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小兒藥證直訣》,中醫兒科的奠基之作。又名《小兒藥證真訣》、《錢氏小兒藥證直訣》。3卷。宋代錢乙撰,由錢氏門人閻孝忠編集而成。書成於公元1119年。本書是中國早期內容比較完整,並載有病案的兒科重要專著。《小兒藥證直訣》有仿宋刊本及清武英殿聚珍本二種。前者是原書的復刻本,後者是輯佚本,內容略有出入。卷上為脈證治法,共載小兒診候及方論81篇;卷中詳記錢氏小兒病醫案23則;卷下諸方,論述兒科方劑的配伍和用法。書中簡要地記述了小兒病的診斷與治療,具有較高的臨床實用價值。卷首附有錢仲陽傳一篇 ,書後附有閻孝忠《閻氏小兒方論》1卷,董汲《小兒斑疹備急方論》1卷。1949年後有影印本。中醫兒科的奠基之作。又名《小兒藥證真訣》、《錢氏小兒藥證直訣》。此書全面論述了小兒的生理病理特點及臨床證治,其臟腑辨證及所創新方對後世影響很大。
作者
作者錢乙(約1032~1113),字仲陽,鄆(今山東東平)人。家傳醫學,精通本草諸書,用方不拘泥於古法,以擅治兒科病聞名。曾因治癒長公主之女疾和皇子瘛,先後被授以翰林醫學及太醫丞之職。他治療兒科病的心得治驗,經門人閻孝忠整理而成《小兒藥證直訣》(約1114)。
內容
此書3卷,上卷為脈證治法,論述小兒脈法、變蒸、五臟所主、五臟病等共81篇;中卷記錢氏醫案23例;下卷載兒科常用方120餘首。指出小兒生理特點為“臟腑柔弱”,“五臟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壯”;病理特點為“易虛易實,易寒易熱”。因此,在治療上力戒峻攻和蠻補,強調維護正氣,特別是先天之本(腎)和後天之本(脾)的調養。錢氏認為小兒難以主訴病痛,脈診又難作憑據,故尤重望診。他根據多年經驗,總結出“面上證”和“目內證”兩種望診法,通過審視小兒面部及目睛色澤來判斷疾病。又用前人臟腑證候分類的方法,來辨治小兒病證。辨治要點是用風、驚、困、喘、虛來歸納肝、心、脾、肺、腎五臟的主要證候特點。書中記述了天花、麻疹、水痘的鑑別方法。錢氏所創異功散、白朮散、六味地黃丸、瀉白散、益黃散、導赤散等,至今還廣泛用於臨床各科。其中六味地黃丸成為滋腎陰的名方。此書對兒科學術的發展影響深遠,被譽為“幼科之鼻祖”(《四庫全書提要》),對整箇中醫辨證論治體系亦有很大貢獻。現有多種版本,如明代薛已注本,清代康熙年間起秀堂仿宋刻本、乾隆年間武英殿聚珍本、光緒年間周學海重校刊本和叢書集成本等。1955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影印出版周學海重校刊本。
圖書
本書系采人閻孝忠整理名醫錢乙的有關兒科著述而成,約成書於宋·宣和年間(1119~1125),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兒科專著,在兒科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全書3卷,上卷脈證治法,論及小兒的生理、病理,五臟辨病論治,列舉常見小兒病證80餘條;中卷記嘗所治病,經錢乙治療的危重疑難病案 23個,充分展示了他的醫學觀點;下卷諸方,介紹了錢乙經驗方122首。書後附有《閻氏小兒方論》、《董氏小兒斑疹備急方論》。該書反映了宋代多個醫家的經驗方,具有簡練實用的特點,作為兒科鼻祖錢乙研製的五臟補瀉的方劑,成為後世醫家臨證研究、化裁古方的重要文獻。
本次整理,以清·起秀堂本為底本、經過精心校勘而成。書前有導讀,書後附有方劑索引,便於讀者查閱。本書廣泛適用於中醫兒科醫生及中醫愛好者參考使用。
目錄
卷上 脈證治法
小兒脈法
變蒸
五臟所主
五臟病
肝外生感風
肝熱
肺熱
肺盛復有風冷
肺虛熱
肺臟怯
心熱
心實
腎虛
面上證
目內證
肝病勝肺
肺病勝肝
肝有風
肝有熱
肝有風甚
驚癇發搐
早晨發搐
日午發搐
日晚發搐
夜間發搐
傷風后發搐
傷食後發搐
百日內發搐
急驚
慢驚
五癇
瘡疹候
傷風
傷風手足冷
傷風自利
傷風腹脹
傷風兼髒
……
卷中 記嘗所治病二十三證
卷下 諸方
附錄 閻氏小兒方論
董氏小兒斑疹備急方論
方劑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