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相關資料
“搶孤”是在搭設很高的“孤棚”上擺放供品,讓民眾搶奪,據說是為了嚇退留連忘返的鬼魂。由於搶孤深具危險性,清朝時下令禁止了一段很長的時間,1991年宜蘭縣頭城恢復舉辦搶孤,沿用舊習架設孤棚,但改善爭奪的方式。
在搭建孤棚時有許多禁忌,如上下主普壇的人員必須吃素齋戒,戴孝者或坐月子的婦女不得接近,女性不得碰觸孤棚祭儀法器,以避免搶孤時發生不測。搶孤在七月的最後一天午夜舉行,比賽時棚柱上塗滿牛油,參賽者以迭羅漢的方式,踩在隊員肩上向上攀登,登上孤棚後再向上攀登“孤棧”,在攀登過程中所搶下的食物則丟下供棚下的民眾撿拾,最後取得棧頂的“順風旗”就算奪標。民間相信搶得順風旗的人,可獲神鬼庇護,將順風旗插在船桅上,可一帆風順滿載而歸。
“搶孤”在我國的一些重要的傳統節日中也得到廣泛的運用。如中國的“盂蘭盆節”又稱“中元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