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需氧量

生化需氧量

生化耗氧量是“生物化學需氧量”的簡稱。常記為BOD,是指在一定期間內,微生物分解一定體積水中的某些可被氧化物質,特別是有機物質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數量。以毫克/升或百分率、ppm表示。它是反映水中有機污染物含量的一個綜合指標。如果進行生物氧化的時間為五天就稱為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相應地還有BOD10、BOD20。水中有機物質的分解是分兩個階段進行的。第一階段為碳氧化階段,第二階段為硝化階段,碳氧化階段所消耗的氧化量稱為碳化生化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並非一項精確定量的檢測,由於其間接反映了水中有機物質的相對含量,BOD長期以來作為一項環境監測指標被廣泛使用。

基本簡介

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簡寫為BOD),是水體中的好氧微生物在一定溫度下將水中有機物分解成無機質,這一特定時間內的氧化過程中所需要的溶解氧量。

概念

地面水中的污染物,在以微生物為媒介的氧化過程中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其所消耗的溶解氧量稱作生化需氧量(或生物耗氧量,即BOD,以mg/L為單位),間接反映了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量。

意義

測定儀器-三角瓶測定儀器-三角瓶

生化需氧量又稱生化耗氧量,英文(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縮寫BOD,是表示水中有機物等需氧污染物質含量的一個綜合指標,它說明水中有機物出於微生物的生化作用進行氧化分解,使之無機化或氣體化時所消耗水中溶解氧的總數量。其值越高,說明水中有機污染物質越多,污染也就越嚴重。加以懸浮或溶解狀態存在於生活污水和製糖、食品、造紙、纖維等工業廢水中的碳氫化合物、蛋白質、油脂、木質素等均為有機污染物,可經好氣菌的生物化學作用而分解,由於在分解過程中消耗氧氣,故亦稱需氧污染物質。若這類污染物質排入水體過多,將造成水中溶解氧缺乏,同時,有機物又通過水中厭氧菌的分解引起腐敗現象,產生甲烷、硫化氫、硫醇和氨等惡臭氣體,使水體變質發臭。

污水中各種有機物得到完會氧化分解的時間,總共約需一百天,為了縮短檢測時間,一般生化需氧量以被檢驗的水樣在20℃下,五天內的耗氧量為代表,稱其為五日生化需氧量,簡稱BOD5,對生活污水來說,它約等於完全氧化分解耗氧量的70%。

套用

測定儀器測定儀器

泛套用于衡量廢水的污染強度和廢水處理構築物的負荷與效率,也用於研究水體的氧平衡(見河流自淨)。將試樣或經過稀釋的水樣存放培養一段時間,存放前後試樣的溶解氧的差就是它的生化需氧量。存放時間的長短和溫度都影響耗氧量。現在各國採用的培養時間都是5天,溫度是20°C,參數稱五日生化需氧量,用符號BOD5,20°C表示,溫度下標常略去不寫,即用符號BOD5表示,也有只用符號BOD表示的。延長存放時間,可以測得微生物降解水中有機物所需的全部氧量,稱總生化需氧量,一般則按生化耗氧規律以BOD5推算。生化需氧量的檢測不易準確。水樣的儲放、稀釋、接種等檢測程式都應按照標準方法進行。對於有毒的工業廢水常採用專門的設備處理,有時甚至無法測定。 高濃度有機工業廢水的BOD5可達數千、數百萬毫克/升。城市污水的BOD5在200毫克/升左右。未受廢水污染的水體,BOD5常低於2毫克/升。

標準

一般清淨河流的五日生化需氧量不超過2毫克/升,若高於10毫克/升,就會散發出惡臭味。工業、農業、水產用水等要求生化需氧量應小於5毫克/升,而生活飲用水應小於1毫克/升。

我國污水綜合排放標準規定,在工廠排出口,廢水的生化需氧量二級標準的最高容許濃度為60毫克/升,地面水的生化需氧量不得超過4毫克/升。

城鎮污水處理廠 一級A標準 10mg/L 一級B標準 20mg/l 二級標準 30mg/l 三級標準 60mg/l

測定方法

微生物電極法原理

測定儀器-測量筒測定儀器-測量筒

測定水中生化需氧量的微生物感測器是由氧電極和微生物菌膜構成,其原理是當含有飽和溶解氧的樣品進入流通池中與微生物感測器接觸,樣品中溶解性可生化降解的有機物受到微生物菌膜中菌種的作用,而消耗一定量的氧,使擴散到氧電極表面上氧的質量減少。當樣品中可生化降解的有機物向菌膜擴散速度(質量)達到恆定時,此時擴散到氧電極表面上氧的質量也達到恆定,因此產生一個恆定電流。由於恆定電流的差值與氧的減少量存在定量關係,據此可換算出樣品中生化需氧量。測定水和污水中生化需氧量的微生物感測器快速測定法。該標準規定的生物化學需氧量是指水和污水中溶解性可生化降解的有機物在微生物作用下所消耗溶解氧的量。

