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鵝毛玉鳳花種拉丁名:Habenariadentata(Sw.)Schltr
種別名:白鳳蘭、齒玉鳳蘭
科中文名:蘭科
科拉丁名:Orchidaceae
屬中文名:玉鳳花屬
屬拉丁名:Habenaria
國內分布:產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生於海拔190---2300米的山坡林下或溝邊。
國外分布:尼泊爾、錫金、印度、緬甸、越南、寮國、泰國、高棉、日本也有。模式標本采自我國東部。
海拔:190-2300
命名來源:[FeddeRepert.Sp.Nov.Beih.4:125.1919]
中國植物志:17:472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
最低海拔:600
最高海拔:1700
生境:山坡林下、溝谷岩石旁、溝邊草叢中
是否栽培:野生
湖北分布:來鳳,鶴峰,利川,巴東,宜昌,遠安,當陽,通山
形態特徵
植株高35-87厘米。塊莖肉質,長圓狀卵形至長圓形,長2-5厘米,直徑1-3厘米。莖粗壯,直立,圓柱形,具3-5枚疏生的葉,葉之上具數枚苞片狀小葉。葉片長圓形至長橢圓形,長5-15厘米,寬1.5-4厘米,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抱莖,乾時邊緣常具狹的白色鑲邊。總狀花序常具多朵花,長5-12厘米,花序軸無毛;花苞片披針形,長2-3厘米,先端漸尖,下部的與子房等長;子房圓柱形,扭轉,無毛,連花梗長2-3厘米,先端漸狹,具喙;花白色,較大,萼片和花瓣邊緣具緣毛;中萼片寬卵形,直立,凹陷,長10-13毫米,寬7-8毫米,先端急尖,具5脈,與花瓣靠合呈兜狀;側萼片張開或反折,斜卵形,長14-16毫米,先端急尖,具5脈;花瓣直立,鐮狀披針形,不裂,長8-9毫米,寬2-2.5毫米,先端稍鈍,具2脈;唇瓣寬倒卵形,長l5-18毫米,寬12-16毫米,3裂;側裂片近菱形或近半圓形,寬7-8毫米,前部邊緣具鋸齒;中裂片線狀披針形或舌狀披針形,長5-7毫米,寬1.5-3毫米,先端鈍,具3脈;距細圓筒狀棒形,下垂,長達4厘米,中部稍向前彎曲,向末端逐漸膨大,末端鈍,較子房長,中部以下綠色;距口周圍具明顯隆起的凸出物;柱頭2個,隆起呈長圓形,向前伸展,並行。花期8-10月。地域分布
產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生於海拔190-2300米的山坡林下或溝邊。尼泊爾、錫金、印度、緬甸、越南、寮國、泰國、高棉、日本也有。模式標本采自我國東部。藥用價值
塊莖藥用,有利尿消腫、壯腰補腎之效,治腰痛、疝氣等症。蘭目分類(一)
玉鳳花屬,蘭科植物
Habenria Willd. 玉鳳花屬,蘭科,約600種,全球熱帶至溫帶地區均產之,我國約有70種,以西南為最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