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校本部位於北京市海淀區西三環航天橋附近,與釣魚台國賓館和中央電視塔毗鄰,交通十分便利。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是一所以社會科學、管理科學為主,重點培養勞動關係、經濟管理、公共管理人才的部屬普通高等學校。學院具有五十多年的發展歷史,為中國各級黨政機關、工會組織、企事業單位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2003年5月,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原中國工運學院改制升格為普通本科院校,改制後的中國工運學院正式更名為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學院以實施普通本科教育為重點,並積極開展高等職業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學院擁有一批國內外有影響的學者、教授,有一支學歷層次較高、專業結構較好、科研能力強、年齡梯隊合理的教學和科研隊伍,學院的教學科研在勞動關係、勞動法律、社會工作、工會理論與實踐、勞動安全、勞動與社會保障、企業民主管理、中國工人運動史等領域居國內先進水平,並同國外有關組織、院校和科研機構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學院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區花園村,院內環境優美、教學生活設施齊全,是理想的學習、研究場所.學院擁有一批國內外有影響的專家、教授,有一支學歷層次較高、專業結構較好、科研能力強、年齡梯隊合理的教學和科研隊伍。學院的教學科研在勞動關係、勞動法律、社會工作、工會理論與實踐、勞動安全、勞動與社會保障、企業民主管理、中國工人運動史等領域居國內先進水平,並同國外有關組織、院校和科研機構保持著良好的學術合作關係。
學院校本部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區增光路,校園獨具園林風格,是北京市政府命名的“首都花園式單位”。院內環境優美,建有辦公樓、教學樓、綜合樓、圖書館樓、禮堂、電化教學樓、運動場、網球場、體育館和學生宿舍樓等教學、生活設施。2005年,涿州校區正式啟動,已完成學生公寓、教學樓、辦公樓、圖書館、網路中心建築面積總計24000多平方米的基礎設施改建,啟用了報告廳、多功能廳及游泳池等文體娛樂設施,為學院開闢了人才培養、學術研究的新的陣地。辦學特色:勞動關係、社會工作、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學(經濟法,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方向)、安全工程等專業是學院的特色專業。
這些特色專業既立足於工會,同時又面向全社會,培養能在工會、青年、婦女等社會組織以及各類行政管理機關、企事業單位服務有較高文化道德修養且具備一定技能的專門套用型人才。其中安全工程專業(勞動安全管理方向)自創辦二十年來,為國家培養了具備安全科學與技術、勞動安全衛生管理、掌握預防職業傷害技術與方法,富有創新精神的套用型、複合型專門人才。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是教育部批准的第一批開設勞動關係專業的院校,該專業師資力量雄厚,教學科研和實踐經驗豐富。
歷史沿革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為中華全國總工會所屬的普通高等學校。學院前身是建於1946年的晉察冀邊區行政幹部學校,1949年初遷至天津,更名為華北職工幹部學校。1949年9月根據劉少奇同志的指示改名為中華全國總工會幹部學校,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李立三同志兼任第一任校長。1954年,學校從天津遷到北京。1984年,經原國家教委批准,中華全國總工會幹部學校改建為中國工運學院,成為中華全國總工會直屬、獨立設定的成人高等院校,為我國各級工會組織培養了大批中高級管理幹部和工會工作專門人才。2003年,為適應新形勢下我國勞動關係發展以及我國工會工作專門人才培養的需要,經國家教育部批准,中國工運學院轉制升格為普通高等院校,並更名為中國勞動關係學院。
全總幹校時期(1949-1984)
學院前身是建於1946年的晉察冀邊區行政幹部學校,1949年初遷至天津,更名為華北職工幹部學校,1949年9月根據劉少奇同志的指示改名為中華全國總工會幹部學校,李立三同志擔任第一任校長。學院建校以後,始終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關懷,毛澤東、劉少奇、朱德、陳雲、彭真、薄一波等領導同志曾多次接見學員代表併到學校視察指導工作。1954年經黨中央批准,學校從天津遷至北京,劉少奇同志親自審定學校校址,並在全國首創勞動經濟專業,為工會系統和政府勞動行政管理部門培養了最早一批勞動經濟管理專業人才。當時全總幹校與中央黨校、中國人民大學並稱為全國三大幹部學校。“文革”期間,學校停辦。
