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器樂
潮州音樂是流傳於廣東粵東地區各類民間器樂的總稱,除粵東地區外,還廣泛流行於閩南、廣州、上海、台灣、香港、澳門各地及東南亞各國和潮人聚居地。潮州市是潮州音樂的中心和發祥地,其源頭可追溯到唐宋之際,至明清時期發展成熟。
歷史發展
背景
潮州音樂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它與粵東地區的先民史和文化發展史有著密切的關係。春秋時期的古潮州被稱為南蠻和百粵,是古越族(閩越族)的住居地。但那時已有青銅文化,說明中原文化已滲透到這裡。古潮州古墓出土屢有發現青銅文化和商周文化遺物。潮陽區和惠來縣華湖鎮出過銅甬鍾,是廟堂禮樂器具,屬西周文化。惠來縣神泉港海濱打撈出西周時期的銅鼓,說明古潮州先民早已用過商周文化器物。由於史上歷經"永嘉之亂"、"安史之亂"、"靖康之難",造成北方中原漢人大規模遷徙南移。如晉朝元年,隨晉元帝南移的山西、陝西居民分居江浙,後來,為了逃避戰爭烽火又移入福建;唐玄宗時,為了防範邊疆倭寇,還有居民南移福建,後來幾經唐末、宋末、元末、明末等幾次兵災,都有過大舉輾轉南移的史實,先後分住江西、福建的漳浦等地再相繼入潮。由此,隨民而來的中原音樂文化流播入潮,則不言而喻。清乾隆時有個叫孟良揆的外地人來潮後,寫了一首《潮州竹枝詞》:"從入新年便踏春,青郊十里撲香塵。怪他風俗由來異,裙屐翩翩似晉人"。從詞中可反映出中原漢人後裔居住潮汕一帶的史實。直至秦始皇統一中國發兵百粵,設定揭陽守區,秦將領史祿及其家眷後來留寓揭陽,也將中原文化傳入百粵之地。古潮州先民長期與中原漢人同化過程逐漸融合到漢族這個大家庭中,也加速中原音樂文化與潮州土著音樂文化的相互滲透、融合。這是歷史文化的積澱,也是潮州音樂的遠源。
發展
唐宋是潮州音樂的形成期,明清兩代是潮州音樂的演變、發展期。唐代音樂藝術空前繁榮,其時潮州與江南各州郡一樣已逐步進入文化發展的上升期,潮屬境內絲竹吹管之音,鐘鼓和鳴之聲,遐邇可聞。早於晉代潮陽縣西建有西岩寺,到了唐朝佛教空前盛行,舉國上下寺院林立。潮州於唐開元二十六年(238)建開元寺,唐德宗貞元四年(788)潮陽建靈山寺(建成於791年),其後潮州府各地先後又建了不少寺院。由於中原佛教音樂隨之傳播入潮,潮州及潮陽這兩大寺院更成為其時法樂佛曲最大的集散地,唐高宗時奉旨平定泉、潮蠻僚騷亂的陳政父子(何南人)是精通音樂的樂官,陳政原是隋朝協律郎,其子陳元光精通音律,任過漳州鎮撫(管轄潮、泉),素以樂、武漢化潮泉二州著稱。陳元光曾詠::"秦簫吹引鳳,鄒律奏生春,縹緲纖歌遏,婆娑妙舞神。"描寫宴樂歌舞。中唐韓愈貶潮時,已有民祭神的音樂活動,韓愈在《韓昌黎文集》中記敘唐代潮州民間祭神活動有:"吹擊管鼓,侑香潔也";"侑以音聲,以謝神貺";"躬齋洗,奏音聲"等名句,史籍還記載:潮"仕皆倡琴瑟,重樂以治民"。
宋代潮州出現一種祭孔的大成樂。據饒宗頤先生在海外蒐集到的《永樂大典》、《三陽志》中記述嘉定十四年重修供奉孔子的宣聖廟大成殿,恢復舊制云:自宋以來,潮城孔廟每年於仲春及仲秋舉行祭孔典禮,演奏大成樂。所用樂器有編鐘、編馨十六枚、琴自一弦至黃十張、笙、瑟、鳳簫等,初由士子執器登歌、到淳熙年間由民間樂工演奏……。可見演奏陣容之龐大與正規。這是當時儒學文化所提倡的禮樂,是宋代大晟府教坊音樂,原名叫"大晟樂"。也是當時宗廟祭典用之雅樂。此為中原古樂在潮州(府)傳播的明證。
