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椅古村

高椅古村

高椅古村,是湖南省迄今發現的一處規模較大、保存較完整的明清時期古民建築村落,被專家譽為“江南第一村”和“民俗博物館”。2002年5月,被正式批准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高椅位於湘西南的會同縣境內。因其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地形宛如一把高高的太師椅而得名。整個村寨共有人口590餘戶2200多人,其中85%的村民為楊姓,系南宋誥封“威遠侯”楊再思的後裔,侗族。

基本信息

簡介

高椅古村高椅古村

高椅古村,是湖南省迄今發現的一處規模較大、保存較完整的明清時期古民建築村落,被專家譽為“江南第一村”和“民俗博物館”。2002年5月,被正式批准為湖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6月被列為全國第六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全省歷史文化名村。有著極高的旅遊開發價值。古村現保存有明洪武13年到清光緒7年(1380-1881)連續500年間的古民建築104棟,總建築面積19416平方米。古村現有住戶594戶,2205人,其中85%的地村民為楊姓,侗族。系南宋誥封“威遠侯”楊再思的後裔。

高椅古村位於湖南省會同縣境內的巫水河畔,是湖南省迄今發現的一處規模較大、保存較完整的明清時期民居建築群,被專家譽為“江南第一古村”、“民俗博物館”。因其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地形宛如一把高高的太師椅而得名。

高椅位於共和國第一大將粟裕的故鄉——湘西南的會同縣境內。

景區概述

高椅古村高椅古村

高椅古村無論從古民居建築群落的地理分布還是建築的形態特點、以及內部結構與周圍山水園林、地形水系的關係,都有著極具特色的人文形態,有著極高的旅遊開發價值。高椅古民居建築的自然選位符合中國古代《周易》陰陽、五行學說。古村建築整體布局按梅花狀排列,巷道與封閉式庭院呈“八卦陣式”將古村分成了五個自然村莊。道路縱橫交錯,宛如網狀,進入村中,如入迷宮,叫人找不著出路,由於地形地物複雜,幾百年來,這個村子從未受過土匪、強盜的騷擾。古村建築均為木質穿斗式結構,四周封有高高的馬頭牆,構成相對封閉的庭院,當地稱為窨子屋。這種建築因是高牆密封,僅開小窗,對於防風、防盜、防火具有特殊功能。近百年來,高椅尚沒有一家失火殃及毗鄰的先例。這種建築格式,用小青石砌築地基,高出地面60公分,有較深的排水溝,在房屋密集區,還設有下水道和水塘。

所以在保乾燥、防潮濕性能上也有獨到之處,致使建築歷經600多年不腐朽。房屋建築式樣優美多姿,各建築大都裝飾以壁畫、牆頭畫,門窗都是隔扇花式樣,花紋各異,或龍騰、或鳳舞、或花鳥、或人物,匠心獨運,技藝精湛,現仍保存有很多的丹青墨寶、石雕、石碑、鐫刻等藝術品。

高椅古村曾是水陸交通樞紐,是歷史聞名的“煙土之路”的必經之地。在這裡,既可以瀏覽到精細巧妙的木雕工藝,鱗次櫛比的馬頭牆,曲徑幽深的青石板路,還可以欣賞民族歌舞表演,品嘗侗族農家飯菜,居住侗寨木樓,體驗侗家生活。高椅古村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豐富多彩的民俗風情,加之具有優越的區位交通條件和豐富的周邊旅遊資源,發展旅遊潛力很大,旅遊市場前景十分可觀。

特產

黑飯、紅坡貢米、儺戲面具、金秋梨、桔子、火塘臘肉、竹編工藝、筍乾、天麻等。

建築特點

高椅古村高椅古村

高椅古民居建築的自然選位,符合中國古代《周易》陰陽五行學說。古村建築整體布局按梅花狀排列,巷道與封閉式庭院呈“八卦陣式”,古村分成了五個自然村莊。道路縱橫交錯,宛如網狀,進入村中,如入迷宮,叫人找不著出路。由於地形複雜,幾百年來,這個村子從未受過土匪、強盜的騷擾。

民居建築的形式,均為四面封火磚牆構成庭院,院內為木質穿斗式結構的兩層樓房,四周封有高高的馬頭牆,構成相對封閉的庭院,當地稱為窨(yìn)子屋。這種建築因為是高牆封閉,僅開小窗,有防風、防火、防盜的特殊功能。近百年來,高椅村尚沒有一家失火殃及四鄰的先例。另外,這種建築格式,用小青石砌築地基,高出地面60厘米,有較深的排水溝,在房屋密集區,還設有下水道和水塘。所以在保乾燥、防潮濕性能上亦有獨到之處,使建築歷經600多年不腐朽。庭院內的木構樓房,門窗多有精美雕飾,不少庭院、堂屋前懸掛匾額,照壁多繪壁畫,屋內明清家具隨時可見。

