蕙蘭

蕙蘭

蕙蘭,為蘭科地生草本植物。生於濕潤但排水良好的透光處,海拔700~3000米。分布於中國、尼泊爾、印度北部等地。根較粗短,基部略比根前端粗大,無分枝。假鱗莖不明顯,集生成叢,呈橢圓形。花常為淺黃綠色,有深紫紅色的脈紋和斑點;花通常香氣濃郁。一莖多花,常6朵-12朵,芳香。蕙蘭原產中國,是我國栽培最久和最普及的蘭花之一,古代常稱為“蕙”,“蕙”指中國蘭花的中心“蕙心”,常與傘科類白芷合名為“蕙芷”。蕙蘭花是中國珍稀物種,為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物種。蕙蘭原分布於秦嶺以南、南嶺以北及西南廣大地區,是比較耐寒的蘭花品種之一。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蕙蘭蕙蘭

蕙蘭的假鱗莖不明顯,根粗而長,葉5-7(9)枚,長20-120厘米,寬0.6-1.4厘米。直立性強,基部常對褶,橫切面呈V形,邊緣有較粗的鋸齒。花莖直立,高30-80厘米,有花6-12朵;花淺黃綠色,有香味,稍遜於春蘭。花直徑5-6厘米,花瓣稍小於萼片,唇瓣不明顯三裂,中裂片長橢圓形,上面有許多晶瑩明亮的小乳突狀毛,頂端反卷,邊緣有短絨毛;唇瓣白色,有紫紅色斑點。花期3-5月份。分布於春蘭相似主,在秦嶺以南、南嶺以北及西南廣大地區,是比較耐寒的蘭花之一。

蕙蘭的葉是較容易辨別的,這裡說的是言與春蘭和秋蘭的區

別。蕙蘭葉為帶形成直立、斜坡、彎垂等不同形態。新草一般是墨綠色,少有淡綠葉面粗糙,比較有野草性質一苗草多數為 6一8 枚葉,少數3一4 枚。多時可達 12 枚,買草有春 3 蕙 4 之說,春蘭有 4 片葉才算一苗, 3 片葉不成苗、或算半苗比較而言,其葉肉質少,有較多纖維質,系革質葉,葉脈粗大主脈明顯,葉面布滿可見維管束、比較挺拔高大者為多數 40-80cm 高最多。25cm 以下和 100cm 以上者也屢有發現。葉下半段多呈 V 形,垂葉上半部多平展,而立葉、斜立葉又多向內凹,所以支撐力很強。葉寬多半與葉長成正比0.8-2cm 以上均有,一般下山草下面都有毫毛,葉緣為較粗長的鋸齒形,比春蘭、秋蘭的鋸齒形都明顯。山區多霧,葉片絨毛收集露水能力特彆強。

葉片另一特點是葉脈透明,使葉片既能接受高山短時問的強光照射,又可對過強的光照進行反射,這是蕙蘭能較耐強光的一大原因。一般栽培蕙蘭遮陽要求不高,這是由於其葉片的構成優點使然。

葉片維管束多肉少,使水分蒸騰調解得當,蕙蘭既耐旱,抗澇陝也強這同其葉片結構有很大關係。高山風較大,所以其又能抗倒伏。但種植時,應注意介質配置得當,應注意等主要常量元素的供給,以保持蘭草的健康生長。

另一特點,葉受假球莖小的影響,整株葉片一年不能發齊,有的草第三年還在發出新葉雖壽命較長,但成長慢,發草較慢。有時引進二二苗新種或弱苗需等三五年或七八年才能開花。

蕙蘭的根較春蘭粗,根粗一般5一 6mm ,長 40-50mm 。其根柱多呈白色,成長根多灰褐色,生長根有水晶尖頭。由於根粗短容量增大,所積蘭菌、營養料可以供足葉片生長和開花之用,由於原生長環境又多腐葉厚積,已有足夠的支撐植株的能力。而其根在球莖長出後,很快在根盤上超出球莖很多倍,由於土壤肥沃,根能很充裕地供應養料,又不需生長過長。因為營養、熱量在地下20 一30cm處是最適合蕙蘭生長的。由於蕙蘭根所處土壤層極好,一般說經常能發現根盤很大的大塊草,這是由於在這樣的土壤條件下蕙蘭極易分孽,有時會發現 1 00 多苗盤根錯節在一起的卜山草。這證明了蕙蘭的生命周期是較長的。在人工種養條件下,宜用深盆雖傳統草經多年馴養,但其球莖因遺傳關係不能增至很大。

盆栽如水肥氣都適當,有時其根可增粗到 10mm 多,增大營養容積達原來的兩倍,充分滿足蕙蘭葉及開花的營養需要。

蕙蘭的莖也和其他蘭屬一樣,是從母株假球莖最底部分櫱出蘭芽而滋生的個體這些芽多半扁平而小,在原生地狀態下.多深埋在腐殖上下面,葉初生出時,是葉靠葉的,不像春蘭秋蘭有不生葉的鱗片在下面,也不是中間葉和外面葉同時生出,而是外面葉和甲殼先生出,然後中間葉片根據土壤肥力和根的提供營養能力再逐漸生出,與草芽同時生長進而假球莖也隨之膨大。當然、其假球莖仍是生葉的基礎只是葉及苞殼是底下的鱗片生出的,這是蕙蘭假球莖的特點所在。

蕙蘭的莖也是有很多不定根的生長點,所以在甲殼蘭葉生出的同時,蕙蘭的根也是隨著假球莖的不斷膨脹發出新根來。由於蕙蘭的根較粗長,自然也顯不出假球莖來。

蕙蘭假球莖不明顯是其原生地生長環境所造成的。由於原生地肥沃,蕙蘭能及時把光合作用所得到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肥分迅速轉化為所需的礦物質加以吸收,能較決地生根長葉開花,不需要球莖有更多的營養儲備。經人工栽培多年的傳統草,由於條件不同,草就變低.葉變短,而球莖則大了一些,老草倒了,也留有不算很小的假球莖。

蕙蘭花是多花種,由花草支撐,急狀花序花拳發自壯草甲殼內(有說發在草上,可能有誤),一般都能齊架。相對斜披葉和彎垂葉而言,多數能高出架,花開葉上,十分壯美-般每葶著花8-10 朵,少數4一5 朵或20 來朵,均有發現另外在花色上,其花有各種顏色及各種複色,但至今尚未發現全黑花的蕙蘭。

蕙蘭的花朵分類先按殼分,然後再按瓣形分,這主要是指的傳統花對新花基本上是按瓣形分。

傳統品種基本上是分赤殼、綠殼、赤轉綠三類。再分作赤殼梅瓣、赤殼水仙、綠殼荷瓣、赤轉綠蝶花,等等。而對新花有的有詳細說明,有的尚未命名,行家基本上採取先上“”或先登雜誌,先露露面,測試一下自己花的價值,然後才取名的辦法。當然多數人還是以賞花,陶冶情操,共同欣賞為目的的因為傳統蕙蘭品種已剩不多,在這不多的品種中,對有的花還認定不一,需要大家共同努力,能定的定下來,一時定不下來的,亦不可急倒是新花中問題較多,如有買賣,就各取各的名字了。最好對花形色已穩定的,進行登錄,以免一花多名;未登錄的,買花人應尊重發現人的權利不要給人家亂改名,濫命名造成品種名稱的混亂。

蕙蘭的花朵結構基本上與其他蘭屬地生蘭相似,三夸片,二花瓣,一蕊一舌。主要區別在於舌瓣。一般蕙蘭舌較大、長,有的起絨,但多數舌而紅斑較亂,紅點有規則的較少,應以斑有規則、塊大、鮮艷為好。再有瓣形花與春蘭比較,多不如春蘭,所稱的梅瓣蕙蘭,很少有結圓圓頭、緊邊、短腳的應被視為珍貴品種了,而其荷瓣則沒發現像環荷、蓋荷那樣寬瓣短腳花,或者說很少見。但蕙蘭花多,其壯觀那是春蘭不可比擬的。宋朝黃庭堅讚嘆蕙蘭有“士大夫概”,蕙蘭是當之無愧的。

地理分布

產於陝西南部、甘肅南部、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南部、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和西藏東部。生於濕潤但排水良好的透光處,海拔700~3000米。尼泊爾、印度北部也有分布。

