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林樟子

松林樟子

樟子松 英文名 Matsubayashi Ko。屬植物界。在科爾沁沙地章古台附近引種栽培已20多年。

基本信息

簡介

呼倫貝爾有兩處樟子松林景觀。一是鄂溫克族自治旗境內的紅花爾基原始樟子松林帶,長250公里,寬15公里,總面積15公頃,是中國最大的樟子松基地。二是海拉爾西山樟子松林,在海拉爾市區,面積約133公頃,為園林式景觀。

生長狀況

松林樟子松林樟子

科爾沁沙地章古台附近引種栽培已20多年。一般成活率達75—85%,最高達90%以上。樟子松幼樹針葉翠綠,枝幹茁壯,頂芽飽滿,長勢旺盛,並已開花結果,生長狀況良好比栽植在沙地上的油松在抗旱耐寒方面顯的更為穩定。
(一)物候期
章古台地區,樟子松於3月下旬當氣溫平均上升到0.2℃時,樹液開始流動,4月中下旬平均氣溫8.3—10.6℃,葉芽膨脹(即頂芽向上生長),5月上旬平均氣溫13.1℃時葉芽展開,葉尖露出。到五月中下旬平均氣溫升至16.5—18.6℃,針葉從葉鞘中長出,從樹葉流動至針葉吐綠需時40—50天。13—15年生時開花結實。4月末到5月上旬雄花開放,5月上下旬雌花相繼開放,雄花比雌花的花期早7—10天,開花期可持續15—20天,球果二年成熟,在固定沙地上1株15年生幼樹最高可產鮮球果7公斤。
(二)生長量
樟子松幼樹從葉芽膨脹時開始高生長,5月中旬大部形成頂芽,到5月末頂芽已基本形成,直至6月中旬高生長基本停止。1年中高生長量旺期是5月,占全年總生長量75—85%,尤以5月中、下旬生長最快。以後雖有少許的高生長,是由於頂芽逐漸形成的結果。
粗生長和高生長几乎同時開始,但比高生長結束晚,一直延續到99月末,其中以5—8月生長較快。樟子松栽後最初幾年的高生長比較緩慢,特別是在栽後的第一年裡,由於起苗時根系受到損傷,短時間內根系不能從土壤中充分吸收養分,比正常生長晚20—30天。第二年高生長量平均10.6厘米,第五年,年平均生長量38.8厘米,可見此時的高生長量已大大加快。栽後16年,年平均生長量55厘米。樟子松17年生時平均樹高6.6米,最高達7米
在低平固定沙地上,連續測定一株18齡樟子松幼樹,長勢比較好,樹高8.74米,胸徑13.6米,其胸徑年平均生長量為1.03米,最粗達1.48米,說明樟子松的直徑生長也是很迅速的。此外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比天然林生長的快。人工林7年時,樹高達1.6米,天然林(海拉爾沙質草原)15年生時才能達到這樣高度。天然樟子松林生長之所以慢,是由於處於無人管理的自然狀態,而人工樟子松林由於經營管理改變了生境條件,因此,其生長較天然林要快。但同是人工林,由於所處的立地條件不同其生長也出現很大差異
樟子松不大耐庇蔭,在受壓陽光不足的情況下,表面為芽小、枝幹纖細、生長不良。在立地條件相同的沙地上同時栽植的樟子松、油松可看出:樟子松在樹高、直徑和材積生長等方面都比油松好,如果和栽植在較起伏的固定沙地上小葉楊和小青楊比較,樟子松生長的優勢就更加明顯了。以樟子松年平均高生長量為100,則小葉楊為63%,小青楊為67%,直徑生長相應的,小葉楊為56%,小青楊為52%。
此外,引種到榆林、紅石峽流沙人工固沙區1964年春引種樟子松,15年生樹高4-5米,直徑7-8厘米。樟子松在乾燥瘠薄的沙層中,可形成強大的根群,在固定沙地上生長的9年生樟子松水平根,集中分布在20-160厘米深沙層中,強大的骨幹根12條,主要分布在10-50厘米的沙層中,水平根向外擴展到6米左右。根幅可達12米長,並在水平根上生有許多下扎的垂直根,最深達4.7米。

相關新聞

松林樟子松林樟子

內蒙古:樟子松林地已經發展到507萬畝
記者日前從呼和浩特樟子松基地建設啟動會議上了解到,呼和浩特計畫在十二五期間,圍繞呼倫貝爾、科爾沁、毛烏素三大沙地,輻射周邊適宜區域,力爭完成樟子松基地建設任務500萬畝。
樟子松是呼和浩特的優良鄉土樹種,具有防風固沙、涵養水源、耐乾旱、耐貧瘠等優良生物學特性,是沙地造林的先鋒喬木樹種。長期以來,經過全區林業部門的不懈努力,樟子松造林得到了健康持續發展。各地採取封育、人工造林積極發展樟子松,樟子松林地面積逐步增加,樟子松造林、育苗技術也日趨完善。目前,我區樟子松林地已經發展到507萬畝,其中,天然林336萬畝、人工林89萬畝、新造林82萬畝。加快樟子松基地建設,是對林業生態建設發展思路作出的重大調整,是加快發展速度、提高發展質量的重大舉措,有利於進一步實現規模治理、調整林種樹種結構、提高林業生態建設水平。
十二五期間,我區將採取6項措施完成樟子松基地建設任務:科學編制樟子松基地建設規劃;進一步完善樟子松基地建設政策機制;強化樟子松基地建設的科技支撐;加強樟子松種苗基礎建設,突出抓好樟子松良種基地建設,提高基地供種率和良種率;強化樟子松基地建設管理,實行項目法人負責制、招投標制、契約制等管理制度;嚴格落實樟子松基地建設管護制度,把管護責任落實到山頭、地頭和人頭。

