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德江儺堂戲是一種民間小戲劇種。由巫師還儺願的酬神歌舞發展而成,遍布全省,漢、土家、苗、瑤、侗等族均有其演唱活動。各地有師道戲、儺願戲、老君戲、姜女兒戲等多種稱謂,又統稱儺戲。清康熙年間即有大本戲《孟姜女》演唱的記載,同治年間,逐步脫離酬神的儺壇,登上高台演出。劇目有儺壇正戲、儺堂小戲、大本戲3 類,而以在還儺法事程式中演唱的儺壇正戲為多。
儺堂戲情調古老,聲近土俗,音樂粗獷,多清唱伴和它。演員仍戴各色面具,保留了濃郁的宗教色彩,面具多者36面,少者有5面,木質雕縷,神態各異。大本戲除《孟姜女》外,還有《龍王女》 、 《龐氏女》 (湘西、湘北),合稱“三女戲”,另有 《桃源洞》 (湘南)等。聲腔多來自巫師腔和各地的民間歌曲,除辰河流域有嗩吶幫腔外,一般是“一啟眾和,鑼鼓幫腔”。
儺堂戲還有一種獨特的表演叫“傲拜”,其中有一段互相說理的對唱,唱詞由演員即興創作,要求落句對韻,內容銜接並有變化。這就形成兩個演員賽嗓子、賽表演,賽口頭文學素養的競藝場面。如果碰上相當的對手,一連可“傲”上幾個小時,形式生動活潑。
儺堂戲表演多與酬神法事有關的動作,如按訣、玩師刀、踩八卦以及武法事特技等。清末,各地儺戲曾與花鼓戲、陽戲、地方大戲(如常德漢戲)共班演出,迄今無專業劇團。
德江儺堂戲又稱儺戲和儺壇戲,土家人叫“槓神”。它是一種佩戴面具表演的宗教祭祀戲劇,也是一種古老的民族民間風俗文化活動。它源於古時的儺儀,是古儺的一種。漢代以後,逐漸發展成為具有濃厚娛人色彩的禮儀祀典。儺戲是儺堂戲的主體部份,有正戲和插戲之分,共有八十多支,其中正戲16支。除儺戲之外,一般還要進行儺技(土家人稱絕活)表演,項目由主家與壇班約定。在舉行儺事活動前,土家族老師都要精心布置一個儺壇(儺堂),所以儺堂戲又稱儺壇戲。儺壇布置精緻,集編扎、剪紙、染印、繪畫、書法、建築等藝術為一體。
發展起源
儺堂戲的起源可追溯到原始人的"萬物有靈"觀念的產生時期,那時苗族先民就崇拜鬼神,認為"靈魂不滅",祖先死後其魂魄便脫離軀殼而存在,為了使子孫得到祖先保佑,便對祖先"亡靈"進行祭祖。到三千多年前的周代,鳳凰屬楚地,"楚人信巫鬼,重祭祖",酬神祭鬼更加盛行。在這種酬神祭鬼活動扒 由巫師演唱祭奠詞曲,"形成定格。唐
宋時,宗教儀式流行,造神活動日增,祭神詞曲大發展。至元明之際,"攤願神戲"開始出現,但沒有專門的戲曲藝人參加,主要是由苗巫師扮演,是巫師在進行法事時在廳堂於夜間演出,劇目較少,且具有濃重的迷信色彩。清至民國攤堂戲在鳳凰達到鼎盛時期,清初,開始有民間藝人參加巫道跳神扮演;清末至民國,民間藝人從巫道跳神中分離出來,進行了藝術和技巧的創造,出現了職業性的儺堂戲班,並一直延續至今。所以說攤堂戲是一種古老而原始的祭神戲劇。“儺堂戲”是土家族的一種祭祖活動,又受到中原文化及巴、楚文化的影響,有著比較明顯的巴人“俱事鬼神”和楚人篤信巫術的文化痕跡。它融巫術、原始宗教和戲劇為一體,成為一種佩戴面具演出的宗教祭祀戲劇,據說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經過不斷充實、擴展和完善,形成了以儺儀、儺戲、儺舞、儺技為主要形式的儺文化,至今仍然活躍在黔東北的村村寨寨。在德江縣,現在就還有130多“壇”儺堂戲在民間活動,每壇有一位“掌壇師”(當地稱“土老師”),演出時少則三五人,多則十來人。儺戲演出與儺壇祭祀交織在一起,分為祭祀、開洞、閉壇三個部分。每當從事此項活動的“土老師”頭戴面具,身穿“法衣”,在莊嚴肅穆、香菸繚繞的“神案”前,在鼓、鑼、絲弦、嗩吶的伴奏聲中“開壇”,或跳神唱戲,或占卜問卦,或為祈願人家通報神祗意旨、禍福吉凶時,特別是當牛角和司刀這兩件特殊“樂器”發出森嚴悲壯之聲時,總會勾起一些潛藏於人們心靈深處的“萬物有靈”的原初情愫。土家族的先民相信,在他們的周圍還存在著一個鬼神的世界,有一種超自然的力量,在主宰著人世的一切,只有頂禮膜拜、祈禱,用巫術、符咒、舞蹈等儀式,才有可能影響它們,避疫逐鬼,驅邪化凶,降福呈祥。在土家族人看來,任何神靈,即使是凶神,只要自己誠心實意地去“許願”、“還願”、 “酬敬”,也能夠使它
