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
marine pollution
中文
hai yang huan jing
定義
地球上連成一片的海和洋的總水域,包括海水、溶解和懸浮於水中的物質、海底沉積物,以及生活于海洋中的生物。因此海洋環境是一個非常複雜的系統。人類並不生活在海洋上,但海洋卻是人類消費和生產所不可缺少的物質和能量的源泉。隨著科學和技術的發展,人類開發海洋資源的規模越來越大,對海洋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同時海洋對人類的影響也日益增大。在古代,人類只能在沿海捕魚、製鹽和航行,主要是向海洋索取食物。到現代,人類不僅在近海捕魚,還發展了遠洋漁業;不僅捕撈魚類,而且還發展了各種海產養殖業;不僅在沿岸製鹽,還發展了海洋採礦事業,如在海上開採石油。此外,還開發了海水中各種可用的能源,如利用潮汐發電等。海洋現在已成為人類生產活動非常頻繁的區域。20世紀中葉以來,海洋事業發展極為迅速,現在已有近百個國家在海上進行石油和天然氣的鑽探和開採;每年通過海洋運輸的石油超過20億噸;每年從海洋捕獲的魚、貝近1億噸。隨著海洋事業的發展,海洋環境亦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和污染。目前,海洋環境研究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是探索保護海洋生態系統的途徑和方法。海域分布
世界上的海和洋都相互溝通,連成一片,稱為世界大洋,總面積約3.61億平方公里,占地球總面積70.8%。表 1是各緯度間海洋所占面積的百分比,從中可以看出,除北緯45°~70°和南緯 70°~90°的區間外,海面均大於陸面。海洋對人類和生物界的形成和發展起著巨大的作用。在大氣圈中的臭氧層尚未完全形成以前,地球上的生命唯有在海水中才能避免紫外線輻射的傷害。海洋是地球上水循環的起點,海水受熱蒸發,水蒸汽升到空中,再被氣流帶到陸地上來,使陸地上有降水和徑流。陸地上有了水,生物才得到發展。海洋對地球上的氣候起著調節作用,使氣溫變化緩和。所以說,海洋環境對陸地環境的形成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洋和海
根據海洋形態和水文特徵等,可把海洋分成主要部分和附屬部分。前者叫洋,後者叫海、海灣或海峽。洋一般遠離大陸,面積廣闊,水深在2000米或3000米以上,鹽度、水溫不受大陸影響,季節變化小,透明度大,有獨立的潮汐系統和強大的洋流系統,沉積物多為深海特有的鈣質軟泥、矽質軟泥和紅粘土。世界上有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四大洋。它們的總面積約占海洋總面積的89%。大洋的面積、容積、深度見表2。海一般鄰靠陸地,水深在2000米或3000米以內,鹽度、水溫受大陸影響,有顯著季節變化,透明度小,沒有獨立的潮汐系統,潮汐一般從大洋傳來,漲落顯著。沉積物多為砂、泥沙等。由於不斷沉積和受到侵蝕,海底形態變化較大。世界上海的面積約占海洋總面積11%。洋或海的一部分伸入陸地,其深度和寬度逐漸減小的水域叫海灣,如渤海灣、波斯灣等。海洋中相鄰海區之間,寬度較窄的水道叫海峽,如台灣海峽、直布羅陀海峽等。海底地形
