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旱蓮

墨旱蓮

乾燥全草全體被白色茸毛。性味:甘、酸,寒。歸經:歸腎、肝經。功能主治:滋補肝腎,涼血止血。用於牙齒鬆動,鬚髮早白,眩暈耳鳴,腰膝酸軟,陰虛血熱、吐血、衄血、尿血,血痢,崩漏下血,外傷出血。用法用量:6~12g。外用鮮品適量。貯藏:置通風乾燥處。

基本信息

概述

墨旱蓮墨旱蓮

墨旱蓮出自《飲片新參》。
鱧腸一年生草本,高10-60cm。全株被白色粗毛,折斷後流出的澎液數分鐘後即呈藍黑色。莖直立或基部傾伏,著地生根,綠色或紅褐色。葉對生;葉片線狀橢圓形至披針形,長3-10cm,寬0.5-2.5cm,全緣或稍有細齒,兩面均被白色粗毛。頭狀花序腋生或頂生,總苞鍾狀,總苞片5-6片,花托扁平,托上著生少數舌狀花及多數管狀花;舌狀花雌性;花冠白色,發育或不發育;管狀花兩性,共綠色,全發育。瘦果黃黑色,長約3mm,無冠毛。花期7-9月,果期9-10月。
中藥旱蓮草有墨旱蓮與紅旱蓮之別,紅旱蓮為金絲桃科金絲桃屬植物湖南連翹HypericumascyronL.的全草。

藥品簡述

墨旱蓮墨旱蓮

藥名:墨旱蓮
漢語拼音:mohanlian
英文名:YerbadetajoHerb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cliptaprosTCMLIBata(L.)L.[Verbesinapros-TCMLIBataL.;Ecliptaalba(L.)Haask.]
拉丁文名:HerbaEchiptae
功效分類:涼血止血藥。
科屬分類:菊科
別名:金陵草、蓮子草、旱蓮草、旱蓮子、白旱蓮、豬牙草、旱蓮蓬、猢孫頭、蓮草、墨斗草、墨菸草、墨菜、白花草、白花蟛蜞菊、墨記菜、野水鳳仙、黑墨草、黑頭草、古城墨、水旱蓮、冰凍草、墨汁草、節節烏白田烏草、墨草、摘落烏、水葵花。
性味:味甘;酸;性涼。
歸經:腎經
功能:補益肝腎;涼血止血。
主治:肝腎不足;頭暈目眩;鬚髮早白;吐血;咯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30g;或熬膏;或搗汁;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或搗絨塞鼻;或研末敷。
生態環境:生於路邊、濕地、溝邊或田間。
資源分布:分布於全國各地。
藥材基源:菊科植物鱧腸的全草。
採收儲藏:夏、秋季割取全草,洗淨泥上,去除雜質,陰乾或曬乾。鮮用或隨采隨用。
炮製方法:揀淨雜質,除去殘根,洗淨悶透,切段曬千。

用藥禁忌

1、脾腎虛寒者忌服。
2、《得配本草》:胃弱便溏。腎氣虛寒者禁用。

中藥化學成分

墨旱蓮墨旱蓮

1、全草含皂甙1.32%,菸鹼約0.08%,鞣質,維生素A,鱧腸素(Ecliptine),多種噻吩化合物如a-三聯噻吩基甲醇(a-Terthienylmethanol)及其乙酸酯,2-(丁二炔基)-5-(乙烯乙炔基)噻吩[2-Buta-1,3-diynyl]-5-(but-3-en-l-ynyl)thiophene],2-(丁二炔基)-5-(4-氯-3-羥丁炔-1-基)噻吩[2-(Buta-1,3-diynyl)-5-(4-chloro-3-hydroxybut-1-ynyl)thiophene],2-(4-氯-3-羥丁炔-1-基)-5-(戊二炔-1,3-基)噻吩,乙酸(丁烯-3-炔-1-基)二聯噻吩基甲醇酯[5-(3-Buten-1-ynyl)-2,2'-bithiennyl-5'-methylacetate]等。
2、葉含蟛蜞菊內酯(Wedelolac-tone)、去甲基蟛蜞菊內酯。去甲基蟛蜞菊內酯-7-葡萄糖甙。含菸鹼(nicotine)約0.08%,另含三噻嗯甲醇(α-terthienylmethanol)、三噻嗯甲醛(α-formyl-α-terthienel);此外,尚含皂甙約1.3%,鞣質、苦味質及異黃酮甙類。
葉含膨蜞菊內酯(wedelolactone),去甲蟛蜞菊內酯(demethylwedelolactone)及去甲蟛蜞菊內酯葡萄糖甙(demethylwedelolactoneglucoside)。
3、地上部分石油醚提取部分含豆甾醇、植物甾醇A(phytos-terolA)及β-香樹脂(β-amyrin);乙醇提取物中尚含木犀草素-7-O-葡萄糖甙(luteolin-7-O-glucoside),植物甾醇A葡萄糖甙和一種三萜酸葡萄糖甙。