村內公共建築有祠堂、學館、涼亭、土地廟、池塘和水井。學館“清白堂”、“醉月樓”曾是文人學士聚會及娛樂的場所,建築保留至今。這裡自古以來沒有商店鋪號,沒有商業氣息,但有著濃郁的耕田讀書的“讀耕文化”的氛圍。據統計,明清時期,高椅村共出了有功名的文武人才293人,民國時期,會同縣只有大學生10人,高椅村就占了4人。改革開放以來,這個偏僻山村有各類大、中專畢業生180餘人。可見這裡文化傳統之深厚。

據傳聞,三國時諸葛亮征“五溪蠻”,足跡遍布沅水中上游。高椅村口的巫水河就是諸葛亮足跡所到之處。高椅村中有古井名諸葛井,至今井水甘冽,據說是諸葛亮行軍中指揮士兵鑿出的,井口石頭上尚留刀鑿印痕。隔河相望的孟營山,就是孟獲紮營之地。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在這巫水之濱留下了不少遺址和故事。

文化特色

高椅古村高椅古村
古村從古民居建築群落的地理分布到建築的形態特點、以及內部結構與周圍山水園林、地形水系的關係等,都有著極具特色的人文形態。村落以五通廟為中心,按古代陰陽五行原理,呈梅花狀分布排列開來,將村落分成五個自然村莊。這裡民風淳樸,文化積澱深厚,蘊涵著非常豐富的古建文化、侗文化、民俗文化、巫儺文化、宗教文化和耕讀文化。其中許多獨特的傳統文化和習俗至今仍遺存並流傳,有“民俗博物館”和“耕讀文化”的完善典範等美譽。這裡物產豐富,主要的特色旅遊產品有高椅黑飯、紅坡貢米儺戲面具、火塘臘肉、灘螺、河魚、刺繡品、沙溪辣醬、天麻、筍乾、竹編工藝等。

馬頭牆

古村建築為木質穿斗式結構的兩層樓房,四周封有高高的馬頭牆,構成相對封閉的庭院,當地稱為窨子屋。這種建築因為是高牆封閉,僅開小窗,有防風、防火、防盜的特殊功能。近百年來,高椅村尚沒有一家失火殃及四鄰的先例。

雕樑畫棟

與張谷英村相似,高椅古村每家每戶相通。這是典型的明代江南營造法式,侗鄉風情更増添一份民族特色,照壁上方色彩斑斕的繪畫,或大禽猛獸,或松菊梅蘭,可以看出當時的主人是武將還是文人或者農家。房屋建築式樣優美多姿,大都飾以壁畫、牆頭畫,門窗都是隔扇花式樣,花紋各異,或龍騰、或鳳舞、或花鳥、或人物,匠心獨運,技藝精湛,現仍保存有很多的丹青墨寶、石雕、石碑、鐫刻等藝術品。庭院內的木構樓房,門窗多有精美雕飾,不少庭院、堂屋前懸掛匾額,照壁多繪壁畫,屋內明清家具隨時可見。

紅黑魚塘

古村建築在防火、防潮方面也有獨到之處。地基用小青石砌築,高出地面六十公分,有較深的排水溝,房屋密集區還設有下水道和水塘。紅黑魚塘開鑿於清朝嘉慶末年。左塘是用來養觀賞魚,故名紅魚塘。右塘用來餵養食用魚,故名黑魚塘。兩池塘與村內的排水系統相通,是村落排水系統的一個蓄水池。雖然整個村子是以木質建築為主,但由於高牆封閉,下水道縱橫,高椅得以防火、防潮,使這些明清時代的古建築歷經六百多年不朽。

防盜缸

防盜監聽缸所在的住宅是明早期建築,原房主是當地首富之一,為防盜竊,在其廚房裡埋有一口缸,缸口直徑六十厘米,深五十五厘米,缸口與地面持平,平時蓋上木板,並有一碗櫥遮掩,不易被人發現,需用時取掉木蓋板,可監聽到五十米外的腳步聲。據考證,該裝置為國內最早的監聽裝置。

旅遊攻略

高椅古村高椅古村
紅黑魚塘開鑿於清朝嘉慶末年。左塘是用來養觀賞魚,故名紅魚塘。右塘用來餵養食用魚,故名黑魚塘。兩池塘還與村內的排水系統相通,是村落排水系統的一個蓄水池。據導遊介紹,雖然整個村子是以木質建築為主,但由於高牆封閉,下水道縱橫,高椅得以防火、防潮,這也是這些明清時代的古建築歷經數百年不朽的主要原因。

防盜監聽缸所在的住宅是明朝早期建築,其原房屋主人是當地首富之一,為防盜竊,在其廚房裡埋有一口缸,缸口直徑60厘米,深55厘米,缸口與地面持平,平時蓋上木板,並有一碗櫥遮掩,不易被人發現,需用時取掉木蓋板,就可以監聽到50米外的腳步聲。據考證,該裝置為我國發現最早的監聽裝置。

