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鬚溝》

《龍鬚溝》

《龍鬚溝》,作者:老舍,反映人民的新生活,歌頌共產黨。該劇描寫了北京一個小雜院4戶人家在社會變革中的不同遭遇,表現了新舊時代兩重天的巨大變化。劇中塑造了程瘋子、王大媽、娘子、丁四嫂等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3幕話劇《龍鬚溝》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劇作完成於1950年,1951年2月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首演,焦菊隱導演。

基本信息

(圖)《龍鬚溝》《龍鬚溝》電影劇照

作者

(圖)《龍鬚溝》《龍鬚溝》

老舍(1899年-1966年),享年67歲,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姓氏一拆為二),滿族北京人。1899年2月3日出生在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現名小楊家胡同),一個滿族城市貧民家庭。現代著名作家、傑出的語言大師,被譽為“人民藝術家”。滿族正紅旗人,父親是一名滿族的護軍,陣亡在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城的巷戰中,老舍這一筆名最初在小說《老張的哲學》中使用,其它筆名還有舍予、絜青、絜予、非我、鴻來等。
1913年考入北京師範學校。1918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學校,擔任過國小校長、郊外北區勸學員等職。五四新文化運動掀起的民主、科學、個性解放的思潮,把他從“兢兢業業辦國小,恭恭順順地侍奉老母,規規矩矩地結婚生子”的人生信條中驚醒;1925年,老舍第一個長篇《老張的哲學》問世,作品取材於老舍在北京教育界任職時的經歷。小說揭露了北洋政府統治下,教育界的黑暗和混亂,在藝術上表現出幽默的藝術風格。
1934年夏到青島山東大學任中國文學系教授。1936年夏辭去教職,專事文學創作。1946年3月應美國國務院邀請赴美講學一年,期滿後,留美寫作。1949年底返回北京。曾任政務院文教委員會委員、政協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及書記處書記、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副主席、中國劇協和中國曲協理事、北京市文聯主席等職。1966年被“四人幫”迫害致死。

簡介

3幕話劇《龍鬚溝》通過一個小雜院4戶人家的苦辣酸甜,寫出了北京龍鬚溝一帶勞動人民生活、命運的巨大變化。塑造了程瘋子、王大媽、娘子、丁四嫂等成功的藝術形象,通過他們心態的變化,反映了時代的激變和新舊社會對“人”的不同態度,生動地表現了建國初期中國共產黨為人民服務的本質,使這部劇本成為一曲熱情洋溢的新社會讚歌。

話劇內容

(圖)《龍鬚溝》《龍鬚溝》新版話劇劇照

龍鬚溝是解放前北京天橋東邊的一條臭水溝。在溝沿的一個小雜院裡住著四家人。年青姑娘二春和母親王大媽 相依為命,靠焊鏡框勉強度日。二春熱情倔強,她恨這條臭水溝,更恨那些欺負他們的人,她希望衝出這個惡劣的環境。王大媽因飽經風霜,膽小安命,母女倆常為此而拌嘴。泥瓦匠趙老頭,樂於助人,受到溝沿一帶貧 苦民眾的尊敬,每逢雨季,常為瘧疾所困擾。丁四靠蹬三輪車為生,丁四嫂則以縫補貼補家用。兒子二嘎子終 日在外揀煤核兒,不滿十歲的小女兒 小妞子,也幫著母親做些笨重的活,後不慎掉進龍鬚溝淹死。為人耿直的老藝人程寶慶原在天橋茶館裡演唱單弦,由於不善逢迎,被惡霸黑鏇風和他的爪牙馮狗子打傷,才避居於此, 靠著妻子程娘子擺香菸攤,勉強維持 生計,人稱他是瘋子,而他的滿腔憂憤,唯有妻子理解。北京解放後,龍鬚溝貧民區一改舊貌。人民政府懲辦 了黑鏇風和馮狗子。程寶慶走出了家門,擔負起自來水站的管理工作;趙老頭不再病纏床褥,還當上了區人民 代表;二嘎子找到了工作;二春高興地進了工廠。兩年後,人民政府發出 了徹底整治龍鬚溝的號召,溝沿兩旁 民眾積極回響,昔日的臭水溝修成了馬路,骯髒腥臭的貧民區,變成了美麗的花園。

