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及發展
清末民初時期,散居在奉賢各地的山歌能手自發組織起來、成立了帶有一定職業色彩、有角色分工的民間文藝小團隊—“山歌班”,用清唱的的山歌為當地農家的哭喪嫁娶添彩助興,成為當代山歌劇團的最早稚形。
20世紀五十年代,奉賢各個公社紛紛成立了“農民業餘宣傳隊”,在農閒時排練有角色分工、有伴奏的山歌,在村頭場角到處宣傳,逐漸形成了一種吳語地區所特有的、具有濃鬱江南水鄉風格的曲牌。
1956年,奉賢山歌劇團的前身奉賢縣文工團成立,其成員多數是各公社文藝宣傳隊的骨幹,1961年他們排練了第一部奉賢山歌劇小戲《梅娘與桃郎》,在上海演出後引起了轟動。期間,上海市民眾藝術館研究館員鄒群老師下奉賢農村採風,挖掘整理了流行於奉賢等地的“東鄉山歌”和“西鄉山歌”的資料,並吸收了上海民間音樂和民間說唱音樂的曲調,逐步形成了山歌劇的唱腔和形態,成為奉賢山歌劇發展史上的奠基人,並為奉賢山歌劇這一民間文藝注入了文人文明的新色彩。
1962年4月,奉賢文工團正式改建成為奉賢山歌劇團,山歌劇成為板腔體系齊全、小調曲牌豐富、深受奉賢人民喜愛的上海本土新劇種。
山歌劇團成立以後先後創作、改編、移植演出了山歌劇《搭船》、 《摸花轎》、《江姐》等四十多部戲。1966年受文化大革命影響,山歌劇停演。
1978年重新組建奉賢山歌劇團,並先後排練了《春草闖堂》等十幾部戲。同年,山歌劇團改名為奉賢滬劇團,山歌劇又一度停演。
2003年,依託鎮老年大學辦起了山歌劇唱腔培訓班,在這基礎上2005年排練了七場山歌劇《江姐》,深受民眾的歡迎。
2005年南橋鎮文廣中心創作了《翠竹情深》,2006年創作了《夜訪》等山歌劇小戲;這兩部小戲在創作上音樂設計、導演手法都有一定的創新發展。
奉賢山歌劇至今已有五代傳人,奉賢山歌劇薪火相傳、蓬勃發展,顯示出了勃勃生機。2005年創作的山歌劇小戲《夜訪》在上海“洋山頌”小品小戲創作大賽上獲得了一等獎;少年山歌劇表演唱《小鯉魚跳龍門》在第八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天天演山歌劇專場中閃亮上演,讓觀眾耳目一新,大家驚呼“童聲唱山歌實在太美了!”
但目前所面臨的情況是不容樂觀的,前輩老藝人相繼謝世,民間山歌班表演、演唱形式嚴重失傳,民間山歌劇曲目還需進一步挖掘整理,重視山歌劇班和山歌劇研究人員青黃不接,山歌劇演員隊伍還需繼續擴大。
詳情
奉賢山歌劇曾經是上海地區的一個戲曲劇種,它主要流行於奉賢、金山、南匯三個縣區,這個劇種是在奉賢民間山歌小調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上世紀50年代以前,奉賢和周邊鄉間非常流行唱山歌,並且形成東鄉山歌和西鄉山歌兩大體系,很受老百姓的歡迎。1962年正式成立了奉賢山歌劇團,先後排演了有地方特色的山歌劇大戲小戲數十齣,其中《摸花轎》、《搭船》、《怎么談不攏》等頗具特色,還移植了《江姐》、《南海長城》等一批優秀劇目。文革中劇團被迫解散,山歌劇發展也就此止步。直到1978年,才重組了奉賢山歌劇團,也演出了一些好戲,可惜到了80年代中期劇團改制為滬劇團,山歌劇又停止了演出。