中國工運學院時期(1984-2003)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中華全國總工會幹部學校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全面恢復。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華全國總工會主席的倪志福同志兼任復校後的第一任校長。從1978年復校至1982年的五年多的時間裡,幹校共舉辦各種培訓班33期,培訓學員5580人,為中國改革開放後中國工運事業培 養了一批優秀的工會工作專門人才。
1984年,經原國家教委批准,全總幹校正式改建為中國工運學院,開始面向工會行業和社會開展成人學歷教育,陳雲同志親自為學院題寫校名。經過幾年的探索和努力,至1991年,學院已經發展成為一所在全國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成人高等院校。1992年,學院開始面向全國招收成人高等教育勞動模範本科班學生,1997年,學院開辦函授教育,1999年開始招收普通高等職業教育學生,2000年起受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和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的委託並經國家教育部特批,為香港工會聯合會和澳門工會聯合總會及其他社團組織招收培養社會工作專業成人專科學生。
經過近十多年的發展和建設,中國工運學院逐漸發展成為一所在全國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成人聯考院校,並成為全國工會幹部教育的最高學府和中國工運理論的研究基礎。1991年在北京市組織的成人高校綜合評估中,學院榮獲北京市第一名,並被評為全國成人高等教育先進單位。1997年學院被國家教委授予“全國成人高等教育評估先進學校”,被北京市教委授予“北京市成人高校示範校”的稱號。
2003年5月,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國工運事業發展對高層次專業人才的需求以及學院的自身發展,經國家教育部批准,中國工運學院改轉升格為普通本科院校,並更名為中國勞動關係學院。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時期(2003至今)
2003年5月,為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該國工運事業發展對高層次專業人才的需求以及學院的自身發展,經國家教育部批准,中國工運學院改轉升格為普通本科院校,並更名為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學校按照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秉承“剛健創新、和而不同”的校訓,立足工會,面向勞動者合法權益保障與和諧勞動關係建設,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努力培養勞動關係和工會及相關領域所需要的品德優良、專業知識紮實、實踐能力與職業素養兼備、具有創新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的高素質套用型專門人才。在開展學歷教育的同時,學校每年還承擔著全國省、地兩級工會和大型企業工會幹部崗位培訓任務,年均培訓約6000人次,並開辦全國勞模和”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成人本科教育。
2009年,走過了一個甲子的中國勞動關係學院迎來了60周年校慶的慶典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華全國總工會主席王兆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中華全國總工會原主席倪志福,中華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孫春蘭出席慶祝大會。王兆國在講話中強調,作為我國唯一一所以勞動關係教學和研究為主的高等院校,學院要立足自身優勢,抓住大好機遇,實現創新發展。要始終堅持正確的辦學方向,為推動創建社會主義和諧勞動關係、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更好發揮工會組織作用作出新貢獻。努力把學院建設成為在勞動關係和工會教學研究方面特色鮮明、水平一流的高等學府。
中華全國總工會書記處領導和中聯辦、教育部、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中直管理局、北京市教工委、北京市教委有關負責同志出席大會。香港工聯會、澳門工聯會也派代表出席大會。各全國產業工會、全總各部門和直屬單位及全國工會院校的代表,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師生代表、校友代表、學院歷屆老領導,兄弟院校代表及北京市海淀區、河北省涿州市代表,企業方面代表等參加慶祝大會。
2012年7月9日,中國共產黨中國勞動關係學院第二次代表大會隆重開幕。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黨組書記王玉普,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黨組副書記陳豪,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
