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的一所以化工為特色的多科性全國重點大學,是國家“211工程”、“985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重點建設院校之一,入選“卓越計畫”、“111計畫”,是北京高科大學聯盟的重要成員。學校創辦於1958年,原名北京化工學院,是新中國為“培養尖端科學技術所需求的高級化工人才”而創建的一所高水平大學。1960年被中共中央列為首批全國重點建設大學行列之一;1994年更名為北京化工大學。學校由3個校區組成,總體占地面積1070畝,建築面積約63萬平方米;截止2014年3月,學校有全日制本科生14474人,全日制研究生5744人(其中博士693人),留學生209名。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北京化工學院
(圖)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1958年7月14日,鄧小平同志簽發《中共中央復文[中發(58)574號]》,同意了化學工業部籌建北京化工學院,辦學宗旨為“培養尖端科學技術發展所需要的高級化工技術人才”,學校由此誕生。
1960年10月被中共中央列為全國重點大學。
建校初期學校設有3個系12個本科專業,在校生規模達3150人,校舍建築面積9萬平方米。
“文革”期間,學校遭到嚴重破壞
1966年-1970年5年間,學校停課,中斷招生。
1971年-1976年招收6屆工農兵學員。
1971年10月與北京化纖工學院合併,這期間學校對專業進行了大幅度調整,停辦了全部尖端絕密專業,增設了若干新專業,全院共設定5個系14個專業。
1977年10月恢復統一聯考招生制度,招收四年制本科生
1978年招收首屆研究生
同年10月北京化纖工學院從該校分出。
北京化工大學
1994年2月學校更名為北京化工大學北校區主樓
1996年4月原化工管理幹部學院併入。
1997年,進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行列。
1998年9月,劃轉為教育部直屬高校。
2001年7月通過國家“211工程”、“九五”期間建設項目驗收。
2008年進入“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建設高校行列。

設施建設

校園 校園
學校由3個校區組成,東校區位於北京北三環東路,交通便利;西校區坐落於北京 紫竹院公園 西側,環境優雅;北校區在昌平區內,臨近著名的十三陵風景區 ,景色宜人。學校總體占地面積 1116 畝,建築面積約 60 萬平方米。擁有現代化的圖書館、教學大樓、田徑場、大學生活動中心和一批裝備先進的教學、科研實驗室。
東區地址:北京市朝陽區北三環東15號
西區地址:北京市海淀區紫竹院路98號
北區地址:北京市昌平區亢山路15號

教學理念

在21世紀這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時代,北京化工大學的全體師生將繼續秉承“宏德博學、化育天工”的校訓和“團結奉獻、艱苦奮鬥、務實力行、博學創新”的化大精神,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努力把北京化工大學建設成為特色鮮明、國內一流、在國際上有影響的高水平多科性研究型大學。

校園 校園
學校一直致力於高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工作,北京化工大學科技園已經被認定為“國家大學科技園”。學校的科技產業擁有20多個與教學、科研緊密結合的科技產業實體,依託學校科技和人才優勢,以科技成果產業化為經營宗旨,形成了具有北化特色的高科技產業,在生物化工、日用化工、精細化工、化工新材料等領域已形成系列技術和多種產品。近年來,結合校內優勢學科、地方經濟發展戰略和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提升的需求,學校還重點在珠三角、長三角和環渤海地區,相繼成立先進材料、工業生物技術等校地合作地方研究院。

學校建設目標是: 把北京化工大學建設成為國內一流的、特色鮮明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學。 使北京化工大學成為國家創新人才培養和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重要基地;成為國家化工、石油化工和其他相關科學技術領域的高層次人才培養、基礎研究、套用研究與開發研究的重要基地。在教育質量、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學校管理和辦學效益等方面處於國內高校先進行列,化學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等學科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辦學規模

學院設定 

截止2014年,學校共設有12個學院,在48個本科專業招生。
化學工程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理學院
文法學院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職業技術學院國際教育學院

