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提斯海

特提斯海

特提斯海,北方勞亞古陸和南方岡瓦納古陸間長期存在的古海洋。1893年奧地利地質學家E.修斯創用特提斯一詞,其源於古希臘神話中河海之神妻子的名字。由於類似其殘存的現代歐洲與非洲間的地中海,故又稱古地中海。

基本信息

概況

特提斯海(Tethys)南半球的岡瓦納古陸與北半球的勞亞古陸之間的古海洋。又稱古地中海。現代地中海是特提斯海的殘留海域。
特提斯海特提斯海

簡介

板塊構造學說提出後,一般將這一海區稱為特提斯洋,代表南北兩大陸間具洋殼基底的海洋及其兩側大陸邊緣不同深度的海域同時,根據發展歷史和位置的不同,將三疊紀以來發展起來的特提斯洋,與古生代的“古特提斯洋”區分開來。
古特提斯洋,也稱“第一特提斯”、“永久特提斯”或“古生代特提斯”,對其範圍大小,尚有不同認識。一些學者根據奧陶紀以來,認為在中南歐一帶存在古特提斯洋,古生代晚期,隨著勞亞大陸與岡瓦納大陸相接,這一洋區閉合。另一些學者考慮到尚未發現真正的洋殼物質,認為這一海域屬於古歐洲大陸範疇;也有人認為應屬於岡瓦納大陸的邊緣海區,稱之為“中歐洋”。古特提斯洋東段,其主體大致自伊朗和阿富汗北部,經中國西藏喀喇崑崙山和瀾滄江,轉入中南半島。有人認為,中國崑崙山、秦嶺和祁連山地區也都屬於古特提斯洋範疇。古特提斯洋東段地質經歷比較複雜,不同地區洋殼形成的時代不同,規模也不盡相同。晚三疊世或侏羅紀時,這一可能自前寒武紀晚期(震旦紀)即已出現的古洋區已經消失。
早、中三疊世時,特提斯洋區開始下陷,晚三疊世至早侏羅世時,洋區進一步開裂,以蛇綠岩套為代表的洋殼開始形成,但其範圍與早、中三疊世時不盡一致。侏羅紀中、晚期至早白堊世時,洋區普遍強烈沉降,大洋擴張,內部構造分異和岩相厚度變化明顯,原有的碳酸鹽台地崩塌,洋殼繼續形成。白堊紀中期,由於大西洋擴張和印度陸塊向北漂移,特提斯洋開始萎縮。早第三紀特提斯洋大部封閉逐漸上升為高峻的山系,局部殘留了一些內海(黑海、地中海和裏海西部),直至現代。
關於中美洲加勒比地區,諾伊邁爾和近代一些學者都認為屬於特提斯洋的一部分。

發現

1885年,德國學者M·諾伊邁爾提出在中生代存在一個東西向赤道海洋的構想,稱為中央地中海。1893年,奧地利學者E·修斯認為中央地中海為一廣闊的深海區,改稱特提斯。板塊構造學說提出後,這一海區被稱為特提斯洋。一般將古生代的特提斯洋稱古特提斯洋或古生代特提斯;而三疊紀後的特提斯洋稱新特提斯洋或中生代特提斯。
一些學者根據其研究認為,在中南歐一帶存在古特提斯洋,古生代晚期,隨著勞亞大陸與岡瓦納大陸相連線,這一洋區趨於閉合。新特提斯洋位於古特提斯洋以南,分布於現代歐洲南部、非洲北端、小亞細亞和伊朗南部、中國西藏南部、中南半島西部和印度尼西亞一帶,與古太平洋相通,西端可能包括中美洲加勒比地區。

變遷

在2.8億年前的早二疊紀時,青藏高原是波濤洶湧的遼闊海洋。這個海橫貫歐亞大陸的南部地區,與北非、南歐、西亞和東南亞的海域溝通,稱為“特提斯海”,或“古地中海”。當時特提斯海地區的氣候非常溫暖,是海生動、植物發展茂盛的地域。
那時特提斯海的南北兩側是被它分裂開來的原始古陸。南邊的岡瓦納大陸,包括如今的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亞、南極洲;北邊的歐亞大陸,包括如今的歐洲、亞洲、北美洲。二疊紀晚期,地球上南、北兩塊大陸開始分裂、漂移,形成板塊。印度板塊分離出來以後,以較快的速度向北移動,特提斯洋殼受到強烈的擠壓,不斷發生褶皺斷裂和上升。到距今4000萬年前的始新世晚期,青藏高原出露海面。