藥理作用

墨旱蓮墨旱蓮

1、止血作用:將狗的股動脈半切斷,用墨旱蓮葉粉敷出血處,並稍加壓迫,有良好的止血效果。水提物亦有顯著止血作用。
2、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套用豚鼠離體心臟觀察到旱蓮草有增加冠脈流量作用,並使心電圖T波改變得到改善。亦有試驗表明,小白鼠在常壓缺氧情況下注射旱蓮草能明顯延長生命,在減壓缺氧耐力的情況下,同樣可提高小鼠的存活率:給藥組的存活率為76.5%,對照組為23.5%,P<0.05;兩組差異顯著。作用快,維持時間長,且毒性小,po給藥LD50為163.4±21.4g/kg,安全係數為700-750倍。
3、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旱蓮草對小白鼠的鎮靜及鎮痛作用非常顯著,總黃酮作用不如總成分。
4、配劑具有抗菌作用。

臨床運用

墨旱蓮墨旱蓮

1、治療白喉:取新鮮旱蓮草的根、莖、葉,用涼開水洗淨,搗碎絞汁,加等量蜂蜜;兒童每日100ml分4次口服。同時根據全身情況,對症處理。如並發支氣管肺炎者,加用青、鏈黴素;並發心肌損害者,應絕對臥床休息,靜脈注射高滲葡萄槍溶液、維生素C及激素(或採用能量合劑);阻塞嚴重而有窒息症狀者,應及時行氣管切開等最初觀察輕型白喉92例,治癒84例,死亡8例;繼之又觀察37例,治癒35例,死亡2例。治癒病例中約近半數於24小時體溫降至正常,其餘部分於48-72小時降至正常。除18例行氣營切開術外,其餘多在2-3天內呼氣通暢,鼻咽假膜及扁桃體充血一般於3-5天內消失,塗片檢查多數在2-6天內轉陰。白細胞計數亦隨體溫下降而轉為正常。旱蓮草宜新鮮配置,久貯常變質失效。
2、治療肺結核:咯血取旱蓮草全草、白茅根莖製成注射液,每ml含旱蓮草0.5g,白茅根0.5g。每天肌注2-3次,每次4ml;對大咯血患者,可用注射液4ml加入50%葡萄糖20ml中靜注,每天2-3次,用藥時間一,般為4-5天或稍長些。副作用偶有寒戰、高燒,待出汗後即消失,多為製劑不純所致。
3、治療痢疾:取旱蓮草4兩,糖1兩,水煎溫服,通常服1劑後開始見效,繼服3-4劑多可全愈,無副作用。
4、防治水田皮炎:取墨旱蓮搓爛塗擦手腳下水部位,擦至皮膚稍發黑色,略乾後,即可下水田勞動。每天上工前後各擦1次,可預防手腳糜爛。對已經糜爛的也可使用。

