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整體
植株高8-24(-30)厘米。塊莖長圓形,長1.5-2厘米。莖直立,密生4-6枚葉,基部具2-3枚圓筒狀鞘。
葉
葉直立伸展,葉片橢圓形或卵形,有時為長圓狀橢圓形,長2-4.5厘米,寬0.7-2厘米,先端急尖。
花
總狀花序疏散,具3-10朵花;花苞片葉狀,和葉等大或稍小,較花長很多;子房圓柱狀,扭轉,上部稍弓曲,連花梗長達1.5厘米;花較小,粉紅色、淡紫色或藍紫色;中萼片線狀披針形,長7.5毫米,基部寬1.5毫米,直立,先端急尖,具3脈;側萼片寬披針形,長達8毫米,基部寬3.5毫米,稍偏斜,先端鈍,具3脈;花瓣斜卵形,長6.5毫米,下部寬2.2毫米,先端稍鈍,具3脈;唇瓣近圓狀倒卵形,先端常微缺,長0.7-1.2厘米,寬0.6-1厘米,基部具短距;距圓錐狀,長3-4(-6)毫米,末端不裂。花期5-7月。
分類
中文名:短距苞葉蘭
學名:Brachycorythis galeandra (Rchb. F.) Summerh.
別名;:擬粉蝶蘭
綱:單子葉植物綱(Monocotyledoneae)
目:蘭目(Orchidales
科:蘭科(orchidaceae)
Family:Orchidaceae
屬:苞葉蘭屬
分布
產於台灣、湖南(黔陽雪峰山)、廣東(英德、樂昌)、香港、廣西(陽朔、金秀大瑤山、羅城、崇左、龍勝、象縣、隆林、馬山、武鳴、桂平、昭平、賀縣)、四川(米易、木里)、貴州(安龍、興義)、雲南(巍山)。生於海拔400-1800米的山坡灌叢下、山頂草叢中或溝邊陰濕處。印度東北部、緬甸、越南和泰國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香港。
廣西分布區: 武鳴縣 馬山縣 融水縣 陽朔縣 興安縣 資源縣 龍勝縣 桂平市 隆林縣 八步區 昭平縣 羅城縣 象州縣 金秀縣 江州區
功能用途
塊莖:用於蛇咬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