南宋末年。宋帝南逃,宋室左藏朝散大夫吳丙隨文天祥率勤元之師抵潮。吳丙是宮廷樂官,其時帶樂工、歌伎、禮樂。後來吳丙在潮陽安居落戶。明代江西提學李齡(潮陽棉城人)告老回鄉於潮陽修建學宮,傳播宮廷音樂;及後任過廣西副使的陳淳臨因奉旨平交趾有功獲御賜,榮歸故里潮陽棉城時,聖上賜予一班樂師、歌伎隨其還鄉。這是宋明時期中原音樂輾轉傳播入潮的例證,故潮陽素以"笙、簫、管、笛為主器的笛套音樂"聞名。《潮陽縣誌·風俗志》有記載日:"帝鄉萬里雖非唐魏比,然被化深矣,方其盛時弦歌達於四境……"可見其時潮陽音樂風行盛況。而潮地南海之濱北有五嶺之嶂,使上古的中原之音得以比較完整地保存於此。
明清時期,城市較為繁榮,潮州(府)城鎮商貿手工業也有所發展,人口有更大增長,其時,適應於市民生活的戲曲、彈詞說唱、絲竹樂、鼓吹樂更為興盛,每逢節日常請來這些民間樂社、藝人肋興演奏,此外各鄉鎮還普遍設有半職業性的"吹首館","八音館"的組織,多為民眾做紅白事,以吹鼓奏樂為業。這些樂館組織,每逢節日慶典或游神賽會演出,各顯其高超擇藝,常搭台對陣競演,因此清天潮州(府)享有成名的揭陽"拍雞"(樂曲名,潮州話"拍雞"即"鬥雞");海陽"咬鵝",潮陽"得勝令"(曲牌名)都是反映各地具有代表性的演奏曲目,都是為民眾公認的精湛技藝。其時民間還有職業性的紙影班、皮影、傀儡戲演出,這些伴樂藝人還常以模仿唱腔吹奏"的禾曲"(即嗩吶"卡戲"演奏),多以吹奏外江曲出名,揭陽大吉師,則有雙吹過支絕技,引人矚目,五花八門的音樂品類,為潮州(府)人民民眾音樂生活增添豐富的內容。
明清以來,外來(外省)戲曲劇種相斷入潮,商業性演出十分頻繁,這為潮音戲又注入新血液。使潮州音樂有更深厚的藝術滋養,可以說,來自這方面的影響更大,得益不淺。如晚明正音戲(屬南戲)自浙東、贛南至閩南接詔安、東山諸縣至潮州(府);西秦花鼓戲在清乾隆時經湖南、粵北、惠陽、海豐、閩西經客族嘉應州至潮州(府);此外還有崑山腔,弋陽腔、桂林戲等劇種也先後入潮;正音戲、酉秦戲、外江戲已在潮州(府)、海豐、陸豐、興梅地區落戶,漸已演變,它對潮音戲的影響極深。尤其是正音戲有著南戲一套深厚打擊樂傳統技法和豐富完整的曲牌音樂,潮州大鑼鼓《拋網捕魚》原正是脫胎於正字戲《二度梅》的音樂鑼鼓伴樂,經過改編整理而來。大鑼鼓《追舟》、《十仙慶壽》、《擲釵》也脫胎於正字戲鑼鼓伴樂。大鑼鼓《秦瓊倒銅旗》是從西秦戲傳奇武打和白字戲鑼鼓伴樂脫胎而來。外江樂是漢劇音樂(新中國成立以前稱漢劇為外江戲),故也稱漢調,它的音樂成份包含南北合套的板腔體皮簧調,具有高亢豪放氣概,打擊樂則以蘇鑼鼓伴樂主要特色。潮州大鑼鼓《燈樓》也是吸收外江戲打擊樂,外江樂(漢調)曲調的演奏以弦索樂為主。清光宣之際,曾風靡全潮,尤為文人貴族、士儒所嗜好,被雅稱為儒樂、國樂。潮州(府)境內這種檀板清音隨處可聞,潮樂藝均會演奏漢調,樂手名師輩出,較有影響的人物有:洪沛臣、王澤如、榮貞、丁鴻業、蔡少梅、劉隆炎、鄭映梅、李嘉聽、饒淑樞、魏松庵、方修倫、張漢齋、洪如炎、余永宏、洪炳合、何天佑、林玉波、徐滌生等。其時樂社林立,這種外江樂社有汕頭最出名的"公益社"、"以成社"、澄海的"泳懷天"、"陽春幽處",揭陽的"榕江"、"普南軒"、"雅南軒",普寧的"鈞天",庵埠的"詠霓裳"、"庵江",潮州的"友聲"、"揚風"、"亦融"等。
潮劇戲曲與潮州音樂