黨組副書記張鳴起,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黨組成員段敦厚和全總機關黨委及組織部領導出席大會。149名來自教學、教輔、黨群、行政、後勤、離退休人員和學生黨支部的正式黨員出席了開幕式。會議由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李德齊主持。全國總工會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黨組書記王玉普同志發表重要講話。他充分肯定了過去七年學院所取得的成績,詳細闡明了學院今後的發展方向,並對學院領導班子、廣大黨員和師生員工提出了殷切希望。學院黨委書記顏輝代表學院黨委做了《統一認識,落實綱要,為將學院建設成為工會和勞動關係領域的一流院校而奮鬥》的工作報告。他回顧了從2005年至2012年以來的學院工作,提出了學院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與問題,提出了今後一個時期的主要工作任務。
面向未來,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將秉承銳意進取、不斷開拓、勇於創新的傳統,努力建設成為在國內勞動關係和工會領域相關學科專業完整、特色鮮明、規模適度、質量一流的高等院校。
學術研究
科研概況
作為全國工會系統的最高學府和勞動關係理論政策研究的重要基地,學校擁有一批從事勞動關係、勞動法學、工會理論、勞動經濟、勞動與社會保障等學科專業的資深學者、教授,擁有一支學歷層次高、專業結構好、科研能力強、年齡梯隊合理的教學和科研隊伍,在勞動關係、勞動法律、社會工作、工會理論與實踐、勞動安全、勞動與社會保障、企業民主管理、中國工人運動史等領域的教學科研水平居國內前沿,並同國外有關組織、院校和科研機構保持著良好的合作關係。學校設有勞動關係研究所、勞動法與工會法研究所、工人歷史與現狀研究所、安全科學與管理研究所、勞動力市場研究所、社會結構與政治發展研究所、中國職工輿情研究所等16個研究所,承擔並完成了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項目,並積極參與我國工會和勞動立法工作。在重點加強本科教學工作的同時,學院還重視科研工作的建設與發展。學院把科研工作作為強校之本,不斷推動科研工作向高水平、有特色方向發展。通過健全科研規章制度,加大科研經費投入,建立學術研究所,為學院教師的學術研究創造良好的內外部條件。自2003年學院轉制以來,累計獲得了7項國家級科研項目,37項省部級科研項目,公開出版學術專著、譯著23部,學院教師主編和參編的教材和輔助教材50部,其中《中國勞動關係學》和《企業文化學概論》兩部教材已列入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學院教學科研人員在國內權威期刊上發表論文11篇,在國核心心期刊上發表的論文319篇,其中被SSCI和CSSCI收錄的論文達到17篇。《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學報》為中國政治類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學校現有教育部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北京市特色專業建設點2個,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2個,北京市精品課程1門;近三年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9項、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5項、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北京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2項、首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課題5項。
學術交流
學院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與美國、日本、俄羅斯、德國、英國、澳大利亞、韓國、新加坡、越南、台灣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高等院校和學術研究機構開展了合作與交流活動,並與國際勞工組織、艾伯特基金會、英國英中協會等組織開展了長期的項目合作,與日本愛知大學、俄羅斯勞動與社會關係學院、美國西雅圖城市大學、越南工會大學、法國IPAG高等商學院、白俄羅斯勞動與國際關係學院、新加坡勞工學院、韓國勞動教育學院、台灣高雄第一科技大學、台灣中國文化大學等院校等國外院校建立了友好校際關係,定期開展教師及學生之間的交流,開展了多項重大合作研究。學院還聘請在工會及勞動研究領域的外籍專家來校授課,每年派出教師出國訪學、進修,開展國際學術交流,並與國外高校和學術研究機構合作舉辦國際性和區域性學術會議,擴大了學院辦學的國際視野。根據學校規劃,2012年前,將與二至三所海外相關高校聯合開展互認學分的交換生培養計畫,在二至三個專業率先實現“2﹢2”或“3﹢1”形式的對外聯合辦學形式;2012年後開始接收一定數量的海外留學生。
辦學條件
院系設定
