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業資源

漁業資源(fishery resources)是指具有開發利用價值的魚、蝦、蟹、貝、藻和海獸類等經濟動植物的總體。漁業生產的自然源泉和基礎。又稱水產資源。按水域分內陸水域漁業資源和海洋漁業資源兩大類。其中魚類資源占主要地位,約有2萬多種,估計可捕量0.7~1.15億噸。海洋漁業資源(不包括南極磷蝦)蘊藏量估計達10~20億噸。

漁業資源
fisheryresorces
具有開發利用價值的、藻和海獸類等經濟動植物的總體。漁業生產的自然源泉和基礎。又稱水產資源。按水域分內陸水域漁業資源和海洋漁業資源兩大類。其中魚類資源占主要地位,約有2萬多種,估計可捕量0.7~1.15億噸。海洋漁業資源(不包括南極磷蝦)蘊藏量估計達10~20億噸。
漁業資源調查對水域中經濟動植物個體或群體的繁殖、生長、死亡、洄游、分布、數量、棲息環境、開發利用的前景和手段等進行調查,是發展漁業和對漁業資源管理的基礎性工作。分為管理性調查和開發性調查兩類。前者針對已開發的漁場進行,旨在合理利用水產資源以取得最大的合理的持續產量。後者是針對未開發的水域進行的,旨在探明新的捕撈對象和相應的開發手段。調查後應提供的資料包括:①特定水域範圍內的可捕魚類和其他水生經濟動植物的種群組成;②種群在水域分布的時間和位置;③可供捕撈種群的數量或已開發程度;④進行開發的適宜技術和手段;⑤必要的投產方式以及合理髮展生產的建議;⑥恢復和合理利用已過度開發資源的意見等。漁業資源調查的質量有賴於大量的海洋調查資料,以提供有關世界各大洋環流和生物分布的範圍,如大陸架、公海的魚類密集分布區往往和不同海流的交匯區、涌升流域表層的輻合區密切相關;近海、河口區域的魚類同樣和交匯區、河川徑流有關等。因此,對海洋學、水文學資料的分析是漁業資源調查的一個重要方面。
漁業資源開發已開發利用的漁業資源中,70%直接供應人們食用,如鮮品、凍品、罐藏以及鹽漬、乾制等加工品;30%加工成飼料魚粉、工業魚油、藥用魚肝油等綜合利用產品。
在漁業資源開發利用程度上可分為:①利用枯竭。即在相當長時期內資源量難以恢復到正常水平。②過度利用。即資源已衰退,但只要採取保護措施,尚能恢復。③充分利用。即能適應資源自然更新能力,保持最適持續產量。④未充分利用。即資源利用尚有潛力。中國東南瀕臨大海,海域遼闊,海岸線長,內陸水域網路縱橫,漁業資源豐富,品種繁多,已知海、淡水魚3000多種,常見經濟種類有150多種。
漁業資源管理為維護漁業資源的再生產能力和取得最適持續漁獲量而採取的各項措施和方法。維持再生產能力是指維持經濟水生生物基本的生態過程、生命維持系統和遺傳的多樣性,其目的是為保證人類對生態系統和生物物種的最大限度的持續利用,使天然水域能為人類長久地提供大量的經濟水產品。
漁業資源的管理措施大致有6項:①規定禁漁區和禁漁期。根據漁獲對象的各個生活階段及產卵場、越冬場和幼魚發育的具體情況,規定禁漁區或禁漁期或保護區,目的是為了保護親魚的正常繁殖和稚魚、幼魚的索餌生長,保護魚類順利越冬。②規定禁用漁具和漁法。凡嚴重損害魚卵、幼魚或會引起漁獲群體大量死亡的漁具漁法,都會破壞漁業資源,因此必須有計畫有步驟地禁止使用或淘汰。③限制網目尺寸。漁具的網目過大過小都不利於漁業生產和漁業資源的保護。使用網目適當的漁具時,漁獲物中成魚的比例高、雜魚少、漁獲物損失也小,經濟效益隨之提高。因此,要根據各種魚體形狀和大小確定合適的網目尺寸。④控制漁獲物最小體長。是控制被捕撈群體再生產能力的重要手段。規定捕撈長度的目的在於保護將達性成熟的個體,保障生殖群體有必要的補充量,保障被捕撈群體逐年提高和穩定產量。⑤限制捕撈力量。包括限制許可船數、噸位、馬力、漁具數量和捕撈力量等,常用漁場滯在天數、作業天數、拖網次數和時間等指標來衡量。⑥限制漁獲量。國際漁業條約往往以最大持續產量為標準規定允許漁獲量,然後對有關國家進行配額。這種措施可直接控制捕撈死亡量,是資源管理的重要手段。
漁業資源增殖是用人工方法直接增加水域生物種群的數量或移入新的種群,以提高水產資源的數量和質量的措施。廣義的也包括某些間接增加水域種群資源量的措施。常用的漁業資源增殖的方法有:①人工放流。即將一定規格和數量的用人工繁殖培育的苗種,選擇在環境條件適宜、敵害少和餌料豐富的水域放流,以補充和增加水域的自然資源量。②移植馴化。即將新的水產資源生物種群移入一定水域,使其適應新的環境自然定居繁殖,形成新的有捕撈價值的種群。③改善水域環境。包括為魚類產卵提供條件,興建過魚設施,以維持洄游性魚類的洄游通路等。