但山歌劇在奉賢城鄉的普通老百姓中的影響卻一直揮之不去,他們懷念山歌劇,熱愛山歌劇,一直盼望山歌劇能重新上演。今年5月,一批原山歌劇的退休老藝人在山歌劇的老觀眾的熱盼和鼓動下,自發地組織起來,打算重排已在山歌劇舞台上絕跡了43年的大戲《江姐》選場,給老戲迷過過癮。此舉獲得了已退休的奉賢區原人事局長王月英老人熱情支持,她從家裡拿出5000元錢給老藝人做排演啟動經費。後來,奉賢化工分區發展有限公司聞訊後,主動向老藝人資助了5萬元;南橋鎮政府也贊助了2萬元。在社會各界的支持下,山歌劇全部《江姐》竟完整地排練成功了,在6月份連續試演了六場,場場滿座,有的觀眾連看了幾場,說“我伲聽了親切、過癮”。
奉賢山歌劇在舞台上絕跡到重演,這件事給我們一個啟示,就是我們的舞台藝術要真正去創作、演出老百姓喜歡的作品,滿足他們對藝術欣賞的渴望。同時,也說明民族藝術、地方鄉土的民間藝術有無比強大的生命力,為什麼?因為它們來自民間,植根於普通民眾之中,它們是不會輕易消亡的。事實上,中國的許多劇種都是在民間山歌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例如越劇、黃梅戲、錫劇、滬劇、東北的龍江劇等。奉賢山歌劇雖然沒有能發展成為上海地域的大劇種,沒能走向江浙和全國,但它作為一個地方劇種,依然是上海藝術百花苑的一朵奇葩,應該像金山農民畫、南匯奉賢地區的“滾燈”等一樣受到重視,讓它能傳承下去,成為老百姓自己的藝術。
劇中分類
奉賢有許多歷史悠久的優秀傳統民間藝術,其中尤以“山歌”和“滾燈”著名,《白楊村山歌》名冠江南,是一首描寫愛情的民間長篇敘事山歌。
奉賢山歌按地區分,通常稱“東鄉山歌”和“西鄉山歌”。在形式上可分大山歌和小山歌兩種。前者在西鄉流行,後者以東鄉為主。歷史上較有名的歌手有蕭塘的韓戴根(又名小保正),南橋的唐銀山,齊賢的朱炳良(唐之傳人,1986年逝世)等。
劇團簡介
奉賢山歌劇團前身是奉賢縣文工團,成立於1960年5月。1961年,致力于山歌劇的嘗試,上演崇明山歌劇《搭船》和由民間山歌改編的《梅娘與桃郎》。兩劇參加過市民眾文藝會演。1962年9月,改建為奉賢山歌劇團,歸縣文化科領導。先後上演過《摸花轎》等一系列現代和傳統劇目。改編的《摸花轎》曾在上海“大世界”演出,連滿100餘場,並灌唱片3張,發行全國。劇團足跡,遍及市郊各縣。1970年12月劇團被解散。1978年12月重建。1984年5月,改建為奉賢滬劇團。
傳承及影響
“紅岩上紅梅開,千里冰霜腳下踩……”優美的鏇律,激越的歌聲,
在南橋電影院裡迴旋。43年前曾使奉賢人民深受教育的山歌劇《江姐》,2007年“七一”重與觀眾見面。
山歌劇團有些老團員在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中,有人提議,重排山歌劇《江姐》。在化工奉賢分區、南橋鎮政府和區宣傳、文化等部門支持下,建立了“奉賢山歌劇‘江姐’劇組”,在30多個演職員中,山歌劇團老演員有10多個,其餘大部分為楓葉藝術團成員。飾演雙槍老太婆的吳美華、飾演甫志高的宋志英都是當年原來角色,飾演江姐的曹麗如是原劇的B角。40多年歲月滄桑,演員們大多是爺爺奶奶輩的人了,重演《江姐》,感慨萬千,但激情和風采不減當年。
奉賢山歌劇《江姐》時隔43年,在建黨84周年、先進性教育活動如火如荼之際,由一些爺爺奶奶輩的退休老人重新搬上舞台,他們連演八場,場場爆滿,引來一片讚嘆之聲,也得到了區委、區政府的高度評價。戲裡戲外人們長時間被感動著,大家為這個上海“獨養女”山歌劇那高吭悠揚的鏇律感動,為《江姐》共產黨人的英雄氣慨感動,更為那些克服重重困難的老人們的壯舉感動。