適用範圍

該測定方法方法適用於地表水、生活污水和不含對微生物有明顯毒害作用的工業廢水中生化需氧量的測定。

干擾及消除

水中以下物質對改方法測定不產生明顯干擾的最大允許量為:CO2+ 5毫克/升;Mn2+ 5毫克/升;Zn2+ 4毫克/升;Fe2+ 5毫克/升;Cu2+ 2毫克/升;Hg2+ 5毫克/升;pb2+ 5毫克/升;Cd2+ 5毫克/升;Cr6+ 0.5毫克/升;CN- 0.05毫克/升;懸浮物250毫克/升。對含有游離氯或結合氯的樣品可加入1.575克/升的亞硫酸鈉溶液使樣品中游離氯或結合氯失效,應避免添加過量。對微生物膜內菌種有毒害作用的高濃度殺菌劑、農藥類的污水不適用本測定方法。

流通式

水樣或清洗液在蠕動泵的作用下連續不斷地將樣品或清洗液在單位時間內按一定量比連續不斷地被送入測量池中。

加入式·

將緩衝溶液加入到測量池中,使微生物感測器(微生物菌膜)與緩衝溶液保持接觸狀態,然後加入定量的被測水樣,測得被測水樣的生化需氧量值。

恆溫控制裝置

微生物電極的反應性能依賴於一定的溫度條件,因此要求在試驗過程中要有一穩定的溫場。該裝置在儀器中稱之為恆溫控制裝置。

清洗液

清洗液(緩衝溶液)是由磷酸二氫鉀和磷酸氫二鈉配製而成。其主要作用是作為緩衝液調節樣品的pH值,清洗和維持微生物感測器使其正常工作,並具有沉降重金屬離子的作用。

試劑

分析純試劑和蒸餾水,蒸餾水使用前應煮沸2—5分鐘左右,放置室溫後使用。磷酸鹽緩衝溶液:0.5摩爾/升將68克磷酸二氫鉀(KH2PO4)和134克磷酸氫二鈉(Na2HPO4·7H2O)溶於蒸餾水中,稀釋至1000毫升,備用。此溶液的pH值約為7。 磷酸鹽緩衝使用液(清洗液):0.005摩爾/升 鹽酸(HCL)溶液:0.5摩爾/升 氫氧化鈉(NaOH)溶液:20克/升 亞硫酸鈉(Na2SO3)溶液:1.575克/升,此溶液不穩定,臨使用前配製。 葡萄糖-谷氨酸標準溶液稱取在103℃下乾燥1小時並冷卻至室溫的無水葡萄糖(C6H12O6)和谷氨酸(HOOC—CH2—CH2—CHNH2-COOH)各1.705克,溶於4.2磷酸鹽緩衝溶液的使用液中,並用此溶液稀釋至1000毫升混合均勻即得250毫克/升的生化需氧量標準溶液。 葡萄糖-谷氨酸標準使用溶液(臨用前配製)取4.6中標準溶液10.00毫升置於250毫升容量瓶中,用0.005摩爾/升磷酸鹽緩衝使用液定容至標線,搖勻,此溶液濃度為100毫克/升。

儀器

使用的玻璃儀器及塑膠容器要認真清洗,容器壁上不能存有毒物或生物可降解的化合物,操作中應防止污染。微生物感測器生化需氧量快速測定儀。 微生物菌膜:微生物菌膜內菌種應均勻,膜與膜之間應儘可能一致。其保存方法能濕法保存也可在室溫下乾燥保存。微生物菌膜的連續使用壽命應大於30天。微生物菌膜的活化:將微生物菌膜放入0.005摩爾/升磷酸鹽緩衝使用液中浸泡48小時以上,然後將其安裝在微生物感測器上。10升聚乙烯塑膠桶。

樣品的貯存

樣品採集後不能在2小時內分析時,則應在0℃—4℃的條件下保存,並在6天內分析,當不能在6小時內分析時,則應將貯存時間和溫度與分析結果一起報出。無論在任何條件下貯存決不能超過24小時。

主要學者

王芹 陸光華 劉斌 王曉輝 張靜 王建龍 董紹俊 劉麗 楊軍劉輝 馬莉 齊力 李永康 賈生元 郭立新 趙欣 常青 王國慶

計算公式

生化需氧量的計算方式如下:

