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花燈戲

雲南花燈戲

花燈戲是廣泛流行於漢民族中的一種戲曲藝術形式。其突出特徵是手不離扇、帕,載歌載舞,唱與做緊密結合。花燈戲源於民間花燈歌舞,是清末民初形成的一種地方戲曲形式。在流行過程中因受當地方言、民歌、習俗等影響而形成不同演唱和表演風格。雲南花燈戲,淵源於明代或更早一些時候的民間“社火”活動中的花燈,流行於全省各地和四川、貴州個別地區。

基本介紹

雲南花燈戲源於民間花燈歌舞,是清末民初形成流行於雲南的地方戲曲。在流行過程中因受各地語音民歌小曲影響而形成不同演唱和表演風格。雲南花燈戲有昆明花燈戲玉溪花燈戲姚安花燈戲三大支系,其中昆明花燈 保留明清小曲及明清劇目最多,伴奏樂器以胡琴為主;姚安花燈民歌色彩濃重,主要用笛子梆子伴奏;玉溪花燈革新最早,所以被稱為“新燈”,其劇目及演出形式受滇劇的影響較大。

雲南花燈最初演出的是歌舞成分很重的花燈小戲,後受滇戲等大戲影響,花燈戲藝人在改進情節比較曲折複雜的

雲南花燈戲雲南花燈戲
劇目時,也吸收相關曲調加以變化、拓展和翻新,創立了花燈戲新調。新編的燈調採用曲調連線的編曲方式,具有板腔音樂的某些特點,適合演出傳統大戲。除此以外,雲南花燈戲的曲調還有各種民歌小調,在整個劇種中占有重要地位。花燈戲演出很注重舞蹈,雲南花燈舞蹈的基本特徵是“崴”,民間有“無崴不成燈”的說法。“崴步”都有手部動作配合,手中的道具和扇子的“手中花”及“扇花”的種種變化是其具體表現。花燈戲中的歌舞有利於烘托情節和豐富人物性格。

雲南花燈戲最繁榮的時期是20世紀50年代至60年代,此時不僅湧現了史寶鳳熊介臣袁留安等一批著名花燈戲 演員,還出現了《探乾妹》《鬧渡》《劉成看菜》《三訪親》等享譽雲南戲曲舞台的劇目。熊介臣是最早把農村曬場演出的“簸箕燈”搬上舞台的前輩藝人之一,他擅演小生,以演《山伯訪友》中的梁山伯《白蛇傳》中的許仙聞名,表演具有濃郁的雲南玉溪鄉土風味。

詳細介紹

雲南花燈戲雲南花燈戲

流傳於雲南省的盤縣四川的會理一帶,淵源於明代雲南民間“社火”活動中的花燈。清乾隆前後,逐漸形成花燈戲不帶戲劇情節的花燈歌舞和具有簡單戲劇情節的兩種形式、便歌舞成份很重。辛亥革命後,玉溪花燈始有革新,從唱本善書里取材,改編了些新曲調,並吸收滇劇的一些表演程式,出現了戲劇情節較曲折複雜的中型、大型劇目。由於各地劇目、音樂、舞蹈都帶有較多的鄉土特色,故云南花燈又分有昆明、呈貢花燈玉溪花燈,彌渡花燈,姚安大姚楚雄綠豐花燈,元謀花燈,水、蒙自花燈,嵩明曲靖羅平花燈,文山邱北花燈,邊疆地區花燈等九個支派。解放後,花燈發展成以演出現代戲為主的歌、舞、劇相結合