潮劇戲曲音樂作為潮州傳統音樂的一部份,在這一時期對社會活和市民文化意識產生很大的影響,其能夠汲取諸多外來劇種音樂精華,兼收並蓄,融化、演變、發展而臻於完善,從而使潮劇音樂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日益上升,使潮州傳統音樂更趨於多元化的音樂結構,由此構成了潮州音樂豐富而獨特的藝術體系。
從潮樂鏇律音階調式形態與秦腔音階調式的對照中,也可看出彼此有著淵源關係,如音程結構、特性音程、特徵音與其表情內涵略同,由於特殊性性音程關係產生調式交替自然形成調式色彩對比也有許多類同,如:以"變為宮"和以"閏為宮"、以"變宮為角"從而促使鏇律調性的發展因素等。
潮樂"活五"調可視為我國變體古燕樂音階的血統,"重六"調可視為我國變體古雅東音階的血統,"變、閏"二音的多義性也是具有燕樂音階的特點。
魏晉隋唐之後,"柱促使弦哀",已經成為"秦箏"的一大顯著特色。潮箏"急弦促柱"之法的沿用逐漸衍生"輕重三六"有演奏技法與秦腔楚調空弦散聲和側調空弦散聲的"歡音"與"苦音"之調的變化,同出一轍。這又窺見潮樂從中原漢族音樂承傳的例證。
縱觀潮州音樂的歷史演變、發展。是由簡單雛形至豐富成熟的過程。以鑼鼓樂為例,最初用於游神賽會或喜慶節日的演奏活動,所用的樂曲不多,鼓只用一個,斗鑼四個、大鈸二副,或用柿餅鼓一個、小鈸一副、月鑼一個,伴以嗩吶等樂器演奏,演奏鼓點節奏多以二板慢速或快、慢拗槌,或用三板快的招詩(相思)鑼鼓,演奏採用曲牌也極其簡單。清後期出現了精通戲曲牌子、鑼鼓的許多教戲先生,對大鑼鼓進行改革和整理。他們從正音戲、潮音戲,白字,外江等戲曲精彩劇目情節內容中,擷取其鑼鼓牌套予以更簡煉更集中的處理,採用更完美、更統一的套曲結構,發揮音樂與鑼鼓對比變化的特性,賦予更高的鼓樂合奏的大鑼鼓,如傳統大鑼鼓《三關》、《薛剛祭墳》、《洪邁追舟》、《十仙慶壽》、《拋魚》、《封相》《擲釵》等十八套。都是這些都戲師傅改編整理所作出的貢獻。如譽為大鑼鼓創始人的饒平籍袋仔先生,潮州歐細奴、張春輝、黃炳林、劉超等人。除了整理改編之外也不可忽視演奏名家之精湛技藝的影響與師承傳播促進的作用。如20世紀三、四十年代以來大鑼鼓演奏名家有邱侯尚、陳松、許裕興、盧海清等人,先後由他們培養出來的徒弟成為當今大鑼鼓傳人的林運喜、黃義孝、陳鎮錫等人。嗩吶是大鑼鼓曲的主奏樂器,嗩吶出色的名演奏家如周才、陳桐、蔡莫光等人,可以說他們與鑼鼓演奏家配合很默契,在塑造音樂形象,發揮大鑼鼓的藝術魅力方面,共同作出卓著的成績。
古雅抒情
潮州音樂主要特點是古樸典雅、優美抒情。它的主要樂器是二弦、二胡、揚琴以及鑼鼓等打擊樂器。潮州音樂保留了很多南音古韻,日益為世界所關注。它源於當地民歌、歌舞、小調,並吸收弋陽腔、崑腔、秦腔、漢調、道調和法曲諸樂的素材,兼容並蓄,自成一類。它蘊藏豐富,品種繁多,大致可分為廣場樂和室內樂兩大類。前者包括潮州大鑼鼓、外江鑼鼓樂、潮州小鑼鼓、潮州花音鑼鼓、潮州八音鑼鼓,後者包括笛套古樂、潮州弦詩樂、潮州細樂、潮州廟堂音樂等。現在經常演奏而廣泛流傳的《畫眉跳架》、《粉蝶採花》等就是潮州小鑼鼓的優秀作品。弦絲樂又叫弦詩樂,是一種由幾個人組合演奏的音樂。這種音樂曲調輕快而抒情,鏇律和諧悅耳,具有南派音樂的韻味,是潮州(府)農村最流行最普及的樂種。而笛套音樂可分笛套鑼鼓和笛套音樂類,它是屬於宮廷音樂的一種,風格莊重古樸。潮州細樂則是潮州弦絲樂的變種,是以三弦、琵琶、古箏為主要樂器組合演奏的樂種,清新細膩,極具抒情韻味。廟堂音樂則是一種從事佛事活動時演奏的曲子,悠揚典雅,現在各廟堂演奏的就是這種樂曲。所以潮州音樂是一種寵大而完整的音樂體系。