據了解,高樓古村最古老的銘磚是明洪武十三年的,迄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穿行其中,深呼吸一口六百年前的人間煙火。

周邊景觀

附近的鷹觜界自然保護區有湖南小張家界之稱,靠近會同縣城還有共和國第一大將粟裕的故居。據傳,高椅村口的巫水河為三國時諸葛亮足跡所到之處。高椅村中有古井名諸葛井,至今井水甘冽,據說是諸葛亮行軍中指揮士兵鑿出的,井口石頭上尚留刀鑿印痕。隔河相望的孟營山,就是孟獲紮營之地。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在這巫水之濱留下了不少遺址和故事。高椅古村周邊自然風光也很棒,附近的鷹觜界自然保護區有湖南小張家界之稱。靠近會同縣城還有共和國第一大將粟裕的故居,值得一游。

交通線路

從長沙開車走邵懷高速到懷化後,再坐汽車到會同高椅。還可以坐火車到懷化,轉汽車到高椅。

湖南省-知名景區

所在地景點名稱
長沙市
長沙市橘子洲頭 | 嶽麓山 | 毛澤東紀念館 | 毛澤東楊開慧故居 | 天心閣 | 馬王堆 |長沙市動物園 | 烈士公園 | 海底世界 | 火宮殿 |秋收起義紀念館
望城縣銅官窯 | 雷鋒紀念館 | 千龍湖
寧鄉縣劉少奇故居
瀏陽市胡耀邦故居 | 大圍山 | 石燕湖 | 豐竹園 | 青竹湖
沙縣櫻花溫泉
婁底市
婁底市湄江 | 波月洞 | 洛陽灣 | 水府廟 | 曾國藩故居 | 蔡和森紀念館 | 紫鵲界梯田 | 梅山龍宮
常德市
常德市

壺瓶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桃花源 | 夾山國家森林公園 | 花岩溪國家森林公園 | 常德詩牆 | 柳葉湖 | 黃山頭國家森林公園 | 河洑國家森林公園 | 太浮山森林公園 | 蒙泉湖 | 城頭山 | 太陽山 | 德山公園

郴州市
郴州市仰天湖草原 | 蘇仙嶺 | 萬華岩 | 王仙嶺 | 五蓋山 | 天堂溫泉| 義帝陵
宜章縣莽山國家森林公園 | 湘南年關暴動舊址
資興縣東江湖 | 觀瀾書院 | 回龍山 | 鵝山國家森林公園
汝城縣福泉山莊
蘇仙區飛天山天下十八泉 | 湘粵古道
北湖縣石林 | 龍女溫泉
永興縣便江 | 板梁古村
永州市
永州市上甘棠古村
祁陽縣金洞漂流| 文昌塔 | 三聖湖
東安縣舜皇岩
零陵縣柳子廟
江華縣盤王殿
江永縣女書園
雙牌縣大黃江源瀑布群 | 文廟
寧遠縣九嶷山舜帝陵
道縣月岩
株洲市
炎陵縣炎帝陵
攸縣白龍洞
醴陵縣紅色官窯
茶陵縣南宋古城
湘潭市
韶山縣韶山毛澤東同志故居 |滴水洞
湘潭市彭德懷紀念館 | 齊白石故居
衡陽市
衡南縣江口鳥洲
衡陽縣南嶽衡山 | 南嶽大廟 | 石鼓 | 回雁峰 | 岣嶁峰 | 陸家新屋 | 湘西草堂
衡東縣羅榮桓故居
耒陽縣蔡侯祠
懷化市
芷江縣芷江受降紀念坊
會同縣粟裕故居| 高椅古村
漵浦縣向警予故居
新邵縣白水洞
新寧縣崀山
城步縣南山大草原
隆回縣魏源故居 | 高洲溫泉
綏寧縣鐵杉林
武岡縣中山堂 | 雲山 | 法相岩
岳陽市
岳陽市岳陽樓 | 君山島 | 東洞庭濕地| 張谷英村
汨羅縣屈子祠 | 任弼時故居
張家界市
張家界 張家界國家森林公園 | 天門山國家森林公園 | 黃龍洞 | 寶峰湖 | 慈利五雷山 | 桑植九天洞 | 賀龍故居洪家關 | 湘鄂川黔根據地紀念館 | 茅岩河漂流 | 崇文寶塔 | 土家風情園 | 普光寺 | 葫蘆殼溫泉 | 澧水源頭五道水 | 烈士塔 | 秀華山館 | 老院子 | 大庸府城 | 婁江漂流
湘西自治州
湘西鳳凰古城 | 猛洞河漂流 | 芙蓉鎮王村 | 德夯苗寨 | 關田山古苗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