常用選方

墨旱蓮墨旱蓮

1、治吐血成盆:旱蓮草和童便、徽墨春汁,藕節湯開服。(《生草藥性備要》)
2、治吐血:鮮旱蓮草四兩。搗爛沖童便服;或加生柏葉共同用尤效。(《嶺南採藥錄》)
3、洽咳嗽咯血:鮮旱蓮草二兩。搗絞汁,開水沖服。(《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4、治鼻衄:鮮旱蓮草一握,洗淨後搗爛絞汁。何次取五酒杯燉熱,飯後溫服,日服兩次。(《福建民間草藥》)
5、治小便溺血:車前草葉、金陵草葉。上二味,搗取自然汁一盞,空腹飲之。《醫學正傳》)
6、治腸風髒毒,下血不止:旱蓮草子,瓦上焙,研末。每二錢,米飲下。(《家藏經驗方》)
7、治熱痢:旱蓮草一兩。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8、治刀傷出血:鮮旱蓮草搗爛,敷傷處;乾者研末,撒傷處。(《湖南藥物志》)
9、補腰膝,壯筋骨,強腎陰,烏髭發:冬青子(即女貞實,冬至日采)不拘多少,陰乾,蜜、酒攔蒸,過一夜,粗袋擦去皮,曬乾為未,瓦瓶收貯,旱蓮草(夏至日采)不拘多少,搗汁熬膏,和前藥為丸。臨臥酒服。(《醫方集解》二至丸)
10、治正偏頭痛:鱧腸汁滴鼻中。(《聖濟總錄》)
11、治赤白帶下:旱蓮單一兩。同雞湯或肉湯煎服。(《江西民間單藥驗方》)
12、治白濁:旱蓮草五錢,車前子三錢,銀花五錢,土茯苓五錢。水煎服。(《陸川本草單》)
13、治婦女陰道癢:墨斗草四兩。煎水服;或另加鉤作恨少許,井煎汁,加白礬少許外洗。(《重慶草藥》)
14、治腎虛齒疼:旱蓮草,焙,為未,搽齒齦上。(《滇南本草》)。
15、治血淋:旱蓮、芭蕉根(細挫)各二兩。上二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半,煎至八分,去滓,溫服,日二服(怪濟總錄》旱蓮子湯)
16、治白喉:旱蓮草二至三兩。搗爛,加鹽少許,沖開水去渣服。服後吐出涎沫。(《嶺南草藥志》)

民間驗方

墨旱蓮墨旱蓮

1、烏須固齒:用鱧腸草連根一斤,酒洗淨,灑鹽四天淹三天,連汁放入油鍋中炒存性,研為末。每天取末搽牙,連口水吞下。
2、固齒:鱧腸取汁,用鹽煉乾,研末搽牙。
3、固齒:鱧腸草一兩半,麻姑餅三兩,升麻、青鹽各三兩半,訶子(連核)二十個,皂角三個,晚蠶沙二兩,共研為末,加薄醋、麵糊和成丸子,如彈子大。曬乾,裝泥瓶中,火煨令煙出存性,取出研為末,每日搽牙。此方名“旱蓮散”。
4、偏正頭痛。用鱧腸草汁滴鼻中。
5、瘧疾。用鱧腸劃捶爛,放在手上切脈處,藥上壓一個錢,幣,用布包好。過一段時間,藥下皮膚起小泡,瘧即止。這也一種灸法。稱為“天灸”。
6、尿血。用鱧腸草、車前草,等分研細,取汁。每服二錢,米湯送下。
7、大便下血。用鱧腸草,瓦上焙乾,研為末。每服二錢,米湯送下。
8、痔漏瘡發,用鱧腸草一把連根須洗淨,搗成泥,以滾酒一杯沖入,飲汁,取渣敷患處。病得者三服即安。
9、疔瘡惡腫。將鱧腸草陰乾,露一夜後收存。用時嚼一葉貼患處,邊緣用消毒膏護住。
10、風牙疼痛。用鱧腸草加一點鹽在手心中,碎擦牙,痛即止。

文獻論述

墨旱蓮墨旱蓮

1、《唐本草》:主血痢。針灸瘡發,洪血不可止者敷之;汁塗發眉,生速而繁。
2、《日華子本草》:排膿,止血,通小腸,敷一切瘡。
3、《滇南本草》:固齒,烏須,洗九種痔瘡。
4、《綱目》:烏鬚髮,益腎陰。
5、《本草述》:療溺血及腎虛變為勞淋。
6、《生草藥性備要》:治跌打傷,理酒頂,化痰,止癢,消水。
7、《分類草藥性》:止血,補腎,退火,消腫。治淋、崩。
8、《南寧市藥物志》:治目疾、翳膜。