生長習性

(一)葉數:蕙蘭又稱九子蘭、九節蘭、夏蘭,它每株葉數為5-9枚,常為6-7枚,葉長25-80厘米左右,寬約1厘米,直立性強。
(二)蕙蘭每年5月上旬至6月上旬新葉芽出土,秋芽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出土。新葉芽出土後約有20天左右緩長期,展葉期約在6月中旬至7月下旬,7月至10月為葉的伸長期,11月至來年2月為休眠期。養蕙蘭要3苗以上連體栽培,3苗以下不易成活,這一點非常重要,蕙蘭每苗從出土到生長完成需3年左右。
(三)蕙蘭的花芽出土為每年9月至10月上旬之間,大約生長2-3厘米後,停止生長。需要5個月(溫度5攝氏度)左右的時間春化休眠,方能開出清香宜人的好花。花期為每年3月下旬至4月下旬。晚花期5月上旬。
(四)蕙蘭的生長適宜溫度為15-25℃,夏天不超過38℃,冬天不低於零下5℃,生殖生長溫度為10-20℃,在國蘭中惠蘭是最耐寒耐高溫的蘭花。
(五)蕙蘭對空氣濕度的要求為60%-75%,冬季休眠期空氣濕度不要低於50%外,生長期濕度保持在70%-80%之間。
(六)蕙蘭對水分的要求:它的假鱗球莖小,需要保持盆土濕潤,但它是國蘭中最耐乾旱的蘭花,它有粗長的根,具有一定的保水性,能應付短期的乾旱(4天),所以保根是植好蕙蘭的重中之重。一定要認識“秋不乾,冬不濕”的意義。初秋晴日多,炎熱未盡,空氣乾燥,增大空氣濕度是防止蘭葉焦尖最有效的辦法。
(七)蕙蘭對光照的要求:光照對蕙蘭生長非常重要,國蘭中蕙蘭是最喜光的蘭花,夏季陽光最強烈時需遮蔭60%左右,其他季節可不遮蔭。
(八)蕙蘭需用深大的盆栽培,它的根一般無分杈,挑選蕙蘭要以細長根、緊殼、苞長異彩沙暈、葉鞘如針刺的。它的花一般為5-12朵,少數可達到18朵。江浙蕙蘭為最優。河南、湖北、陝西新品更多。
(九)蕙蘭喜光照畏陰暗,喜通風畏閉塞,喜疏鬆畏板結,喜叢生畏分單,喜薄肥畏濃熱。

品種簡介

產地品種

蕙蘭蕙蘭
蕙花其葉形、花質略有差異,以產地分為:北京蕙花、江浙蕙花、安徽西部、湖北蕙花、雲南蕙花、貴川內地蕙花、南方上海、廣州蕙花等。
蕙蘭原產森林的地生植物,假鱗莖極小或不明顯;葉長25~80厘米,寬7~12毫

歷史品種

蕙蘭的傳統名品有老八種:大一品、程梅、關頂、元字、上海梅、染字、潘綠、盪字;
傳統新八種有:樓梅、翠萼、極品、慶華梅、江南新極品、端梅、崔梅、榮梅。

江南新極品

傳統蕙蘭品種還有:鄭孝荷、金岙素、端蕙梅、老蜂巧、老朵雲、申頂、仙綠、溫州素、如意素、解佩梅、長壽梅、虞山梅等。
蕙蘭傳統品種中以大一品、慶華梅、老極品這三種的花品最高,慶華梅(老慶華/劉梅)位列傳統銘品之首。
常見的新種的名品有:元宵、大疊彩、翠豐、新華梅、佳韻、鑫梅、盧氏蕊蝶、板橋翠蝶、神梅、明州梅等等。

其他

蕙蘭蕙蘭

1.大一品:瓣型:綠殼類大荷花形水仙瓣歷史:按《蘭言述略》大一品載,清乾隆時由浙江嘉善胡少梅選出;另據《蘭蕙同心錄》載,為嘉慶初年由胡少梅選出。特徵:五瓣分窠,色翠綠,瓣挺質糯,大軟蠶蛾捧,大如意舌。被推崇為蕙蘭中荷形水仙瓣之冠,被列入傳統蕙蘭老八種之首位。

2.解佩梅:瓣型:赤轉綠殼梅瓣歷史:民國初由上海張姓選出。特徵:三瓣翠綠,緊邊短腳圓頭,白玉捧心,大如意舌,花葶細長。花蕾剛舒瓣時花形稍小,漸後越放越大,花姿挺勁,葉細狹,呈弓形,繁殖快,健花。

3.端蕙梅:瓣型:赤轉綠殼梅瓣歷史:由浙江紹興諸長生選出。特徵:外三瓣頭圓,緊邊,長腳收根,肩平,半硬捧,大如意舌,花型端正,花葶細長。葉半垂。

4.仙綠:瓣型:綠殼類梅瓣歷史:民國初年由宜興藝蘭者選出。別名宜興梅,因花形酷似老上海梅,故亦稱後上海梅。特徵:三瓣圓頭、狹長,分窠,羊角兜捧心,舌長不捲。有人常以此種混充老上海梅出售。苞葉綠色。常有梅形水仙瓣開出。

5.老極品:瓣型:綠殼類綠花梅瓣歷史:清朝光緒辛丑年由杭州公誠花園馮長金選出。特徵:三瓣圓頭、長腳收根,分窠,硬兜捧心(有時偶有分頭合背式),龍吞大舌,肩平。苞葉綠色。被列入蕙蘭新八種。

6.關頂:瓣型:赤殼類梅瓣。歷史:清乾隆時由江蘇滸關萬和酒店店主選出,故一名萬和。特徵:五瓣短圓,豆殼捧,分窠,大圓舌,肩平。葉闊。為老八種赤蕙之一。
7.元字:瓣型:赤殼類綠花梅瓣歷史:清朝道光年間由滸關藝蘭者選出。特徵:三瓣頭圓長腳,緊邊,色綠,分窠半硬捧心,肩平,執圭舌,花葶粗壯高大,為老八種赤蕙之一。
8.老染字:瓣型:赤殼類梅瓣歷史:清朝道光時由浙江嘉善阮姓選出。亦名阮字。特徵:三瓣短窄深,肩平,分窠大觀音兜捧心,大圓舌,有時花朵癃放;唇瓣尖部被嵌窄不舒、上翹或歪斜,故俗稱為秤鉤頭老染字。花葶細長。為蕙蘭中老八種之一。
9.崔梅:瓣型:赤轉綠殼類梅瓣歷史:抗戰前,杭州崔怡庭選出。特徵:外三瓣頭圓且大,細收根,瓣肉厚糯,半硬捧心,分窠或分頭合背,龍吞舌。色綠,肩平。被列入新八種之一,亦為蕙蘭中名品。
10.程梅:瓣型:赤殼類梅瓣歷史:清乾隆年間由江蘇常熟程姓選出。特徵:三瓣緊邊短圓,分頭合背或分窠捧,龍舌,花葶粗壯高大,葉闊呈弓形。為老八種赤蕙之首。
11.鄭孝荷:瓣型:赤殼類綠花荷瓣(亦或為飄門水仙)歷史:抗戰前浙江選出。特徵:外三瓣長腳,放角收根,蚌殼捧,劉海舌,色綠。
12.慶華梅:瓣型:綠殼類梅瓣歷史:1911年由浙江紹興蘭農車慶選出,售予杭州吳恩元,栽培六年後復花,時值推翻滿清皇朝,為慶賀起見,念及車慶在華興旅館發現此花,故聯繫其人、其地,遂命名慶華。特徵:三瓣短腳圓頭、緊邊,瓣厚,分窠蠶蛾捧心,大如意舌,一字肩。被列入蕙蘭新八種之一。
13.老上海梅:瓣型:綠殼類梅瓣 歷史: 清嘉慶初李良賓選出。一稱老上海梅。又稱前上海梅。特徵: 三瓣長腳圓頭,半合硬捧,穿腮小如意舌,花色翠綠,一字肩。盛開後,副瓣偶有後翻狀。葉半垂。花葶細長。苞葉綠色。被列入老八種之一。
14.江南新極品:瓣型:赤轉綠殼類梅瓣歷史:1915年由紹興錢阿祿帶至無錫楊乾卿家,當時楊氏托榮文卿先生鑒審花蕾,確定日後必出好花品,其後由楊乾卿買下。特徵:花形與老極品相仿。三瓣圓頭收根,分窠半硬兜微合,龍吞大舌,肩平,細長花葶,風韻氣色甚佳,被列入蕙蘭新八種之一。
15.素十八:產於武當山脈,由上海戴仙禽、沈心寶等於1996年購得,並請吳應祥命名。
16.明州梅:又名“天王匯”寧波蘭友沈慶發於2000年春節去鹹祥山區訪友時在一山農家中統草里發現選出。該花草高約45公分,寬約1.2~1.5公分,葉鈍尖承露狀,形態偉岸。花梗粉底帶青,圓潤挺拔粗約4~5毫米,高約50公分大出架。小花柄和內包衣紫紅色不帶綠彩,蜈蚣鉗頭形,花為大型,徑可達6公分。外三瓣短闊、收根、緊邊、瓣端渾圓形成拱抱。正一字肩也略帶飛意,軟硬棒久開不拆架,棒瓣下側能棒住舌(根),舌瓣形如劉海、吐而不反,長度不出捧瓣,舌的背而無紅塊。鼻小如同火柴梗,無論俯視正視直至花謝仍不見鼻芯。該品種著花朵數一般不多,幾次復花均為7~9朵,但總體布局極有章法,朵與朵之間間距疏朗、均分,花的朝向四面可觀足可入畫,整體氣勢雄又不失端莊。
17.天驕梅:下山於2012年3月6日,由出自湖北大別山余脈由張奇志親自採挖,下山3苗1花苞,屬於不可多得的奇藝草梅。
特點:
燕尾奇草; 壯成草帶青水晶邊,苗成熟葉後還帶蝶線;葉甲,葉尖水晶體很重; 開品為荷型梅,五瓣分窠,龍吞舌,觀音捧,外三瓣為標準的收跟放腳荷型瓣,花越開越漂亮; 此草終究會成為傳世名品!就是在雜交橫行的今天,你也無法找到父母本去雜出這樣的上天賜予的天之驕子;天驕梅命名由來:天——天堂蘭苑所采,采於大別山主峰湖北鄂東-天堂寨余脈;嬌——天之驕子,天地之交。