寫作經歷

(圖)《龍鬚溝》《龍鬚溝》

在老舍的二十多年的寫作經驗中,寫《龍鬚溝》是個最大的冒險。不錯,在執筆以前,老舍閱讀了一些參考資料,並且親臨其境去觀察;可是,那都並沒有幫助老舍滿膛滿餡的了解了龍鬚溝。

不過冒險有時候是由熱忱激發出來的行動,不顧成敗而勇往直前。老舍的冒險寫《龍鬚溝》就是如此。看吧!龍鬚溝是北京有名的一條臭溝。溝的兩岸住滿了勤勞安分的人民,多少年來,反動政府視人民如草芥,不管溝水(其實,不是水,而是稠嘟嘟的泥漿)多么臭,多么髒,多么有害,向來沒人過問。不單如此,貪官們還把人民捐獻的修溝款項吞吃過不止一次。一九五○年春,人民政府決定替人民修溝,在建設新北京的許多事項里,這是件特別值得歌頌的。因為第一,政府經濟上並不寬裕,可是還決心為人民除污去害。第二,政府不像先前的反動統治者那么只管給達官貴人修路蓋樓房,也不那么只管修整通衢大路,粉飾太平,而是先找最迫切的事情作。儘管龍鬚溝是在偏僻的地方,政府並不因它偏僻而忽視它。這是人民政府,所以真給人民服務。

這樣,感激政府的豈止是龍鬚溝的人民呢,有人心的都應當在內啊!老舍受了感動,老舍要把這件事寫出來,不管寫得好與不好,老舍的感激政府的熱誠使老舍敢去冒險。

可是,怎么寫呢?老舍沒法把臭溝搬到舞台上去;即使可能,那也不是叫座兒的好辦法。老舍還得非寫臭溝不可!假若老舍隨便編造一個故事,並不與臭溝密切結合,便是只圖劇情熱鬧,而很容易忘掉反映首都建設的責任;老舍不能那么辦,老舍必須寫那條溝。想來想去,老舍決定了:第一,這須是一本短劇,至多三幕,因為越長越難寫;第二,它不一定有個故事,寫一些印象就行。依著這些決定,老捨去思索,假如老舍能寫出幾個人物來,他們都與溝有關係,像溝的一些小支流,老舍不就可以由人物的口中與行動中把溝烘托出來了么?他們的語言與動作不必是一個故事的聯繫者,而是臭溝的說明者。

老舍開始想人物。戲既小,人物就不要多。老舍心中看到一個個雜院,緊挨著臭溝沿兒。幾位老幼男女住在這個雜院裡,一些事情發生在這小院裡。好,這個小院就是臭溝沿上的一塊小碑,說明臭溝的罪惡。是的,他們必定另有許多生活上的困難,老舍可是不能都管到。老舍的眼睛老看著他們與臭溝的關係。這樣,老舍就抓住臭溝不放,達到老舍對人民政府為人民修溝的歌頌。至於其中缺乏故事性,和缺乏對人物在日常生活中的描寫,就沒法兼顧了。

這本戲很難寫。多虧了人民藝術戲劇的領導者與工作者給了老舍許多鼓勵與幫助,才能寫成。他們要去初稿,並決定試排。老舍和他們又討論了多次,把初稿加以補充與修改。在排演期間,演員們不斷地到龍鬚溝——那裡奇臭——去體驗生活。劇院敢冒險的採用這不像戲的戲,和演員們的不避暑熱,不怕髒臭,大概也都為了:有這樣的好政府而老舍們吝於歌頌,就是放棄了老舍們的責任。

焦菊隱先生抱著病來擔任導演,並且代作者一字一句的推敲劇本,提供改善意見,
極當感謝。假若這本戲在演出時,能夠有相當好的效果,那一定是由於工作人員和演員們的工作認真與努力,和焦先生的點石成金的導演手法。

人物塑造

(圖)《龍鬚溝》《龍鬚溝》

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現在演出的《龍鬚溝》,與老舍的《龍鬚溝》劇本原稿,是不完全一樣的。老舍不十分懂舞台技巧,所以老舍寫的劇本,一拿到舞台上去,就有些漏洞和轉不過彎兒來的地方。這次焦菊隱先生導演《龍鬚溝》,就是發現了劇本中的漏洞與缺欠,而設法略為加減台詞,調動場次前後,好教台上不空不亂,加強了效果。焦先生的盡心使老舍感激。

