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報春貝母蘭
種拉丁名:Coelogyne primulina Barretto
國內分布:產香港。生於岩壁裂隙之中或周圍,海拔400米。(模式標本產地)
海 拔:400
命名來源:[orch. Rev. 98(1156): 39. fig. 22-24. 1990]
中國植物志:18:344
組中文名:頂苞組
組拉丁名:Sect.Fuliginosae Lindl,ex Pfitz,et Kraenzl.
屬中文名:貝母蘭屬
屬拉丁名:Coelogyne
亞族中文名:貝母蘭亞族
亞族拉丁名:Subtrib.CoelogyninaeBenth.
族中文名:樹蘭族
族拉丁名:Trib.EpidendreaeHumb,Bonpl.etKunth
亞科中文名:蘭亞科
亞科拉丁名:Subfam.Orchidoideae
科中文名:蘭科
科拉丁名:Orchidaceae
綱中文名:單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MONOCOTYLEDONEA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ORCHIDACEAE
形態特徵
根狀莖匍匐,稍木質,粗3--3.5毫米。假鱗莖在根狀莖上相距2—5厘米,橢圓形,鮮黃綠色,長2.2--3厘米,粗8—12毫米,稍壓扁,頂端生2枚葉,基部具鞘; 鞘長約1.2厘米。葉長圓狀橢圓形,暗綠色,有光澤,長約6厘米,寬1.5厘米,先端 急尖並具細尖;葉柄長約8毫米。花葶從已長成的假鱗莖頂端發出,基部具3枚互相套疊的鞘;鞘圍抱花葶,紅棕色至帶黃色,長3--4.5厘米,早落;總狀花序通常具1--2朵花,但同一時間只有1朵開放;花序軸頂端為數枚白色苞片所覆蓋;花苞片綠黃色,舟狀,長1.5—1.8厘米,寬4--5毫米,早落;花梗和子房長5--7毫米;花淡黃色,直徑2.5--3厘米,無香氣;中萼片橢圓形,長1.8--2厘米,寬7—8毫米;側萼片長圓狀卵形,比中萼片稍狹;花瓣線形,長約2厘米,寬約2毫米;唇瓣長1.7—1.8厘米,寬7.5--9.5毫米,3裂;側裂片近直立,邊緣有緣毛;中裂片近長圓形,先端近截形或圓鈍,邊緣有緣毛;唇盤上有3條褶片,從基部延伸至中裂片上部近頂端處,唇盤基部還有1條短褶片;褶片均稍皺波狀;蕊柱直立,長13.5—14厘米,黃色,基部有2個橙色斑點,上半部兩側有寬翅。花期9—10月。
產地分布
本組概述
花序上的花不在同一時間開放,一般只開放1朵或罕有2朵;花序軸頂端長期為白色苞片所覆蓋;花葶基部具鞘。 本組模式種:Coelogyne fuliginosa Hook. 我國產4種。
本屬概述
附生草本。根狀莖常延長,匍匐或多少懸垂,通常具較密生的節,節上被鱗片狀鞘。假鱗莖常較粗厚,以一定距離著生於根狀莖上,基部常被籜狀鞘,頂端生(1--)2枚葉。葉通常長圓形至橢圓狀披針形,一般質地較厚,基部具柄。花葶生於假鱗莖頂端,常與幼葉同時出現於幼嫩假鱗莖頂端,初時發自近老假鱗莖基部的根狀莖上,有時在花葶基部或上部近花序軸處具多枚二列套疊的、宿存的革質穎片;總狀花序直立或俯垂,通常具數朵花,較少超過20朵或減退為單花的;花苞片常較大,近舟狀,對摺,脫落;花較大或中等大,常白色或綠黃色,唇瓣多有斑紋;萼片相似,有時背面有龍骨狀突起;花瓣常為線形,較少與萼片近等寬;唇瓣常以狹窄的基部著生於蕊柱基部,3 裂或罕有不裂;側裂片直立並多少圍抱蕊柱;唇盤上有2--5條縱褶片或脊,後者常分 裂或具附屬物;蕊柱較長,上端兩側常具翅,翅可圍繞蕊柱頂端,無蕊柱足;花葯內 傾;花粉團4個,成2對,蠟質,附著於1個粘質物上;柱頭凹陷;蕊喙較大。蒴果中 等大,常有棱或狹翅。 本屬後選模式種:Coelogyne cristata Lindl. 全屬約200種,分布於亞洲熱帶和亞熱帶南緣至大洋洲。我國有26種,主要產西 南、少數也見於華南。 本屬曾被E.Pfitzer et Fr.Kraenzlin(Pflanzenreich Ⅳ.50.Heft 32.1907)分為 14個組,其中有些組的建立僅根據細微的差別,令人難以掌握。但考慮到此屬的種類 很多,我國只占一小部分,故除命名上的變動以及少數組予以歸併外,大部分均暫予保 留,以待進一步研究。
亞族概述
附生、半附生或地生。假鱗莖存在,頂端生1—2(一3)枚葉。花葶通常生於假鱗莖 頂端,常在假鱗莖與葉尚幼嫩時從根狀莖上發出,有時花葉不同時,或花葶生於退化的 假鱗莖上;花單朵或多朵排成總狀花序,扭轉;唇瓣基部有時有囊或短距;蕊柱長或 短,常有翅圍繞蕊柱頂端;花葯頂生或生於前側,俯傾;花粉團4或2個,蠟質,常有 花粉團柄,有時還有粘盤;柱頭凹陷。 本亞族模式屬:Coelogyne Lindl. 共含20屬,主要分布於亞洲熱帶地區和大洋洲,少數也見於亞熱帶。我國產9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