影響漁業資源分布的因素

(1)、深度:沿海大陸架海域,水深一般不超過200米,陽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強;氧氣充足,為海洋生物提供好的生存環境。因此漁業資源豐富。
(2)、溫度帶:溫帶海區水溫適宜,季節變化顯著,冬季表層海水和底部海水發生交換時,上泛的底部海水含有豐富的營養鹽類,因此漁業資源豐富。
(3)、洋流:寒暖流交匯處或上升補償流處,海水上泛帶來大量的營養鹽類,漁業資源豐富。如世界四大漁場的形成。
(4)、河流:河流入海時從陸上帶來大量營養鹽類,有利於浮游生物的繁殖,為魚類提供餌料。例如我國舟山漁場的形成就得益於長江。

海洋學相關知識(六)

海洋科學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現象、性質及其變化規律,以及與開發利用海洋有關的知識體系。下面讓我們來完善與海洋學相關的詞條,以此來更加深入的了解海洋學的相關知識。
海面水溫
漁期
生物噪聲
漁撈死亡係數
溶躍層
液壓活塞取芯器
海面散射
生源矽石
生源烴
溶解有機磷
海面帶斑
溶解有機物
溶解有機氮
溶解無機碳
生命效應
溶解旋迴
海色掃瞄器
瓣鰓類幼體
理論稀釋線
溯河魚
潮感電磁場
現場比容
溢油回收器
濕式潛水
環境荷載
潮余流
海解作用
消波裝置
狹溫種
狹深性生物
狹分布種
深海傳播
游泳底棲生物
海色指數
深水波
深層浮游生物
深淵浮游生物
深層流
潛水醫務保障
熱鹽結構
熱鹽對流
熱液過程
熱液循環
熱比容偏差
港口淤積
潛標
深淵層
港作船
深層水
漂游細菌
溫鹽深儀
漂流浮標
火山沉積
溫鹽指標
灘面
灘角
灘脊
溫鹽圖解
潮能
溫帶種
深海粘土
海面混響
狂浪
生物帶
深淵環流
潮控三角洲
深層
潮升
潮位曲線
滯留時間
潮汐非調和常數
點礁
漫遊底棲生物
潮汐調和常數
潮上帶
混合潮
混合式防波堤
火山鏈
混合層聲道
激碎波
漁業管理
潮齡
潮汐基準面
生物擾動
深海帶
潮下帶
潛流
生物侵蝕
生殖力
生態障礙
渤海沿岸流
潛水服
海膽幼體
漁獲量
潛水作業
潛堤
珊湖礁海岸
環礁
漁業資源
漁業海洋學
混合營養生物
狹鹽種
狂濤
灘肩
濱外壩
特徵種
濾食性動物
滯流事件
滯後效應
熱帶沉降
混合層
災變
溶解氧飽和度
涌浪
火炬臂
火山弧
溶解有機碳
溶菌
深淵帶
潮混合
深淵動物
深海砂
潮波
潮溝
潮汐通道
海蝕台地
海蝕龕
港口陸域
港口設施
潮汐汊道
海難救助
漣波
潮間帶
生物區系
潮灘
潮流橢圓
漂浮生物
淡水舌
深海扇
潮汐能發電
海蝕作用
深海聲道
潮差
獵物
犧牲陽極
海蝕柱
特異性
游泳生物
牡蠣礁
炸藥震源
港灣海岸
潛水員
海退
生物發光
生物淨化
生態系
港池
生境
生命支持系統
生化需氧量
港口腹地
環太平洋火山帶
港口工程
溫躍層
物理海洋學
燈船
燈塔
激波
涌潮
潮汐調和分析
混合
海龍捲
深海散射層
潮位
海霧
潛水器
深海動物
深海丘陵
滑道
溶解氧
海蝕崖
灣流
潮汐表
演替
海陸風
漲潮
潮流
生態位
海蝕洞
環境海洋學
渤海
潮汐能
深海沉積
潛水病
深海平原
珊瑚礁
特提斯海
潮汐
濕地
漂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