栽培特點

栽培

大多蘭友栽植蕙蘭採取與春蘭相同的方法,其結果往往一年看花,二年看草,三年啥也沒有了。有的蘭友逐漸對蕙蘭失去了信心,認為蕙蘭性野,太難栽植了。
首先,要栽好蕙蘭,復壯蘭根是根本。對於新下山蕙蘭,蘭根大多短少。先要用顆粒稍粗素土(不含肥分)栽植半年以上。盆不宜大,能容下即可,以促生新根,壯大群體。然後再視蘭根生長情況換較深且大的盆。植料可用培養上混合少量腐熟油餅。
對於落山數年的下山蘭或名蘭,根大多粗長完好,要用大而深的盆,並加入混有少量腐熟油餅的培養土栽植。培養土配製要疏鬆,顆粒宜粗。此法經本人多年試用,蕙蘭栽入後發苗快,葉多苗壯,可充分體現品種特性。
此外,蕙蘭不宜分盆,培養場地宜偏陽。

傳統品種

易花:元字(元字非常愛開花)、大一品、江南新極品、老極品等。
惰花:潘綠、老上海梅、仙綠等(此三種種植須偏陽,否則不愛開花)。
多葉性:老染字等(復壯需要比一般品種葉片更多)。
少葉性:江南新極品等(壯草葉片比一般品種少,易復壯)。
易芽:老上海、潘綠、大一品、江南新極品等。
惰芽:元字(此種特愛開花以至於都沒有足夠的芽點發芽)等。

栽培技術

蕙蘭栽培簡單易行,筆者將多年養植蕙蘭的體會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六點。

蕙蘭栽培蕙蘭栽培
一、選盆

宜選用深盆、陶盆,養植環境乾燥的可用透氣性一般的蘭盆,陰濕環境應選透氣性較好的蘭盆。

二、配土

營養土(蘭蔭神土或峨眉仙土)50%,塘基石或紅磚碎30%,風化岩(豆粒大小)10%,顆粒狀黃泥10%。

以上植料混合後篩去粉末備用。

5、種植

上盆填土時應注意下粗上細,連填土邊輕輕震動,讓蘭根與培養上充分接觸充實。填土高度以完全蓋住假鱗率為宜,盆口留2厘米左右空間,以利澆水。澆水以不乾不澆、澆則澆透為宜。

四、施肥

每年春季(3月初)與秋季(10月初)澆一次稀釋腐熟有機肥。生長季節每10天噴一次蘭菌王。因蕙蘭有部分品種不易發花,宜在8~11月份每隔15天噴施一次1/800的磷酸二氫鉀(濃度最高不超過1/500)。

五、防病治蟲

多雨季節應注意防治黑斑病炭疽病等常見病,可在梅雨季節前或下雨後用甲基托布律多菌靈、花康2號等交替使用,7~10天噴灑葉面一次。如發生蟲害套用花康1號、敵殺死等對症下藥,及時處理。

六、曬盆翻盆

每年3~6月,晴天宜將蕙蘭放在直射的陽光下曬盆5~6個小時(清晨6時至中午12時),能促使生根發苗。如置於朝向東南陽台養植的可任其接受自然日照,氣溫超過36℃時應注意避開正午及“西山日”的直射。如發現時尖焦黑,排除肥水過多的因素外,很可能是蘭根生至盆底,觸壁僵硬,反映到葉面上就會發生焦尖現象,這時應及時翻盆換土。先將蘭花起盆,分作3~5苗一叢,再重新上盆栽種,澆道水後置陰涼通風處7~10天,再逐漸增加光照,一月後就可放置陽台上養植欣賞了。

七、注意事項

縞藝、斑藝等對藝品種,務必注意適度遮陰。因為葉綠素稀少的葉片,極易被陽光炙傷變色,不宜放在烈日下曝曬。

相關物種

春蘭(原變種)(Cymbidiumgoeringii(Rchb.f.)Rchb.f.var.goeringii)
春劍(變種)(Cymbidiumgoeringii(Rchb.f.)Rchb.f.var.longibracteatum)
線葉春蘭(變種)(Cymbidiumgoeringii(Rchb.f.)Rchb.f.var.serratum)
營草蘭(變種)(Cymbidiumgoeringii(Rchb.f.)Rchb.f.var.tortisepalum)
寒蘭(CymbidiumkanranMakino)
珍珠矮(CymbidiumnanulumY.S.WuetS.C.Chen)
邱北冬蕙蘭(CymbidiumqiubeienseK.M.FengetH.Li)
墨蘭(Cymbidiumsinense(JacksonexAndr.)Willd.)

文化底蘊

蕙質蘭心

當今所稱的中國蘭,古代稱之為“蕙”。正如北宋黃庭堅(1045~1105年)在
老朵雲
《幽芳亭》中對蘭花所作的描述:“一乾一華而香有餘者蘭,一乾五七華而香不足者蕙”。“蕙質蘭心”意思是蕙蘭的本質是中國蘭花的中心。“蕙”為中國蘭花的中心即:“蕙心”,蕙心就是“中國心”。愛蘭者必愛“蕙”,“惠”指中國,“蕙”意思:中國的香草,“芷”人民的香草。“蕙芷”爭榮壓眾芳被稱為“國香”。
中國蘭蕙蘭是蘭蕙同心的代表。中國蘭花:春蘭、蕙蘭、建蘭、寒蘭、墨蘭、春劍、蓮瓣蘭等同稱為蘭蕙。
大詩人陸游詩句:“芳蘭移取遍中林,餘地何妨種玉簪,更乞兩叢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芳蘭即:蕙芷移取象徵國家形象和標誌。
時至近代,喜愛蕙芷也不乏人。宋慶齡還送給黃琪翔由國外寄來的蘭花。當宋慶齡得悉黃琪翔將要離國赴任時,關心地說,戰敗後的德國,什麼都很缺乏,於是送給黃琪翔許多東西,裝成一個大木箱,給黃琪翔帶去德國。新中國成立後,黃琪翔當選第一、二、三屆全國政協常委及農工民主黨副主席兼秘書長,與宋慶齡見面的機會多了。蕙蘭植株颯爽挺秀、剛柔兼備的蘭葉,亭亭玉立的姿態,有清芳幽遠、沁人肺腑的幽香,因而吸引著千千萬萬的蘭花愛好者。

一莖九花

蕙蘭蕙蘭

自古以來將我國充滿一花的產地及本省溫暖山地生產的辛比吉蘭之中的多花性者稱之為一莖九花,簡稱為九花,有些人在習慣上書寫「九華」。在我國一花稱蘭,多花稱蕙以視區別。古人稱一莖九花為蕙,也稱蕙花而不稱蕙蘭。例如“蕙”包含有:中國傳統的蕙蘭為蕙;秋天開花的建蘭,也有稱之為“秋蕙”;原產中國西南的大花虎頭蘭等,也稱為“大花蕙蘭”等蕙花。
梅花、荷花、水仙花等理想花瓣,可以適用於九花。但自古以來愛蘭者都以我國生產的蘭花為選擇對象,這是因為我國的蘭花不但花色美,香味佳,色澤好,更是種類繁多。九花(包括素心和奇種)花期比一花遲,所以也稱夏蘭,不過這種稱呼知道的人並不多。
從觀賞的慣例,九花分為綠莖和赤莖。綠莖顧名思義就是綠色的莖,赤莖則帶有紅色的花軸,即枝花莖沒有紅色,但子房稍有紅點就屬於赤莖。
觀賞九花時,以觀賞一花的方式來看,那就無法看出九花的價值了。赤莖九花以程梅的豪壯為最出色,無畏風的吹襲,若以細乾為判斷的基準,就無法觀查出其真正的動人之處。

