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族山歌

壯族山歌

壯族山歌簡稱為“壯歌”,又稱“壯族民歌”,一般指壯族人民用壯話演唱的民間歌謠。壯歌最早可以追溯到壯族原始社會時代狩獵時的吶喊。雖然吶喊不能算是歌,但它無疑孕育出了壯族山歌的種子。真正義意上的壯歌應該是從壯族原始社會中的生產勞動和祭祀活動開始,這從現在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中可見一斑。廣西壯族古老的歌圩集會和繡球一直流傳至今。壯族素以“善歌”著稱,壯鄉素有“歌海”盛譽。壯民善以山歌來表現生活,抒發自己的思想感情。壯族山歌歷史悠久,壯民從盤古開天地一直唱到如今,幾乎人人能歌善唱,已近“以歌代言”的地步。

基本信息

簡介

壯族靚妹與洋哥對歌壯族靚妹與洋哥對歌

壯族人無論男女,從四五歲的童年時代就開始學唱山歌,父教子,母教女,形成幼年學歌,青年唱歌,老年教歌的傳幫帶習俗。在農村,無論下地種田,上山砍柴,婚喪嫁娶,逢年過節或青年男女間的社交戀愛等,都用山歌來表達情意。有些地方甚至家庭成員之間的對話、吵架有時也以歌代言。唱歌幾乎成為壯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人人能歌,個個會唱。因此,廣闊的壯鄉,素有“歌海”的美譽。被詩人稱為“鋪滿琴鍵的土地”。歷史上,還湧現出不少像劉三姐、黃三弟這樣被稱為“歌仙”、“歌王”的著名歌手。

11
壯族聚居村寨,到處都可以聽到具有獨特風格的二聲部和三聲部山歌,各部之間圍繞著主鏇律,時而平行,時面交叉,高低相襯,跌宕起伏,悅耳動聽。壯族多聲部民歌各地不同歌腔約有一百多種,在廣西境內壯族多聲部山歌,遍及廣西六個地區30多個縣,其中以百色柳州河池、南寧等幾個地區流傳最廣泛。壯族多聲部山歌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深刻的人民性,在藝術形式上比較成熟和完美,它是壯族人民在長期生活實踐中所創造的精神文明的一種形態,應該看作是壯族民間音樂史上突起的高峰。它是壯族勞動人民生活經驗、思想精神和藝術智慧的結晶。
11
真正義意上的壯歌應該是從壯族原始社會中的生產勞動和祭祀活動開始,這從現在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中可見一斑。廣西壯族古老的歌圩集會和繡球一直流傳至今。關於繡球最早的記錄可見於寧明花山壁畫,當時是一種球狀青銅武器,打獵時投出去砸獵物,這便是古書上將壯族的繡球稱作飛砣(駝)的原因。

種類

形式

壯族山歌就形式分,有勒腳歌、排歌、散歌等。排歌壯族詩歌的自由體,每詩只詠一事,有時長達300多行。長篇敘事詩比較著名的有《布伯》、《布洛陀》、《嘹歌》、《馬骨胡之歌》、《六丘和達七》、《莫一大王》等。其中以《嘹歌》的表現形式較為特別。它不是以敘事方式講述完整的故事,而是以封建領主的兼併戰亂作為背景,通過抒情的對唱表現一對男女青年悲歡離合的感情。四句一組,相互問答,拆開來是獨立的抒情詩,連綴起來又是一首有頭有尾的故事詩。

內容

印象劉山姐印象劉山姐
壯族山歌浩如煙海,種類繁多,從內容看,主要有古歌、敘事長歌、生活歌、勞動歌、時政歌、儀式歌、情歌、童謠等。從壯族著名歷史學家黃現璠所撰《談僮歌》一文和所著《壯族通史》(合著)以及《壯族民間歌謠集》等論著中可知:壯族古代民間歌謠包括訴苦歌(長工苦歌、媳婦苦歌、單身苦歌、嘆苦歌、怨命歌等等)、情歌(散歌、套歌、探問歌、讚美歌、討歡歌、示愛歌、定情歌、交友歌、發誓歌、分別歌等等)、風俗歌(慶賀歌、祝禱歌、儀式歌、敬酒歌、迎賓歌、送客歌、搖籃曲、哭喪歌、哭嫁歌等等)、生產勞動歌(農事歌、農閒歌、時令歌、節氣歌、喜雨歌、苦旱歌等等)、盤歌(又稱問答歌、碰頭歌、猜迷歌、鬥智歌,以對唱形式表現)、歷史歌、時政歌、童謠、革命歌曲等。

體裁

“壯族山歌……從體裁方面來分.主要的有壯話稱為‘話謅’、‘話雖’和‘雖條’三種,即‘詩謅’、‘詩曲’和‘唱歌’。此外尚有自由體的山歌,每首無定句,每句無定字,可長可短。”

