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
隆堯秧歌是由古代當地勞動人民在插秧、收穫、勞作時的稻歌發展變化而來的。隆堯秧歌誕生於明末清初,形成組班登台巡演於嘉慶年間,至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是河北省古老的地方劇種之一。
藝術特色
根據表演特點和地域的不同,隆堯秧歌又分為南北中三路。隆堯秧歌的主要特點,一是表演舞台性,行當齊全,唱
念做打完善,不同於民藝舞蹈扭秧歌。二是地域鄉土性,表演風格飽含鄉土氣息。三是劇目豐富,據統計達二百餘出。四是語言通俗,唱詞道白樸實生動,口語民風濃,唱腔簡單明快。五是伴奏簡易,徒歌乾唱,前期只有武場,以鼓鑼鑔梆為主。後期增添弦笙笛等文場樂器。隆堯秧歌在化妝上較簡單、隨意。常常是在臨上台時,用紅色在兩頰上隨意一塗,即登台演出。現在主要是仿照其他劇種的化妝方法。
傳承意義
隆堯秧歌孕育、產生於農田勞作的"稻歌",它不是其他任何劇種的編譯、分支或從屬,在中國戲曲史上具有自己的
獨特位置。隆堯秧歌唱腔古樸原始,伴奏僅有武場,沒有文場。像一塊未經雕琢的玉石一樣,為其今後的改革、創新留出了巨大的空間。隆堯秧歌從其產生到現在基本保持原有風格,可以說是中國戲曲的"活化石",對研究、發掘隆堯秧歌隊與研究中國戲劇史事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隆堯秧歌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積累了極為豐富的傳統劇目。這些項目中既有隆堯秧歌的本戲, 也有其他的劇目。值得指出的是,隆堯秧歌老藝人多無文化,所以它的本戲多無劇本,皆為師傅一代一代口傳下來的。現在知道的傳統劇目加上建國以來創作的現代戲,總計200餘出。隆堯秧歌鼎盛時期,曾有200多個團,從業人員達3000多人,現在老藝人大部分都駕鶴西去,一部分已年高齡邁,無法登台演出。青年演員因戲曲不景氣另謀高就,只有個別老藝人偶爾組班演出一些小戲或折子戲。目前,當地為保護這一珍貴劇種進行了不懈努力,但隆堯秧歌演員隊伍日益老化,觀眾群體非常窄小,發展已陷入低谷,急需搶救保護。
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隆堯秧歌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中華戲曲
隆堯秧歌是由古代當地勞動人民在插秧、收穫、勞作時的稻歌發展變化而來的。隆堯秧歌誕生於明末清初,形成組
班登台巡演於嘉慶年間,至今已有四百多年歷史,是河北省古老的地方劇種之一。根據表演特點和地域的不同,隆堯秧歌又分為南北中三路。隆堯秧歌的主要特點,一是表演舞台性,行當齊全,唱念做打完善,不同於民藝舞蹈扭秧歌。二是地域鄉土性,表演風格飽含鄉土氣息。三是劇目豐富,據統計達二百餘出。四是語言通俗,唱詞道白樸實生動,口語民風濃,唱腔簡單明快。五是伴奏簡易,徒歌乾唱,前期只有武場,以鼓鑼鑔梆為主。後期增添弦笙笛等文場樂器。
隆堯秧歌唱腔古樸,無絲竹相配。研究、發掘隆堯秧歌對於研究河北乃至中國戲曲史具有重要的價值。發掘、搶救、保護和發展隆堯秧歌對豐富人民民眾文化生活,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促進作用。
目前,當地為保護這一珍貴劇種進行了不懈努力,但隆堯秧歌演員隊伍日益老化,觀眾群體非常窄小,發展已陷入低谷,急需搶救保護。
國家名錄
秧歌戲是我國北方地區廣泛流行的一種民間戲曲,主要分布於山西、河北、陝西及內蒙古、山東等地。它起源於農
民在田間地頭勞動時所唱的歌曲,後與民間舞蹈、雜技、武術等表演藝術相結合,在每年的正月社火時演唱帶有故事情節的節目,逐步形成戲曲形式。清代中葉,梆子腔劇種興盛以後,山西、河北、陝西的秧歌戲在不同程度上借鑑和吸收了當地梆子戲的劇目、音樂和表演藝術,逐漸發展為舞台演出,向地方大戲演變。各地的秧歌戲多以興起或流行的地區命名,如山西的祁(縣)太(谷)秧歌、朔縣秧歌、繁峙秧歌、襄(垣)武(鄉)秧歌,河北的定縣秧歌、隆堯秧歌、蔚縣秧歌,陝西的韓城秧歌、陝北秧歌等。這些秧歌有的以唱民歌小曲為主,如祁太秧歌、韓城秧歌、陝北秧歌;有的民歌組合與板式變化相結合,如朔縣秧歌、繁峙秧歌、蔚縣秧歌,其主要唱腔和板式多來自梆子腔,板式有頭性(慢板)、二性、三性、介板、散板及滾白等,其中的民歌小曲統稱“訓調”,包括【四平訓】、【苦相思訓】、【高字訓】、【下山訓】、【跌落金錢訓】、【推門訓】等,演唱時採用板胡、笛子、三弦等伴奏,俗稱“梆扭子”;有的屬於板式變化,如定縣秧歌、隆堯秧歌,唱腔板式分慢板、二性(二六)、快板、散板、導板等,演唱時用板鼓或梆擊節,大都不用管弦,只用鑼鼓伴奏,因此又叫“乾板秧歌”。
