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所謂潮間帶,即是指大潮期的最高潮位和大潮期的最低潮位間的海岸,也就是海水漲至最高時所淹沒的地方開始至潮水退到最低時露出水面的範圍。潮間帶以上,海浪的水滴可以達到的海岸,稱為潮上帶。潮間帶以下,向海延伸至約三十公尺深的地帶,稱為亞潮帶。
退潮後,在低潮線以上積水的小水池稱為「潮池」。潮池的生物必須具有忍受每日溫差和含氧量劇烈變化的能力,此處棲地環境時而乾燥時而潮濕、溫度時高時低、鹽度也是時時變化,可以說微環境的變化非常大。在台灣,人們利用潮間帶特有的生態環境,因而呈現鹽田、漁塭、蚵架、竹筏等樣貌,形成台灣西部海岸常見的人文景觀。在漢寶地區,潮間帶則有許多蚵架與抓鰻苗的竹架與漁網。
分區
根據潮汐活動的規律,潮間帶分為下列三個區:
1、高潮區(上區):它位於潮間帶的最上部,上界為大潮高潮線,下界是小潮高潮線。它被海水淹沒的時間很短,只有在大潮時才被海水淹沒。
2、中潮區(中區):它占潮間帶的大部分,上界為小潮高潮線,下界是小潮低潮線,是典型的潮間帶地區。
3、低潮區(下區):上界為小潮低潮線,下界是大潮低潮線。大部分時間浸在水裡,只有在大潮落潮的短時間內露出水面。
管理和保護
潮間帶緊靠陸地,水深較淺,直接受大陸河流、氣候和季節的影響,其海水的溫度、鹽度、水色和透明度直接受陸地影響,變化明顯。潮間帶處在了一個直接飽受陸地自然和人為影響的敏感位置。
通過多年的春、夏、秋季監測對比研究,發現位於黃海一隅的膠州灣東部潮間帶的生物種數急劇減少,從上世紀60年代的141種減少到上世紀80年代的17種,至90年代末,潮間帶灘面基本消失、生物種類已不足10種。這些生物種數的下降促使我們必須抓緊對海岸潮間帶的監測與治理。針對這一狀況,地方政府規劃了膠州灣濱海濕地海洋特別保護區。
又如在環渤海灣的部分濱海濕地中,面積廣闊,資源豐富。由於近年來在對濕地的開發中,蝦池、鹽田等人工濕地面積不斷擴大,造成自然濕地面積減小,植被退化,地貌和水文條件改變,生物多樣性下降,改變了原始的濱海濕地自然景觀,也破壞了珍稀鳥類的生存環境。
大量實驗證明,通過引入適宜的植物,可有效修復濕地以提高物種多樣性,維護生態平衡,達到自然界生命互相依存、協調生息。濕地是地球上最富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系統,特別是在野生動物生存環境方面,其價值是不可估量的。
面對潮間帶濕地瀕臨危險的現狀,相關部門應高度關注潮間帶濕地,明確思路,出台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和相應的保護措施。同時要恢復潮間帶的原生態,林業、海洋與漁業等部門都應開展對濕地野外動植物種群及棲息地的長期監測監視,對受到嚴重破壞的濕地動物、植物資源,通過人工種植和養殖等措施,促進野外種群和數量的恢復。
海洋學相關知識(六)
海洋科學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現象、性質及其變化規律,以及與開發利用海洋有關的知識體系。下面讓我們來完善與海洋學相關的詞條,以此來更加深入的了解海洋學的相關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