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沙河調又稱“南路調”。實際是“南陽調”順沙河東下與“豫東調”相互交溶的混 合產物。流行區域以漯河、周口附近的沙河沿岸為中心,西起南陽的白河、氵襄河,東達安徽阜陽的潁河、渦河,傳布於大約20多 個市縣。其音樂形態,在唱腔板路中似乎多了一點墜子和越調的成份,但也強化了一些粗獷 、豪放的風格。據現有資料,清道光年間,新蔡、沈丘、臨泉一帶已有梆子戲“窩班” 的興建。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女演員蔡玉貞(藝名“蔡大腳”)初 露鋒芒,16歲(1903年)時聲名大震。接著便是顧家班的出現,以顧錫 軒(藝名“顧群”)顧秀榮(暱稱“顧大妞”)父女為首,很快湧現出包括“ 常苗子”“大腳芳”、劉玉梅等在內的一批坤伶,並向東、北方向拓展。19 08年顧秀榮在鹿邑首次登台,1926年入商丘,1933年進開封,19 36年與“梆子大王”陳素真同台公演,是為“沙河調”與“祥符調”藝術交 流之始。而於抗日戰爭爆發後,隨著徐艷琴、馬金鳳(豫東)、毛蘭花(豫西 )、閻立品、田岫玲(祥符)等各路名家的匯粹界首(時稱“小上海”),更 使“沙河調”開闊視野,走向成熟。至五、六十年代,經歷各種會演、調演, 特別是易湘山、華天成、王仲華、曹彥章等老一輩名家的先後辭世,此一“流 派”所公認的風格和特點,便慢慢模糊或消失了歷史
沙河調:沙河調是流行性安徽淮北沙河兩岸阜陽等地的一個地方劇種,又稱淮北梆子。據老藝人講,沙河調在清康熙年間就已在淮北流行 ,距今約二百多年的歷史。
沙河調最初流行於農村,很少在城市演出。化妝、服裝及樂器都很簡單。在發展過程中,尤其是抗日戰爭以後,受到豫劇特別是豫東調的一定影響。因之,曾有人把沙河調認為是豫劇的一個支流。
沙河調的唱腔是在淮北民間曲調的基礎上接受豫劇唱腔的影響發展起來的,地方色彩濃厚,活潑婉轉,激昂嘹亮。既適宜表達愉快舒暢的心情,也適宜表達慷慨壯烈的氣氛。以演唱曲調來分,主要有[慢板]、[流水]、[二八]、[飛板]、[跺子]等十多種。但在演唱時,演員可根據劇本規定的情景,結合人物思想感情,予以變化。
傳統劇目比較豐富。據初步統計有八百多出。其中某些劇目,雖與兄弟劇種雷同,但在劇情、表演藝術及音樂等方面都有它自己的獨特風格。不少傳統劇目,因受封建階級和國民黨反動統治階級的摧殘禁止,長期不能上演,隨著老藝人的故去而失傳。
解放後,在黨和政府的重視與培養下,沙河調在“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的方針指導下,經過藝術革新,提高了表演水平及演出質量,受到廣大勞動人民的歡迎。
創始人
沙河調以周口、漯河為中心,他們的鏇律下五韻上三韻,比較高亢明亮,一般用二本腔演唱。沙河調吸收了南陽梆子和越調的特點,唱腔粗重急促。
梁振起是沙河調的創始人,1921年生,鄢陵縣大馬鄉東賢莊村人。中國劇協會員,原平頂山豫劇團團長。已過世。
梁老12歲進鄢陵縣大馬鄉葛村窩班,授業於賈申宮、賈德郎二位老師,1938年出班,先後參加鄢陵縣“四街戲”、“六班戲班”,嗓音洪亮,唱腔奔放激昂,表演細膩,善於刻畫人物,深受歡迎。先後應邀到許昌,漯河,周口,臨穎,長葛,襄縣,舞陽,西華等地戲班合作演出。
上世紀80年代以豫劇沙河調特邀代表參加河南省戲劇流派匯演大會,代表劇《雷音寺》,〈反徐州〉,〈賣華山〉。曾與王四少,易相山,趙義庭,趙順功,桑振君,王素君,閻立品,唐喜成,徐玉琴,徐書雲,徐道,劉金銘等幾十位藝術家合作演出。劉法印、桑振君、張三旺等是沙河調的優秀代表。
沙河調的名家及代表劇目
提起沙河調,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劉發印了,劉發印。藝名墊窩,上蔡西洪鄉小莊村人,早年在漯河師承沙河調名鬚生賈窩學藝,因年齡最小,故被戲稱為“墊窩”他主攻文武小生,身段乾淨利落,聲腔沉穩耐聽。是豫劇界唱腔,武功俱佳的極少數人之一,為許多各種豫劇流派所稱羨。80年參加全省名老藝人匯演,被錄音錄象,上海音像出版社為其出版了盒磁帶發行全國。