各地秧歌戲的傳統劇目分小戲和大戲兩類,小戲俗稱“耍耍戲”,包括《王小趕腳》、《借》、《拐磨子》、《繡花燈》、《做小衫衫》、《天齊廟》、《小姑賢》、《藍橋會》、《呂蒙正趕齋》等,大戲包括《花亭會》、《九件衣》、《蘆花》、《日月圖》、《白蛇傳》、《老少換妻》、《梁山伯下山》、《李達鬧店》、《頂燈》、《泥窯》、《烏玉帶》、《姜郎休妻》、《蘆林相會》、《安安送米》等。秧歌戲腳色原只有小丑、小旦、小生“三小門”,後在此基礎上增加了鬚生、花臉、青衣“三大門”。其音樂唱腔吸收了梆子腔的特點,形成曲牌體與板腔體兼容的體制,表演也有了較大的豐富和提高。
秧歌戲形式比較靈活、自由,長於表現現實生活。抗日戰爭時期,延安和各抗日根據地開展新秧歌劇運動,改革了秧歌戲的音樂、表演、裝扮,編演了《兄妹開荒》、《夫妻識字》、《牛永貴負傷》等表現民眾參加生產、學習及對敵鬥爭題材的劇目。新秧歌劇運動的發展不僅創造出了一種新的戲劇形式——新歌劇,而且推動了秧歌戲等民間小戲的革新與發展。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政府的扶持下,各地的秧歌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朔縣秧歌、繁峙秧歌、定縣秧歌、隆堯秧歌等都建立了專業劇團。
新中國成立後,在黨和政府的扶持下,各地的秧歌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山西的繁峙、襄垣,河北的蔚縣等地成立了專業秧歌劇團,演員經過正規化的訓練,演唱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高。但進入新時期以後,作為民間小戲劇種的秧歌戲不僅面臨與大劇種的激烈競爭,而且受到現代流行歌舞的擠壓,演出活動越來越少,不少秧歌劇種瀕臨消亡,急需社會各界加以關注和扶持。
秧歌戲
隆堯縣位於河北省南部,地處太行山東麓。境內有《史記》所記載的堯山、宣務山等。
隆堯秧歌是由古代當地勞動人民在插秧、收穫、勞作時的稻歌發展變化而來的。隆堯秧歌誕生於明末清初,形成組
根據表演特點和地域的不同,隆堯秧歌又分為南北中三路。隆堯秧歌的主要特點,一是表演舞台性,行當齊全,唱念做打完善,不同於民藝舞蹈扭秧歌。二是地域鄉土性,表演風格飽含鄉土氣息。三是劇目豐富,據統計達二百餘出。四是語言通俗,唱詞道白樸實生動,口語民風濃,唱腔簡單明快。五是伴奏簡易,徒歌乾唱,前期只有武場,以鼓鑼鑔梆為主。後期增添弦笙笛等文場樂器。
隆堯秧歌唱腔古樸,無絲竹相配。研究、發掘隆堯秧歌對於研究河北乃至中國戲曲史具有重要的價值。發掘、搶救、保護和發展隆堯秧歌對豐富人民民眾文化生活,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促進作用。
目前,當地為保護這一珍貴劇種進行了不懈努力,但隆堯秧歌演員隊伍日益老化,觀眾群體非常窄小,發展已陷入低谷,急需搶救保護。
定州秧歌又名定縣大秧歌,是流行在華北平原中西部的一個古老戲曲劇種,因發源地在定州而得名。據傳其源頭是一種民間小調,經過宋代文學家蘇軾整理而流傳下來。
定州秧歌在語言、唱腔、調式、劇目等方面有其獨有的特色。戲文淺顯易懂,明白如話,有大量方言俚語,生活氣息濃厚;男女唱腔均以宮調式為主,演唱是用本嗓、真嗓大喊的演唱方法。傳統演唱沒有文樂伴奏,沒固定調門,演員隨意起調,加上管弦樂伴奏後,調值為D調。唱腔中大量運用襯字虛詞。鏇律以下行鏇律較多,但唱法中不乏詼諧俏皮;節奏以一板一眼為主,傳統板式達28種之多,仍舊保留了全用打擊樂伴奏(即大鑼腔)的形式;定州秧歌劇目豐富,涉域廣泛,包括愛情類、節孝類、公案類、滑稽類等,琳琅滿目。著名社會科學家李景漢蒐集出版的《定縣秧歌選》,收入了劇目近百個。
定州秧歌的唱腔獨特,傳統劇目保留了大量民俗和人文信息,成為研究中國民俗以及傳統文化的第一手材料。目前,定州秧歌發展日漸式微,搶救、保護和傳承迫在眉睫。
中國戲曲2
中國戲劇的產生已有800年了,它現在已經發展到300多個劇種,劇目更是難以數計。世界上把它和印度梵劇、希臘悲喜劇並稱為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中國地方戲曲形式多樣,品類繁多,為中國戲曲的發展貢獻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