學校形成了以本科教育為重點,工會幹部培訓為使命,高等職業教育為補充的辦學格局。學校現設有工會學院、公共管理系、法學系、經濟管理系、勞動關係系、安全工程系、文化傳播學院、高等職業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工會幹部培訓學院、基礎部、外語教學部等十二個教學系(院)部,開設有15個普通本科專業及方向,有勞動關係、法學(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2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構建起以勞動關係、勞動與社會保障、安全工程、勞動法、社會工作、人力資源管理等特色專業組成的面向勞動關係和工會工作領域的學科專業群,涵蓋管理學、法學、經濟學、文學、工學、藝術學等6大學科門類。學校勞動關係協調與發展實驗教學中心為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建設單位。師資力量
建校以來,中國勞動關係學院為社會各界培養了數萬名優秀畢業生。學校全面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將繼續秉承勤奮進取、嚴謹求實的歷史傳統,踐行“剛健創新、和而不同”的校訓,努力將學校建設成為一所在勞動關係、勞動法學、經濟管理、工會工作、安全工程等領域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普通高等院校。為適應普通本科教學的需要,學院通過實施“優秀人才引進計畫”、“中青年骨幹教師培養計畫”等措施,大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逐步建設一支結構合理、教學和學術水平較高、適合學院發展規模的師資隊伍。教師中具有碩士及博士學位的占教師總數的79%。經過六十多年的發展,中國勞動關係學院具備了較為雄厚的教學和科研力量。學校現有教職工475人,其中專任教師274人,專任教師中教授31人、副教授11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5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北京市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13人,北京市教學名師4人。根據教學的需要,常年聘請其他普通高校的知名學者以及政府機構、大中型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擔任兼職教師。
繼續教育學院
繼續教育學院作為二級學院,承擔了學院的成人高等學歷教育任務,包括面向全國的成人本專科脫產教育、北京地區的成人本專科夜大教育、免試入學的全國勞模本科教育以及面向部分省市和港澳地區的函授教育。現有各類成人本專科在校生總計一千二百人。長期以來,繼續教育學院不斷開拓創新、與時俱進,立足於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立足於為構建學習型社會服務,致力於探索適合我國國情和時代需求的繼續教育模式。繼續教育學院在努力提高辦學質量的基礎上,不斷擴展教育資源,把成人高等學歷教育與高級職業技術人才培養相結合,積極發展“職業培訓+專業教育”的人才培養模式。
多年來,學院培養的成人高等教育畢業生,大多數已成為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各行各業的骨幹力量,得到了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他們在為社會創造價值、做出貢獻的同時,也為學院贏得了良好聲譽。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將一如既往的堅持創新與發展,力爭形成高質量、多形式的繼續教育辦學模式,為構建我國終身教育體系和早日實現學習型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
專業介紹
經濟學學制:四年.培養層次:本科.報考類型:文理兼招.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比較紮實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基本原理和貿易經濟的基本理論,掌握貿易經濟的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通曉國內外經濟、貿易、法律,以及管理等方面的指示,了解當代國內外貿易經濟的發展現狀、通行的國際貿易規則和慣例,以及中國對外貿易的政策法規,了解主要國家與地區的社會經濟情況的貿易經濟學科專門人才。開設的主要課程:政治經濟學、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微積分、國際經濟學、經濟學說史、國際貿易實務、發展經濟學、計量經濟學、國際金融、經濟法概論、商務文書、當代西方經濟學流派等。就業方向:在經濟貿易部門、國內外跨國公司、外資企業及政府機構等從事貿易業務、管理、調研和宣傳策劃工作。修業年限與學位授予:全日制學習四年,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有關規定,授予經濟學學士學位。