詩謅

“詩謅又名‘詩太排’。它是陳述故事之長篇詩歌.有謅人物、謅事物和謅猜謎(壯語稱為‘謅鼓要’)等、如謅甘羅、謅乾隆皇.謅祝英白、謅蚊蟲。歌詞數十句或百句不等.句中五言七言九言都有。唱法是男子唱完之後,婦女同樣地重唱一遍.若不會唱或唱錯了,就會被對方取笑。反之,婦女先唱亦然。山歌老手才能唱‘詩謅’,新手則不敢唱。故未唱時先問對方是否能唱,不是貿然就唱。唱的人若非聰明有敏才,則難以應付。如‘謅猜謎’,即“鼓要”,男方先唱兩句,說一件事物。如唱“聲音嗡嗡地進攻,整個一夜都攻不通”給女方猜,答覆的人也唱兩句:說是‘蚊帳’,這就非有敏才不可。這種歌,今人能唱者已經很少。次為“唱歌”,詞句一般是十句八句,較‘詩謅’少,句中限於七言.沒有五言九言。所唱的人物或事物,不注重陳述他們的身世,而注重於談情說愛,如同是唱祝英台,‘詩謅’說她去讀書的經過,‘唱歌’則說她和梁山伯相愛的情況。所以青年男女最愛唱這種歌,流行非常廣泛。”

詩曲

“‘詩曲’與‘詩謅’和‘唱歌’不同,歌詞每首隻限三句,句句七言,唱第二句聲音較短,第一第三句聲音拉長,男子先唱三句,女子接唱三句,輪流地唱,與前兩種男子唱完一條十多二十句後女子才接唱不同。詩曲較前兩種歌容易唱,某些地區初學唱的人,多唱它,流行比‘唱歌’更廣。壯歌又分無韻的和押韻的兩種體裁。有韻的壯歌又有單押腰韻的,有重複句的不重複句的,有腳韻互押的,也有腳韻和腰韻互押的,以及腳韻頭韻互押的,尤以後者較為奇特,為各種詩歌所少有。”

格律

壯族民歌的音調由於方言土語的差異造成民歌音調色彩的變化,形成南路、北路、中路、西路等不同風格。壯族山歌以詞不達意的格律分類可分為:歡、加、西、比、倫。

“歡”:字數上有五言、七言、五七言嵌句和雜言等;從句數上講有四句、十二句和不定句等幾種;其中主要特點是押腰腳韻。

“加”:基本形式為七言四句,其主要特點是押腳韻。

“西”:長於敘事性的長歌,一般以六、八或十二句為一段,押腳韻。

“比”:格式比較自由,不限於押腰腳韻,有五言、七言兩種。 

“倫”:其格式多為五、七言句型加襯句,句數不定;句式特點。

音階

壯族單聲部民歌大多有兩個或者四個樂句構成,常用徵調式、羽調式、宮調式、商調式。音階表現為:

1.主要採用五聲音階和四音音列,三音列也常見。其四音列主要為三種:宮、商、角、徵、(羽):強調宮、角和角、徵的三度進行;(徵)、羽、(變宮)、宮、商、角:強調羽、宮、角三度進行,落音為羽或宮。添加徵成五聲音音階,但徵僅為經過或者輔助音;加變宮只為增加色彩;(變徵)、徵、羽、宮、商、(角):強調商、徵、羽,多結束於證,也可結束於商。加變徵為加強徵的穩定和傾向:加角常為商的輔音。

2.多聲音樂中多採用支聲復調的手法,各聲部音樂形象統一。對大二度的運用是其和聲方便的重要特點,結束往往也是由二度向同度解決。

歌調

壯族山歌由於南北部方言的不同而對山歌有不同的稱呼,即歡、西、加、比、論等五種。在壯族地區,每一個區或鄉都有好幾個調子,包括敘事用的平調、抒發歡快情緒的喜調等等。據粗略統計,各地不同調子加起來達1000種以上。這些山歌調雖然是固定的,但它能表現不同的思想感情。山歌調的演唱方法,有獨唱、重唱、領唱、合唱等方式,無論是支聲式、和聲式或者復調式,都豐富多彩,別具一格,其中以富寧皈朝山歌調、靖西馬隘及漢隆山歌調、田陽古眉山歌調、馬山山歌調環江山歌調等尤為著名。山歌鏇律與歌詞相結合,能在聽眾中產生強烈的感染力。除了單聲部壯歌,還有雙聲部和三聲部壯歌。獨特風格的二聲部和三聲部山歌,各部之間圍繞著主鏇律,時而平行,時面交叉,高低相襯,跌宕起伏,悅耳動聽。壯族多聲部山歌各地不同歌腔約有100多種。在廣西境內的壯族多聲部山歌,遍及廣西六個地區30多個縣,就中以百色柳州河池南寧等幾個地區流傳最廣泛。壯族多聲部山歌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深刻的人民性,在藝術形式上比較成熟和完美,它是壯族人民在長期生活實踐中所創造的精神文明的一種形態,被視為壯族民間音樂史上突起的高峰。