海洋根據水深、海底坡度和海底沉積物等分成四種地形區域:大陸架、大陸坡、大洋盆地和海溝。從海岸起,海底向海洋緩傾,到一定深度後海底坡度顯著增大,這個坡度較大的地區叫大陸坡。從海岸到大陸坡之間的區域叫大陸架。大陸架緊接陸地,水深一般在 200米以內,坡度一般為1°~2°,寬度從幾海里到幾百海里。大陸架上的沉積物主要是河流帶來的泥沙。海水中含大量營養鹽和豐富的有機質,是良好的漁場。大陸坡區傾斜度一般為4°~7°,但有的地方可達40°以上,水深一般為 200~2500米。大陸坡上的沉積物也主要來自大陸,大約泥占 60%,細砂占25%,貝殼和軟泥占5%。大洋盆地(或稱海盆)是海洋的主要部分,占海洋總面積的77.7%,地形平坦開闊,傾斜度約為 0°20′~0°40′,深度為2500~6000米。大洋盆地的沉積物主要是大洋性軟泥,如硅藻、放射蟲、有孔蟲軟泥等。在大洋盆地中,深度超過6000米的地方稱為海溝,多分布在大洋邊緣。海溝中已測得的最深部分叫海淵,超過 10000米深的海淵,全在太平洋。海水溫度
海水的溫度決定於輻射過程、大氣與海水之間的熱量交換和蒸發等因素。大洋中水溫為 -2℃至30℃;深層水溫低,大體為-1℃至4℃。大洋表層年平均水溫:太平洋最高,為19.1℃;印度洋次之,為17.0℃;大西洋最低,為16.9℃。三大洋平均表層水溫為17.4℃,比近地面年平均氣溫 14.4℃高3℃。可見海洋是溫暖的。北冰洋和南極海域最冷,表層水溫為-1.7℃至-3℃。
大洋表層水溫的分布主要決定於太陽輻射和洋流性質。等溫線大體與緯線平行,低緯水溫高,高緯水溫低,緯度平均每增高1度,水溫下降0.3℃。北半球大洋的年平均水溫均高於同緯的南半球,北半球的水溫平均高於南半球3.2℃。
海洋水溫在垂直方向上,上層和下層截然不同。上部在1000~2000米的水層內,水溫從表層向下層降低很快,而2000米以下則水溫幾乎沒有變化。大致在南、北緯 45°之間,海水水溫的垂直分布可分三層:①混合層,一般在大洋表層100米以內,由於對流和風浪引起海水的強烈混合,水溫均勻,垂直梯度小。②溫躍層,在混合層以下和恆溫層以上,水溫隨深度增加而急劇降低,水溫垂直梯度大。③恆溫層,在溫躍層以下直到海底,水溫一般變化很小,常在2~6℃間,尤其在2000~6000米深度區,水溫為2℃左右,故稱恆溫層。
大洋中表層水溫日變化很小,日較差通常在0.4℃以下。沿岸海區,日較差達3~4℃以上。大洋表層水溫的年變化,以北半球論,最高在8~9月,最低在2~3月。最高、最低水溫的出現時間均比陸地上最高、最低氣溫出現的時間滯後。大洋水溫的年變化幅度因緯度而異,在赤道和熱帶海域年較差小,一般只2~3℃;在溫帶海域年較差大,可達10℃左右;在寒帶海域年較差又縮小,一般只2~3℃。整個海洋表層水溫以波斯灣最高,達35.6℃;北冰洋最低,為-3℃;相差38.6℃,遠小於近地面空氣的極值溫差133℃。
海水的鹽類和鹽度
溶解于海水的物質,主要是氯化物,其次是硫酸鹽。海水所含鹽量通常以鹽度表示。鹽度是指在1000克海水中,將所有硫酸鹽轉變為氧化物,將所有溴化物和碘化物轉換成氯化物,並將所有有機物完全氧化後,所含固體的總克數。鹽度用符號 S‰表示。大洋上鹽度的空間變化不大,都在35‰左右,但在鄰接大陸的海域,鹽度差別很大。在蒸發量大,降水量小,沒有河水注入的海域鹽度大,如紅海北部鹽度高達42.8‰。在蒸發量小,降水量大,有許多河水注入的海域鹽度低,如波羅的海表層鹽度多在10‰以下。在乾、濕季節明顯交替的海域,如季風區海域,表層鹽度亦有明顯季節變化。中國長江口外,夏季海水鹽度為25‰,冬季為30‰。海水中含有鹽類,不僅向人類提供資源,還使海水性質具有某些特點。如果海水電導性良好,海水的鹽度大於24.7‰(一般海水均大於此值),則海水最大密度點的溫度低於海水冰點溫度,使海水不易結冰。海水的密度變化主要受鹽度變化制約,因此大洋上鹽度的差異也就造成海水密度的差異,密度流就是這樣形成的。