雲南花燈戲雲南花燈戲
的戲曲劇種。花燈劇目約二百個,分為花燈歌舞、花燈小戲與花燈大戲三類。較有影響的劇目有《探乾妹》《遊春》《劉成看菜》《鬧渡》等。

由於各地語音有別和藝人演唱的不同,流行在不同地區的花燈又接受了不同的曲種、劇種或民歌小調的影響,故云南花燈又分有昆明、呈貢花燈,玉溪花燈彌渡花燈,姚安大姚楚雄綠豐花燈,元謀花燈,建水蒙自花燈,嵩明曲靖羅平花燈,文山邱北花燈,邊疆地區花燈等九個支派。
雲南花燈戲演出的許多劇目,都具有樸素單純、健康明朗的民間藝術特色,充滿著勞動人民的生活氣息。
花燈戲的傳統劇目不多,除去“燈夾戲”時期搬過來的滇劇劇目,共約二百出左右。其中:花燈歌舞劇目有《十大姐》《大頭寶寶戲柳翠》《踩連廂》等,花燈小戲劇目如《三星賀壽》《紅回門》等。解放以後,在化大力整理傳統劇目的同時,還新編了大型花燈戲《依萊汗》等近百個劇目。
花燈戲的曲調有三個組成部分。一是各種民歌小調,這些小調有些是本地的產物,如〔十大姐〕等,有些是全國流行的,如〔泗洲調〕、〔十杯酒〕等;其次是明清小曲,如〔寄生草〕、〔打棗竿〕等;再次為從其他曲種、劇種吸收來的,如騰衝花燈劇目《安安送米》唱的高腔、 《小放牛》劇中吸收了吹腔,元謀花燈中用了滇劇唱腔

雲南花燈戲雲南花燈戲
等等。
花燈舞蹈是雲南花燈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的花燈舞蹈有隻舞不唱的如《獅舞》《猴子彈棉花》等,有集體性的歌舞,如《連廂》《拉花》等。花燈戲的行當,原來只有男女二人,以後才分為三個行當,當花燈戲演出中型、大型的角色眾多的劇目以後,又增加了其他行當。

其他花燈戲介紹

貴州花燈戲是清末民初在當地民間歌舞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起初,花燈叫採花燈,只有歌舞,後在歌舞中加入小戲,再以後受外來戲曲影響,發展為演出本戲。貴州花燈戲主要流行於獨山遵義畢節安順銅仁等地,各地有不同的稱謂。黔北黔西一帶叫“燈夾戲”,獨山一帶叫“檯燈”,思南、印江等地叫“高台戲”或“花燈戲”。最初的花燈戲演出形式簡單,以演民間小戲為主,題材多取農村生活和民間故事,有《拜年》《姐妹觀花》《三訪親》《劉三妹挑水》《放牛攔妻》等劇目。其表演以“扭”為特點,演員常用摺扇與手帕為道具表示情感。舞蹈的步法有二步半、四方步,快、慢

雲南花燈戲雲南花燈戲
三步,野雞步、梭步、碎米步、矮樁步、婦田步、快上步等;扇子耍法有小花扇大花扇交扇蓋扇差扇撲蝶扇等;身段有犀牛望月、膝上栽花、黃龍纏腰、海底撈月、雪花蓋頂、岩鷹展翅等。貴州花燈戲的曲調有的戲劇性較強,也有的源於抒情性的民歌小調,其中“繡荷包”最為聞名。貴州花燈戲在流行過程中逐漸打破了“燈、扇、帕”的歌舞程式,腳色行當也不再局限於“二小”、“三小”,而有了淨、末、老旦、彩旦等的劃分。其樂曲腔調在原有曲調基礎上也出現了擴展變化,並逐漸形成自己的“板腔”和“曲牌”。常用的板腔有出台調行程調路調數板罵板哭板一字調出馬門陰二簧山坡羊哀子四平調等。常用的曲牌有四小景、四季相思、月調、送夫調、巧梳妝、白牡丹、比古調、送茶調、觀花調、雪花飄等。在表現情節刻畫人物時,板腔與曲調綜合使用,形成了絲弦燈調系、檯燈燈調系和鑼鼓燈調系,音樂表現力更加豐富。思南土家花燈戲融入本民族儺戲和擺手舞中的一些成分,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婉轉動人的優美唱腔、濃郁的鄉土氣息和燈戲兼容的獨特民族風格折射出烏江流域的人文風采。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雲南花燈得到了恢復和發展。1954年雲南省花燈劇團成立,整理、改編了一批傳統劇目,並對花燈藝術形式進行了革新。1959年該團赴北京上海杭州等十餘個城市。演出了現代劇《依萊漢》和傳統劇目《探乾妹》《劉成看菜》《鬧渡》《遊春》等。國慶十周年時,雲南花燈劇團曾三次到中南海紫光閣演出。該團還曾出訪緬甸和非洲一些國家,把花燈戲帶給外國觀眾。