曲調

壯族美女歡快唱山歌壯族美女歡快唱山歌
壯族人人愛唱歌,傳說古壯人是以山歌來跟先祖布洛陀對話的,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凡有壯族人聚居的地方就有山歌,田間地頭、晚間勞作之餘以及紅白喜事上,總能聽到悠揚的山歌,各種大小節日,更是少不了山歌助興。不同地方壯族原生態山歌曲調還不一樣,如一個區不同縣份就有不同山歌曲調,有高昂的嘹歌,有婉轉動聽的那坡山歌,馬山的三聲部山歌,大新的高腔山歌等等,多以對唱為主。

禮儀規範

壯鄉山歌開唱時,必須遵守約定俗成的禮儀規範,不能瞎唱亂唱。特別是時政歌、儀式歌和情歌,在什麼場合唱是有傳統規矩的。例如情歌,在野歌圩里可以盡情地唱,而在家裡,在父母面前不能唱。風俗歌中,祭祀唱什麼,婚嫁唱什麼,喪禮唱什麼,皆不能顛倒亂唱。連迎接不同的客人同樣有不同的迎客歌

山歌活動

不僅平時唱,家裡唱,而且還有定期舉行的唱山歌會,稱為“歌圩”或“歌節”。歌圩的日期主要在農曆三月初三,但在春節、四月八、中元節、中秋節以及婚嫁、滿月、新房落成等喜慶吉日形成歌圩似乎習以為常,偶而甚至在趕集的路上會形成臨時的歌圩。歌圩有日歌圩和夜歌圩之分。日歌圩在野外,以青年人“倚歌擇配”為主要內容。夜歌圩在村子裡,主要吟唱傳授生產、生活知識和技能的生產歌、季節歌、盤歌和歷史歌等。