師資隊伍 

截止2014年3月,學校有教職工2050人,其中專任教師1083人,正、副教授701人,兩院院士9人,國家“千人計畫”引進專家2人,全國傑出專業技術人才1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10人、講座教授1人,“973”首席科學家4人,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7人,教育部跨(新)世紀優秀人才73人。
兩院院士
段雪高金吉譚天偉
國家級教學團隊
聚合物工程教學團隊張立群生物工程創新人才培養教學團隊譚天偉
化學工程教學團隊楊祖榮工科化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張常群
高分子科學課程教學團隊厲航泉

學科建設 

截止2014年3月,學校有5個博士後流動站,6個一級學科博士點,29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含自主設定),94個碩士點,10個專業學位碩士點;有1個國家一級重點學科(涵蓋5個二級學科),2個國家二級重點學科,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3個北京市一級重點學科(涵蓋14個二級重點學科)、2個教育部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專業。 國家一級重點學科: 化學工程與技術 國家二級重點學科(含覆蓋): 化學工程、化學工藝、生物工藝、套用化學、工業催化、材料學、化工過程機械。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 高分子化學與物理
學科評估
學科名稱 排名 學科名稱排名
化學工程與技術 5 物理學47
輕工技術與工程7公共管理55
安全科學與工程9數學57
化學 12 管理科學與工程58
材料科學與工程 16 馬克思主義原理69
控制科學與工程 33 法學72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控制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法學、數學、物理學、化學、機械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化學工程與技術、輕工技術與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藥學、管理學、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博士後流動站: 化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控制科學與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

教學建設 

學校擁有化學、物理、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3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有化工、化學2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大化工類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教學實驗中心;國家級精品課程15門,國家級資源共享課5門,北京市精品課程37門,省部級雙語示範課程5門。
國家級精品課程
物理化學大學化學實驗有機化學
化工原理計算化學儀器分析
過程設備設計生物工藝學複雜物質剖析
高分子物理管理學化工過程分析與合成
高分子化學材料導論聚合物加工工程
教育部雙語示範課程
課程名稱所屬院系課程層次所屬學科負責人
材料導論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本科材料類勵杭泉
儀器分析理學院本科化學類楊屹
生物工藝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本科--譚天偉
有機化學理學院本科化學類許家喜
無機化學(雙語)理學院本科化學類周雲山
北京市級精品課程
複雜物質剖析自動化裝置生化分離工程流體及粉體力學基礎製藥工藝及工程儀器分析
微積分化學反應工程機械創新過程控制工程基礎化學有機化學
材料導論大學英語數據結構大學計算機基礎化工過程與控制仿真實習聚合物加工工程
有機化學有機分析線性代數市場行銷計算化學生物工藝學
多媒體技術基礎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化工過程分析與合成大學化學實驗管理學過程設備設計
數學建模化工原理物理化學高分子化學高分子物理服裝服飾設計
教學成果 學校是首批(2007年)獲得教育部實施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畫項目的高校之一。截止2013年,學校已先後獲得該計畫項目120項;在全國和北京市“挑戰杯”大學生課外科技作品競賽、數學建模、電子設計等競賽中,該校有12個隊獲得全國一等獎,27個隊獲得全國二等獎,127個隊獲北京市特等和一、二等獎。尤其是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中,該校多次名列第一,並榮獲該賽事的最高獎——“高教社杯”。 合作交流 截止2014年,學校已經與20多所國外院校開展了包括交換學生、聯合培養、攻讀學位、海外暑期學校、海外實習和參加國際會議及競賽等在內的30多項學生海外學習項目,2013年學校派到海外學習的學生達到300名。學校招收從語言生到本科生、碩士生以及博士生的多層次化的留學生,2013年在校外國來華留學生390人次,其中學歷生209人。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王 芳
校長譚天偉院士
副校長王 貴 陳冬生陳標華李顯揚王 峰
黨委副書記任新鋼 關昌峰王同奇
紀委書記關昌峰
總會計師查道林
書記任期校長任期
馬芳庭(1959.3-1971.4;1979.7-1982.6)李 蘇(1958.8-1960.12)
周 靜(1973.7-1979.7;1982.6-1983.12(代理))馬芳庭(1959.3-1971.4;1979.7-1982.6)
姜法善(1985.1-1993.10)陳鑒遠(1982.6-1985.1)
盧濟金(1993.10-1996.8)龐瑤琳(1985.1-1993.10)
馮文林(1996.8-2002.12)樊麗秋(1993.10-1997.8)
王子鎬(1997.8—2012.6)