文化品讀

中國蕙蘭的歷史文化蕙蘭的“蕙”字,在戰國時楚國大詩人屈原的《楚辭》中已出現。其辭曰:“既滋蘭兮九畹,,又樹蕙之百畝。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蕙芷”就是指今天我們所說的蕙蘭和白芷。
能確認為今天我們所說之蕙蘭的“蕙”的,是後來宋代的詩人、書法家黃庭堅所寫的《書幽芳亭》中的“一乾一華而香有餘者蘭,一乾五七華而香不足者蕙”的蕙。宋代人栽培春蘭、蕙蘭作為觀賞植物已很風行,有必要對這類香草作些區分,黃庭堅這兩句話一錘定音,成為後人區分春蘭與蕙蘭的根據,現代植物分類學也據此把這類春末開花的一乾多華的蘭定名為蕙蘭。如果說黃庭堅對蘭與蕙只是從其性狀上加以區別的話,清代朱克柔的《第一香筆記》已注意到蘭與蕙的不同的栽培方法了。他說:“蕙性喜陽,須得上半日三時之曬……至蘭,則朝暾一二足矣。”清代乾隆、嘉慶、道光年間,蕙蘭已有不少名品,如大一品、程梅、關頂、上海梅、潘綠梅、盪字等。
這些蕙蘭品名,有的在清代同治年間許鼐和的《蘭蕙同心錄》中已有記載。如著名蕙蘭老八種之首大一品,《蘭蕙同心錄》中稱之為上品,且有詩讚曰:“士夫氣概謫仙才,座上爭夸領袖來;自入江南重聲價,千金不易此花魁。”而清初鮑薇省在《藝蘭雜記》中對蘭蕙瓣形的區分與闡釋,則為蕙蘭花朵形式美審美開啟了門徑。直至改革開放年代大量蕙蘭蝶花、奇花出現之前,近一二百年,蕙蘭花朵的審美均特別重視瓣型,且影響甚廣,成為蕙蘭審美的一個傳統觀念。
民國12年(1923年)餘杭人吳恩元編撰的《蘭蕙小史》,對蕙蘭的傳統品種和當時的新種作進一步的匯集總結,並將之分為赤殼蕙、綠殼蕙和赤綠蕙三大類。1959年杭州藝蘭家姚氏所寫的《蘭花》一書,又在這些基礎上增補了蝶花類、素心花類。上個世紀80年代後,蕙蘭新種大量開發,各地蘭家又據新發現,增補了蕙蘭的奇花類和色花類。至此,蕙蘭已林林總總地成為中國蘭花中一個龐大而有特色的支系。蕙蘭在清代、民國時已傳至日本、韓國,特別是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日本人大量收集中國的蕙蘭,銷往日本栽培。而中國由於連年戰亂,建國後幾十年又有兩三次人為的大破壞,到上世紀末,國興蘭旺,國內湧現愛蘭熱潮時,有的蕙蘭傳統品種在本國已找不到,要靠從日本返銷回國,一部蕙蘭的發展史也從側面反映出民族的興衰史。
中國蕙蘭品賞北宋大詩人、書法家黃庭堅在其《書幽芳亭》中說,“蘭似君子”、“蕙有士大夫概”,這兩句話開蕙蘭品賞之門徑。清初文學家、花卉家李漁有《蕙蘭》專文,曰:蕙“其所以遜蘭者,不在花與香而在葉……蕙之葉偏苦其長……病其太肥”。其從總體來說,如栽培得好,蕙蘭植株較春蘭高大,且花枝也大也高,花朵又多,十分豪壯亮麗,香氣四溢,故賞門道者常蘭、蕙並賞,而看熱鬧者多重蕙輕蘭。近年來蕙蘭價格的漲幅常高於春蘭,其原因多於此。這是對蕙蘭的總的品賞。
1923年餘杭人吳恩元編撰的《蘭蕙小史》,對蕙蘭的傳統品種和當時的新種作進一步的匯集總結,並將之分為赤殼蕙、綠殼蕙和赤綠蕙三大類。1959年杭州藝蘭家姚氏所寫的《蘭花》一書,又在這些基礎上增補了蝶花類、素心花類。上個世紀80年代後,蕙蘭新種大量開發,各地蘭家又據新發現,增補了蕙蘭的奇花類和色花類。至此,蕙蘭已林林總總地成為中國蘭花中一個龐大而有特色的支系。
蕙蘭在清代、民國時已傳至日本、韓國,特別是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日本人大量收集中國的蕙蘭,銷往日本栽培。而中國由於連年戰亂,建國後幾十年又有兩三次人為的大破壞,到上世紀末,國興蘭旺,國內湧現愛蘭熱潮時,有的蕙蘭傳統品種在本國已找不到,要靠從日本返銷回國,一部蕙蘭的發展史也從側面反映出民族的興衰史。