消失的原因

關於特提斯海消失的原因,多年來一直是地學界探索的老問題,也是今天地學界研究的
特提斯海特提斯海
“熱點”問題。上個世紀未、本世紀初,一些地質學家根據當時所獲得的資料,再加上豐富的想像力,提出過種種有關特提斯海消亡的假說。到了近代,科學技術手段比過去有了很大發展,所得的資料比過去豐富得多,於是,各種觀點之間,既有排斥否定,又有滲透融合,逐漸形成了兩大學派:固定論和活動論。
固定論者認為,今天的地中海是一個複合式海盆。在其陸塊沉陷與裂合作用下,形成了邊緣海,經常有火山活動和地震發生就是最重要的證明。固定論者還勾畫出地中海複合式海盆的某些特徵。我國著名地質學家黃汲清教授所創立的槽台多旋迴說,對待提斯海的形成演變做了有說服力的論證。例如,在我國大陸及其他地區,發現了很多特提斯海全盛時期的生物化石、沉積岩石、岩漿石及火山噴發的物質。在我國新疆還找到了只有在岡瓦納古陸上生長過的動物水龍獸、二齒獸化石。就連岡瓦納古陸和歐亞大陸發生碰撞的縫合線,也在我國的西藏、新疆、青海的邊界處找到了。不僅如此,人們還認為,阿爾卑斯山一地中海一喜馬拉雅山是一條中新世代以來的地槽帶。
活動論實際上是用大陸漂移說、海底擴張說、板塊構造說來解釋地中海的成因。“格洛瑪·挑戰者”號鑽探船在世界各大洋獲得的大量鑽孔岩芯資料,以及海底古磁性條帶的被發現,使人們有更多的理由相信,海底擴張造成了陸地板塊的漂移。根據這一學說,大西洋在逐漸擴大,太平洋則在逐漸縮減,而地處歐、非、亞大陸中的地中海,正處於逐漸消亡的過程之中。於是,有的科學家認為,今天的地中海是古特提斯海的一部分。2.5億年前的特提斯海位於北方歐亞大陸和南方岡瓦納大陸之間,由於大陸板塊的漂移,南北兩大塊古陸逐漸靠近,使得東部的特提斯海在阿拉伯板塊和印度板塊同亞洲板塊漂移縫合之後,逐漸歸於消亡,喜馬拉雅山就是板塊縫合線上的山脈;西部的特提斯海,由於非洲板塊和歐洲板塊的靠近,逐漸發生抬升,形成了阿爾卑斯山系。因此,今天的地中海完全可以看作是特提斯海的殘留部分。

消亡位置

特提斯海特提斯海
在兩座顏色偏黑山口前,科考隊下車尋找一些在超高壓下形成的岩石,很快就發現一些綠色的石頭,那是一些超基性的火山岩,裡面有很多硬度僅次於鑽石的剛玉成分。這裡是古特提斯海的最後消亡的位置,就是著名的金沙江縫合帶。
根據資料介紹,在古生代,大陸只分成南北兩個原始古陸,中間相隔的是比的太平洋大得多的特提斯海。特提斯海南邊的岡瓦納大陸,包括如今的南美洲、非洲、澳大利亞、南極洲和印度;北邊的歐亞大陸,包括如今的歐洲、亞洲、北美洲。在二疊紀晚期,到距今6500萬年前的始新世晚期,印度板塊與亞歐板塊相撞,導致了劇烈的地殼構造運動,使喜馬拉雅地區全部露出海面,特提斯海消亡,宣告了整個高原地區海洋歷史的結束。
地質學家們一直在尋找消失的特提斯海與歐亞大陸最後銜接的位置,在以前的數次科考中,科考隊現在到達的地方普遍被認為是特提斯海向歐亞大陸俯衝最後留下的接口,因為這個古特提斯洋殘跡自歐洲阿爾卑斯、阿爾巴阡山向東經土耳其、伊朗、阿富汗,穿過中國藏北與藏東,再急轉至川滇西部,然後伸向中南半島,它的走向與金沙江比較吻合,因此將這個兩個大陸縫合得非常狹長的地帶稱為金沙江縫合帶。雖然這仍有待於多方面的考證,但是今天在這個位置上,科考隊發現了許多屬於古海洋及大陸板塊碰撞情況下產生的許多超常物質。