森林百科

森林氣象學
自然資源
森林覆蓋率
森林效應
針葉林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
物種
西伯利亞紅松
柳杉
紫外線
針闊混交林
闊葉林
空氣負離子
長苞冷杉
森林永續利用
溫室效應
三北防護林
喜馬拉雅長葉松
防護林
經濟林
薪炭林
特種用途林
母樹林
單層林
臭冷杉
草本植物
封印木
地面芽植物
地帶性植被
森林演替
水土保持
青杄
蒸騰作用
空氣濕度
吸附作用
青海雲杉
雪嶺雲杉
落葉闊葉林
紅樹植物
亞高山針葉林
巴山冷杉
氟化氫
岷江冷杉
生態效益
森林水文作用
黃果冷杉
西伯利亞落葉松
生態失調
污染指數
氣象與農業環境污染
環境污染綜合防治
綠色財富
地球之肺
喜馬拉雅冷杉
蒼山冷杉
華北落葉松
森林群落
生態
偃松
灘涂
基因庫
大果圓柏
細葉雲南松
森林地理
四川紅杉
魚鱗雲杉
森林經理
森林經營
森林採伐運輸
森林採運機械
森林抽樣調查
森林撫育採伐
森林更新
森林工業
森林航空攝影測量
森林赤字
森林保護
森林病害
森林採伐量
森林鳥獸害
森林氣象
森林區劃
森林圖面材料
森林土壤
森林效益
森林遙感圖像計算機處理
杉木林
森林主伐
森林資源
森林資源管理信息系統
森林作業法
常綠闊葉林
林業機械化
林產化學加工
海南五針松
山楊林
徑流調節
川西雲杉
隱芽植物
鱗皮冷杉
徑流係數
大果紅杉
鐵堅杉
國防林
實驗林
雨林
環境保護林
風景林
原始森林
潮間帶
森林撫育
紅松闊葉混交林
麗江雲杉
林帶
林網
鱗木
蒙古櫟林
胎生現象
冠幅
貢比涅森林停戰協定
垂枝香柏
地上芽植物
社會效益
人工造林
鬱閉度
幼林
過熟林
用材林
復層林
高山松
北方針葉林
碳匯林業
暖溫帶落葉闊葉林
祁連圓柏
單萜烯
植物群落
硬葉常綠闊葉林
土壤蓄水
水源涵養
季雨林
油麥吊杉
森林旅遊
塔枝圓柏
赤松林
建群種
護路林
林芝雲杉
森林水分平衡
一年生植物
截留降水
喜馬拉雅鐵杉
寒帶針葉林
高山針葉林
山地針葉林
倍半萜烯
用途林
熱帶常綠季雨林
過濾作用
落葉季雨林
防止泥沙流失
防止水土流失
防止河道淤塞
石灰岩季雨林
生態服務
落葉松林
大氣圈熱量平衡
刺果石櫟林
水文效益
熱帶濕潤雨林
熱帶山地雨林
川紅樺林
生態適應性
高山櫟林
滇冷杉
牧場防護林
護岸林
森林水庫
松林樟子
西藏落葉松
氧氣發生器
貝爾格氣候
阿利索夫氣候
森林小氣候
林業碳匯
雲杉冷杉林
碳吸收
固碳功能
碳匯CDM
碳計算
水藻林
林業碳匯證
碳匯林業實驗區
生態效益價值補償
森林空氣動力學
營林與氣象
防護林帶
珊瑚林
良種造林
青岡林
動物群落
拷類林
石櫟林
潤楠林
厚殼桂林
非生物環境
木荷林
阿丁楓林
木蓮林
防風固沙
年齡分類
圓柏林方枝圓柏
蒸發散
中齡林
森林疏密度
森林密度
群落季相
成層現象
立地因子
成熟林
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
同齡林
異齡林
溫帶針闊混交林
沖天柏
連層林
蕨類古裸子植物
華北為白杄
曲枝圓柏
暖溫帶針葉林
暖溫帶針闊混交林
造煤植物
高位芽植物
次生性針葉林
亞熱帶針葉林
馬尾松林
紫椴林
白樺針闊混交林
亞高山帶植被
沼澤森林
喬木層喬木
亞喬木層竹子
下木層灌木
灌木層樹木
草本層林木
苔蘚地衣層
煉山造林
層外植物垂直面
闊葉樹混交林
森林航測成圖
卡西亞松
森林輻射平衡
半常綠季雨林
熱帶針葉林
麥吊油杉
殺菌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