詩品

蕙蘭蕙蘭

屈原《楚辭離騷》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皇覽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
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
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
汨余若將不及兮,恐年歲之不吾與。
朝搴阰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
不撫壯而棄穢兮,何不改乎此度?
乘騏驥以馳騁兮,來吾道夫先路!
昔三後之純粹兮,固眾芳之所在。
雜申椒與菌桂兮,豈維紉夫蕙芷!
(茝:白芷),(蕙芷:蕙蘭和白芷)
彼堯、舜之耿介兮,既遵道而得路。
何桀紂之昌披兮,夫唯捷徑以窘步。
惟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
豈余身之僤殃兮,恐皇輿之敗績!
忽奔走以先後兮,及前王之踵武。
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讒以怒。
余固知謇謇之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指九天以為正兮,夫唯靈修之故也。
曰黃昏以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
初既與余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
余既不難夫離別兮,傷靈修之數化。
余既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
(蕙:中國蘭蕙蘭)
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
冀枝葉之峻茂兮,原俟時乎吾將刈。
雖萎絕其亦何傷兮,哀眾芳之蕪穢。
眾皆競進以貪婪兮,憑不厭乎求索。
羌內恕己以量人兮,各興心而嫉妒。
忽馳騖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練要兮,長顑頷亦何傷。
掔木根以結茝兮,貫薜荔之落蕊。
矯菌桂以紉蕙兮,索胡繩之纚々。
謇吾法夫前修兮,非世俗之所服。
雖不周於今之人兮,原依彭鹹之遺則。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白芷)。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
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
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
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
忳鬱邑余佗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
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
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異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詬。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聖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佇乎吾將反。
回朕車以復路兮,及行迷之未遠。
步余馬於蘭皋兮,馳椒丘且焉止息。
進不入以離尤兮,退將復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
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其猶未虧。
忽反顧以游目兮,將往觀乎四荒。
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
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
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女嬃之嬋媛兮,申申其詈予,曰:
“鯀婞直以亡身兮,終然殀乎羽之野。
汝何博謇而好修兮,紛獨有此姱節?
薋菉葹以盈室兮,判獨離而不服。”
眾不可戶說兮,孰雲察余之中情?
世並舉而好朋兮,夫何煢獨而不予聽?
依前聖以節中兮,喟憑心而歷茲。
濟沅、湘以南征兮,就重華而陳詞:
啟《九辨》與《九歌》兮,夏康娛以自縱。
不顧難以圖後兮,五子用失乎家巷。
羿淫游以佚畋兮,又好射夫封狐。
固亂流其鮮終兮,浞又貪夫厥家。
澆身被服強圉兮,縱慾而不忍。
日康娛而自忘兮,厥首用夫顛隕。
夏桀之常違兮,乃遂焉而逢殃。
後辛之菹醢兮,殷宗用而不長。
湯、禹儼而祗敬兮,周論道而莫差。
舉賢才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
皇天無私阿兮,覽民德焉錯輔。
夫維聖哲以茂行兮,苟得用此下土。
瞻前而顧後兮,相觀民之計極。
夫孰非義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
阽余身而危死兮,覽余初其猶未悔。
不量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菹醢。
曾?#91;欷余鬱邑兮,哀朕時之不當。
攬茹蕙以掩涕兮,沾余襟之浪浪。
跪敷衽以陳辭兮,耿吾既得此中正。
駟玉虬以桀鷖兮,溘埃風余上征。
朝發軔於蒼梧兮,夕余至乎縣圃。
欲少留此靈瑣兮,日忽忽其將暮。
吾令羲和弭節兮,望崦嵫而勿迫。
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飲余馬於鹹池兮,總余轡乎扶桑。
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遙以相羊。
前望舒使先驅兮,後飛廉使奔屬。
鸞皇為余先戒兮,雷師告余以未具。
吾令鳳鳥飛騰兮,繼之以日夜。
飄風屯其相離兮,帥雲霓而來御。
紛總總其離合兮,斑陸離其上下。
吾令帝閽開關兮,倚閶闔而望予。
時曖曖其將罷兮,結幽蘭而延儜。
世溷濁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
朝吾將濟於白水兮,登閬風而絏馬。
忽反顧以流涕兮,哀高丘之無女。
溘吾游此春宮兮,折瓊枝以繼佩。
及榮華之未落兮,相下女之可詒。
吾令豐隆乘雲兮,求宓妃之所在。
解佩纕以結言兮,吾令謇修以為理。
紛總總其離合兮,忽緯繣其難遷。
夕歸次於窮石兮,朝濯發乎洧盤。
保厥美以驕傲兮,日康娛以淫游。
雖信美而無禮兮,來違棄而改求。
覽相觀於四極兮,周流乎天余乃下。
望瑤台之偃蹇兮,見有娀之佚女。
吾令雁為媒兮,雁告余以不好。
雄鳩之鳴逝兮,余猶惡其佻巧。
心猶豫而狐疑兮,欲自適而不可。
鳳皇既受詒兮,恐高辛之先我。
欲遠集而無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遙。
及少康之未家兮,留有虞之二姚。
理弱而媒拙兮,恐導言之不固。
世溷濁而嫉賢兮,好蔽美而稱惡。
閨中既以邃遠兮,哲王又不寤。
懷朕情而不發兮,余焉能忍而與此終古?
索瓊茅以筳篿兮,命靈氛為余占之。
曰:“兩美其必合兮,孰信修而慕之?
思九州之博大兮,豈惟是其有女?”
曰:“勉遠逝而無狐疑兮,孰求美而釋女?
何所獨無芳草兮,爾何懷乎故宇?”
世幽昧以?#93;曜兮,孰雲察余之善惡?
民好惡其不同兮,惟此黨人其獨異!
戶服艾以盈要兮,謂幽蘭其不可佩。
覽察草木其猶未得兮,豈珵美之能當?
蘇糞壤以充禕兮,謂申椒其不芳。
欲從靈氛之吉占兮,心猶豫而狐疑。
巫鹹將夕降兮,懷椒糈而要之。
百神翳其備降兮,九疑繽其並迎。
皇剡剡其揚靈兮,告余以吉故。
曰:“勉升降以上下兮,求矩矱之所同。
湯、禹儼而求合兮,摯、咎繇而能調。
苟中情其好修兮,又何必用夫行媒?
說操築於傅岩兮,武丁用而不疑。
呂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舉。
甯戚之謳歌兮,齊桓聞以該輔。
及年歲之未晏兮,時亦猶其未央。
恐鵜鴂之先鳴兮,使夫百草為之不芳。”
何瓊佩之偃蹇兮,眾薆然而蔽之。
惟此黨人之不諒兮,恐嫉妒而折之。
時繽紛其變易兮,又何可以淹留?
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
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
豈其有他故兮,莫好修之害也!
余以蘭為可恃兮,羌無實而容長。
委厥美以從俗兮,苟得列乎眾芳。
椒專佞以慢慆兮,榝又欲充夫佩幃。
既乾進而務入兮,又何芳之能祗?
固時俗之流從兮,又孰能無變化?
覽椒蘭其若茲兮,又況揭車與江離?
惟茲佩之可貴兮,委厥美而歷茲。
芳菲菲而難虧兮,芬至今猶未沬。
和調度以自娛兮,聊浮游而求女。
及余飾之方壯兮,周流觀乎上下。
靈氛既告余以吉占兮,歷吉日乎吾將行。
折瓊枝以為羞兮,精瓊爢以為粻。
為余駕飛龍兮,雜瑤象以為車。
何離心之可同兮?吾將遠逝以自疏。
邅吾道夫崑崙兮,路修遠以周流。
揚雲霓之?奄藹兮,鳴玉鸞之啾啾。
朝發軔於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極。
鳳皇翼其承旂兮,高翱翔之翼翼。
忽吾行此流沙兮,遵赤水而容與。
麾蛟龍使梁津兮,詔西皇使涉予。
路修遠以多艱兮,騰眾車使徑待。
路不周以左轉兮,指西海以為期。
屯余車其千乘兮,齊玉軑而並馳。
駕八龍之婉婉兮,載雲旗之委蛇。
抑志而弭節兮,神高馳之邈邈。
奏《九歌》而舞《韶》兮,聊假日以媮樂。
陟升皇之赫戲兮,忽臨睨夫舊鄉。
僕夫悲余馬懷兮,蜷局顧而不行。
亂曰:已矣哉!國無人莫我知兮,又何懷乎故都!
既莫足與為美政兮,吾將從彭鹹之所居!
屈原選段《楚辭七諫沉江》
不顧地以貪名兮,心怫鬱而內傷
聯蕙芷以為佩兮,過鮑肆而失香
孔子《孔子家語·在厄》
芷蘭生於深林,不以無人不芳
君子修道立德,不為窮困而改節。
孔子蕙芷
夫蘭當為王者香,今乃獨茂,
與眾草為伍,譬猶賢者不逢時,
與鄙夫為倫也。
孔子《孔子家語·六本》
入芷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
與善人居,如入芷蘭之室,
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
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
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
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
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處者焉。
荀子《荀子·宥坐》
且夫芷蘭生於深林,非以無人而不芳。
(夫芷蘭:蕙蘭和白芷為一對)
君子之學,非為通也,
為窮而不困,憂而意不衰也。
朱熹《蘭澗》
光風浮碧澗,蘭枯日猗猗。
竟歲無人采,含薰只自知。
陶淵明《飲酒》
幽蘭生前庭,含薰待清風。
清風脫然至,見別蕭艾中。
鄭思肖《題鄭所南蘭》
秋風蘭蕙化為茅,
南國淒涼氣已消。
只有所南心不改,
淚泉和墨寫《離騷》。
康熙《詠幽蘭》
婀娜花姿碧葉長,
風來誰隱谷中香。
不因紉取堪為佩,
縱使無人亦自芳。
潘天壽《題蘭石圖》
閒似文君春鬢影,
清如冰雪藐姑仙。
應從風格推王者,
豈僅幽香足以傳。
八大山人朱耷《題蘭石》
王孫書畫出天姿,慟憶承平鬢欲絲。
長借墨花寄幽興,至今葉葉向南吹。
中國《遺民錄》
精墨蘭,自更祚後,
為畫不畫土,根無所憑藉。或問其故,
則云:地為人奪去,汝有不知耶?
陳之藩《失根的蘭花》
花搬到美國來,我們看著不順眼
人搬到美國來,也是同樣不安心,
祖國的山河,不僅是花木,
還有可歌可泣的故事,可吟可詠的詩歌,
是兒童的喧譁笑語與祖宗的靜肅墓廬,
把它點綴美麗了。
國土淪亡,根著何處?
國,就是根,沒有國的人,是沒有根的草,
不待風雨折磨,即枯萎了。
陳之藩
是多少多少年的歷史,才產生一點傳統
是多少多少年的傳統,才產生一點風格。
中國《周易》
同心之言,其嗅加蘭。
(意思:同心協力眾志成城,氣味象蘭花一樣芳香)
張學良將軍詠蕙芷
芳名譽四海,落戶到萬家,
葉立含正氣,花妍不浮華,
常綠斗嚴寒,含笑度盛夏,
花中真君子,風姿寄高雅。
朱德委員長游廣州
越秀公園花木林,百花齊放各爭春
唯有蘭花香正好,一時名貴五羊城。
(蕙芷花芳香味,而是社會安定、
政通人和的象徵)
文學巨匠沈從文《桃源與沅州》
小溪谷里生芷草,到如今還隨處可見。
(芷草,芷:白芷,草:蕙蘭。)
范仲淹《岳陽樓記》
蕙芷蘭汀,郁郁青青。
顏師古《幽蘭賦》
詠秀質於楚賦,騰芳聲於漢篇。
梁宣帝《蘭詩》
開花不競節,含秀委微霜。
蕙芷宋代向子湮《浣溪紗》
綠玉叢中紫玉條,幽花疏淡更香饒,
不將紅粉污高標。
緬懷毛主席1961年秋看《離騷》
何桀紂之猖披兮,夫捷惟徑以窘步
惟夫黨人之偷樂兮,路幽昧以險隘
(譯文:何必如此夏桀商紂王獨棄放肆披開了,
一對蕙芷惟有的捷徑以困住停止了腳步
惟有夫役私黨派的人愉快,
路途昏暗愚昧難以取勝;)
毛主席揮毫慎筆寫《七絕、屈原》光輝詩篇。
屈子當年賦楚騷,手中握有殺人刀。
艾蕭太盛椒蘭少,一路沖向萬里濤。

筆下蘭花

高賀琪
高賀琪當代著名畫家,筆下的蘭花栩栩如生。亦有“閒似文君春鬢影,清如冰雪藐姑仙。應從風格推王者,豈僅幽香足以傳”之姿。

隨州蕙蘭鑑賞

蕙蘭隨州蕙蘭
隨州蕙蘭株形典雅,葉態脫俗,花姿優美,清香宜人,品韻非凡。隨州蕙蘭不僅是隨州蘭花中最具特色的品種,也是中國蘭花中質量最佳的,其色、姿、形、香、獨領中國蕙蘭乃至全球蕙蘭風騷。
中國蘭花的鑑賞要形意並賞。在賞形的基礎上,注重賞意,賞意是中國蘭花鑑賞的最高境界。意是指中國蘭花的文化內涵,即我們常說的蘭品。意是中國蘭花藝術的靈魂,是中國蘭花美的核心,也是中國蘭花的魅力所在。賞蘭似賞人,評蘭如評人,蘭品似人品,這是中國蘭花鑑賞的真諦,也是蘭友們應樹立的正確賞蘭觀念。
中國蘭花的鑑賞品評是通過賞形來賞意的。如欣賞花朵,把淡雅花色同潔貞高尚聯繫起來以“素心無欲無私”來頌揚高潔的人品;欣賞花香,以“幽香飄溢、沁人肺腑”來引導人們嚮往美好理想,育人善化;欣賞花形,以“寸心雖不大,容得許多香”來育人能容則大;欣賞瓣型,以“包容眾花之美”來頌揚中華民族堅貞、善良、祥和、寬容、淳厚、質樸、友愛等優秀品德。
要做到形意並賞,提高鑑賞水平,最好的辦法就是養賞結合。在養蘭實踐中。在養蘭實踐中,一邊學習蘭花科學技術知識,養好蘭;一邊學習蘭文化知識,感悟蘭。使文化藝術修養和人品修養相融合。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人品和蘭品合一,進而提高鑑賞水平。

