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名:二葉兜被蘭
二葉兜被蘭 |
科屬名:蘭科兜被蘭屬
學名:Neottianthecucullata
特徵:多年生陸生草本。莖直立,基部具2枚葉。葉卵形、披針形或狹橢圓形。
花:總狀花序,頂生,具數朵至20朵花,常偏向一側,紫紅色。花期6~7月。
果:果期7~8月。
生境:生於林下和林間草地。
產地:北京見於門頭溝、海淀等區。分布於東北、西南、河南、安徽、陝西、新疆等省區。朝鮮、日本、蒙古、蘇聯也有。
簡介
二葉兜被蘭,蘭科多年生草本,莖直立,基部具2枚葉。葉卵形、披針形或狹橢圓形。總狀花序,頂生,常偏向一側,紫紅色。
花期6~7月,果期7~8月。產於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陝西、甘肅、青海、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四川、雲南、西藏等省區。
形狀
陸生蘭,高9~16(26)厘米。塊莖近球形或廣橢圓形,長約1厘米,徑約0.6厘米。莖纖細,無毛。基生葉2,卵形、披針形或狹橢圓形,長3~4厘米,
寬約2厘米,基部近圓形或漸狹,具短鞘,先端急尖或漸尖;莖中部具2~3枚披針形鱗片狀葉,長約2厘米,寬0.3~0.8厘米,先端尾狀漸尖。總狀花序長4~11厘米,具數朵至10餘朵花,花常偏向一側,花紫紅色;苞片披針形,最下面的長於子房,向上依次變短;萼片與花瓣靠合成盔瓣狀,萼片披針形,中部以下靠合成兜狀,中萼片長5~7毫米,寬約1.5毫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側萼片與中萼片近等大,稍彎曲;側花瓣線形,較萼片稍短,寬約0.5毫米,先端鈍或漸尖,萼片,側花瓣均具1脈,唇瓣長6~10毫米,上面及邊緣具乳突狀突起,近中部3裂,中裂片披針形,長4~6毫米,寬0.7~1毫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側裂片線形,短於或近等於中裂片,寬0.3~0.5毫米;距圓錐狀,下垂,向前彎曲,頂端稍膨大;蕊柱長約1毫米,花葯長約0.8毫米,長圓形或卵形,基部漸狹;花粉塊淡黃色,柄長約0.2毫米,粘盤近圓形,退化雄蕊近圓形;子房紡錘形,扭轉,長5~10毫米,無毛。花期6~7月,果期8~9月。
分布
生於山坡石縫中。分布於我國東北、華北、西南及安徽、河南、陝西、新疆,朝鮮、日本、蒙古、俄羅斯、歐洲也有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