法學學制:四年.培養層次:本科.報考類型:文理兼招.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紮實的法學基礎理論,系統掌握經濟法方向或勞動法方向所必需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熟悉中國法律法規,具有較強的分析、解決法律實際問題能力的勞動法學和社會保障法、經濟法 學學高級專門人才。主要課程:法理學、憲法學、民法總論、刑法學、民事訴訟法學、刑事訴訟法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經濟法總論、商法總論、智慧財產權法、社會保障法、勞動法學、契約法、企業法與公司法、物權法、金融法、國際法、國際私法、國際經濟法、社會法導論、環境資源法、證券法、保險法等。就業方向:各級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國家安全機關、司法行政機關、政府法制機構、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律師事務所、公司法律顧問、公司人力資源部等部門,從事法官、檢察官、公務員、仲裁員、律師、法律顧問等工作。修業年限與學位授予:全日制學習四年,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有關規定,授予法學學士學位。
社會工作學制:四年.培養層次:本科.報考類型:文理兼招.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紮實的社會工作理論知識,較熟練的社會調查研究技能和社會工作實踐能力,能在工會、青年、婦女等社會組織和人事、勞動與社會保障、民政、衛生的等政府部門及社會福利、社會服務、公益團體、基金會等機構從事相關的社會政策研究、社會福利與社會保障服務、社會行政管理、社區發展與管理、社會工作項目評估與操作等工作的中、高級套用型、複合型專門人才。主要課程:社會學、社會工作導論、個案工作、團體工作、社區工作、社會行政、社會保障、社會政策、職工社會工作、人口社會學、組織社會學、勞動法學、勞動關係、勞動爭議處理、工會組織與工會法、普通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心理諮詢與輔導、青少年社會工作、老年社會工作、醫療社會工作、社會調查方法、質的研究方法社會統計學、SPSS社會統計軟體等。修業年限與學位授予:日制學習四年,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有關規定,授予法學學士學位。
漢語言學
學制:四年.培養層次:本科.報考類型:文科.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高素質和紮實漢語言文學專業知識,突出的寫作能力,熟練掌握傳統文化廣泛知識的研究、職業兼備型人才。主要課程:開設的主要課程: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寫作、世界文學、文學理論、美學、古代漢語、現代漢語、語言學理論、比較文學。就業方向:工會、政府部門、民眾組織以及各企、事業單位以及教學、科研機構等的相關部門。修業年限與學位授予:全日制學習四年,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有關規定,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新聞學學制:四年.培養層次:本科.報考類型:文理兼招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高素質和紮實新聞傳播學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突出的采、編、寫等新聞傳播技能的職業型人才。主要課程:開設的主要課程:中國新聞傳播史、西方新聞傳播史、新聞學理論、傳播學理論、廣播電視新聞學、新聞採訪、編輯、協作、評論、數字媒體制作、媒介經營管理、中國文學、公共關係學、輿論學、網路新聞傳播等。就業方向:報紙、電台、電視台、網站等媒介機構;工會、政府部門、民眾組織以及各企、事業單位以及教學、科研機構等相關的新聞宣傳機構及部門。修業年限與學位授予:全日制學習四年,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有關規定,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安全工程學制:四年.培養層次:本科報考類型:理工.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安全科學與技術、安全管理方面的知識和能力,掌握預防職業傷害技術與方法,從事 職業安全與職業衛生方面技術研究、監察、管理、監督檢查、評價與諮詢,富有創新精神的套用型專門人才。主要課程:開設的主要課程:工程力學、電子電工學、可靠性工程、安全人機工程學、職業衛生概論、安全心理學、工程熱力學與傳熱學、安全管理學、安全經濟學、機械安全技術、電氣安全工程、防火防爆基礎、工業通風與噪聲控制、職業病防治、環境檢測與評價等。就業方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機構、安全科學研究機構、企事業單位安全管理部門、工會組織勞動保護部門等。特別是目前不斷發展的職業安全衛生中介機構,需要大量的安全工程專業人才從事安全評價、安全培訓、安全諮詢等工作。修業年限與學位授予:全日制學習四年,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有關規定,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工商管理學制:四年.