歌圩

1.起源
武鳴“三月三”壯族歌圩武鳴“三月三”壯族歌圩
壯族歌圩習俗源遠流長。傳說很早以前,一位壯族老歌手的閨女長得很漂亮,又很會唱山歌,遠近的小伙子都想向她求婚,於是老歌手提出賽歌擇婿。各地青年歌手紛紛趕來賽歌,以期望被老歌手和姑娘挑中。從此,形成了定期的賽歌集會--歌圩。據說以寧明花山為代表的左江崖壁畫,展現的便是秦以前壯族先民駱越舉行盛大歌圩的場面。關於壯族歌圩習俗的漢文記載最早見於南朝,其中,不少資料來源於南寧一帶的壯族鄉野。南朝梁代有記載,在晏城縣(今賓陽一帶):“鄉落唱和成風。”北宋樂史《太平寰宇記》記載:壯族“男子盛裝……聚會作歌。”周去非《嶺外代答》卷四《送老》中寫道:壯人“迭相歌和,含情悽惋……皆臨機自撰,不肯蹈襲,其間乃有絕佳者。”書中強調了“自撰”二字,這正是對歌的特徵。卷十《飛駝》載:“上巳日(農曆三月三),男女聚會,各為行列,以五色結為球,歌而拋之,謂之飛駝。男女目成,則女受駝而男婚定。”
2.定期
壯族歌圩壯族歌圩
直到今天,“三月三”仍是壯族最大的節日。明代鄺露《赤雅》等書記載“正月初一、三月初三、秋歌中秋節”男女“采芳拾翠于山淑水湄”、“唱和竟日”。明朝天順進士劉大廈在南寧寫的《聞從者談土俗寫懷柬王憲僉》詩中也提到“男女歌謠成卺禮”等,皆描繪了壯族歌圩情景。明清之際,曾有不少詩歌、文章贊道壯族歌圩盛況:“木棉飛絮是圩期,柳暗花明任所之。男女行歌同入市,聽誰慧舌制新詞。”《武緣縣圖經》記載:“答歌之日,武緣(今武鳴)仙湖,廖江二處有之,每年三月初一日至初十日,沿江上下,數里之內,士女如雲。”解放前編寫的《廣西邊防紀要》記載:“沿邊一帶風俗,最含有人生意義的,則為歌圩。”例如武鳴的山歌圩長期盛行不衰,在陸斡、馬頭、小陸、包橋、靈馬、王橋、方合等地極為盛行。以農曆三月最為面廣、規模最大,九月次之,有部分在正月、七月、十月。為弘揚民族傳統文化,當地人民政府自1985年起,在縣城舉辦壯族“三月三”歌節,每年一屆。歌節之日,靈水湖畔,武鳴河沿岸,明秀園、圩場上、公路旁、山坡上,人山人海,簡直“無處不飛歌”,壯鄉成了歌的海洋。至今,國外已有日本、泰國、美國、英國、法國等國家的學者和民間歌手踴躍前來參加歌節活動。橫縣圩逢同樣盛況空前。橫縣是廣西歷史上西甌駱越人、烏滸人、俚人、僚人、壯人的集居地。歷代有“興歌”、“好歌”之俗,壯人稱為“圩逢”,當地漢人稱之為歌圩。據不完全統計,橫州境內有圩逢38個點,分布在境內各歌圩鎮。橫縣人田間勞作,家庭對語,出口是歌,喜、怒、笑、罵皆是歌。橫縣歌圩,大都是利用寺廟進行(即廟會)。其中最為盛名是農曆四月十四日烏蠻山下的伏波廟歌節,有來自當地各鄉鎮和南寧、邕寧賓陽武鳴貴港等縣(市)三四萬人參加,甚至遠及港澳也有專程回來參加廟會歌節活動的同胞。民間歌瑤在橫縣比較流行,分布在全縣22個鄉鎮。歌瑤來自百姓或出自歌手,只要有興趣,他們隨時隨地可以唱,這些歌瑤可分為:勞動歌、堂歌、兒歌、尼度歌、船歌、喪歌、情歌。據史料記載,田陽敢壯山歌圩形成於隋唐之前,是廣西最古老、最大的歌圩。每年農曆三月初七到初九,都有十餘萬人自發來到敢壯山,唱山歌、紀念壯族始祖布洛陀。1985年,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將“三月三歌節”定為“廣西民族藝術節”。1999年,在民族藝術節上演變發展而成的“廣西國際民歌節”更名為“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定於每年的11月舉行,由南寧市人民政府主辦,至今已辦了8屆。
3.內容
壯族歌圩壯族歌圩
壯族歌圩活動內容豐富,除了行歌互答外,還有拋繡球、碰彩蛋、搶花炮、打扁擔、唱師公戲、壯戲、採茶戲等精彩的民族活動。邕寧縣還盛行一種還球歌圩,即由一村莊向另一村莊送去彩球,相約對方還球,至期舉行山歌比賽,如還球一方唱不贏,彩球就還不過來,只好待來年再賽。此事宋代有記載。歌圩流傳到近代,增加了買賣生意等經濟活動,以及打籃球、賽跑等體育項目。
4.社會功能
壯族歌圩的社會功能是多方面的。但歷史上一直以青年男女通過公開聚唱來選擇婚配為主。每到歌圩日,青年男女們便盛裝艷服,三五成群地來到歌圩場,通過歌唱顯示才能,披露心聲,交流思想,找尋自己的意中人。歌圩上,對唱是主要的活動方式。對唱是一對一對進行的,當一對男女青年對唱的時候,雙方的朋友都圍在身旁相助,甚至還有歌師在旁出謀劃策。對唱的程式是非常複雜而嚴格的。一般來說,從初交到初步確定戀愛關係,要經過下列對唱階段:引歌、初會歌、大話歌、初問歌、盤歌、讚美歌、追求歌、初戀歌、結交歌、定情歌、贈禮歌、囑別歌等等。各個環節相對獨立,又環環相扣,緊密相聯。每個環節的歌都很長,很豐富,好的歌手可以唱幾天幾夜。因此,廣闊的壯鄉,素有“歌海”的美譽。被詩人稱為“鋪滿琴鍵的土地”。歷史上,還湧現出不少像劉三姐黃三弟這樣被稱為“歌仙”、“歌王”的著名歌手。

歌會

壯族歌會壯族歌會
歌會與歌圩有所不同,大概是從歌圩派生出來的。歌會的會期不一定,只要有需要,隨時都可以進行。參加歌會的人數多者上千,少者三二十。歌會上所唱的歌,主要是以表現壯族人民變革社會、變革生活的思想激情和對未來生活的憧憬為主題。其內容大體從開篇歌開始,進而到獻歌、賽歌、評歌、和歌、學歌、團結歌等。參加歌會的一般是對時政有所感的成年人。