中國蘭花鑑賞的重點是尋找蘭葉和蘭花的變異特徵。隨州蕙蘭鑑賞的重點是發掘葉藝品和花藝品的內涵,如梅瓣、荷瓣、水仙瓣等高品位的正格瓣型花及素心、奇花、蝶花、色花、複色花、散班花,高中檔線藝蘭、水晶藝蘭,矮種等。
隨州蕙蘭藝品高低的鑑賞標準是,在一個園藝品種上具有的藝愈多則藝品越高,反之愈低。通常二藝品方為入品花藝、水晶藝蘭、矮種等。
隨州蕙蘭藝品高低的鑑賞標準是,在一個園藝品種上具有的藝愈多則藝品直高,反之愈低。通常二藝品方為入品花藝若僅一藝的品種則不入品.隨州蕙蘭花朵中蘊涵的藝稱為花藝,一般分為香味,瓣型、奇花、色花、複色花、素心6種藝;其葉片上反映的藝稱為葉藝,一般分為線藝矮種、奇葉3種藝一個園藝品種上具有全部花藝和葉藝則稱為花藝雙全,這是每個愛蘭者夢寐以求的衡世珍品。

名人--王久權

王久權是湖北省鍾祥市張集鎮月亮門村的一位普通農民,現任湖北省蘭花協會理事,鍾祥市花木盆景協會理事、蘭花專業協會副秘書長、客店鎮“雄鷹蘭苑”苑主、蘭花專業大戶。2003年12月,王久權到客店鎮街道經營蘭花。他花5萬多元在臨街面買了一棟房子,重新進行了裝修,投資1.5萬元,新建了一個100平方米的蘭棚,2004年5月又投資1.9萬元新建了一座20平方米的蘭花溫室。目前,王久權經營的蘭花已達到3000多盆。其中精品900多盆,品種達3000多個,資產達到了50多萬元。王久權先生培育的蘭花曾多次參加過國展和省展,並多次獲獎。2002年王久權首次帶上自己的11件蘭花作品參加了在成都彭州舉辦的第十二屆中國(成都)蘭花博覽會,其中一盆獲得銅獎(當時湖北省獲獎的只有一銀一銅),是鍾祥市第一個獲得國家級蘭花獎的人;2002年他又參加了第三屆湖北(武漢)全國花博會,他的作品獲得了金獎;2003年第十三屆中國(大理)蘭博會,他一人奪得兩大獎(蕙蘭奇蝶“多姿多彩”獲銀獎,“春蘭紅花”獲銅獎);2004年中國首屆蘭文化博覽會獲銅獎。王久權現在是2003年6月他撰寫的《鍾祥蘭花的歷史與現狀》被《蘭苑》雜誌刊登,《領導重視蘭花,蘭友於勁大》一文被《蘭》雜誌刊登,並被《蘭》雜誌社聘為特約作者。

花色品種

蕙蘭在傳統上通常按花莖和鞘的顏色分成赤殼、綠殼、赤綠殼、白綠殼等;在花形上也和春蘭一樣,分成荷瓣、梅瓣和水仙瓣等;花上無其它顏色,色澤一致的也稱為"素心"。蕙蘭的品賞自瓣型說出現之後特別注重花朵的瓣型,以梅瓣水仙瓣為貴,捧舌以圓緊質厚為好,外三瓣(萼片)以寬圓糯質為佳,其名品多為此類瓣型。蕙蘭的荷瓣甚少,近年發現有類荷瓣的,也甚受歡迎。蕙蘭之一般竹葉瓣者多如蒿草,除少數亮麗的色花外,少受讚賞。近年出現的蕙蘭蝶瓣、奇花類,色彩斑斕,光輝奪目,尤以瓣舌多而色彩艷者更受追崇,叫價甚高。素心類也多受喜愛。物以稀為貴,因蕙蘭多為黃綠色花,如一旦出現紅花、紫花、黑花、乳白花的蕙蘭,也甚受器重,色艷者更佳。花瓣萼瓣質厚、糯、玉質化者也常為佳品。蕙蘭花枝粗大,花朵多,因之品賞時也應該注意整枝花中各花朵間的布局是否錯落有致,香氣是否醇美。其葉藝秀麗者也為佳品,偶見葉藝、花藝、瓣型皆具者,則備受青睞。

蕙蘭新八種

蕙蘭蕙蘭新八種--榮梅榮梅為赤殼梅瓣蕙蘭。萼片長腳,圓頭,質厚而糯,色綠;平肩,舒展大方,唇瓣圓。

蕙蘭新八種之一。

蕙蘭蕙蘭新八種--端梅

1913年發現,至1919年首次開花。浙江杭州虞長壽選出,吳淳白培育。赤蕙梅。葉性挺拔,葉片2/3以上處開始半垂,葉片寬闊,葉脈細而白亮。赤殼包衣有綠鋒尖,花梗綠底,有微紫紅雲,花柄淡紫。一梗著花8-13朵,小花柄短,花形十分端正,花序緊擠。外三瓣收根放角、緊邊,瓣端增厚,俗稱“有厚頭”。分窠蠶蛾兜捧心,端圓光潔,劉海舌圓大而下宕,呈台幃形,紅點呈塊狀,顏色鮮明。花形端正,花色翠綠。目前流傳少,有人以“崔梅”或“端蕙梅”冒充之。

蕙蘭蕙蘭新八種--崔梅

30年代由杭州崔怡庭選出。為赤殼綠花狹梅瓣類,花肉厚,平肩,半硬兜棒心,

吞舌,唇瓣綠白色有紅點,蕙蘭新八種之一。

蕙蘭蕙蘭新八種--江南新極品

1915年由紹興棠棣鄉蘭販錢阿祿選出,無錫楊乾卿培育。赤殼梅瓣型。葉姿半垂,葉

質厚,中細葉。葉色翠綠,有光澤。花梗色綠而細,小花柄有微粉紫色。花外三瓣長

腳圓頭、收根、緊邊,一字肩。分窠半硬兜微合,龍吞大舌。花色淨綠,蕙蘭新八種

之一。

蕙蘭蕙蘭新八種--翠萼

1909年由無錫榮文卿選出。為綠殼梅瓣銘品。葉半下垂,濃綠色。花為狹梅瓣型,棒心

花瓣起硬兜,小如意舌唇瓣有紅斑。為蕙蘭新八種之一。

蕙蘭蕙蘭新八種--慶華梅

民國元年(1911年)春,紹興人車慶得於華興旅館。杭州吳恩元以值數十金之老花交換培植。六年後復花,一梗6朵,為梅門精品。較時下推重的極品“更上一層樓”。因當初車慶得於華興旅館,時值推翻清朝,為慶祝起見,故以車慶的“慶”與華興的 “華”命名,故命名“慶華”。 葉長40-50cm,寬0.7-1cm,葉質厚,葉面有“V”形葉溝,葉色翠綠有光澤,葉姿半垂。花葶細圓,為淺綠色“燈草梗”,高出葉面,每葶著花6-8朵。外三瓣短腳圓頭,緊邊,瓣肉厚,兩側萼呈拱抱狀,一字肩。分窠蠶蛾捧心。唇瓣為大如意舌,舌面有艷麗的紅點。花品端正,花開耐久,被列為蕙蘭新八種之一,為綠蕙梅瓣中數一數二之上品。

蕙蘭蕙蘭新八種--老極品

清光緒辛丑年(即公元1901年),由杭州公誠花園馮長金選出。 葉長40-55cm,寬1cm。葉質厚,直立性較強,從葉柄至中幅略有葉溝,中幅到葉尾逐漸平展,葉姿斜立。 花葶淺綠色,粗壯挺拔,高40-50cm,著花8-12朵不等,小花柄長。外三瓣頭圓,緊邊,瓣肉厚,瓣端起兜呈匙形;長腳收根,兩側萼肩平,五瓣分窠;硬兜捧心。唇瓣為龍吞大舌——如神話中龍的舌形,舌面布滿鮮艷的紅點。堪稱綠殼梅瓣蕙花上品。