生藥材鑑定

墨旱蓮墨旱蓮

性狀鑑別
帶根或不帶根全草,全體被白色粗毛。根須狀,長5-10cm。莖圓柱形,多分枝,直徑2-7mm,表面灰綠色或稍帶紫,有縱棱,質脆,易折斷,斷面黃白色,中央為白色疏鬆的髓部,有時中空。葉對生,多捲縮或破碎,墨綠色,完整葉片展平後呈披針形,長3-10cm,寬0.5-2.5cm。全緣或稍有細鋸齒,近無柄。頭狀花序單生於枝端,直徑6-11mm,總花梗細長,總苞片5-6,黃綠色或棕褐色,花冠多脫落。瘦果扁橢圓形,棕色,表面有小瘤狀突起。氣微香,味淡、微鹹澀。以色黑綠、葉多者為佳。
顯微鑑別
莖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下有厚角細胞2-4列,皮層薄壁細胞排列疏鬆,細胞間隙大。維和束外韌型,環列,形成層斷續成環,賄部大。
葉片表面觀:上下表皮細胞壁波狀彎曲;氣孔不定式,副衛細胞3-4個;非腺毛3細胞,長274-800μm,基部細胞稍膨大,中部細胞較長,頂端細胞短而尖,壁稍厚,具疣關突起;腺毛棒狀,4-6細胞,長75-113μm,壁薄,內含黃棕色分泌物。
理化鑑別
1、取本品粉末約0.1g,加50%乙醇3ml,水浴溫浸10min,濾過。取濾液1ml,加0.2%茚三酮試劑,水浴加熱片刻,溶液顯紅紫色。(檢查胺基酸)
2、取本品粉末約0.5g,加乙醇10ml,水浴溫浸15min,濾過。濾液蒸乾,加醋酐硫酸1滴,顯藍色,放置後顯綠色。(檢查皂甙)
藥物套用鑑別
旱蓮草為涼血止血藥;仙鶴草為收斂之止血藥。雖皆有止血之功但作用方式有別。

藥用植物栽培

生物學特性
喜濕潤氣候,耐陰濕。以潮濕、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的砂質墳土或壤土栽培為宜。
栽培技術
用種子繁殖。春季4月按行距30cm,開條溝、深2-3,將種子均勻播入,薄覆細土,以不見種子為度,稍加鎮壓,澆水。約經15d左右出苗。
田間管理
苗高3-5cm間苗,按株距8-10cm定苗。應注意鬆土除草,勤澆水,保持土壤濕潤。追施稀人糞尿。5-6月再施1次人畜糞肥,生長旺盛期增施過磷酸鈣。

墨旱蓮的藥理作用

1.腎虛鬚髮早自旱蓮草、制首烏、桑椹子各30克。水煎,長久服用。也可取旱蓮草適量,熬膏,內服、外搽均可。有使黑髮易生之效。
2.陰虛盜汗旱蓮草25克,生地15克。水煎服,每日二劑。
3.鼻出血鮮旱蓮草適量,搗汁後,每次取5酒杯燉熟,飯後溫服,日服2次。
4.眼底出血旱蓮草30克,生蒲黃、藕節、丹參、丹皮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劑。
5.咳嗽咯血鮮旱蓮草100克,搗絞汁,開水沖服。
6.肺結核咯血旱蓮草(鮮品)90克,側柏葉(鮮品)30克。搗爛取什,調人蜂蜜,分2次服。咯血止即停藥。
7.外傷出血鮮旱蓮草搗爛,敷傷處;乾品則研末,撒傷處,即效。
8.消化性潰瘍旱蓮草、血見愁各15~30克。
水煎服,每日1劑。
9.痢疾旱蓮草50克,水煎服;亦可用旱蓮草125克,糖30克,水煎溫服。治痢下赤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