潮州音樂內涵豐富,既能表現小橋流水式的趣味,又能演繹出氣壯山河的史詩。潮州音樂所獨有的"二四譜"是十分古老的譜式,在其獨特的律制中,"si"、"fa"二音的靈活變化體現了潮樂獨特的韻味,同時構成潮樂輕六、重六、活五、反線等多種調式以及演奏上強調充分發揮作韻和即興加花兩種技法。
潮州音樂的曲目十分豐富,雖然五大類各有自己的名曲,但最著名的是稱為"潮樂十大套"的曲目。它是潮州音樂中具有代表性的精品,這十大套的名稱是《昭君怨》、《寒鴉戲水》、《小桃紅》、《平沙落雁》、《鳳求凰》、《月兒高》、《玉連環》、《黃鸝詞》、《大八板》、《錦上添花》。這十大套,多數是古譜,結構嚴謹,段落分明,鏇律古樸優美,完整地保留了古典的韻味。潮州音樂常用樂器約有二十餘種,最具有本地特色的是二弦、嗩吶、深波等。代表性曲目有《拋網捕魚》、《雙咬鵝》(大鑼鼓)、《昭君怨》、《小桃紅》(細樂)、《晏燈樓》(蘇鑼鼓)等。潮州音樂的樂器組合、演奏技巧、曲式結構、變奏手法都具有獨特的章法和美學依據,是一筆非常寶貴的音樂文化遺產。
結構形式
潮樂的曲體結構具有民族特點,符合民族審美習慣。鏇法以五聲骨幹音為主,雖有六聲、七聲的運用,但實質是"奉五音"的關係。樂律基本上是用三分損益律,但在七聲音階中,由於si音偏低,fa音偏高,常出現3/4全音和1/2半音,所謂中立四度、中立七度的中立音程,又越出了三分損益律的局限。由於某些音級在音高上的微升、微降和游移現象,鏇法極講究潤飾和作韻,使調式色彩產生種種之變幻,令人回昧無窮。
實際上起著類似調號的作用。這些調皆出自"二四譜"的易音變奏而得稱,並各自體現特定的情緒氣氛。相對而言,"輕六"表現輕鬆愉快,"重六"表現深情激越、"活五"表現纏綿悱惻、"輕三重六"表現幽悶思戀,"反線"表現逸暢諧趣。這些音符調式的變幻,也就是潮樂色彩變奏體現,極富表情意義,使調式加強對比變化,又巧妙支運用了綜合調式性的表現手法,故形式獨特的風格。
組合演奏
潮州音樂以內涵豐富、品種多樣著稱。不同品種的差別主要體現在不同的樂器給和演奏形式、演奏風格上。大致分為鑼鼓樂、笛套古樂、弦詩樂、細樂、廟堂音樂、漢調音樂等。
鑼鼓樂
包括大鑼鼓、小鑼鼓、笛套鑼鼓、蘇鑼鼓、八音、花燈鑼鼓等。
"潮州大鑼鼓"是以大鼓為中心,多種打擊樂相配合,以嗩吶為領奏並配以管弦樂的大型合奏式音樂品種。它粗獷雄壯、氣勢磅礴,音樂格調綺麗清朗,司鼓藝術別具一格,能表現重
大歷史題材和渲染節日喜慶氣氛。
潮州大鑼鼓流行於廣東省潮汕地區,從清鑼鼓形式發展起來。過去,在潮州各地都設有鑼鼓館,在每年游神盛會時演奏,樂器只用四面鑼、二副大鈸,屬清鑼鼓形式,俗稱"四鑼二鈸"。因奏法過於簡單,藝人們增添了嗩吶吹奏一些弦詩譜,如《過江龍》、《百家村》等,這樣有吹有打,發展成為吹打形式。
據專家介紹,"潮州大鑼鼓"植根於潮州,其形成可以追溯至唐宋年代,後廣泛流傳於粵東、閩南和東南亞各地,有著"中華民族民間音樂瑰寶"的美譽。