在2007年11月8日上午的第八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天天演奉賢山歌劇專場中,一曲少兒山歌表演唱《鯉魚跳龍門》,讓人耳目一新的同時也為山歌劇後繼有人而感到欣喜。
參加此次演出的10個孩子中絕大部分都從來沒有接觸過戲劇。通過不到一個月的排練,從剛開始的不理解、唱詞都覺得彆扭,到現在的一招一式都有板有眼,孩子們漸漸接受了這個在自己家鄉土生土長的劇種。小演員袁曉妍告訴我們,她覺得山歌劇和別的戲不一樣的地方是,它是奉賢的特產,有一種奉賢的味道,比其他地方戲曲更有親切感。
區少年宮的指導老師告訴我們,她認為要讓孩子們去繼承和發揚山歌劇,首先要讓他們多看多聽多練,只有充分了解山歌劇,孩子們才能真正喜歡它。其次,要挑選一些各方麵條件比較拔尖的孩子,讓他們參演一些小劇目,也可以根據孩子們的年齡特點來編一些短小的、孩子們能看得懂的劇目,演給同齡人看,讓大家都來了解我們奉賢有這樣一個地方戲——山歌劇,由點帶面擴大山歌劇在孩子們中間的影響。
據了解,南橋鎮文廣中心和區少年宮將聯手打造一個青少年山歌劇的培訓基地,為孩子們接觸山歌劇、從小培養山歌劇人才創造條件。
奉賢山歌劇在舞台上絕跡到重演,這件事給我們一個啟示,就是我們的舞台藝術要真正去創作、演出老百姓喜歡的作品,滿足他們對藝術欣賞的渴望。同時,也說明民族藝術、地方鄉土的民間藝術有無比強大的生命力,為什麼?因為它們來自民間,植根於普通民眾之中,它們是不會輕易消亡的。事實上,中國的許多劇種都是在民間山歌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例如越劇、黃梅戲、錫劇、滬劇、東北的龍江劇等。奉賢山歌劇雖然沒有能發展成為上海地域的大劇種,沒能走向江浙和全國,但它作為一個地方劇種,依然是上海藝術百花苑的一朵奇葩,應該像金山農民畫、南匯奉賢地區的“滾燈”等一樣受到重視,讓它能傳承下去,成為老百姓自己的藝術。
其實,山歌劇藝術也值得音樂工作者的注意和重視。中國民樂的創作源泉之一便是民歌山歌,當前民樂要發展,我認為大致不外乎三個方向:一是整理髮掘古典樂曲,二是研究、整理佛寺道觀遺留下來的佛樂、道教樂曲,三是向民間採風,從山歌、小調中吸取營養。因此,我建議民樂工作者能關注奉賢山歌劇。我聽過一支山歌劇唱段,叫《勿是為儂我不來》,是《摸花轎》中的著名鏇律,很好聽,民歌味很濃,散發出一股田野的清香。據說上世紀60年代時,有關部門去向民歌藝人採風,有位老藝人足足唱了2天的山歌,肚子裡的老山歌還沒有唱完。不知那些滿肚子山歌的老藝人還能不能找到?對他們來說,是個要趕快搶救的問題,現在奉賢區經濟發展很快,城市化步子也加快了,對於民間藝術的傳承、生存來說,這前景著實堪憂。
如今,奉賢山歌劇又重起“蓬頭”了,很令人鼓舞,有專家建議奉賢能夠重組新的山歌劇團,這一建議已引起了奉賢區文廣局的注意。若能重組山歌劇團,對上海的民間藝術的傳承,將是一件很好的事。
中國戲曲2
中國戲劇的產生已有800年了,它現在已經發展到300多個劇種,劇目更是難以數計。世界上把它和印度梵劇、希臘悲喜劇並稱為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中國地方戲曲形式多樣,品類繁多,為中國戲曲的發展貢獻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