沙河調的流傳區域地處平原,水肥土沃,解放前多富足人家,因此演出團體教多,演出也比較經常,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成就了一大批名家,三十,四年代,沙河調是可以和豫東調、豫西調相提並論的。五十年代左右,因
為沙河調青黃不接,而且大多地處三不管地帶,很少有人參加第一屆戲曲匯演,這就讓他們失去了直接進入國營劇團的機會。這是沙河調後來發展緩慢的原因之一。唐喜成,開封尉示人,早期在長葛學沙河調,後唱腔向祥符調靠攏,並吸收了豫東調的一些東西,但他的聲腔底子仍是沙河調,尤其以《南陽關》《斬鄭子明》為代表。
雷振啟,周口西華縣人,唐喜成的師兄,後平頂山豫劇團演員,沙河調代表人物,是少數多次參加戲曲匯演並獲獎的沙河調演員,代表劇目《雷音寺》
燕守立,周口項城人,沙河調代表人物。生行全拿,文武不擋,沙河沿岸知名度頗高。事跡豐富,不做詳細敘述。
顧錫軒,安徽人,後活動於沙河沿岸的豫劇名家,1964年,他的代表作《寇準背靴》被拍攝成電影藝術片。
女演員中,有很多是里程碑式的人物,只舉兩個我個人熟悉,資料比較真實的人物。
王琳,女,河南上蔡人,是豫劇最早的女演員之一,但不是最早的,1900年生,自幼隨父王聚學藝,開始學豫東調,八歲開始登台跑龍套,因為是小孩,並不被重視;其父看其是難得人才,1914年,送她到郾城磚橋學沙河調,同年名聲大振。在沙河西段首開坤角的先河,數百里為之震動。王琳的唱腔嘹亮且無雜音,韻味豐厚,聲聲入耳,頗得民眾厚愛。除了門牙稍大一點之外,王琳本人就是一個美女,扮相更是漂亮打眼,卸裝後,圍觀者甚多,王琳自製一馬鞭,用來驅散圍觀得人群。沙河流域70歲以上的老人,幾乎無人不知這個名字。當時,有句戲諺,“就是寡婦去上墳,也是哭著挖王琳(註:沙河流域讀琳為第二聲;挖,模仿)”可見王琳影響之大。因為當時女人學戲的甚少,所以王琳的門徒教少,比較出名的有王桂英、祝用等。王琳的代表作,有《收陳朋》、 《鞭打翠花宮》等。我聽過祝用的《鞭打翠花宮》,確實妙。金殿上的哭唱著實很迷人。難怪有那樣的戲諺。
劉玉梅,女,許昌禹縣人,有膽有識的沙河調名家,富有傳奇色彩的人物,敢於跟日本鬼子玩心眼的女藝人,也是為數不多敢闖開封的演員,開創了沙河調與祥符調交流的先河,(時年戲價與常香玉同)被譽為“藝壇怪傑”。解放後,上海音像社為其灌制了唱片。
此外,沙河調還有其他分支沒有的現象,也很有名氣,略作介紹。
沙河調“三少”,這三個人都是地主家的少爺,因酷愛戲曲,由票友轉為專業,被家族逐出家門,老境多苦不堪言。其中,李四少(本名 李邵華)參加了1962年名老藝人匯演,以觀摩的方式演出了《栓娃娃》一劇,獲得與會者的一致好評。
沙河調“漯河三王”,三王都是男旦,個個水平不凡,其中以王興知名度最高,最富有傳奇色彩。王興,周口商水縣苦子王村人,早年名聲遠揚,數十里爭相觀望,有“高一腳,低一腳,不知道王興出角不出角”的諺語。56年,戲曲匯演時,以王興為代表的三王從扮相,聲音,體態都已經錯過了男扮女的最佳時期,加上解放後禁食大煙,他們正處於頹廢的轉變時期,因此均未參加第一次匯演,讓當時的很多人惋惜不已。文革後,老當益壯的王興受聘教了許多業餘團體,門徒甚多,其中以80年代初 的焦砦的班體水平最高,曾多次到大城市賣票演出。90年左右,王興病故,按其遺囑,為其化了彩裝,披蟒戴冠,吊咽的門徒(當地要行三拜九扣禮)三天不絕,又是數十里爭相觀望。門徒中,以許小愧水平最高,我幼時看過她的《白蓮花》,概名家所授,很有大家風範。沙河沿岸,關於三王的傳說很多。
除此之外,沙河調的代表人物還有明淨 李順,名鬚生王清雲,名花旦,王桂英,名旦,安金鳳,戚桂枝等。……
沙河調最有特色的代表劇目是《白蓮花》、《困黃鶴樓》、《雷音寺》《打媒婆》,《二龍山》(王紅麗演出的《五鳳嶺》腳本就是沙河調的該劇)、《收陳朋》、《鞭打翠花宮》、《對綞玀》等。
中國戲曲2
中國戲劇的產生已有800年了,它現在已經發展到300多個劇種,劇目更是難以數計。世界上把它和印度梵劇、希臘悲喜劇並稱為三大古老的戲劇文化。中國地方戲曲形式多樣,品類繁多,為中國戲曲的發展貢獻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