海水中含有很多種鹽類。目前,在海水中已發現的元素近80種,絕大部分呈離子狀態,主要有氯、鈉、鎂、硫、鈣、鉀、溴、碳、鍶、硼、氟等11種。此外,還有氧、氫、二氧化碳等氣體。海水中主要離子的含量同人的血清所含的離子量進行比較(表3),可以看出海洋同人有密切的關係。 海水的運動 在各種力的作用下,海水的質點和水團不停運動著,波浪、潮汐和海流等都是海水的運動形式。
波浪(或稱海浪)是最常見的海水運動形式。海水受到外力作用,水質點在其平衡位置附近作周期性振動。當水質點離開平衡位置後,恢復力(表面張力、重力等)就力圖使其回到原來的平衡位置,但因慣性作用振動仍保持著,並通過其四周的水質點向外傳播,這種過程就形成波浪。波浪的成因很多,但主要是風力作用,由風力作用產生的波浪稱為風浪。風浪傳播到無風的海區或風息後的餘波稱為涌浪。風浪到淺水區,受海水深度變化影響,出現折射,波面破碎和卷倒則稱為近岸波。波浪運動只是波形向前傳播,水質點只在其平衡位置附近振動,水團並未隨波形前進。所以波浪對海水不起輸送作用,只起加強海水紊動混合的作用。但是海浪對海上航行、海港和海岸工程、各種海洋作業有重要的影響。
潮汐是海水在太陽、月球起潮力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種周期性漲落運動。起潮力的大小與太陽、月球的質量成正比,而與太陽、月球至地心距離的三次方成反比。因此,太陽質量雖然遠大於月球,但月地距離卻比日地距離小得多,故月球起潮力大於太陽起潮力,為太陽起潮力的2.25倍。這樣,海水的漲落便以一太陰日(24時50分)為周期。在潮汐升降的每一周期中,上升過程叫漲潮,海面上漲到最高位置時叫高潮;下降過程叫落潮,海面下降到最低位置時叫低潮。高潮和低潮的潮水位差叫潮差。大洋中潮差不大,近陸海區潮差較大,但受地形的影響,潮差在各處不相同。中國杭州灣的澉浦潮差很大,曾經達到8.9米。20世紀50年代,世界上開始利用漲落潮差發電,潮汐已成為一種重要能源。
沿海地區在高潮時被海水淹沒,低潮時露出水面的地帶叫潮間帶。這裡兼有水、陸兩種環境特點,在這裡生活的生物常具有適應水、陸兩地生活的能力。潮汐波還可沿入海河口上溯,而在河流下游或河口區形成感潮河段。在這樣的河段有特殊的水文現象和污染物的稀釋擴散規律。
海流(或稱洋流)是海洋中的水團在天文、水文、氣象等因素或重力作用下沿某一定方向穩定地流動的現象。它是海水一種重要的運動形式。它同海底泥沙運動、魚類回遊、天氣變化和氣候形成等都有密切關係。形成海流的動力條件很多,其中主要的是密度流和風海流。密度流是因海水溫度、鹽度和壓力的分布不均而引起的海水流動;風海流是由風對水面摩擦而產生的海水水平流動。在盛行風帶引起的海流叫漂流。從水溫來看,如果海流水溫比其流經海區的水溫高,稱為暖流,比其流經海區的水溫低,稱為寒流。一般說來,從低緯流向高緯的海流屬暖流;從高緯流向低緯的海流屬寒流。暖流可以從低緯地區向高緯地區輸送熱量,對氣候影響很大。如西北歐沿海地區雖處於高緯地區,然而氣候溫和,就是因為受到強大的北大西洋暖流(灣流)的影響。所以海流是一種能量輸送方式。世界上大洋表層的海流環流形式,基本上取決於地球上的大氣環流形式,並受海陸分布制約。在北半球,繞副熱帶高壓中心流動的,是一個順時針方向的環流;繞副極地低壓流動的,是一個逆時針方向的環流。在南半球,與副熱帶高壓區相應的環流為逆時針方向。但在高緯地區因副極地低壓同極地高壓基本上呈帶狀,與緯圈平行,因之海流亦與緯圈平行。