藝術特點

雲南花燈的表演形式經歷了一個發展過程。其早期的演出形式有兩種:一是花燈,另一種是盤燈。花燈最原始的

雲南花燈戲雲南花燈戲
演出形式是參與“會火”活動時的演出。“會火”即為“社火”,是雲南農村和小城鎮中一種宗教性的文藝活動。每年農曆新年元宵期間或在祈雨等場合舉行。會火活動由輪值的村子組織。會火的隊伍,除抬“土主”的外其餘就是一支文藝遊行隊伍,其中包括耍武術的、耍雜技的和花燈隊伍。“盤燈”是流行於滇東北一帶的花燈表演形式。“燈頭”帶領花燈隊伍到接待人家時,通常先由接待人家唱道:絲弦響,叫三聲,尊聲燈頭聽原因,燈從哪兒起?戲從哪兒記?從頭一二說與我,放你進來參佛神。“燈頭”回唱:絲弦響,叫三聲,尊聲主人聽原因,燈從唐朝起,戲從唐王記,從頭一二說與你,放我進去參佛神。

如此一盤一答,燈頭都答對了,才被放進場。花燈由於都是在廣場演出,所以又被稱為“簸箕燈”(形容其表演形式為圓形)或“吹地灰”。廣場表演的儀式,各地大同小異。先參拜四方,祈求神靈保佑風調雨順、國泰民

雲南花燈戲雲南花燈戲
安,然後開始演出。演出程式一般是先以集體花燈歌舞如《秧佬鼓》《大頭寶寶戲柳翠》《團場》開場,然後再演出小型花燈歌舞花燈小戲
在花燈表演中,歌舞占了很大比重。花燈的“歌”包括“唱”和“打岔”兩部分,很少說白。“打岔”就是有韻的說白。老燈中很少有不壓韻的道白,因此“歌”和“舞” 就很容易在節奏上統一起來。花燈劇的舞蹈動作,以“崴”為特色,故唱花燈也稱作“崴花燈”,主要道具是扇子、帕子。“花燈越崴越喜歡,手帕扇子團團轉”,就是對花燈舞蹈的真實寫照。傳統的花燈舞蹈包括三類,一是只舞不唱。如《獅舞》《鷸蚌相爭》《鳳引麒麟》《唐僧取經》《鳳凰燈》《猴子彈棉花》等。這類舞蹈,常以舞者掌握道具的工夫取勝。如《鳳凰燈》中的鳳凰,做工比較精巧的,舞蹈中其頭、眼、嘴、翅、身、尾都可活動,舞者須操作得當,以表現鳳凰的各種舞姿。二是集體性歌舞。這類歌舞,有楚雄《連廂》 ,姚安《拉花》嵩明《團場》羅平《贊花扇》等。花燈舞蹈的對性有四十餘種,且各有稱謂,如:寶一對三窩羊五梅花蛇褪皮大荷花二龍戲水二龍出水三面鏡跑四城大十字小十字紫竹編籬笆黃龍裹尾螺絲轉里外落城九連環見空插花老牛擦背對出腰花滿天星剪子破鳳穿牡丹丹鳳朝陽雙鳳朝陽滿街跑喜雀串梅半個月牙蝴蝶分須五鼓穿陽玉八仙鴿子渡食跑燈場等。
雲南花燈的音樂是雲南花燈區別於其他劇種的主要標誌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雲南花燈工作者共蒐集了一千多首花燈曲調。這些曲調主要由三部分組成:一是明清小曲,主要有[寄生草]、[打棗竿]、[掛枝兒]、[倒板槳]、[金紐絲]、[鬧五更]等。這些小曲在清嘉慶光(1796-1850)年間已在雲南開始流傳。當時朱紱在其所著《昆明歲時竹枝詞》中,就有“一絲一竹碟澆酒,好唱時新[打棗竿]”的詩句,可見當時昆明已流行“時新”的[打棗竿]。這些小曲流傳到雲南後,為雲南花燈所吸收。它們雖數量不多,但因其結構比較完整,表現力亦比較強,
雲南花燈戲雲南花燈戲
因而在雲南花燈唱腔音樂中占有重要位置。二是來自民間的民歌小調,如[十杯酒]、[虞美人]、[掐菜苔]、[十大姐]等。這類曲調,有的源自雲南當地,如來自彌渡山區民歌的[十大姐];有些來自省外其他地區,但用於雲南花燈後,經與雲南當地語言相結合,已被本地化,成為雲南花燈的一部分。這類民歌小調在花燈唱腔音樂中所占比例最大。三是從其他曲種、劇種吸收而來的曲調。如騰衝花燈的《安安送米》 ,唱的就是高腔; 《小放牛》以吹腔演唱;元謀花燈中的勾腔玉溪花燈中的撲蝶調,系取自滇劇平板。此外,花燈唱腔中的情、書腔是從雲南揚琴中吸收而來。

