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防護林帶按防護要求和作用,分為防風固沙林帶、農田防護林帶、草原防護林帶、護岸林帶、護路林帶、海防林帶、防污林帶等多種類型,每種林帶具有不同的防護作用和特點。如防風固沙林帶,系在風沙危害嚴重地區為防治流沙和改造沙地而營造,其作用在於降低風速,固定流沙;護路林帶是在鐵路、公路沿線兩側為保護鐵路、公路,減輕或避免風沙、暴風雪、暴雨沖刷、土石流、滑坡等危害,具有保護路基,美化路容,改善道路環境等作用;護岸林主要用於固持河川岸灘,防止堤岸受水流沖刷侵蝕而崩塌等。每種林帶應根據不同的防護要求進行選擇和配置。防護林帶稱林帶。指在農田、草原、居民點、廠礦、水庫周圍和鐵路、公路、河流、渠道兩側及濱海地帶等,以帶狀形式營造的具有防護作用的樹行的總稱。有條狀和網狀兩種。除農田、草原防護林帶多為網狀外,其餘防護林帶大部分為條狀。
如農田、草原防護林帶,一般採用喬木和灌木相混交或喬、灌、草結合的方式營造,由主林帶和副林帶組成,並按一定的距離和方式構成網狀林網體系,主要起調節氣候、防治災害、改善環境、保障農牧業生產等作用。
主要樹種更新採伐年齡
排水及耗水作用
1、防護林帶的排水作用
兩側有林帶新疆楊樹,沙棗的條田,形成自農田中心向林帶中心的地下水位降落曲線。林帶一農田一林帶與排水溝一農田一排水溝的地下水面線類似,表明林帶的生物排水功用明顯。
林帶的排水作用強弱和林帶的特性(樹種、樹令及株行距)有關,也和土壤質地有關。由圖2可見,在牌樓農場當地土質及主幹林帶的條件下,林帶中心地下水位埋深可達2.5m,對地下水位影響強烈的距離約50rn,灌水後5天內農田中心地帶地下水位可下降約1.4m。
葉爾羌灌區牌樓農場共有耕地約4.5萬hm2,其中林地(防護林、片林及園林)約1萬hm2,占耕地的22%。該農場的實踐表明,當林木復蓋率達20~25%時,在無明溝排水條件,地下水位長期穩定在地表2m以下。該農場是利用防護林帶進行生物排水的典型。
2、林帶的耗水作用
林帶排水作用是因其耗水作用強而產生的。顯然,只有當林帶耗水(蒸發蒸騰)強度大於農田作物耗水強度時,才會形成農田較林帶高的地下水面線。據王義忠、王慶在前述科研報告中測算,一條長1000m、寬18m的主林帶的全年耗水量約2~2.5萬m3,約相當1000~1400mm。李銀芳等曾對防護林進行了灌溉試驗及耗水分析,相對不同的灌水試驗處理,林地耗水量變化在135mm(不灌水)~1500mm(充分灌水)。
可計算出灌水後的5月27日至6月1日,5天內地下水位平均下降Δh為108cm。由地下水位下降所消耗(或釋放)的水量ET可通過所取給水度ρ估計,即ET=μΔh若μ取O.05,則ET估計為54mm。在相鄰兩側條田未灌水條件下,將有部分水量通過地下水補給兩側條田,若估計為30%,則本條田及兩側林帶的耗水量ET為37.8mm。設農田寬為LA,相應農田耗水為EA;兩側林頻寬為LP,相應耗水為EP,則根據灌溉試驗,該時段農田小麥耗水量取7mm/d,即EA為35mm,LP為21m,LA為205m。由式(2)估算林帶耗水量EP為65mm,即13mm/d,接近為農田耗水強度的2倍。由於給水度(0.05),農田耗水強度(7mm/d)均為估計值,尤其灌水條田向兩側未灌水條田的側滲量更不易確定,上述林帶耗水量僅是不很準確的估計。如若相鄰條田同時灌水,除地下水位外還有農田(3~5處)土壤含水量監測資料,則可以相對準確的估計林帶的耗水量。
對林木的耗水可建立機理性的SPAC模型,對林帶一農田一林帶可建立農田、林帶騰發條件下的二維土壤飽和一非飽和流模型。套用模型可以模擬已知騰發條件下的土壤水分及地下水位變化,反之也可由已知土壤水分及地下水位變化反求農田及林帶的騰發量。套用模型分析,需要有土壤水分運動的相關參數,且灌水符合模型設定的要求。在這方面還要有深入的工作,但也不失為可用的研究和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