培養層次:本科.報考類型:文理兼招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需要,既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質、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社會責任感,又有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的基本本領,還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體魄,通曉國內外企業管理、經濟、法律等方面的知識,能在企、事業單位從事管理和教學、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高級專門人才。主要課程:公共基礎課:高等數學、大學英語、法學基礎等。專業基礎課:機率與數理統計、個體經濟學、總量經濟學、會計學、管理學、經濟法、統計學、組織行為學、運營管理、貨幣銀行學、管理信息系統等。專業課:企業戰略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國際貿易、電子商務、財務管理、市場行銷等。就業方向:國家行政機關和企事業單位。修業年限與學位授予:全日制學習四年,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有關規定,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財務管理學制:四年.培養層次:本科.報考類型:文理兼招.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管理、經濟、法律和理財、金融等方面紮實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能夠勝任工商或金融企業、事業單位以及政府部門財務、金融管理的實務工作,從事教學、科研方面工作,並適應工會工作需要的工商管理學科套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開設的主要課程:會計學、財務管理、項目評估、跨國公司財務、管理會計、財務案例分析、財務診斷、經濟法、管理學等。就業方向:銀行等金融機構、企事業單位、會計事務所、科研院所以及工會系統從事與會計、財務管理、財務分析、投資管理等相關工作。修業年限與學位授予:全日制學習四年,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有關規定,授予管理學士學位。
人力資源管理學制:四年.培養層次:本科.報考類型:文理兼招.培養目標:培養具備人力資源管理能力,知曉經濟、法律和管理知識,掌握協調處理勞動關係的現代組織手段和科學方法,能夠在各類機構中從事人力資源管理的專門人才。 主要課程:經濟學、法學、管理學、人力資源管理、勞動關係、人力資源規劃、員工開發與培訓、薪酬管理、統計學、人員測評、績效管理、公共關係、社會保障、組織行為學、公務員制度等。就業方向:各類企業、公共事業單位,特別是政府機關以及各種社會團體和組織的人力資源管理崗位,科研教學機構的教學研究崗位。企業管理顧問公司、諮詢公司工作人員,就業服務機構、勞動執法監察機構的工作人員等。修業年限與學位授予:全日制學習四年,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有關規定,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勞動與社會保障學制:四年.培養層次:本科.報考類型:文理兼招.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專門人才。畢業生能夠掌握本專業的基礎理論,擁有實際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良好職業道德,熟悉相關法律、法規,掌握社會調查、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方法,具備初步科研能力。 開設的主要課程:管理學原理、社會保障概論、社會保險、薪酬管理、發展與就業、人力資源管理、勞動經濟學、勞動法與社會保障法、專業外語、行政學、組織行為學、領導學、社會福利與社會救濟、國際勞工組織與勞工標準等。就業方向:該專業畢業生掌握現代管理技術與方法,能夠勝任政府勞動和社會保障工作,各級工會組織,大中型企事業單位以及社區該領域的相關工作。修業年限與學位授予:全日制學習四年,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有關規定,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行政管理學制:四年.培養層次:本科.報考類型:文理兼招. 培養目標:專業培養既具有較高公共管理水平、英語水平,又具備一定的行政管理實際操作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開設的主要課程:政治學原理、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公務員制度、財政學、行政法、公文寫作、統計學、財務管理、會計學、社會保障概論、國際勞工組織與國際勞工標準。就業方向:為黨政機關,尤其是基層黨政機關和工會組織輸送優質後備力量,為企事業單位提供合格行政管理人才,向高校輸送研究生人選。