歷史沿革

有關民間花燈歌舞的起源,以及由花燈歌舞發展成花燈劇的年代,目前尚無準確資料予以證實。根據已有文獻,明中葉即公元1454年前後,雲南楊林人蘭止庵曾寫過《性天風月通玄記》傳奇;清初(1657年)雲南人何蔚文

雲南花燈戲雲南花燈戲
過五個傳奇劇本。這是目前已知的雲南最早的戲劇創作活動。清康熙年間(1701年)雲南開始出現專業戲班,曾有四個戲班在昆明建立樂王廟。清乾隆年間(1746年)秦腔石牌腔楚腔弋陽腔等傳入雲南。另據元謀花燈藝人張萬育稱,元謀花燈相傳已有十三代。此外,在花燈的曲調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明清小曲,如掛枝兒打棗竿等,都是流行與明萬曆以後直到清初的民間小曲。據此推算,作為一個劇種的花燈,早在明末清初就已具雛形。雲南花燈在其發展歷史上曾經歷了四個階段。
一、老燈時期。辛亥革命前,流行於雲南各地的花燈統稱“老燈”。分花燈歌舞和花燈小戲兩類。前者表演時載歌載舞,無故事情節,如各地的《拉花》《團場》等;而後者則有簡單的故事情節,但仍以歌舞為主,如《打魚》《鄉城親家》《包二接姐姐》等劇目。
二、新燈時期。“新燈”即為經過革新後的玉溪花燈。辛亥革命後,雲南在各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玉溪地處雲南中部,臨近昆明,交通便利,其農業手工業商業均較發達。辛亥革命所帶來的自由之風使見多識廣的玉溪人不再對原有的玉溪花燈感到滿足,變革之風悄然興起。花燈藝人們開始從滇劇和曲藝善書中移植、改編了一批劇目,如《蟒蛇記》《金鈴記》《白扇記》等。在音樂上引進了[十杯酒]、[虞美人]、[昭通調]等曲調,並將[出門板]、[五里塘]等傳統曲調改編成板腔體式。此外,還學習了滇劇的表演藝術和化妝,這一系列變革,使玉溪花鼓改變了其以往的以歌舞為主的表演形式,以一種全新的面貌出現在舞台上。新式花燈的出現,受到廣大觀眾尤其是城裡觀眾的歡迎,很快影響到全省。
三、紅軍燈救亡燈學生燈。1936年,紅二方面軍長征途中經過雲南姚安時,當地藝人編演了《洋人鬧中華》《抓兵曲》等小戲歡迎紅軍,時稱“紅軍燈”。抗日戰爭爆發後,雲南戲劇工作者王旦東和花燈藝人熊介臣等組成“雲南農民救亡燈劇社”到昆明玉溪普寧通海廣東曲江等地演出。他們以玉溪花燈曲調為基
雲南花燈戲雲南花燈戲
礎,編演了《抗戰十二花》《抗戰十二將》等花燈調和《張小二從軍》《槍斃羅小雲》《漢奸暴》《新投軍別窯》《茶山殺敵》等花燈戲。這些劇目均有文學劇本,改變了原花燈劇目的“提綱戲”狀況。他們還將《義勇軍進行曲》的音調引進花燈音樂,創作出一支新的花燈調--復仇調。解放戰爭期間,在昆明學生運動中和解放軍滇桂黔邊區縱隊中,曾編演過《農村一家》《血海深仇》等新劇目,時稱“學生燈”。
四、“燈夾戲”時期。1938年,雲南農民救亡燈劇團被迫解散,花燈藝人熊介臣在昆明、玉溪一帶教燈、唱燈。1946年熊介臣在昆明慶雲茶室連唱三天花燈,受到歡迎,該茶室隨後改為花燈園子,成為雲南第一個花燈劇場,從此形成固定的職業班社。為適應職業演出的需要,花燈藝人開始大量移植滇劇劇目,如《四下河南》《滴水珠》《硃砂痣》《狸貓換太子》《紅燈記》《紗燈記》等,同時進一步學習吸收滇劇的表演程式、服裝道具、舞台裝置等。這種以花燈曲調唱滇劇劇目的方式,時稱“燈夾戲”。

相關詞條

雲南 貴州 貴州花燈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