蕙蘭蕙蘭新八種--樓梅

清光緒年間由紹興人樓氏選出,為綠殼類荷型水仙瓣名種。特徵:三瓣大頭細收根,

分窠蠶蛾捧,大鋪舌。色綠肩平,花葶細長,美秀可觀,為蕙蘭新八種之一,可與大

一品媲美。

蕙蘭老八種

蕙蘭蕙蘭的傳統名品--盪字

清道光年間,由蘇州至盪口的花船上出售,當時曾採得大叢落山惠 草,分成四塊壓在竹簍內葉傷過半,放舟游賣,盪口鎮買得一叢命名“盪字”,西塘鎮亦購得一叢,取名“小塘字仙”應屬同物異名。綠殼類水仙瓣銘品。花葶細挺,高出葉架,著花7-9朵,花形較小,外三瓣頭圓稍狹,緊邊,兩側萼呈一字肩,花瓣為蠶蛾捧,五瓣分窠,唇瓣為如意舌,舌面布滿 鮮艷的紅點,為典型的小荷形水仙名品.葉長40-50厘米,寬0。8-1厘米,葉色深綠,有光澤,葉面有“V”形葉 溝,葉姿半垂,曲線優美。

蕙蘭蕙蘭的傳統名品--潘綠梅

清乾隆年間選出,又名宜興梅,因由宜興潘姓蘭友選育。曾列入老種綠蕙4大名種,不易著花,外三瓣形狀和色彩均好,然捧心中宮總不佳。

“潘綠梅”葉姿斜披,邊葉半垂。中等寬度1.2厘米左右,葉質厚硬。花期比一般蕙花遲開,橢花性,花苞綠殼,綠梗扭挺,高齊葉架,著花6-9朵,花柄較長,花距開張疏朗。外三瓣長腳圓頭,有狹長感,有時花瓣翹(微皺) ,瓣端有缺角如黃楊葉。肩平,花色翠綠。兩片捧瓣粘合,俗稱油灰塊硬捧,穿腮小舌(尖如意舌)有根無舌緊縮捧下。花的外輪與中宮極不相配。此類綠蕙梅,每年可選出數種,相似者極多。由於當時細花上品者較少,所以亦被列入傳統老八種之一。對此古人也早有評論。《蘭言述略》中寫道:“如以花論,必不許矣。”

蕙蘭蕙蘭的傳統名品--老染字

清朝道光時由浙江嘉善阮姓人氏選出,亦名阮字。為赤殼類綠花梅瓣銘品,花為正梅瓣,骨力在老八種中最佳,三瓣短窄深,平肩,分窠大觀音兜捧心,大圓舌,唇瓣有紅色斑點,有時花朵癃放;唇瓣尖部被嵌窄不舒、上翹或歪斜,故俗稱為秤鉤頭老染字。花葶細長。

蕙蘭蕙蘭的傳統名品--元字

清道光年間,由蘇州滸關愛蘭者選出。為赤蕙水仙。元字邊葉半垂,中心葉片斜立。葉幅寬1.5厘米,長45-50厘米,葉形雄偉,略似“程梅”,葉色不如“程梅”濃綠。出芽率低,易開花。花梗較高達60厘米左右,底下的花朵也齊葉架,花梗綠底有紫紅味,花柄淡紫紅色,花蕊頭形為大平切,著花不多,通常5-7朵,花朵之間間距大,分外疏朗。外三瓣長圓形,緊邊,瓣質厚,平肩,花色綠中泛粉紅。分窠半硬蠶蛾捧,捧心圓整光潔,捧瓣上前端有一指形叉,為其特徵。捧瓣根部有淡紫粉色紅雲,頭部白邊明顯,並呈大拇指形,俗稱抱拳捧。執圭舌。元字的中宮形狀和姿態酷似執圭舉行典禮的形姿。舌瓣上紅點成塊狀,色彩鮮艷。花形大,綻放直徑可達6-7厘米,元字的花梗高挺,花朵疏朗,展宕有姿,花色又綠翠俏艷,花品端正,風韻極佳,給人以從容端秀的感覺。

蕙蘭蕙蘭的傳統名品--關頂梅

清乾隆時,由蘇州滸關人在萬和酒店選出,故又名“萬和梅”,在赤蕙中排名第二。關頂梅的葉姿半垂,葉幅寬闊而長,葉幅寬若程梅,和程梅一樣屬大葉性。葉脈比程梅粗,葉色則較程梅淺些。葉質硬厚,比程梅更半垂而環。新芽綠底有紅絲暈(紋)。花葶紫紅,花苞赤殼,紫紅筋麻,花梗高出葉架,高達50厘米,每梗著花8-9朵,赤梗赤花,俗稱“關老爺”,喻其花帶紫紅色。外三瓣短圓寬大、緊邊,其瓣型圓整度似程梅。捧瓣為豆莢捧,捧瓣易交搭。大圓舌,綠苔舌上綴紫紅點塊。花色較紫暗,唯花色不及程梅明綠。論外瓣圓短,蕙花中關頂與程梅為最。我國蘭界因關頂花色赤暗,豆殼、捧心交搭而不作貴。然日本蘭界卻推為上座——“別格全盛稀貴品”,賞蘭情趣有差異。日本蘭界視其作色花。論其花品,外瓣圓整、捧厚、捧心分窠,大圓舌,歷來認為是蕙花梅門精品。

蕙蘭蕙蘭的傳統名品--上海梅

清嘉慶年間,由上海李良賓選育。故名“上海梅”,又名“前上海梅”或“老上海梅”。上海梅葉姿半垂,葉架高,葉幅寬約1厘米,長40-50厘米,葉緣內裹呈“U”字形,葉色濃綠有光澤。上海梅的花梗高齊葉架,著花5-8朵,外三瓣長腳圓頭,平肩抱開,花瓣淡綠色,緊邊質厚,捧瓣抱合圓整,小如意舌,舌上紅點色濃。花形中等,綻放直徑約3.5厘米,花品勻稱端正,骨力好。壯苗開花外三瓣形態更佳,並能開飛肩,神韻極好。

蕙蘭蕙蘭的傳統名品--程梅

清乾隆時,由江蘇常熟程姓醫師選育,為赤蕙梅瓣品種,又名“程字梅”。 程梅的葉姿半垂,新苗斜立有力,葉幅寬闊均超過1.5厘米,葉長50厘米,植株雄偉。葉緣微向內裹呈淺“V”字形,葉緣鋸齒粗,葉脈明亮細潤。葉質厚糯,有光澤,葉色深綠,光照充分時葉色乃呈深墨綠色。 花苞為赤麻殼,花苞圓整壯大。花蕾為蜈蚣箝頭形。花梗粗,俗稱木梗,花梗高出葉架,花柄紫紅色,花梗綠底有紅雲。著花通常7-9朵,外三瓣圓整緊邊,花瓣質厚,花色赤轉綠,瓣根有粉紅雲,俏麗異常,花瓣短圓闊大而光潔,捧瓣分頭合背為半硬蠶蛾捧,尖如意仰舌。壯株開花捧瓣分窠,舌瓣也能略放宕,綠苔舌上有紫紅點。程梅氣勢雄偉,若論蕙花梅瓣,當推程梅最具代表性。

清乾隆末年在杭州富陽山中發現,由浙江嘉善胡少梅選出。葉姿半垂,葉面平闊,葉緣有明顯鋸齒,葉色翠綠。花梗淡綠色,苞殼綠翠水色,綠殼類大荷花形水仙瓣 。五瓣分窠,色翠綠,花外三瓣呈荷形,瓣挺,質糯潤,飛肩。大軟蠶蛾捧,大如意舌上有淡紅點。花色翠黃綠。此花花形大。被推崇為蕙蘭中荷形水仙瓣之冠,被列入傳統蕙蘭老八種之首位

國蘭

蘭花的幽香獨秀長青素雅,蘭是一種花卉又是一種精神象徵。中國蘭花文化與中華民族的民族文化血脈相連,蘭學與國學血脈相連。這是全世界各種花卉史中所極為少見的。可以說,中國蘭花之所以這么名貴,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她是用一二千年的中國文化栽培出來的。

蘭目分類(一)