大鑼鼓是以打擊樂為主並配以管弦樂的一種合奏形式,以嗩吶為鏇律主奏樂器的也稱"嗩吶大鑼鼓"。大鑼鼓在潮州音樂中最為普及,流傳面最廣。大鑼鼓除大鼓外,鑼器較有特色的有欽仔、深波、斗鑼;其次有蘇鑼(形制比馬鑼大)、亢鑼、月鑼、大鈸、小鈸等。由於鑼器各具音樂特點,且各有固定音高,演奏豐滿協調,並具有簡單的和聲效果。與管弦樂合奏時,剛柔相濟,動靜相宜。大鑼鼓傳統形式分"長行套"與"牌子套"。"長行套"常用於節日喜慶、盛會、遊行等大場面;"牌子套"多脫胎於"正字戲"的曲牌鑼鼓,原主要用於表現戲劇故事情節,由若干牌子聯綴成套。統曲目共有十八套之多,其中分文、武套。文套。文套文靜溫柔,長於表現悲歡離合,男女之情,如《拋網捕魚》、《擲釵》等;武套則氣魄雄偉、豪放磅礴,適於表現古戰場的格鬥場面,如《關公過五關》、《薛剛祭墳》等。
為豐富演奏曲目,各鑼鼓館爭相聘請正字戲班的樂師傳授音樂,於是吸收了戲曲樂隊中使用的一些樂器,增添了小嗩吶、蘇鑼、深波和一些常用弦樂器等,逐漸形成了現在這樣"吹、打、拉、彈"俱備的綜合性吹打樂隊。
吹管樂器有大嗩吶、小嗩吶、大笛(橫笛)、小笛(俗稱簫仔)、簫等;打擊樂器有的鼓、蘇鼓、中鼓、大鼓、蘇鑼、深波、斗鑼、欽子、亢鑼、月鑼、大鈸、小鈸,銅鐘,雲鑼等;拉弦樂器有頭弦、二弦、椰胡、二胡、胡弦等;彈弦樂器有小三弦、大三弦、琵琶、月琴、揚琴等。
潮州大鑼鼓的創始人有歐細奴、謝奴仔、吳德潤等,其中以歐細奴的貢獻最大。歐細奴原是潮安鎮合旗鼓亭的吹首,他熟悉正字戲音樂,在他二十四歲被鑼鼓館請去傳藝,提供了不少正字戲音樂。在現有的十八大套曲目中,極大部分是正字戲音樂聯奏。
小鑼鼓是大鑼鼓刪去斗鑼、蘇鑼等強烈而聲濁的打擊樂器後派生出來的一種合奏形式,具有輕快、明朗有特色,如《畫眉跳架》等。
笛套大鑼鼓流行於汕頭市潮陽區。以大橫笛(4-8支)為領奏、輔以笙、簫、管等樂器,具有高亢、清悠、柔婉、古樸之特色。
蘇鑼鼓以蘇鑼、蘇鼓演奏而得名。原脫胎於"外江戲"的伴樂。此外還有八音、十音、花燈鑼鼓等。
笛套古樂
流行於潮陽棉城。
笛套古樂流行於潮陽棉城。南宋末年,宋室宮廷樂宦吳丙(字汝光,原籍江西)隨師抵潮,宋亡後,吳丙定居潮陽棉城,宮廷音樂的種子也因此播落於潮陽大地,經過歷代樂工們的充實和發展,形成了潮陽笛套音樂古樸典雅的風采和濃郁的地方特色。
就其表現形式而言,潮陽笛套音樂的品類,可分為笛套音樂和笛套鑼鼓。笛套音樂包括笛套古樂(即傳統的笛套音樂)和經融合、演變而成的笛套音樂。笛套古樂從曲式結構到鏇律進行,都保留了古代宮廷音樂韻味。其風格特點古樸、莊重、典雅、幽逸、清麗、悠揚,具有濃厚的中國民族傳統色彩。笛套鑼鼓包括笛套小鑼鼓、笛套大鑼鼓和笛套蘇鑼鼓,笛套小鑼鼓是指笛套音樂配上小巧玲瓏的鑼鼓點,笛套大鑼鼓是指笛套音樂配上大鼓、斗鑼、大鈸等音量恢宏的大型打擊樂,笛套蘇鑼鼓則是指笛套音樂配上蘇鑼鼓。
就其共性而言,潮陽笛套音樂是屬於套曲式的音樂品種。它以笛、管、笙、簫為主要樂器,用大橫笛領奏。風格古樸、幽雅,具有宮廷音樂風味。相傳宋末或明、清時,由中原傳入。每個套曲由若干樂曲聯綴而成,如《四大景》由散板、引子、序曲(頭板慢8/4拍子)、一景"柳搖金"(頭板、二板至三板)、二景"金毛獅"(頭板、二板至三板)、三景"鬧元宵"(頭板、二板至三板)、四景"柳青娘"(頭板、二至三板)組成。速度由慢至快,每段也分慢、中、快,章節段落分明,近似唐、宋大曲"散序"、"拍序"、"曲破"的形式。就其個性而言,潮陽笛套音樂從大笛吹奏的方法到奏出的音色有別於其他地方,構成潮陽笛套音樂地方特色的一個重要因素--"潮陽味"。在吹奏方法上,潮陽笛套音樂是傳統的(宮廷式)"龍頭鳳尾指",領奏樂器的大笛(橫笛)是28節大鑼鼓笛。