修業年限與學位授予:全日制學習四年,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有關規定,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勞動關係學制:四年.培養層次:本科.報考類型:文理兼招.培養目標:本專業是適應中國社會轉型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培養具備勞動關係方面的理論、知識和能力,掌握協調處理勞動事務的現代組織手段和科學技術方法,能夠在企事業單位、政府部門、各級工會組織、研究機構以及非政府組織中從事勞動關係處理實務以及理論政策研究,並富有創新精神的套用型、複合型專門人才。主要課程:勞動關係學、中外工人概況、工人運動史、集體談判制度、職工民主管理與社會參與、勞動爭議處理制度、勞動政策、勞動心理學、社會保障概論、職業安全衛生、管理學原理、勞動經濟學、統計學原理、社會學概論、勞動社會學、勞動法學、組織行為學、經濟法概論。 就業方向:政府機構、工會組織;企事業單位的公共關係、人力資源管理、勞動關係崗位,企事業工會;就業服務機構的諮詢、輔導、培訓人員;勞動執法監察員、勞動爭議仲裁員及勞動司法機構的其他工作人員;企業管理顧問公司、諮詢公司、民辦非企業機構研究、認證、監察、培訓、諮詢人員;街道及社區勞動與社會保障機構工作人員。修業年限與學位授予:全日制學習四年,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有關規定,授予管理學學士學位
公共事業管理學制:四年.培養層次:本科.報考類型:文科.培養目標:培養造就具有廣博的文化藝術素養和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通曉藝術創作規律和文化事業經營規律、掌握文化產品行銷方法的複合型、套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開設課程:藝術概論、中國藝術史、西方藝術史、中國文學與文化、西方文學與文化、管理學概論、公共管理學、市場行銷學、文化經濟學、文化行政學、文藝演出策劃與管理、書法、美術、音樂等藝術實踐課程。就業方向:工會系統各級部門、各級政府文化管理部門、文藝院團、影視節目製作公司、文化經紀公司和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等單位以及大中專院校的文化藝術事業管理、文化產業經營、文化產品策劃行銷以及相應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修業年限與學位授予:全日制學習四年,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學位條例》的有關規定,授予文學學士學位。
學生生活
學院十分重視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教育活動。學校現有翔遠社、文學社、演講學社等近十個
學生社團組織,組建有合唱團、樂隊、舞蹈隊、健美操隊等多個學生藝術團體以及棒球隊、游泳隊、足球隊等多個學生體育組織,定期舉辦大學生藝術節,化節,體育節等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營造積極向上、健康高雅的校園文化。同時,在學生心理輔導、解決貧困生生活困難、學生就業指導等方面成立了專門機構,配備了專門人員,制訂相關措施,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環境。現有社團40餘個。對外交流
學院廣泛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目前與美國、日本、俄羅斯、德國、英國、澳大利亞、韓國、新加坡、越南、台灣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高等院校和學術研究機構開展了合作與交流活動,並與國際勞工組織、艾伯特基金會、英國英中協會等組織開展了長期的項目合作,與日本愛知大學、越南工會大學、俄羅斯勞動與社會關係學院、新加坡勞工學院、韓國勞動教育學院等國外院校建立了友好校際關係。學院還聘請在工會及勞動研究領域的外籍專家來校授課,每年派出教師出國訪學、進修,開展國際學術交流,並與國外高校和學術研究機構合作舉辦國際性和區域性學術會議,開展了多項重大合作研究,擴大了學院辦學的國際視野。
現任領導
黨委書記:顏輝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副研究員:張曉波
院長教授:李德齊
常務副院長:吳衛平
副院長、博士、教授:沈琴琴
副院長、博士、教授:楊漢平
副院長副研究員:李華東
校訓校徽
校訓“剛健創新和而不同”說明
剛健創新,源於《周易》。“君子積剛以固其德,而不懈於動”。大學教育的根本,是致人於剛健善美,出人於精神荒寒。在知識求索的進程中,培育宏揚君子的品德,剛健篤實,自強不息,革故鼎新,進取有為,養成以社稷民生為己任的浩然正氣。
和而不同,語出《論語》。和是“一”,和而不同是“一”中包含多元,既不失準則又包容並存。勞動關係三方各有自己的利益訴求,應倡導堅持原則而又善於協調,正視差異而能和睦相處,尊重多元而求公平正義。和諧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彼此衝突,和諧以共生共長,不同以相輔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