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分布
雲南南部(勐臘、景洪)、印度東北部、緬甸、泰國、寮國。
形態特徵
莖質地堅硬,圓柱形,上下等粗,長12-60厘米,粗4-7毫米,不分枝,具多個節,節間長3-5厘米,具縱條棱。葉數至10餘枚,二列互生於中部以上的莖上,革質,長圓形,長5-8厘米,寬1.2-2.3厘米,先端鈍並且稍不等側2裂,基部下延為抱莖的鞘,幼時在下面被黑色硬毛,葉鞘亦密被黑色硬毛。總狀花序出自具葉的莖頂端,具1-2朵花;花序柄短,長約5毫米,基部被3-4枚、寬卵形、長5-10毫米的鞘;花苞卵狀三角形,長7-13毫米,寬6-7毫米,先端銳尖,下面密被黑色硬毛;花梗和子房長3-4厘米;花除唇盤基部橘紅色外,均為白色,開展;中萼片長圓形,長2.5-3厘米,寬7-10毫米,先端急尖,具5-6條脈;側萼片斜披針形,上側邊緣與中萼片等長,下側邊緣長4-5厘米,寬8-11毫米,先端急尖,具7-8條脈;萼囊狹長,勁直,呈角狀,長約2.5厘米;花瓣倒卵形,長2.5-3.7厘米,寬1.2-2.2厘米,先端圓鈍並且具短尖,具7-8條脈;唇瓣長3.5厘米,3裂;側裂片倒卵形,圍抱蕊柱,前端邊緣稍波狀;中裂片近圓形,比兩側裂片先端之間的寬小得多,寬1.1-1.5厘米,先端2裂,邊緣具不整齊的鋸齒;唇盤從唇瓣基部至中裂片基部具4-5條並行的小龍骨脊;蕊柱長約6毫米,具長約2毫米的三角形的蕊柱齒;藥帽近半球形,前端邊緣具細齒,頂端稍凹的。花期8-11月
生長習性
生於海拔約2000米的密林中樹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