本。當工作人員找到這兩位歌手時,兩人毫無保留地將手抄本獻了出來。如今,這兩名老歌手已去世。隨後兩年,工作人員對蒐集到的歌詞進行翻譯整理。當時身為廣西民間文藝協會副主席的廣西師範大學副教授周作秋聞訊,也特地趕來忻城縣參與了部分作品的翻譯整理。1988年8月,首部《壯族悲歌選》問世,這也是迄今惟一一部整理出版的壯族悲歌選。裡面共收集了8首長歌,歌名有《棄婦恨》、《特大冤魂歌》、《盲人怨》、《哭女訴情》、《苦相思》、《情恨》等,每首長歌的名稱,都充滿了悲涼色彩。這是民俗研究專家對壯族悲歌早期的蒐集整理。

內容

從忻城縣及其周邊的興賓、合山、馬山、都安、柳江等縣市區的民間,蒐集來的手抄本,其中大部分集中在忻城縣。目前蒐集到的共有120多本,裡面抄有200多首長歌,內容涉及揭露封建殘暴統治、愛情悲劇、生離死別、遺棄孤兒、虐待老人等。這些手抄本里,最短的一首歌有數百行,最長的有上千行,字數都在數千字之間。目前收集到最長的一首歌叫《潘英妹》,共有1592行,每行5個字,整首歌共7960字,講述的是民國期間一個愛情故事。主人公潘英妹是忻城縣紅水河以南(現隸屬於上林縣地界)的一名女子。另一個主人公是忻城縣紅水河以北城關鎮一帶的男子,名叫黃浩。兩人相識後相愛,由於潘英妹的父母迷信,通過算命先生掐算,認為兩人命根不符,不讓潘英妹和黃浩繼續來往,堅決不同意這門婚事。潘英妹為了和心愛的人長相廝守,決心衝破封建迷信的牢籠,從家裡逃出來和黃浩一起到寺廟拜佛,誓死要在一起。見女兒如此態度,潘的父母最終鬆了口,同意了這門婚事,但還沒來得及成親,黃浩又被國民黨軍隊抓去當壯丁。潘英妹整天呆在家裡,以淚洗面,對黃浩極盡思念之苦,常常以歌唱出自己心中的悲苦。最終,黃浩得以回家,迎娶潘英妹。故事由悲劇變成了喜劇。

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指為保護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而通過申報、審批後確定的名錄。這裡介紹的是國家級和自治區(省)級的壯族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以供讀者了解和賦予人文關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