歌書

坡芽歌書》是一部山歌體作品,運用圖案識別歌名,以八十一個圖案對應八十一首山歌,其表現形式是男女青年見圖便使用壯語對唱出相應獨立成章的單體山歌,七百八十二行歌詞聯為一體,一氣呵成。自二〇〇六年由學者在雲南省文山壯族自治州富寧縣境內發現整理後,《坡芽歌書》引起了學界的關注。學界認為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用古老形態記錄民歌的唯一一部歌曲,它集中了壯族民歌的精華,承載著壯鄉兒女天籟歡歌般的情愛密碼,是壯族最優美的篇章。
《坡芽歌書》被發現後,文山州立即組建了強有力的研究和編輯隊伍,對歌書進行全面翻譯整理,在中央民族大學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的支持下,《坡芽歌書》被列入中國“九八五”工程少數民族古籍項目,經過兩年多的努力,終於付梓出版。
《坡芽歌書》由三部分構成:第一部分是自由戀愛的情歌,第二部分是對封建禮教童年訂婚陋習的叛逆絕唱,第三部分是對於美滿婚姻幸福生活的誓言。第一部曲由第一首歌到第三十二首歌組成男;最長的為第三十一首,歌名《衣角卷》,圖案亦為“衣服”,表示了一位女性對其鍾情男性的思念之情。第二部曲由第三十三首到第六十七首歌組成,表現了男女雙方由於對歌而產生了忠貞不渝的愛戀。第三部曲由第六十八首到第八十一首一共十五首山歌組成;第八十一首《連根筍》是全歌中歌詞最長的一首,也是全歌的高潮和亮點。

中國語言學專家周有光將《坡芽歌書》定位為“文字之芽”,清華大學教授趙麗明則認為《坡芽歌書》“不僅有詩經的韻味,有漢樂府的手法,還有梁祝的悽美”。

歌賽

1.擂台賽

壯族山歌擂台賽一般都歌圩期間舉辦,例如2010年4月14日崇左市舉辦的首屆“三月三”壯族山歌擂台賽即在歌圩期間。壯族山歌擂台賽一般設專業組比賽,各縣(市、區)相關負責單位都積極運籌,拿出體現一方特色、“民族”味十足的作品。例如在2010年崇左市舉辦的首屆“三月三”壯族山歌擂台賽上奪取專業組比賽一等獎的寧明縣代表團的參賽曲目《花山魂》,便由著名詞作家、國家一級編劇麥展穗創作,歌詞字裡行間展現了花山文化的深遠悠長。其他各縣(市、區)代表團的參賽曲目也都很好地結合了地方特色,體現了當地濃郁風情和民族文化,如江州區文體局推薦的曲目《崇善八景》、大新縣文體局推薦的曲目《苦丁茶的故鄉》與《龍眼醉》等。
民族文化成為山歌擂台賽吸引觀眾的一個重要因素。擂台賽的山歌融入了很多風土人情、民族文化,參加和參觀者可以來感受、學習壯族文化,激發他們熱愛家鄉,為建設家鄉貢獻聰明才智。
擂台賽演唱的壯族山歌內容,大多是民眾最喜聞樂見的情歌。其範圍分為:相會歌、初問歌、初答歌、自吹自擂自誇歌、嘲笑諷刺挖苦歌、自貶自悲自嘆歌、貶妹貶哥歌、讚美吹捧奉承歌、惹哥逗妹歌、想哥戀妹歌、夸哥捧妹歌、噁心討厭歌、求愛歌、拒絕歌、抱怨相恨歌、海誓山盟歌、定情贈禮歌、別哥別妹歌、盤歌、謎歌等。
2.大賽
“三月三”壯族山歌擂台賽“三月三”壯族山歌擂台賽
壯族山歌大賽與壯族山歌擂台賽稍有不同,即大賽並不一定在歌圩期間舉辦,例如崇左市從2007年以來,已經連續舉辦了三屆壯族山歌(青年歌手)大賽,皆未在三月三歌圩期間。壯族山歌大賽通常要求嚴格,內容豐富。大賽一般有組織機構及組委會、評審組,評審組由組委會聘請區內外有關專家組成。大賽設定獎項,一般有最佳青年歌手獎1個、最具潛力歌手獎3個和優秀獎若干個(隊)。以各參賽隊參加全部3場比賽的總分從高分到低分排列,第1名(隊)為最佳歌手獎,第2、3、4名(隊)為最具潛力歌手獎,第5名(隊)以後為優秀獎。大賽設最佳作品獎、最佳表演獎、最佳服裝儀表獎、最佳台風獎各3個(隊)。分別從所有比賽中以主題內容、表演技巧、服裝儀表、協調應變能力項分從高分到低分取前3名(隊)為最佳作品獎、最佳表演獎、最佳服裝儀表獎、最佳台風獎,獲單項獎的隊最多可以拿兩項。

壯族山歌大賽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歌王”選拔賽,從1992年三月三在柳州開始的“健力寶杯廣西歌王選拔賽”開始,至2006年已經舉辦了各種“歌王”選拔賽,歷經十六屆,共評出“廣西歌王”86名,當中有不少壯族山歌王