回心轉意、與人為善。這裡蘊含著土家族人寬厚、善良的民族本性。在德江的“土家族儺堂戲”中,還有一些非常獨特的“絕活”,十分高難驚險,如“踩刀祭”、“溜鏵口”、“翻叉耍”等表演,無疑是繼承了古代巫術用符咒威力進行表演的傳統。觀看這類表演時,觀眾都是屏住呼吸,提心弔膽,嘆為觀止。比如“踩刀祭”,踩“地刀”時,是把一排鋒利的大鋼刀刀刃朝上置於地面;踩“天刀”時,則把若干大鋼刀刀口朝上置於木柱之上排列為樓梯狀。祭祀開始時,“土老師”身穿法衣,赤腳,一邊畫符念咒,一邊從容不迫地走上刀刃,如履平地。“溜鏵口”則是把若干鐵鏵口(有時用磚頭)全部用火燒紅,排列在地上,由“土老師”光著腳板逐一走過。“翻叉耍”則更為驚心動魄,“土老師”為了降伏惡鬼,要用鋼叉向另一個扮演惡鬼的“土老師”的咽喉或胸膛用力投擲過去,而對方則要用單手準確地接住飛來的鋼叉。
中國現代著名作家沈從文在小說《神巫之愛》中,對這一帶儺堂戲的演出有十分傳神的描寫:“他(指神巫)頭纏紅巾,雙眉向上直豎。他臉頰眉心擦了一點雞血。紅緞繡花衣服上加有珠繪龍虎劃黃紙符咒。手持銅叉和鏤銀牛角。一上場便在場坪中央有節拍的跳舞著,還用嗚嗚的調子念著娛神歌曲。他雙腳不鞋不襪,預備回頭赤足踹上燒得通紅的鐵犁。那健全的腳,那結實的腿,那活潑的又顯露完美的腰身轉折的姿勢,使一切男人羨慕,一切女人傾倒。那在鼓聲蓬蓬下拍動的銅叉上圈兒的聲音,與牛角嗚嗚喇喇的聲音,使人相信神巫的周圍與本身,全是精靈所在。”
相關劇目
經歷代民間藝人加工創造,儺堂戲內容很豐富,劇目繁多。按內容其劇目大致可分為兩大類:第一類為始祖戲內容,劇目有《天仙送子》 《白旗先鋒》 《搬開山》 《搬土地》 《搬算匠》 《搬童兒》 《白望送娘》 《開山砍五路財》等等,都是一些表示酬神還願的古代戲種。第二類是正本戲,又可分為大戲、小戲和折子戲三種。大戲劇目有《孟姜女》 《龍王女》 《龐氏女》 《陳世美不認前妻》 《雙上墳》 《四下河南》 《汾水河》 《趕齋記》 《八仙圖》 《萬花樓》 《二度梅》《劉海砍樵》等等,它們都是傳統戲內容。小戲劇目有《三寶舞龍》 《雷交錘》 《白猿戲晉》 《勾頭催糧》 《檢田螺》 《正二邊筐》等等,它們都屬地方性的戲。折子戲劇目有《庸堂會》 《蘆林會》 《池塘會》 《金橋會》 《樓台會》 《安安送米》 《打蘆花》 《車江別》和《梁祝姻緣》等等,為人們喜聞樂見。儺堂戲雖為鑼鼓伴奏,沒有管弦樂,但節奏明快,曲調流暢,劇情幽默風趣,還富有古老而濃郁的神秘色彩。它
都是用地方語言唱出來的,通俗易懂,最受當地民眾喜愛。人們稱讚它有"土、俗、純、細"四大色。"土"與"俗"即再現當地古風古俗,技巧通俗簡單,有一種古老而原始的毫無掩飾的自然美;"純"與"細"即表演細膩,人情人理,反映民眾生活、勞作,純樸逼真。它的曲調唱腔發展至今約有二三百種,豐富多彩,皆隨內容而變化。目前最主要和最流行的有月你的"十二大腔",又稱"十二大調"。十二大腔又有"儺堂腔"和"高台腔"之分。"灘堂腔"包括"開山調"、"先鋒調"、"師娘調"、"搬算匠調"和"童兒調"等五大調,皆是具有濃厚的酬神色彩的古老原始唱腔。高台腔也叫"五竿調",它包括"姜郎調"、"姜女調"、"龐氏詞,白望調,、"表堂調"、"卷子調"和"安安調。七個大調,表達人間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生死歌哭,唱到悲哀處催人淚下,演到歡喜時令人鼓掌稱快。
中國戲曲2
中國戲劇的產生已有800年了,它現在已經發展到300多個劇種,劇目更是難以數計。世界上把它和印度梵劇、希臘悲喜劇並稱為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中國地方戲曲形式多樣,品類繁多,為中國戲曲的發展貢獻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