可是,對於劇中人物的性格,焦先生完全尊重作者的創造,沒有加以改動。因此舞台劇本與原著雖在某些地方互有出入,可是雙方的人物性格是一致的,全劇的情調也是一致的。

假若《龍鬚溝》劇本也有可取之處,那就必是因為它創造出了幾個人物——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性格,模樣,思想,生活,和他(或她)與龍鬚溝的關係。這個劇本里沒有任何組織過的故事,沒有精巧的穿插,而專憑几個人物支持著全劇。沒有那幾個人就沒有那出戲。因此,要談此劇的創作經過,也就必須先談劇中人物是如何創造出來的。這就是這篇短文的內容。

在寫這本劇之前,老舍閱讀了修建龍鬚溝的一些檔案,還親自看修建工程的進行,並請託人民藝術劇院的青年同志隨時到龍鬚溝打聽老舍所要了解的事——老舍有腿疾,不能多跑路。大致的明白了龍鬚溝是怎么一回事之後,老舍開始想怎樣去寫它。想了半月之久,老舍想不出一點辦法來。可是,在這苦悶的半個月中,時時有一座小雜院呈現在老舍眼前,那是老舍到龍鬚溝去的時候,看見的一個小雜院——院子很小,屋子很小很低很破,窗前曬著濕淥淥的破衣與破被,有兩三個婦女在院中工作;這些,老舍都一一看全,因為院牆已塌倒,毫無障礙。

靈機一動,老舍抓住了這個小雜院,就教它作老舍的舞台吧!老舍開始想如何把小院安插上幾個人——有了人就有了事,足以說明龍鬚溝的事。老舍寫慣了小說,老舍知道怎樣描寫人物。一個小說作者,在改行寫戲劇的時候,有這個方便,儘管他不大懂舞台技巧,可是他會三筆兩筆畫出個人來。

首先來到老舍的心中的是女性們,因為龍鬚溝一帶的婦女有她們特殊的地位——婦女都能作工掙錢,幫助男人們過日子;因此,這一帶的姑娘不輕易嫁給“溝外”的人,以免損失了勞動力。老舍想出來王大媽母女:一老一少;一守舊一進取;一明知溝臭而安居樂業,一知道溝臭就要衝出去。對於這母女,老舍刻畫母親較詳,女兒較弱,因為母親守舊,可以在全劇的進行中發生阻抵作用;女兒勇往直前表現兩下子就夠,不必太多。再說母親既守舊,老舍便可以充分地利用老舍所知道的“老媽媽論”,教她老有話說。這些老媽媽論不便用在女兒口中,因而她就有一句說一句,不多扯閒盤兒,看起來倒真像個天真的女孩子。

緊跟著,老舍便想起程瘋子。他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待老舍慢慢道來:(一)他是藝人,會唱。老舍可以利用他,把曲藝介紹到話劇中來,增多一點民族形式的氣氛。(二)他有瘋病,因而他能說出平常人說不來的話,像他預言:“溝水清,國泰民安享太平。”等等。(三)他是個弱者,教他挨打,才更能引起同情,也足說明良善而軟弱是要吃虧的。(四)他之所以瘋癲,雖有許多緣故,但住在臭溝也是一因;這樣,老舍便可以借著他教觀眾看見那條臭溝;老舍沒法把臭溝搬到舞台上去。

他必須是個藝人,否則只會瘋鬧,而毫無風趣,便未免可怕了。而且,有個受屈含冤的藝人住在龍鬚溝,也足以說明那裡雖髒雖臭,可還是個藏龍臥虎的地方。

瘋子的妻,娘子,正和許多住在龍鬚溝的婦女一樣,是勤苦耐勞,而且有熱心腸的。她和王大媽的性格雖不相同,可是都有同樣的高尚的品質,能夠用自己的勞力掙飯吃,不仰仗別人,而且遇必要時會養活別人。假若王大媽有個瘋丈夫,她也同樣的會負起養活他的責任的。儘管王大媽膽小,不願出門,可是遇必要時,她也會像娘子那樣去到街頭賣香菸去。她們掙扎的力量是無窮盡的,老舍並沒有把她們寫成典型人物的企圖,可是老舍深知道,並且尊敬她們的高貴的品質,所以老舍能使她們成為在舞台上站得起來的人物。