科學研究

科研機構 

截止2014年,學校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中心、2個發改委批准的基礎研究實驗室、3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5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個化工行業工程技術中心、2個北京市重點實驗室、1個北京市工程研究中心。
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化工資源有效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有機無機複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碳纖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工程實驗室
輪胎設計與製造工藝國家工程實驗室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批准的科研機構
新危險化學品評估及事故鑑定基礎研究實驗室危險化學品生產系統故障預防及監控基礎研究實驗室
省、部級重點實驗室
可控化學反應科學與技術基礎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北京市生物加工過程重點實驗室
北京市新型高分子材料製備與加工重點實驗室新危險化學品評估及事故鑑定基礎研究實驗室
危險化學品生產系統故障預防及監控基礎研究實驗室碳纖維及功能高分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膜分離過程與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高端機械裝備健康監控與自愈化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環境有害化學物質分析北京市重點實驗室材料電化學過程與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生物醫用材料北京實驗室
省、部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所)
塑膠機械與塑膠工程研究所化工行業系統仿真工程技術中心
化工行業膜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教育部超重力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化工安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智慧型過程系統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生物煉製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高分子材料加工裝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北京市環境污染控制與資源化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市水性聚合物合成與套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北京市水處理環保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北京市先進彈性體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國家能源生物煉製研發中心教育部彈性體材料節能與資源化工程研究中心
文物保護領域科技評價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
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
北京智慧財產權研究基地
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畫”,簡稱“111計畫”,截止2014年4月,該校已先後建成“插層結構分子材料的組裝化學”、“先進炭材料及特種高分子”、“微生物綠色製造技術”、“有機無機複合材料綠色製造”等四個“111”引智基地。

科研成果 

2001年至2013年,學校已有21個科研項目獲得國家科技大獎,擁有6個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位居全國高校前列。2013年學校科技經費到款6億多元,獲得省、部級科技獎勵12項,獲專利授權358項。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北京化工大學圖書館始建於1958年,截止到2011年9月,圖書館紙質資源達到150萬冊,電子圖書170萬冊,電子學位論文52萬篇,購買了CNKI、萬方、IEEE、SCI、EI以及CA等39種中、外文資料庫。 學術期刊 《北京化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美國化學文摘(CA)、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中國化學化工文摘、中國石化文摘、中國無機分析化學文摘、《中國生物學文摘》、中國數學文摘收錄期刊、《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核心期刊、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核心期刊。 《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合作交流 

截止2014年,學校先後與英、美、法、德、澳、韓、日等78所大學建立了學術合作關係。 簽協定單位: 01、韓國忠南大學 02、日本國工學院大學 03、德國巴斯夫公司 04、俄羅斯庫班化工大學 05、德國凱澤斯勞滕大學 06、德國漢高公司 07、澳大利亞新南維爾士大學 08、澳大利亞新南維爾士大學材料學院 09、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大學商學院 10、日本東京都立大學工學院 11、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大學 12、莫斯科國立環境工程大學 13、烏克蘭國立化工大學“科技交流協定” 14、日本東京都立大學理學院 15、法國伯萊斯·帕斯卡爾大學 16、大阪大學理學科 17、英國薩里大學 18、義大利卡拉布里亞大學 19、美國戴頓大學 20、日本福井大學 21、芬蘭拉彭蘭塔理工大學 22、台灣中州技術學院 23、日本東京都立大學 24、Florida Atlantic University 25、美國InnoCentive 公司 26、美國RTD Embedded Technologies, Inc. 27、丹麥技術大學 28、法國TPA (TOTAL道達爾教授協會) 29、美國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 30、加拿大University of Manitoba (Canada) 31、德國Martin-Luther-University Halle-Wittenberg 32、澳大利亞Flinders University 33、法國 University Du Maine (Le Mans) 34、韓國祥明大學(Sangmyung University) 35、英國University of Liverpool 36、美國Kenoah Technology 建立實驗室 37、台灣南台科技大學 38、美國加利佛尼亞大學戴維斯分校 39、日本豐田工業大學 40、日本名古屋工業大學 41、日本北見工業大學 42、日本早稻田大學 43、俄羅斯碦山技術大學 44、俄羅斯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Nikolaev無機化學研究所 45、巴基斯坦國立科技大學