動物

地質學家發現,這一時期以前沉積的地層開始時是一些淺綠色和灰綠色為主的碎屑岩,其間夾有煤層。
特提斯海的古生物特提斯海的古生物
這表明,那時候氣候溫暖、濕潤,植被繁茂。高大的蕨類、種子蕨、蘇鐵等植物組成了茂密的森林,而森林中則遊蕩著各種喜暖喜濕的動物。在森林邊緣以及森林間的窪地上河流縱橫,湖泊和沼澤星羅棋布,水邊生活著一些大型的兩棲動物、似哺乳動物和爬行動物中的假鱷類。這樣的景觀可能一直持續到三疊紀的晚期。到了侏羅紀早期,氣候開始發生了變化,乾熱的氣候取代了過去的溫濕氣候,這可由堆積下來的地層轉為了紅色地層,其中的化學成分富含鈣質膠結以及氧化鐵的普遍存在而等到證明。這樣的氣候當時是普遍的、全球性的。這種氣候條件無疑更加適合於完全脫離了水體限制、喜歡熱和乾旱的爬行動物的發展。恐龍類正是在這樣的條件下開始成為地球上陸地生態環境的統治者的。
大量的化石證明,這個時期恐龍的屬種類別還不很多。這些原始的恐龍包括小型的獸腳類、古腳類以及原始的鳥臀類,腔骨龍、祿豐龍、賴索托龍等是它們的代表。這些早期的各類恐龍分別是那些在後來的日子
特提斯海的古生物特提斯海的古生物
里統治地球1億多年之久的五花八門的恐龍的先驅,是侏羅紀、白堊紀各類恐龍的祖先。由於發現於這個時期的各個陸塊上的恐龍化石非常一致,科學家推測當時的恐龍動物群是世界性的,因此把這個動物群稱為環特提斯海恐龍動物群。含相關恐龍化石的地層在亞洲、非洲、歐洲和美洲都有發現。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化石地點有南非的卡魯盆地和賴索托,美國的亞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以及德克薩斯州的肯亞特和紐瓦克,還有阿根廷的可拉魯德、印度的孔塔和我國雲南的祿豐盆地。

海洋學相關知識(六)

海洋科學是研究海洋的自然現象、性質及其變化規律,以及與開發利用海洋有關的知識體系。下面讓我們來完善與海洋學相關的詞條,以此來更加深入的了解海洋學的相關知識。
海面水溫
漁期
生物噪聲
漁撈死亡係數
溶躍層
液壓活塞取芯器
海面散射
生源矽石
生源烴
溶解有機磷
海面帶斑
溶解有機物
溶解有機氮
溶解無機碳
生命效應
溶解旋迴
海色掃瞄器
瓣鰓類幼體
理論稀釋線
溯河魚
潮感電磁場
現場比容
溢油回收器
濕式潛水
環境荷載
潮余流
海解作用
消波裝置
狹溫種
狹深性生物
狹分布種
深海傳播
游泳底棲生物
海色指數
深水波
深層浮游生物
深淵浮游生物
深層流
潛水醫務保障
熱鹽結構
熱鹽對流
熱液過程
熱液循環
熱比容偏差
港口淤積
潛標
深淵層
港作船
深層水
漂游細菌
溫鹽深儀
漂流浮標
火山沉積
溫鹽指標
灘面
灘角
灘脊
溫鹽圖解
潮能
溫帶種
深海粘土
海面混響
狂浪
生物帶
深淵環流
潮控三角洲
深層
潮升
潮位曲線
滯留時間
潮汐非調和常數
點礁
漫遊底棲生物
潮汐調和常數
潮上帶
混合潮
混合式防波堤
火山鏈
混合層聲道
激碎波
漁業管理
潮齡
潮汐基準面
生物擾動
深海帶
潮下帶
潛流
生物侵蝕
生殖力
生態障礙
渤海沿岸流
潛水服
海膽幼體
漁獲量
潛水作業
潛堤
珊湖礁海岸
環礁
漁業資源
漁業海洋學
混合營養生物
狹鹽種
狂濤
灘肩
濱外壩
特徵種
濾食性動物
滯流事件
滯後效應
熱帶沉降
混合層
災變
溶解氧飽和度
涌浪
火炬臂
火山弧
溶解有機碳
溶菌
深淵帶
潮混合
深淵動物
深海砂
潮波
潮溝
潮汐通道
海蝕台地
海蝕龕
港口陸域
港口設施
潮汐汊道
海難救助
漣波
潮間帶
生物區系
潮灘
潮流橢圓
漂浮生物
淡水舌
深海扇
潮汐能發電
海蝕作用
深海聲道
潮差
獵物
犧牲陽極
海蝕柱
特異性
游泳生物
牡蠣礁
炸藥震源
港灣海岸
潛水員
海退
生物發光
生物淨化
生態系
港池
生境
生命支持系統
生化需氧量
港口腹地
環太平洋火山帶
港口工程
溫躍層
物理海洋學
燈船
燈塔
激波
涌潮
潮汐調和分析
混合
海龍捲
深海散射層
潮位
海霧
潛水器
深海動物
深海丘陵
滑道
溶解氧
海蝕崖
灣流
潮汐表
演替
海陸風
漲潮
潮流
生態位
海蝕洞
環境海洋學
渤海
潮汐能
深海沉積
潛水病
深海平原
珊瑚礁
特提斯海
潮汐
濕地
漂流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