由於歷史和經濟原因,潮州音樂已出現逐漸衰落的狀態。歷史資料散佚,藝術人才老化等等,無不制約著潮州音樂的傳承和發展,因此,有關方面需要進一步加大保護的力度。
弦詩樂潮州弦詩樂是民間絲竹樂。“弦詩樂”原指潮州古樂詩譜的演奏,現在已經逐漸成為潮州民間絲弦、吹管、彈撥等樂器獨奏、重奏、合奏等演奏形式的總稱,因學弦詩樂的人要先從讀弦詩(指樂譜)開始,韻味猶如在念詩,故此叫“弦詩樂”,是潮州音樂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潮州音樂中流行最廣泛的一個樂隊組合,流行地域主要是廣東省東南的粵東地區諸縣,但在閩南龍巖、龍溪地區,廣東客家五華、大埔、興寧等地,南部陸豐、海豐諸縣以及海外東南亞泰國、越南、馬來亞等地均有流傳,有著廣泛深厚的民眾基礎。
弦詩樂以潮州民間絲弦、彈撥樂器演奏古詩譜而得名,是最具民眾性的演奏形式。樂器組合可大可小,大者有成十件以上樂器的合奏,小者有三、五件樂器的小組奏。潮州弦詩樂最早是以竹弦、洞簫、月弦三件樂器演奏的絲竹細樂逐步取代古老的古琴,近三百年來改用發聲尖高的二弦為領奏樂器。其它拉弦樂器有椰弦、竹弦、二胡(提胡)、大胡弦;彈弦樂器有大三弦、月琴、秦琴、皮琴、葫蘆琴、揚琴,吹管樂器有小橫笛、大橫笛、洞簫、小嗩吶、大嗩吶;打擊樂器有小鼓、中木魚、小木魚、木板等。其中小橫笛、大橫苗、小嗩吶、大嗩吶亦分別可作主奏樂器,而三弦、琵琶、箏是室內細樂常用的組合形式,亦可分別用於獨奏。
弦詩樂一般以板擊節。板式節奏靈活多變,傳統演奏習慣是由慢到快、層層推進,採用曲速三變的變奏手法,即從頭板開始,接二板、拷拍、三板直至高潮急煞告終。同時在板式變化的基礎上還運用約定俗成的單催、雙催、雙疊催以及其它變體的催奏形式,把樂曲情緒表現得淋漓盡致。尤其引人入勝的是往往通過鏇律音高的微妙變異,使宮調產生"似轉非轉"的藝術效果,賦予樂曲以特殊的韻味和情趣。
潮州弦詩根據不同的套用場合和演奏風格,分為"儒家樂"、"棚頂樂"兩種。"儒家樂"的演奏者,-種是由上層社會資助豢養的樂隊,另一種則是自發性的民眾自由集社組織,演奏風格纖細、雅致,重神韻,除自娛外,多用於民間婚、喪、喜、慶等場合。"棚頂樂"則主要用於戲曲舞台,為喧染劇情服務,亦獨立演奏,其風格簡樸、粗獷。目前民間流傳的弦詩樂,多為"儒家樂"的風格特點。
傳統潮州弦詩用古老的二四譜演奏,其演奏特點可根據二四譜的各種調式;輕三六、重三六、輕三重六、反線、活五來進行轉換和變奏,達到鏇律色彩的不斷變化和發展。輕三六調式特點鏇律多輕快明朗;重三六調式則深沉含蓄;反線與輕三六同,但鏇律高四度;活五調式最富有待點,善於表達哀怨或悲憤的情緒。將一首樂曲用不同調式色彩轉換變奏時,一般規律為:輕三六樂曲可以轉為重三六、輕三重六、反線;重三六樂曲可轉為輕三六、輕三重六、反線、活五;活五樂曲可轉為重三六、輕三六。
潮州弦詩在演奏上的另一個特點是"曲速三變"。即每一首弦詩套曲基本上都用頭板、拷拍、三板的形式作為其結構或鏇律變奏的相對固定的程式。樂曲引子多為散板;頭板(或稱二板慢)為4/4節拍,是樂曲主體部分,演奏時一般不反覆或反覆時變化很少;拷拍為1/4節拍,是慢板鏇律在節奏、節拍上的變奏,主要特點是多用後半拍,形成垛句式的鏇律特點;三板為1/4(或2/4)節拍,亦是慢板鏇律在節拍、節奏上的變奏,其特點是用多種"催"的手法把旅律反覆變奏多次,速度逐漸加快,在高潮中結素束全曲。