藝術形式美和特點

壯族帥哥美女同唱山歌壯族帥哥美女同唱山歌
壯族山歌概而言之,具有幾個方面的藝術形式美和特點,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壯歌具有令人回味無窮、嘆為觀止的比喻、比興美。壯族人的性格特點之一,是在表達自己思想感情時比較委婉、含蓄,與西方人那種赤裸裸的表達有明顯的不同,這或許是比喻比興手法在壯歌中得以普遍運用的原因。
2.壯歌具有一揮而就、出口成章的特點。古人雖以“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得來一個字,擰斷幾根須”等句以及“推敲”的典故來說明詩歌創作的艱辛,但同樣有曹植七步作成名詩的“快手”敏才。所以壯族歌手們普遍具有出口成章、對答如流,對唱幾天幾夜而不重複的令人叫絕唱功同樣不足不奇。快思敏捷上更是曹植“七步成詩”的速度望塵莫及。壯人的嘴巴幾乎就是山歌的源泉!
3.壯歌具有整齊嚴謹、琅琅上口的辭藻美和押韻美。正如中國著名歷史學家黃現璠明確指出:“壯族詩歌最擅長於譬喻和生動的描寫,能給予唱者和聽者極大的感動。故清代閔敘說:‘壯人生於深山……其歌,字皆土音,韻則天籟,譯而通其意,殆亦工於詞者。’”(《粵西筆述》引《粵西偶記》)

地域特色

歌王大賽歌王大賽
廣西壯族山歌按地域又可劃分為東南西北部壯族山歌,各有其特色。以南部壯族山歌為例,其特色主要是高腔嘹亮,纏綿悱惻,特別是情歌,更是別具一格。情歌最風趣的莫過於“逗、惹、貶、贊、吹、捧、求、厭、拒、思、戀、愛、別”這十三個字的內容。“逗”要逗得雙方開心,“惹”要惹得對方性起而敢笑不敢怒,“貶”有自貶與貶人兩個內容,總之要把自己貶得使人可憐、同情、憐惜、疼愛;貶別人時,使別人抬不起頭,無地自容,羞不可言,“贊”要贊得對方樂陶陶,從頭贊到腳,從內贊到外,“吹”要吹得圓,吹得響,吹得使人不可信卻又無可奈何,“捧”要捧得高,捧得對方心猿意馬,暗戀自己,“求”要求得真誠,求得浪漫,求得一個可憐相,使對方討厭又笑得可愛,“拒”要拒絕得婉轉,文明、禮貌、夫妻不成朋友在,“思”要思得痛苦,“戀”要戀得情深,飯不思,茶不飲、酒不喝。“愛”要愛得浪漫大膽,愛得瘋狂,“別”要別得依依不捨,別得雙方流淚,別得老天也見憐。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把壯族青年在對歌時的古樸蠻性,豪放浪漫,美麗活潑大方、潑辣外瀉、柔情含野、話酸含甜、語溫藏刺、真假愛意、真假拒絕、你嘲我諷、你吹我貶、你貶我贊、說正亦反、說反亦正,指驢為馬、指桑罵槐、張冠李戴、南轅北轍等的性格和特色充分展示出來,抓好它,就能更好地表現青年人在自由戀愛對歌中那種愛比天高、情比海深、膽比牛壯的浪漫外型,描繪出青年人在對歌中那種臉皮厚、嘴巴惡、膽大氣豪、外醜內美的可愛的美好形象,把青年人在對歌場上的那種敢逗、敢親、敢愛的各種優雅舉止充分顯露出來,讓傳統的情歌對唱的逗友場面有形有態、有稜有角地立體性地展演給觀眾。南部壯族山歌在情歌的這種藝術表現上最具特色。

南部壯族山歌大多數以五言和七言山歌為主,地域上以隆安上林馬山大化、賓陽、天等、邕寧、武鳴等縣的壯族山歌為代表。而武鳴縣的壯族山歌又分有南部山歌和西部山歌,但都是以領唱山歌為主,由一人主唱後眾人來和聲。隆安縣的壯族“高腔山歌”,其調子極高且很悠揚;馬山縣的壯族山歌最為出名的是“三聲部山歌”。而賓陽、上林、橫縣的壯族山歌又各有自己不同特色的腔調。

山歌團隊

尼達妮合唱團

尼達妮合唱團在傾情演唱壯族山歌尼達妮合唱團在傾情演唱壯族山歌
尼達妮合唱團是武鳴壯族少年合唱團,也是綠城著名少年合唱團。2003年成立時,合唱團的指導老師是武鳴縣文化館館員、壯族歌王蒙水生,現任指導老師是武鳴縣文化館館員黃榆婷。在壯話中,‘尼’指男孩,‘妮’指女孩,‘尼達妮’就是男孩女孩合唱團的意思。尼達妮合唱團組建以後,就與壯族山歌結下不解之緣。武鳴壯族人民崇尚藍色,以藍為美,藍色寓意美好,所以合唱團的孩子們都穿藍色的民族服飾,以體現“藍衣壯”的民族特色。 現在尼達妮合唱團已經培養了100多個壯族小歌手,合唱團的演唱自然、純樸、婉轉、優美,其歌聲像春風一樣溫馨,像山泉一樣清亮。現在加了一些現代音樂元素,用現代樂器伴奏,同時加進領唱,由單聲部變多聲部。加上一些形體表演,壯族山歌演唱更加豐富多彩。