BOD(mg / L)=(D1-D2) / P

D1:稀釋後水樣之初始溶氧(mg / L)

D2:稀釋後水樣經 20 ℃ 恆溫培養箱培養 5 天之溶氧(mg / L)

P=【水樣體積(mL)】 / 【稀釋後水樣之最終體積(mL)】

區別

生化需氧量和化學需氧量

生化需氧量與化學需氧量(COD,ChemicalOxygenDemand)區別:COD,化學需氧量是以化學方法測量水樣中需要被氧化的還原性物質的量。水樣在一定條件下,以氧化1升水樣中還原性物質所消耗的氧化劑的量為指標,折算成每升水樣全部被氧化後,需要的氧的毫克數,以mg/L表示。它反映了水中受還原性物質污染的程度。該指標也作為有機物相對含量的綜合指標之一。生化需氧量和化學需氧量的比值能說明水中的有機污染物有多少是微生物所難以分解的。微生物難以分解的有機污染物對環境造成的危害更大。

地球一小時相關背景知識

“地球一小時”活動是由WWF(世界自然基金會)發起的全球最大的環保活動。該活動號召大家在每年3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六關上燈,並做出一個環保改變,同時動員身邊的其他人也加入環保行列。

海洋學相關知識(六)

海洋科學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現象、性質及其變化規律,以及與開發利用海洋有關的知識體系。下面讓我們來完善與海洋學相關的詞條,以此來更加深入的了解海洋學的相關知識。
海面水溫
漁期
生物噪聲
漁撈死亡係數
溶躍層
液壓活塞取芯器
海面散射
生源矽石
生源烴
溶解有機磷
海面帶斑
溶解有機物
溶解有機氮
溶解無機碳
生命效應
溶解旋迴
海色掃瞄器
瓣鰓類幼體
理論稀釋線
溯河魚
潮感電磁場
現場比容
溢油回收器
濕式潛水
環境荷載
潮余流
海解作用
消波裝置
狹溫種
狹深性生物
狹分布種
深海傳播
游泳底棲生物
海色指數
深水波
深層浮游生物
深淵浮游生物
深層流
潛水醫務保障
熱鹽結構
熱鹽對流
熱液過程
熱液循環
熱比容偏差
港口淤積
潛標
深淵層
港作船
深層水
漂游細菌
溫鹽深儀
漂流浮標
火山沉積
溫鹽指標
灘面
灘角
灘脊
溫鹽圖解
潮能
溫帶種
深海粘土
海面混響
狂浪
生物帶
深淵環流
潮控三角洲
深層
潮升
潮位曲線
滯留時間
潮汐非調和常數
點礁
漫遊底棲生物
潮汐調和常數
潮上帶
混合潮
混合式防波堤
火山鏈
混合層聲道
激碎波
漁業管理
潮齡
潮汐基準面
生物擾動
深海帶
潮下帶
潛流
生物侵蝕
生殖力
生態障礙
渤海沿岸流
潛水服
海膽幼體
漁獲量
潛水作業
潛堤
珊湖礁海岸
環礁
漁業資源
漁業海洋學
混合營養生物
狹鹽種
狂濤
灘肩
濱外壩
特徵種
濾食性動物
滯流事件
滯後效應
熱帶沉降
混合層
災變
溶解氧飽和度
涌浪
火炬臂
火山弧
溶解有機碳
溶菌
深淵帶
潮混合
深淵動物
深海砂
潮波
潮溝
潮汐通道
海蝕台地
海蝕龕
港口陸域
港口設施
潮汐汊道
海難救助
漣波
潮間帶
生物區系
潮灘
潮流橢圓
漂浮生物
淡水舌
深海扇
潮汐能發電
海蝕作用
深海聲道
潮差
獵物
犧牲陽極
海蝕柱
特異性
游泳生物
牡蠣礁
炸藥震源
港灣海岸
潛水員
海退
生物發光
生物淨化
生態系
港池
生境
生命支持系統
生化需氧量
港口腹地
環太平洋火山帶
港口工程
溫躍層
物理海洋學
燈船
燈塔
激波
涌潮
潮汐調和分析
混合
海龍捲
深海散射層
潮位
海霧
潛水器
深海動物
深海丘陵
滑道
溶解氧
海蝕崖
灣流
潮汐表
演替
海陸風
漲潮
潮流
生態位
海蝕洞
環境海洋學
渤海
潮汐能
深海沉積
潛水病
深海平原
珊瑚礁
特提斯海
潮汐
濕地
漂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