知名校友

黨政界
賀國強十七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十七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
李學勇十八屆中央委員,江蘇省省委副書記、省長、省政府黨組書記。
何報翔任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湖南省工商聯主席,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
馬志鵬曾任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中共十六大當選為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常委。
李永金大連市原市長、市人大常委會原主任。
張建春現任解放軍總後勤部軍需裝備研究所總工程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少將軍銜。
周志軍現任北京市婦女聯合會副主席,1993年7月畢業於北京化工大學。
王同奇中共甘肅省金昌市委常委,曾任北京化工大學黨委副書記。
科教界校友
高金吉中國工程院院士,1999年當選,設備診斷工程專家。
段雪中國科學院院士,2007年當選,套用化學家。
俸培宗化學工業出版社社長兼黨委書記。
郝長江中國化工報社社長。
朱寶泉上海醫藥工業研究院院長,上海交通大學藥學院院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
周長輝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戰略管理學教授。
藍伯雄清華經管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系教授。
賀高紅大連理工大學盤錦校區管委會副主任,石油與化工學院院長(兼)。 
商業界校友
周小川中國人民銀行行長,1975年畢業於北京化工學院自動化專業。
馬正武中國誠通集團董事長,曾任中國物資開發投資總公司總經理。
梁 驤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 
謝鍾毓現任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外部董事。
喬 虹現任中海油總公司直屬機關黨委副書記。
胡兢克現任中國寰球工程公司黨委書記、高級執行副總裁、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金月昶現任中國寰球工程公司遼寧分公司總監、總經理,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王志遠現任中國天辰工程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柳永茂現任諾維信(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副總裁。
費振勇北京京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
李建新中石化儀征化纖副總經理。
張韶熙現任中石化巴陵石化公司副總經理。
劉憲新現任中石化寧波工程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
楊相益現任中石化鎮海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
張東平現任中國石油四川石化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
朱景利現任中國石油遼陽石化公司總經理。
黃黎明現任中國石油西南油氣田公司天然氣研究院院長。
羅秋生現任四川晨光工程設計院院長。
張意龍現任重慶醫藥行業協會會長、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副會長、中國化學製藥工業協會副會長、西南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
寧忠培現任四川瀘天化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高級工程師。
白國寶現任山西省煤化工發展促進中心主任,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左建軍漢塑膠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文體界校友
黃祖平奧運中國馬術第一人,中國第一代騎手,2008年北京奧運會代表中國參加在香港舉行的馬術場地障礙賽個人賽及團體賽。
張 擇網球運動員,大陸第一位參加四大滿貫公開賽的男子職業網球選手。 
慕容曉曉中國內地著名女歌手,2001年畢業於北京化工大學,2006年出道,2009年發行單曲《愛情買賣》後為人熟知並紅遍大江南北。

文化傳統

校徽

校徽 校徽
北京化工大學標識由設計師朱維理設計。標識以中國傳統的銅鐘為主體,使人耳邊仿佛迴蕩起淳樸厚重、穿越時空的鐘聲。校園鐘聲猶如激越的人生號角,猶如悠揚的青春樂曲,它代表著有序的校園,象徵著和諧的氛圍。銅鐘鐘體最醒目的位置上鐫刻著學校的校訓上半句“宏德博學”,中部橫平豎直線條既是鐘體的紋飾,又是漢字的“工”字,與銅鐘頂部的祥雲圖案配合,隱含著學校校訓的下半句“化育天工”的寓意。銅鐘底部的“1958”字樣,表示該校建校的時間。銅鐘周圍以學校的中英文校名組成一個對稱的圖案,規整中有變化,靜止中有動感,寓意著有突破、有創新的校風學風。整個標識以藍色為主調,清爽明快,令人耳目一新。