哈嘹樂隊

哈嘹樂隊成員哈嘹樂隊成員
這是一支現代化壯族山歌樂隊。“哈嘹樂隊”是平果土生土長的樂隊,前身叫“斑馬線樂隊”,組建於2003年7月,由趙羽擔任主唱,貝斯手鍾明,鼓手阿偉,吉他手李精義。2007年10月21日晚,在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一場名為《友誼的使者——中國民歌演唱會》大型文藝演出晚會上,哈嘹樂隊首次把嘹歌送上了世界著名的音樂殿堂,壯族民歌受到世界的關注。 哈嘹樂隊的作品始終堅持本地區本民族主鏇律的特色,保持著濃郁的壯族歌圩音樂的意味,無論是意境營造,還是曲調的運用或是民族樂器的使用無不體現了濃厚的壯族特色。

唱響國外

平果哈嘹樂隊在悉尼歌劇院演唱現代版壯族山歌平果哈嘹樂隊在悉尼歌劇院演唱現代版壯族山歌
廣西壯族自治區原生態壯族民歌的著名品牌平果嘹歌黑衣壯山歌於2007年10月21日晚上在世界著名的悉尼歌劇院唱響。由廣西壯族自治區精心打造的原生態壯族民歌品牌——平果嘹歌黑衣壯山歌以濃郁的民族特色在音樂會上亮相,大放異彩,受到熱烈歡迎和高度評價。在音樂會上,身著廣西特色服裝的平果嘹歌女聲二人組合、黑衣壯歌唱家黃春燕,以及由變聲樂隊組成的平果哈嘹樂隊,一共演唱了十二首原汁原味的原生態壯族民歌,他們天籟般的歌聲極富穿透力,他們充滿激情的演唱在音樂廳里震撼,贏得了當地觀眾的強烈共鳴,博得一次次熱烈的掌聲和喝彩聲。
這次廣西壯族自治區原生態壯族民歌演唱組,是應澳大利亞激情傳播公司的邀請赴悉尼歌劇院參加這台演出的,這也是廣西壯族自治區區原生態壯族民歌第一次亮相和放歌這座世界著名的音樂殿堂。在音樂會上,他們和來自中國廣東的廣播合唱團一起,給澳大利亞觀眾帶去了一台絢麗多彩的民歌盛宴。中國駐悉尼總領事館文化領事、悉尼市議會要員、悉尼華人商會會長蒞臨音樂會,並與觀眾們一起興致勃勃的觀看了演出。在接受本台記者採訪的時候,他們特別對來自中國的壯族原生態民歌給予了高度評價,悉尼的澳洲華人電台也特別邀請廣西的歌手到直播室做專訪直播節目。

培訓

第三屆廣西歌王大賽第三屆廣西歌王大賽
廣西壯族自治區每年都舉辦不同規模的山歌比賽,壯族“歌王”和各地的壯族歌師、歌手世代傳唱優秀壯族山歌,其中大多數人都積累了厚厚的幾本手寫歌本。儘管如此,廣西各地流行的壯族山歌仍有很多沒能流傳。從2000年開始,廣西壯族自治區少數民族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和廣西壯文學校共同舉辦“壯族歌師歌手壯文培訓班”,每年舉辦一屆。參加培訓的人都是對當地山歌有一定了解、研究或善於編、唱或者能收集整理的壯族優秀歌師歌手,其中有很多是廣西曆屆山歌比賽的“歌王”。參加培訓的廣西各地優秀壯族歌師歌手,將運用自己學到的知識,收集整理流傳於民間的壯族山歌,更好地保護壯族山歌這一優秀文化遺產。來自廣西大新縣的“歌王”唐海寶已經是第二次參加培訓班了。他告訴記者,2000年的時候他參加完第一屆培訓班之後,每天在家裡認真研習壯族山歌發音的聲韻,已經開始整理當地的壯族山歌。2000年底,全茗鎮一位98歲的壯族歌師李文新在彌留之際叫家人想方設法找到唐海寶。唐海寶連夜趕到李文新老人家裡,老人用虛弱的聲音向他口授了200句自己多年創作、積累的山歌,不久就去世了。唐海寶將李文新的山歌記錄下來,並譯成壯文。這200句山歌反映了鴉片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改革開放等方面的歷史,還有一部分情歌。
目前,廣西參加過培訓或者已經開始參加培訓的壯族歌師歌手已經有近百人,這個隊伍還將繼續擴大。他們將擔負蒐集整理民間壯族山歌的重任。