王、程二家之外,老舍想出丁家。男的丁四是蹬三輪車的。老舍教他以蹬三輪為業,一來是好教他給臭溝作註解——一下雨,路途泥爛,無法出車,就得挨餓;二來是老舍可以不費多少力氣便能寫出他來——老舍寫過《駱駝祥子》啊。丁四可比祥子複雜,他可好可壞,一陣兒明白,一陣兒糊塗。他是生長在都市裡的人,事不順心就難免往下坡兒溜。這樣,他就沒法不和丁四嫂時常口角,甚至於打架。丁四嫂也是個“兩面人”:她的嘴很野,可是心地很好;她勤苦可又邋遢。她的矛盾是被窮困所折磨出來的,這也就是老舍創造這個人的出發點——明白了窮人心中的委屈,才能明白他們的說話行事的矛盾。

老舍給丁家安排了兩個孩子。在劇本中,這兩個孩子還很小,所以沒有什麼性格上的發展。在排演時,能被找到的兒童演員都比劇中的孩子大一點,所以導演為他們增多一點事情,以便近情近理。

龍鬚溝上並沒有一個小雜院,恰好住著上述的那些人;跟老舍寫的一模一樣。他們是通過老舍的想像而住在一塊兒的。老舍不是要寫一篇龍鬚溝的社會調查報告,而是要寫一本話劇,所以老舍的人物必須負起戲劇的責任。在老舍想到這幾個人之前,老舍已閱讀了好幾篇關於龍鬚溝的社會調查報告;可是,這些報告並沒能攔住老捨去運用自己的想像。趕到老舍已想出這幾個人物,老舍才教他們與報告中的資料相聯繫。這就是說,老舍是先想出戲劇性的人物,而後才把他變成龍鬚溝的人物。反之,假若老舍不折不扣的去寫實,照著龍鬚溝上的某一小雜院去寫,實有其地,實有其人,像照相片似的,恐怕老舍就沒法子找到足夠的戲劇性了。

在上述的三家子而外,老舍還需要有一個具有領導才能與身分的人。蹬三輪的,作零活兒的,都不行;他必須是個真正的工人。龍鬚溝有各行各業的工人,可是老舍決定用了泥瓦工,因為他時常到各城去作活,多知多懂,而且可以和挖修臭溝,添蓋廁所,有直接關係。就以形相來說,一般的瓦匠都講究乾淨利落,(北京俗語:乾淨瓦匠,邋遢木匠。)老舍需要這么一個人。這樣,趙老頭就出了世。

在龍鬚溝,老舍訪問過一位積極分子。他是一位七十來歲的健壯的老人,是那一區的治安委員。可惜,他是賣香菸與水果的。想來想去,老舍把他的積極與委員都放在趙老頭兒身上,而把香菸攤子交給娘子。

對趙老頭,老舍教他剛強正直勇敢,而不多加解釋。這是出小戲,沒法詳細的介紹每一個人的身世與心理,老舍以為,他既是工人,他就該起帶頭作用,領導作用。
老舍湊夠了小雜院裡的人。除了他們不同的生活而外,老舍交給他們兩項任務:(一)他們與臭溝的關係。(二)他們彼此間的關係。前者是戲劇任務,後者是人情的表現。若只有前者,而無後者,此劇便必空洞如八股文。

“院外”的人物,只有劉巡長與馮狗子。劉巡長大致就是《老舍這一輩子》中的人物,馮狗子只是個小流氓而已。

原劇中沒有小茶館掌柜的,因為老舍覺得教他混在民眾場面里也就夠了。排戲時,添加了他,的確顯得眉目清楚。

想好了人物與他們的任務,寫起來就很快了。老舍差不多是一口氣寫完了三幕的。這,可就難免這裡那裡有些漏洞;經焦先生費心東安一個鋸子,西補一點油灰,它才成為完整的器皿。不過,老舍還是用原稿去印單行本,為是保存原來面貌。老舍希望人民藝術劇院把焦先生的舞台劇本也印出來,兩相參證,也許能給關心戲劇的人一點研究資料。

藝術特色

《龍鬚溝》是一曲社會主義新中國的頌歌,它以主人公程瘋子在舊社會由藝人變成“瘋子”,解放後又從“瘋子”變為藝人的故事,反映了中國人民解放前後的不同命運以及他們對黨對政府的擁護和熱愛。