校訓

宏德博學 化育天工
宏德博學:志向宏大,道德高尚,學問廣博,學力深厚。宏:廣博。陸機《吊魏武帝文》:“丕大德以宏覆,援日月而齊暉。”德:道德。《易·乾·文言》:“君子進德修業。”博學:學問廣博。《論語·雍也》:“君子博學於文。”化育天工:探索自然之奧秘,變革自然之工巧為人類服務,暗寓校名“化工”。化育:自然生成和長育萬物。《管子·心術》:“化育萬物謂之德。”天工:自然天成的工巧,與“人工”相對,成語有“巧奪天工”,元趙孟頫《贈放煙火者》:“人間巧藝奪天工,煉藥燃燈清晝同。”

校歌

校歌曲譜 校歌曲譜
《母校之光》
作詞:王凱傳
作曲:張丕基

高校任務(一)

該任務主要用於盤點全國各大高校。高校是高等學校的簡稱,泛指對公民進行高等教育的學校。  
莆田廣播電視大學
紹興文理學院的元培學院
泉州師範學院軟體學院
河北聯合大學輕工學院
華北地質勘探局職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管莊分院
西安財經大學
山東財經學院
廈門城市學院
廈門醫學高等專科學院
北京套用技術學院
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
鞍山師範學院套用技術學院
福建華南女子學院
華僑大學泉州校區
廈門興才職業學校
廈門工程技術學院
廈門技師學院
成都醫學院校
廈門WECL英語學院
鄭州財經學院
福建外語外貿貿易職業技術學院
鄭州工業貿易學校
南京森林公安高等專科學院
山東外貿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師範大學數計院
泉州市農業學校
漳州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莆田市藝術學校
湖南師範大學旅遊學院
泉州兒童職業發展學院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分院
重慶房地產職業學院
華僑大學廈門工學院
湖南師範大學工學院
福州科技職業學院
北京聯合大學商學院
四川光華學院
北京電子工業學校
西安科技大學
重慶警官職業學院
河北信息工程學校
湖南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天津工程師範大學
廣東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
莆田工程學校
撫順職業技術學院
廈門廣播電視大學
廈門東海職業學院
北京中醫藥大學
西北大學
西南科技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天津中醫藥大學
天津師範大學
濟南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河北農業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
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
西南交通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安工程大學
西安理工大學
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大學
甘肅中醫學院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
北京民族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
河南科技學院
吉林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重慶工商大學
四川美術學院
重慶交通大學
聊城大學
青島理工大學
青島科技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山東科技大學
青島大學
浙江傳媒學院
成都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綿陽師範學院
安徽師範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四川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成都中醫藥大學
四川外語學院重慶南方翻譯學院
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南京中醫藥大學
廣東工業大學

2009年中國大學排行榜(二)

在《2009中國大學評價》中,清華大學以280.15分再列榜首,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分別以224.66分、219.14分獲得第2、第3名。至此,在《中國大學評價》中,清華大學已經連續13年位居榜首。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已經連續10年保持中國大學前三名。2009中國大學評價顯示,浙江大學在科學研究領域以122.01分首次領先北京大學(120.74分)。 

2009中國大學工學100強

工學包括地礦、材料、機械、儀器儀表、能源動力、電氣信息、土建、水利、測繪、環境與安全、化工與製藥、交通運輸、海洋工程、輕工紡織食品、航空航天、武器、工程力學、生物工程、農業工程、林業工程、公安技術等21個學科類,共有79個本科專業。 
清華大學
浙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天津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東南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吉林大學
中南大學
武漢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同濟大學
四川大學
北京大學
山東大學
重慶大學
南京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湖南大學
東北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復旦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東華大學
上海大學
中山大學
南開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江南大學
燕山大學
河海大學
南京工業大學
浙江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
福州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廈門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鄭州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
江蘇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蘇州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
太原理工大學
蘭州大學
南昌大學
西安理工大學
青島科技大學
昆明理工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長安大學
暨南大學
西北大學
河北大學
寧波大學
揚州大學
廣西大學
華僑大學
湘潭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
天津工業大學
廣東工業大學
上海理工大學
深圳大學
安徽大學
山東科技大學
浙江理工大學
長沙理工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陝西師範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瀋陽工業大學
蘭州理工大學
西南大學
華東師範大學
東北師範大學
山東理工大學
西南石油大學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天津科技大學