歌王、歌師、歌手

壯族歌圩作為壯族山歌傳承的重要載體,給予人們學習與展示歌喉的機會,由此歌場上無數的壯族山歌手便應運而生,壯族山歌手可以分為三種類:“鄉村歌手”,在本鄉本土有名氣,用本地方言唱歌;“民族歌手”,可以“到什麼山唱什麼歌”,克服了本民族方言的障礙,對本民族的山歌有較深了解;“時代歌手”,能夠跟上時代步伐,對社會和民族都有比較深透的了解,並有一定的民歌理論素養,唱歌的特點是時代感強烈。歌手中的佼佼者成為享譽一方的歌師、歌王,他們以自己的才智以自己的聰敏為壯族山歌及其歌圩的發展壯大、為歌海的博大奉獻了畢生的精力。壯族近現代著名的一些山歌歌王有黃三弟、方壽德、黃亞橋、蒙水生和蒙海泊父子、黃月香和黃月霜姐妹、潘紅梅、黃玉萍、蒙啟業、韋榮生等數十人。大多數歌王是由“廣西山歌學會”在各類山歌比賽中評選出來的“廣西歌王”,極少數為民間的尊稱。而歌師有吳矮娘、李春芬、黃忠福、何士雄、韋守儀馬戎蔣、李少慶、廖有鴻、唐遠明、黃玉萍、陳彩草、李妙美等人。
1987年“三月三”歌節期間,由廣西壯族自治區民族事務委員會、文化廳、文聯召開了全自治區民間歌手命名大會,給69名歌手(男51名、女18名)頒發了“民間歌手”證書,表彰並勉勵他們為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這些被命名為“民間歌手”的藝術家當中有許多是出生於壯族的優秀壯族山歌歌王、歌師、歌手,例如來賓的韋守儀,忻城的樊旺盛,象州的黃玉萍,柳城的黃亞橋、東蘭的黃漢文、陳國賢,河池的韋漢雙、韋雙全,都安的易以鳳,巴馬的黃仲作,鳳山的黃世恆,天等的許紹珍,馬山的羅玉樹、韋秀民,大新的馬戎蔣,龍州的農富文,崇左的黃智學,武鳴的李超元,邕寧的李高華;桂平的廖有鴻,貴港的李守榜,永福的韋忠,田東的李少慶、李鳳燕,凌雲的唐遠明,靖西的黃玉芬、蔡文獻,德保的陳彩草、何仕雄,田陽的李妙美、李春芬,,上思的岳建霄等人。

學術研究

參加歌王大賽的武鳴縣女子代表隊,四個壯族女子來自不同的村莊。參加歌王大賽的武鳴縣女子代表隊,四個壯族女子來自不同的村莊。
1949年之前,雖有一些有關廣西民族的學術論著涉及到壯族山歌和歌圩,但皆非專門之論。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隨著壯學的逐步形成和八桂學派的興盛,有關壯族山歌及其歌圩的研究成果隨之出現。壯學宗師兼八桂學派創始人黃現璠教授於1957年2月10日在《廣西日報》發表的《談壯歌》一文,當屬第一篇專門論述壯族山歌的文章,為這一時期的開山之作。隨後,廣西壯文工作委員會等主編的《廣西民歌選集》(1957年12月)以及壯族學者莎紅的《壯族民歌的形式》(1959),黃勇剎的《談壯族的勒腳歌》(1979),藍鴻恩的《壯族風采錄》(1980),周作秋黃紹清等編著的《壯族文學史》(初稿,1981),黃勇剎的《排歌—壯族民歌中的一枝奇花》(1982),梁庭望的《粵風·壯歌》(1984年)等專門論著相繼問世。1978年改革開放後,對於壯族山歌的挖掘、收集、整理和研究較有成就者,當屬壯族學者莎紅、黃勇剎、藍鴻恩、周作秋、黃紹清、范西姆農冠品蒙光朝儂易天韋蘇文覃承勤呂少賢等人。

相關知識

廣西山歌學會”是學術性民眾團體,1984年12月成立。由廣西民間文學研究會(後稱廣西民間文藝家協會)主管,旨在組織山歌蒐集、創作、研究及開展山歌演唱活動。學會成立初期,創辦了廣西山歌函授大學,學員336名。出版二開四版《山歌報》4期,刊登山歌理論知識、創作方法及學員新作等文章,作為山歌函授大學的教材和作品園地。1985年8月,山歌函授大學及《山歌報》停辦後,學會工作比轉為辦班培訓歌手、開展山歌比賽和評選廣西歌王,以此帶動廣西歌海文化的發展。1986年、1995年分別兩次召開學會代表會議。學會歷屆會長分別為莫家驥、蒙光朝(壯族),現任會長覃承勤(壯族)、副會長覃九宏(壯族)。至2006年底有會員963名。評出廣西歌王86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