《龍鬚溝》中的程瘋子是塑造得最成功的藝術形象。一個出色的曲藝藝人在黑暗勢力壓迫下失業,由此過著忍辱負重的非人生活,精神和肉體飽受摧殘。他正直、善良、懦弱,不甘屈辱又無力反抗……他無奈地成為“瘋子”,而如此“瘋”狀,正淋漓地折射出內心的痛苦和對黑暗社會的痛恨。解放了,傷好了,終於昂首挺胸了,他也就不再“瘋”了,主題由此而深化。

《龍鬚溝》通過人物性格的刻畫來表現豐富深刻的思想內涵,以人物命運反映時代,結構全劇,整體風格含蓄、樸素,於平淡中見深刻,具有強烈的生活氣息。

幕後花絮

老舍是1949年12月從美國回來的,次年6月當選為北京市文聯主席。剛到新中國,熱情高漲。老舍曾經站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講台上,慷慨激昂地表示:“我本是個無黨派的人。可是,我今天有了派。什麼派呢?‘歌德派’。”他開始寫了《方珍珠》、《龍鬚溝》兩個劇本。有影響的是《龍鬚溝》。老舍說:“我就抓住臭溝不放,要達到對人民政府修溝的歌頌。哪怕自己還不成熟,我也要反映它。”反映它總得有生活,而老舍老寒腿,走路不很方便,右手總是執著手杖。他不能常下去,人藝的領導就派林斤瀾的差使,要他下去採訪。找來素材,拿給老舍。這種方法叫做“三結合”,即領導出思想,民眾出生活,作家出技巧。林斤瀾當了民眾和作家之間的橋樑。林斤瀾到了北京金魚池附近的貧民區,就聞到一股臭味。低洼,雨水倒灌,髒東西進屋,人要站在炕上。溝還沒建好啊!可是素材還是要“找”。

林斤瀾說,老舍寫出《龍鬚溝》後,人藝找在北師大任教的焦菊隱當導演。焦是林斤瀾的老師,極有藝術天賦。他覺得《龍鬚溝》太單薄,不宜演出。人藝一再努力,焦菊隱最後同意說,那就讓導演和演員共同豐富這部戲吧。

《人有病,天知否》(陳徒手)中說,《龍鬚溝》出來後,行內人並不看好,認為直白,政治化。而周恩來認為這恰恰是黨所需要的。政權要在城市裡紮下根來,光讓人們學習社論不行,需要文藝作品幫忙。周恩來直言《龍鬚溝》幫了他的大忙,希望周揚出來表揚。周揚想給老舍“人民藝術家”稱號,但一些解放區過來的作家、理論家不服氣,認為老舍剛剛從美國回來,沒有參加革命鬥爭。彭真表態,那就由北京市發吧,《龍鬚溝》是寫北京的。

作品評價

(圖)《龍鬚溝》《龍鬚溝》

《龍鬚溝》在思想性、藝術性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文藝界和廣大人民民眾中產生了巨大的反響。為表彰老舍創作《龍鬚溝》的藝術貢獻,1951年12月2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由彭真市長授予老舍以“人民藝術家”的榮譽獎狀。《龍鬚溝》於1951年2月由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在北京首演,導演焦菊隱,主要演員有于是之、鄭榕、葉子、黎頻、李曉蘭、韓冰、楊寶宗、李大千等。老舍與焦菊隱、于是之等導、表演藝術家的這次合作,對形成北京人民藝術劇院的獨特演出風格起了重要作用,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當時,全國許多話劇團體大多上演了《龍鬚溝》,日本的京藝劇團也翻譯演出了《龍鬚溝》。

參考文獻

《老捨生活與創作自述》老舍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老舍的藝術世界》 孫鈞政 編著


老舍主要作品名錄

老舍(1899.2.3~1966.8.24),字舍予,原名舒慶春,另有筆名絮青,鴻來、非我等,老北京人,滿族,中國現代小說家劇作家、著名作家,1951年,老舍因創作優秀話劇《龍鬚溝》而被授予“人民藝術家”的稱號 。“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棄世。

他的作品大都取材於市民生活,為中國現代文學開拓了重要的題材領域。他所描寫的自然風光、世態人情、習俗時尚,運用的民眾口語,都呈現出濃郁的“京味”。優秀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寫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說構思精緻,取材較為寬廣,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斷魂槍》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譯成20餘種文字出版,以具有獨特的幽默風格和濃郁的民族色彩,以及從內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賞而贏得了廣大的讀者。老舍一生寫了約計800萬字的作品,主要著作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