中國211工程大學

地區學校數量所處省市學校
華北地區
        
30所
            
北京:清華大學 | 北京大學 | 中國人民大學 | 北京交通大學 | 北京工業大學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北京理工大學 | 北京科技大學 | 北京化工大學 | 北京郵電大學 | 中國農業大學 | 北京林業大學 | 中國傳媒大學 | 中央民族大學 | 北京師範大學 | 中央音樂學院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中國政法大學 | 中央財經大學 | 華北電力大學 | 北京體育大學
天津: 南開大學 | 天津大學 | 天津醫科大學
河北:河北工業大學
山西:太原理工大學
內蒙古:內蒙古大學
華東地區30所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 | 復旦大學 | 華東師範大學 | 上海大學 | 東華大學 | 上海財經大學 | 華東理工大學 | 同濟大學 | 上海交通大學
江蘇省:南京大學 | 東南大學 | 蘇州大學 | 南京師範大學 | 中國礦業大學 | 中國藥科大學 | 河海大學 | 南京理工大學 | 江南大學 | 南京農業大學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山東省:山東大學 | 中國海洋大學 | 中國石油大學
浙江省:浙江大學
安徽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安徽大學 | 合肥工業大學
福建省:廈門大學 | 福州大學
江西省:南昌大學
西南地區10所重慶市:重慶大學 | 西南大學
四川省:四川大學 | 西南交通大學 | 電子科技大學 | 四川農業大學 | 西南財經大學
雲南省:雲南大學
貴州省:貴州大學
西藏:西藏大學
東北地區11所遼寧省:大連理工大學 | 東北大學 | 遼寧大學 | 大連海事大學
吉林省:吉林大學 | 東北師範大學 | 延邊大學
黑龍江省:哈爾濱工業大學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東北農業大學 | 東北林業大學
華中地區11所湖北省:武漢大學 | 華中科技大學 | 武漢理工大學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華中師範大學 | 華中農業大學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河南省:鄭州大學
湖南省:湖南大學 | 中南大學 | 湖南師範大學
華南地區6所廣東省:中山大學 | 暨南大學 | 華南理工大學 | 華南師範大學
廣西:廣西大學
海南省:海南大學
西北地區12所陝西省:西北大學 | 西安交通大學 | 西北工業大學 | 長安大學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陝西師範大學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甘肅省:蘭州大學
寧夏:寧夏大學
青海:青海大學
新疆:新疆大學 | 石河子大學
軍事系統3所第二軍醫大學 | 第四軍醫大學 | 國防科技大學

北京市高校一覽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化工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對外經貿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科院|北京中醫藥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北方工業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外交學院|首都師範大學|中央戲劇學院|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體育大學|北京工商大學|北京聯合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北京電子科技學院|中國勞動關係學院|中華女子學院|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北京印刷學院|北京石油化工學院|首鋼工學院|北京農學院|首都體育學院|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北京物資學院|北京警察學院|中央音樂學院|中國戲曲學院|北京舞蹈學院|北京城市學院|北京電影學院|北京服裝學院|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學院|北京化工大學北方學院|北京聯合大學廣告學院|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北京大學醫學部|北京政法職業學院|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北京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北京錫華國際經貿職業學院|北京盛基藝術學校|北京培黎職業學院|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北京科技職業學院|北京科技經營管理學院|北京經貿職業學院|北京經濟技術職業學院|北京京北職業技術學院|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北京吉利大學|北京匯佳職業學院|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北京工商管理專修學院|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北京北大方正軟體技術學院|北大資源美術學院|北京人文大學|北京高等秘書學院|北京套用技術大學|中國防衛科技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中國信息大學|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北京財經專修學院|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北京美國英語語言學院|中國管理軟體學院|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北大資源學院|現代管理大學|北京民族大學|北京市勞動保障職業學院|北京市建設職工大學|北京市房地產職工大學|北京市汽車工業總公司職工大學|北京市西城經濟科學大學|北京市豐臺區職工大學|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北京教育學院|北京市東城區職工業餘大學|北京市總工會職工大學|北京市海淀區職工大學|北京市崇文區職工大學|北京宣武紅旗業餘大學|北京市石景山區業餘大學|北京市朝陽區職工大學|北京市機械工業局職工大學|北京醫藥集團職工大學|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北京演藝專修學院|北京興華大學|北京新園明職業學院|網路銷售大學|朝陽二外|中北國際演藝學校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