潮州弦詩所奏曲目,傳統樂曲多沿用中州古調傳譜,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又兼蓄了各地民間小調、佛曲、笛套和民間戲曲音樂中的外江調、正字調、粵調等,甚至有時還吸收民間藝人飄洋過海從東南亞各國帶回來的民歌、小曲之類。著名的潮州弦詩十大名曲是《昭君怨》、《小桃紅》、《寒鴉戲水》、《黃鸝詞》、《月兒高》,以上五曲均為重三六樂曲;《大八板》、《平沙落雁》、《風求凰》、《五連環》、《錦上添花》,以上五曲均為輕三六樂曲。其它流行的樂曲還有《柳青娘》、《浪淘沙》、《獅子戲球》、《千家燈》、《粉蝶採花》、《紅梅頭》、《粉紅蓮》、《畫眉跳架》、《深閨怨》等。
潮州弦詩的著名演奏家有林玉波、張漢齋、蘇文賢、林毛根等。
細樂
以琵琶、箏、小三弦為主的小型合奏,有時也加上洞簫、椰胡或竹弦等樂器,風格細膩柔潤。尤其是在琵琶、箏、三弦的合奏中,常產生五聲性和聲效果,更顯得和諧悅耳。傳統細樂分硬、軟套。硬套如《胡笳十八拍》,軟套如《昭君怨》、《小桃花》、《月兒高》等。潮州細樂可以追溯到清末民初的洪沛臣先生。他是潮州一名古董商人,音樂素質極高,善琵琶、瑟、笙等多種樂器,他常到國內各地及南洋做生意,也到處以樂會友。自他始,在潮州與箏家鄭祝三、三弦名家陳子栗三人以三弦、琵琶、箏合奏。各樂器有各樂器的句逗和奏法,但合起來卻非常好聽,所以深得其趣,眾稱"三友"。洪與鄭還把他們合奏的首本樂曲《古調勁套》,分別制訂琵琶和古箏詳訂譜,並各自收徒教習,於是在潮州傳下來這種三弦、琵琶、古箏的合奏形式,近人把這名為"細樂"。
廟堂音樂
是寺院、善堂做法事時(如頌佛、拜懺等)唱奏的音樂。基本分為"禪和腔"、"香花板"兩類。此外尚有"外江板"等其它流派。使用的樂器有法器經鼓、鼓腳鈸、雙音、引馨等,以嗩吶(有的則用大橫笛)領奏,並配以其它的彈撥、弦索樂器。曲調玄奇古樸,別具一格。
漢調音樂
漢調是廣東漢劇(俗稱外江戲)曲調的簡稱(被稱為外江調),清代中後期隨著外江戲傳入潮州地區後至興梅、大埔等地,漢調自清光、宣以來曾風靡全潮,被雅稱為"儒樂"、"國樂"。漢調音樂原屬板腔皮簧系統,在潮汕流傳過程中,融合了潮樂的變奏手法和鏇法加花潤飾特點。漢調用的打擊樂主要有蘇鼓(小鼓)、梆鼓、拍板(俗稱過山板)、蘇鑼、蘇鈸、小碗鑼、小鑼,弦索樂主要樂器有外江頭弦、三弦、月弦、琵琶、笛子、胡弦等。
外江音樂
潮州外江音樂是指自江蘇、浙江、淮河流域一帶流傳到潮州的音樂。戲劇稱"外江戲",音樂稱"外江音樂",鑼鼓樂稱"外江鑼鼓或蘇鑼鼓",佛樂稱"外江板佛樂"。外江音樂之傳來潮州,不是某一年代、某一歷史事件而成其事,應是一個很長的歷史時期的文化遷移事件。其起始應在南宋年間。
南宋時雜劇和民間百戲、民間音樂等隨著經濟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福建、廣東沿海富庶的地方是南宋的大後方,也隨著蘇杭的發展而發展,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自然要比北宋方便些、頻繁些。北宋時產生於溫州的南戲,至南宋時盛行於臨安等城市,並且向南方傳播。據《漳州府志》卷三八載,南宋時,朱熹的門生陳淳(1153-1217)給漳州知府傅伯成的一封信,建議禁止當地農民結集演戲。這封信,除了說明當時南戲空前發展之外,也提供南宋時,南戲從蘇杭經福州南下,播及漳潮的有力佐證。
