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假鱗莖雞頭狀或近不規則三角形,貌似白及,多個連線,橫臥地下,直徑1—1.5 厘米。葉2—3枚,花後長出,線形,長15 20厘米,寬4—8毫米,先端漸尖,基部 逐漸收狹成柄;葉柄套疊成長約10厘米的假莖乙花葶從橫臥的假鱗莖中部發出,高 16—26(--43)厘米,中部以下有數枚鞘;鞘長3—4厘米,抱莖;總狀花序直立,長 7—12厘米,疏生6—10朵花;花苞片膜質,卵狀披針形,長6—12毫米,寬3—5毫 米,先端長漸尖或芒狀;花梗和子房長1.1—1.8厘米;花紅色,略張開,開展,後期 下垂;萼片長圓形,長1.2—1.5厘米,寬3--4毫米,先端具短尖,側萼片略斜歪;花 瓣近狹倒卵狀長圓形,略短於萼片,先端亦具短尖;唇瓣寬長圓狀倒卵形,長1.1—1.5 厘米,上部寬8—12毫米,3裂;側裂片寬卵形,多少圍抱蕊柱;中裂片扁圓形或近橫 長圓形,長約2毫米,寬約4毫米;唇盤上有3條縱褶片,從基部延伸至中裂片上,從 唇盤上部至中裂片上褶片均分裂成流蘇狀;基部的圓筒狀距長5—7毫米,寬1.5--2毫 米;蕊柱長7--9毫米(連花葯),無蕊柱足。蒴果下垂,橢圓形, 長約1.8厘米,寬約 l厘米;果梗長約1厘米。 花期4--5月,果期5--6月。
產地分布
產江蘇(東台)、湖北(宜昌)和四川(成都、三台)。 生於草坡或荒地,海拔不 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