海洋生物
海洋中生物種類很多。在動物界裡,從單細胞的原生動物到最高等的哺乳類,幾乎所有門類都有代表,現有的62個綱動物中,有31個綱生活在海洋。在植物界裡,海洋中的種類遠少於陸地,占主要地位的是各種藻類,也有少數種子植物。海洋中生物分布的範圍很廣,從赤道到兩極水域,從海水表面到超過萬米的深層,水潮間帶的海岸到超深淵帶的海溝底,到處都有生物存在。但種類最多、數量最大是沿岸帶和大陸架淺海區。海洋生物根據它們的棲息場所和活動方式,可歸納為三個基本生態類型,即浮游生物、底棲生物和游泳動物。浮游生物是在海洋一定水層中營漂浮生活的動、植物的統稱。這一類群生物個體都很小(除水母等外),游泳能力微弱,隨波逐流。浮游生物的種類很多,數量很大,分布也相當廣泛。在動物性浮游生物中,從原生動物到脊椎動物幾乎各類都有,形體相對較大,其中以甲殼類和軟體動物最重要。植物性浮游生物比動物性浮游生物種類少,只有隱花植物中藻類的一部分,如硅藻類、綠藻類和藍藻類等。浮游生物是海洋食物鏈的基礎,是魚類、哺乳類(如鬚鯨)及其他海洋動物的天然餌料。有些浮遊動物如毛蝦、海蜇可供食用,有經濟意義;有些種類如夜光藻、藍藻、雙鞭藻等大量繁殖,能形成赤潮,使水質變壞,破壞生物資源。有些浮游生物具有富集放射性物質、重金屬和農藥的能力,可以作為監測海洋污染的指示生物。
底棲動物是生活在海底(泥)內或海底上的動物生態類群,如在海底匍匐爬行的棘皮類、固著生活的腔腸類、穿入底泥中的軟體類、蠕蟲類等。在海洋生物各種生態類群中,底棲動物的種數最多,分布也很廣泛,從潮間帶到深海溝都有,但仍以大陸架區種類最多、數量最大。海洋底棲動物中有許多種類可做食品、藥物、工業原料和農業肥料等,具有經濟價值。而且它們也能把大量的有機碎屑和小型生物轉化為魚餌,在海洋食物鏈中是重要的一環。此外,底棲動物的分布和數量變化與海洋環境因素──溫度、鹽度、海流、底質和污染等有密切關係,可以作為這些因素的生物學標誌。
底棲植物是固著生長在潮間帶或淺海海底的岩礁及其他基質上的植物,主要是藻類,少數是種子植物。它們和浮游植物一樣是海洋中有機物的原始生產者,為海洋中有機界的存在和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在一般情況下,有大量底棲植物的海區,就會有大量的動物。植物生長離不了陽光,所以只能生存在陽光能夠達到的淺海海底。在海洋底棲植物中,有許多種具有經濟價值,如紫菜、海人草、海帶、馬尾藻、石花菜和紅樹等。
游泳動物是海洋生物中能夠主動游泳活動的生態類群,一般體型較大,分布較廣,有些種類產量很高。其中以魚類占主要地位;其次是頭足類(軟體動物)、鯨類(哺乳動物)、鰭足類、海龜和海蛇(爬蟲類)等。魚類是海洋中游泳動物的代表,分布在沿岸、遠洋和深海等水域內,種類和數量在水產動物中占首位。此外,還有游泳性的海鳥。海洋中游泳動物分布雖然廣,但仍以近陸、淺海水域居多。因為海洋中在一米深處日射能量就減弱一半,在200~400米深處,射入的陽光已極微弱,浮游植物難以生存;從海水上層落到深處可作食餌的動植物殘骸而又有限,所以深水中的游泳動物不多。這些動物多具一些特殊的適應環境的器官和能力。如有的魚視覺極為發達,有的魚有觸覺器官,以適應深水中的黑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