外江戲及外江音樂在潮州於清末民初一直盛行,到20世紀50年代才漸告衰落。
現在,除個別地方還有外江樂存在之外,大多數的外江樂已經溶化在潮州音樂樂種的各種形式之中。
蓬勃發展
新中國成立後,潮州音樂得到蓬勃發展。50年代初成立汕頭潮樂改進會和潮州市民間音樂團等組織。1956年潮州音樂曾在北京參加全國音樂周會演,1957年在世界青年聯歡節上,潮州大鑼鼓《拋網捕魚》獲得金質獎章。一些音樂家和音樂單位相繼來潮州(府)考察和採風,從潮州音樂中追索隋唐音樂的足跡和遺響。
60年代後出版的潮樂著作有《潮州民間音樂選》、《潮州音樂曲集》等;反映現實生活的器樂曲代表作有《春滿漁港》、《歡慶勝利》、《喜送豐收糧》、《一路送糧一路歌》;整理樂曲有《關公過五關》、《雙咬鵝》、《追舟》等。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潮州音樂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國民間音樂非物質文化遺產
民間音樂又稱民間歌謠、民俗音樂、民間短篇詩歌等,簡稱民謠、民歌、民樂或民曲,國際民間音樂協會的解釋定義為“經過口傳過程發展起來的普羅大眾音樂”,也就是該音樂散布過程,純粹是由演奏者或音樂接收者記錄教習,並親自相傳所得。其範圍包含歌曲、簡單樂器演奏,甚至舞曲曲調與步伐。 |
左權開花調 | 河曲民歌 | 蒙古族長調民歌 | 當塗民歌 | 巢湖民歌 | 畲族民歌 | 興國山歌 | 興山民歌 | 桑植民歌 | 梅州客家山歌 | 中山鹹水歌 | 崖州民歌 | 儋州調聲 | 石柱土家兒調 | 巴山背二歌 | 傈僳族民歌 | 紫陽民歌 | 裕固族民歌 | 藏族拉伊 | 靖州苗族歌 | 川江號子 | 南溪號子 | 木洞山歌 | 川北薅草鑼鼓 | 侗族大歌 | 侗族琵琶歌 | 哈尼族多聲部民歌 | 彝族海菜腔 | 那坡壯族民歌 | 澧水船工號子 | 古琴藝術 | 蒙古族馬頭琴音樂 | 蒙古族四胡音樂 | 嗩吶藝術 | 遼寧鼓樂 | 江南絲竹 | 海州五大宮調 |嵊州吹打 | 舟山鑼鼓 | 十番音樂 | 魯西南鼓吹樂 | 板頭曲 | 宜昌絲竹 | 枝江民間吹打樂 | 廣東音樂 | 潮州音樂 | 廣東漢樂 | 梁平癩子鑼鼓 | 土家族打溜子 | 河北鼓吹樂 | 晉南威風鑼鼓 | 絳州鼓樂 | 上黨八音會 | 冀中笙管樂 | 銅鼓十二調 | 西安鼓樂 | 藍田普化水會音樂 | 回族民間器樂 | 文水子 | 智化寺京音樂 | 五台山佛樂 | 千山寺廟音樂 | 蘇州玄妙觀道教音樂 | 武當山宮觀道樂 | 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 | 南音 | 泉州北管 | 黃河號子 | 武德鎮抬鼓 | 西坪民歌 | 淅川鑼鼓曲 | 豐收鑼鼓 | 石台十番鑼鼓 | 酉華唱經鑼鼓 | 留左吹打樂 | 高郵民歌 | 海門山歌 | 南鄉田歌 | 萬載紙棚山歌 | 靖安打鼓鏟山歌 | 銅鼓客家山歌 | 豐城花釵鑼鼓 | 運河船工號子 | 襄陽火炮 | 八十八行 | 單弦拉戲 | 向壩民歌 | 黃州點子 | 房陵鑼鼓歌 | 呂家河民歌 | 絲弦鑼鼓 | 盪腔鑼鼓 | 民間歌謠 | 超化吹歌 | 硪工號子 | 洛陽海神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