鞍唇沼蘭
凹唇羊耳蒜
矮角盤蘭
矮大葉火燒蘭
矮石斛
矮小肉果蘭
凹舌蘭
凹舌蘭屬
阿里山石豆蘭
阿里山全唇蘭
北方鳥巢蘭
白肋翻唇蘭
斑葉蘭
八代天麻
白唇槽舌蘭
寶島套葉蘭
棒距玉鳳花
版納玉鳳花
扁葶鳶尾蘭
薄葉玉鳳花
白綿毛蘭
杯鞘石斛
杓唇石斛
北插天天麻
斑葉蘭屬
白網脈斑葉蘭
波密斑葉蘭
寶島杓蘭
白唇杓蘭
波密杓蘭
棒節石斛
寶島美冠蘭
杓蘭屬
報春石斛
棒莖毛蘭
半柱毛蘭
巴郎山杓蘭
北火燒蘭
斑葉杓蘭
版納毛蘭
報春貝母蘭
白花長距蝦脊蘭
斑葉杜鵑蘭
杓蘭
碧江頭蕊蘭
碧玉蘭
貝母蘭
斑唇貝母蘭
布袋蘭
貝母蘭屬
斑舌蘭
布袋蘭屬
白及屬
白花貝母蘭
白花捲瓣蘭
波密卷瓣蘭
斑唇卷瓣蘭
白齒唇蘭
抱莖葉無柱蘭
白毛卷瓣蘭
棒距蝦脊蘭
白及
苞葉蘭屬
柄葉石豆蘭
棒距無柱蘭
白花石豆蘭
保亭金線蘭
豹斑石豆蘭
棒葉鳶尾蘭
扁莖羊耳蒜
扁球羊耳蒜
長距玉鳳花
川滇玉鳳花
城口盆距蘭
長苞斑葉蘭
長葉斑葉蘭
釵子股屬
槌柱蘭
長穗釵子股
蔥葉蘭屬
側花兜被蘭
長序翻唇蘭
春天麻
齒片坡參
長瓣角盤蘭
齒片玉鳳花
橙黃鳶尾蘭
長距舌喙蘭
長爪厚唇蘭
長距石斛
翅梗石斛
長蘇石斛
長爪石斛
春石斛
草石斛
長苞美冠蘭
橙黃玉鳳花
叢葉玉鳳花
叉唇角盤蘭
粗距舌喙蘭
川滇斑葉蘭
長距美冠蘭
粗莖毛蘭
藏南石斛
長苞尖藥蘭
長囊毛蘭
串珠石斛
叉唇石斛
齒瓣石斛
昌江石斛
長苞毛蘭
長葉蘭
叉唇蝦脊蘭
叉柱蘭屬
長鱗貝母蘭
長柄貝母蘭
城口蝦脊蘭
翅萼石斛
長帽隔距蘭
長陽蝦脊蘭
春劍
垂花蘭
春蘭
川滇疊鞘蘭
叉枝牛角蘭
齒爪疊鞘蘭
長苞頭蕊蘭
長葉隔距蘭
匙瓣蝦脊蘭
車前蝦脊蘭
匙萼卷瓣蘭
脆蘭屬
長足石豆蘭
糙莖無柱蘭
城口卷瓣蘭
長距蝦脊蘭
長葉牛齒蘭
齒唇蘭
赤唇石豆蘭
齒瓣石豆蘭
齒片無柱蘭
長距無柱蘭
長臂卷瓣蘭
長苞無柱蘭
長葉苞葉蘭
槌柱蘭屬
長瓣釵子股
槽舌蘭
齒突羊耳蒜
長苞鳶尾蘭
釵子股
長唇羊耳蒜
多花盂蘭
對葉蘭
短距槽舌蘭
滇蘭屬
大花玉鳳花
地寶蘭
短距舌喙蘭
滇藏斑葉蘭
短距手參
短柱對葉蘭
冬天麻
滇南玉鳳花
滇蘭
對葉蘭屬
滇南盆距蘭
滇蜀玉鳳花
兜被蘭屬
短莖脊萼蘭
大花羊耳蒜
短瓣蘭
大花兜被蘭
大花釵子股
短唇鳥巢蘭
大花鳥巢蘭
大花斑葉蘭
多花地寶蘭
地寶蘭屬
大唇羊耳蒜
多葉斑葉蘭
大花盆距蘭
對莖毛蘭
大葉杓蘭
疊鞘石斛
短棒石斛
鈍葉毛蘭
滇金石斛
倒吊蘭屬
單花美冠蘭
刀葉石斛
大武斑葉蘭
大斑葉蘭
大花地寶蘭
大葉火燒蘭
單葉厚唇蘭
單葶草石斛
倒吊蘭
大腳筒
大花杓蘭
滇南毛蘭
對葉杓蘭
堆山石斛
短毛美冠蘭
大苞鞘石斛
兜唇石斛
東北杓蘭
滇桂石斛
短距蝦脊蘭
多花貝母蘭
大根蘭
獨占春
杜鵑蘭屬
多花蘭
大理鎧蘭
大雪蘭
單唇貝母蘭
大花頭蕊蘭
獨花蘭
大序隔距蘭
大黃花蝦脊蘭
德基叉柱蘭
短序隔距蘭
冬鳳蘭
短葉蝦脊蘭
大花蕙蘭
杜鵑蘭
短莖隔距蘭
疊鞘蘭
低藥蘭屬
滇蜀無柱蘭
滇南虎頭蘭
短序脆蘭
疊鞘蘭屬
兜蕊蘭屬
兜蕊蘭
大葉隔距蘭
獨花蘭屬
短距苞葉蘭
多花脆蘭
短柱齒唇蘭
低藥蘭
大花無葉蘭
大苞石豆蘭
單唇無葉蘭
大花叉柱蘭
滇越金線蘭
短序石豆蘭
短齒石豆蘭
德欽石豆蘭
多枝擬蘭
大花無柱蘭
帶葉卷瓣蘭
大魯閣叉柱蘭
滇西貝母蘭
短足石豆蘭
單花無柱蘭
滇南開唇蘭
等萼卷瓣蘭
滇南石豆蘭
大葉卷瓣蘭
短葶石豆蘭
多花指甲蘭
短耳石豆蘭
蝶花無柱蘭
淡黃花兜被蘭
滇南鳶尾蘭
單吉兜被蘭
大花對葉蘭
短瓣蘭屬
二花對葉蘭
鵝毛玉鳳花
耳片角盤蘭
二狹葉兜被蘭
二褶羊耳蒜
二葉兜被蘭
二色金石斛
鵝白毛蘭
峨眉手參
二葉玉鳳花
峨邊蝦脊蘭
二列葉蝦脊蘭
二裂蝦脊蘭
峨眉春蕙
峨眉金線蘭
峨眉無柱蘭
峨眉蝦脊蘭
二色石豆蘭
二葉石豆蘭
二脊沼蘭
粉葉玉鳳花
風蘭屬
反苞毛蘭
反瓣石斛
斧萼玉鳳花
蜂腰蘭屬
粉紅叉柱蘭
蜂腰蘭
鳳凰山石豆蘭
反瓣蝦脊蘭
輻射蝦脊蘭
富寧卷瓣蘭
芳香石豆蘭
伏生石豆蘭
方唇羊耳蒜
福建羊耳蒜
貴州地寶蘭
貢山盆距蘭
歌綠斑葉蘭
高斑葉蘭
光萼斑葉蘭
廣西舌喙蘭
瓜子毛蘭
廣東盆距蘭
鉤狀石斛
高莖毛蘭
高山石斛
高山杓蘭
高山毛蘭
鼓槌石斛
廣東石斛
鉤距是脊蘭
管花蘭屬
管葉牛角蘭
貢山貝母蘭
隔距蘭屬
廣東異型蘭
果香蘭
隔距蘭
鉤距蝦脊蘭
高山頭蕊蘭
貴州蝦脊蘭
廣東隔距蘭
高山無葉蘭
廣東石豆蘭
管花蘭
高莖卷瓣蘭
耿馬齒唇蘭
鉤梗石豆蘭
貢嘎無柱蘭
鸛冠卷瓣蘭
貢山卷瓣蘭
高山鳥巢蘭
廣布芋蘭
高山對葉蘭
廣東羊耳蒜
管花羊耳蒜
灰綠盂蘭
厚唇角盤蘭
厚瓣玉鳳花
合歡盆距蘭
火炬蘭
花葉對葉蘭
恆春羊耳蒜
黃花羊耳蒜
黃花堇蘭
紅松盆距蘭
褐黃玉鳳花
黃天麻
紅斑盆距蘭
火距蘭屬
喙房坡參
紅花石斛
黃花石斛
紅頭金石斛
虎舌蘭
厚唇蘭
黃石斛
黃花杓蘭
紅花斑葉蘭
何氏盆距蘭
花格斑葉蘭
海南盆距蘭
黃松盆距蘭
花蜘蛛蘭屬
合柱蘭
厚葉毛蘭
花蜘蛛蘭
虎舌蘭屬
火燒蘭屬
華石斛
海南石斛
火燒蘭
禾葉毛蘭
合柱蘭屬
霍山石斛
黃花美冠蘭
黑毛石斛
厚唇蘭屬
禾葉美冠蘭
華西杓蘭
褐花杓蘭
黃絨毛蘭
紅花隔距蘭
蕙蘭
黃蟬蘭
寒蘭
黃綠貝母蘭
弧距蝦脊蘭
葫蘆莖蝦脊蘭
褐唇貝母蘭
黃蘭屬
紅花宿苞蘭
紅花無柱蘭
紅萼齒唇蘭
河南卷瓣蘭
合萼蘭屬
禾葉蘭屬
合萼蘭
禾葉貝母蘭
黃花石豆蘭
黃花捲瓣蘭
黃花白及
和社叉柱蘭
禾葉蘭
虎斑卷瓣蘭
黃花無柱蘭
紅心石豆蘭
海南石豆蘭
環唇石豆蘭
華白及
恆春銀線蘭
紅斑石豆蘭
湖北羊耳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