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概況
中山大學是由孫中山先生親手創立,有著一百多年辦學傳統的綜合性重點大學。今天的中山大學,由1952年院系調整後分設的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合併組建而成。1835年,美國的伯駕醫生在廣州設立醫局,培養了中國最早的西醫醫生,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博濟醫院,於1866年設立醫學堂,這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專科教育機構。1888年,由美國人開設的格致書院在廣州開學,後發展為私立嶺南大學,博濟醫院及其附設的醫學校成為嶺南大學醫學院。博濟醫學堂和格致書院,開啟了中國近代西式教育的先河。1924年,孫中山先生親手將清末以來在廣州地區建立的實行近代教育模式的學校,包括國立廣東高等師範學校、廣東公立法科大學以及廣東公立農業專門學校等整合為一體,創立國立廣東大學,並親筆題寫校訓:“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孫中山先生逝世後,學校於1926年定名為國立中山大學。其後,廣東公立醫科大學、國立廣東法科學院、廣東省立勷勤大學工學院先後併入。至上世紀三十年代,國立中山大學設有文、理、法、工、農、醫、師範等7個學院。1935年設立研究院,開始招研究生。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後,原中山大學的多個院系專業被分出,其中文理科院系與嶺南大學相關院系合併,組成新中山大學;同時,兩校的醫學院分出後,另行合併組建專門的醫科院校,後又將廣州的光華醫學院併入,幾經易名,最後定名為中山醫科大學。這兩所同根同源的大學,分別是教育部和衛生部直屬的重點大學,共同繼承了由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親手創辦的中山大學和開創中國近代教育體系的嶺南大學的辦學傳統,形成了獨特的辦學特色和大學風格,為當代中國高等教育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2001年10月,原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合併組建新的中山大學,進一步地拓寬了學科結構,成為一所包括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工學、醫學、藥學、經濟學和管理學等在內的綜合性大學。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及學術傳統。魯迅、郭沫若、馮友蘭、傅斯年、趙元任、顧頡剛、周谷城、俞平伯、陳寅恪、岑仲勉、姜立夫、王亞南、馬采、容庚、商承祚、王季思、王力、鍾敬文、朱謙之、丁穎、蒲蟄龍等蜚聲海內外的專家學者都曾在中山大學任教。柯麟、梁伯強、謝志光、陳心陶、陳耀真、秦光煜、林樹模、周壽愷、鍾世藩、毛文書、陳國禎、李紹珍等著名醫學專家曾在中山醫科大學任教。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全國共有56位一級教授,其中有12位在原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任教。學校名家大師薈萃,他們優秀的品格和精湛的學術造詣薰陶著一代代莘莘學子,形成了良好的學術風氣,許多才華橫溢的畢業生成為了社會各界的傑出人才。學校現有四個校區,總面積達6.17平方公里,分別座落在珠江之畔、南海之濱。廣州南校區占地1.17平方公里,北校區占地0.39平方公里,廣州東校區占地1.13平方公里,珠海校區占地3.48平方公里。
在2010年英國《泰晤士報》世界大學排行榜中排在171位,國際聲譽和影響明顯擴大。學校的一批學科在國內和國際學術領域有更大的影響,在2001年1月~2011年12月,我校進入ESI(EssentialScienceIndicators)資料庫全球前1%的學科領域數已經達到了13個,在全國並列第5,論文總影響力(總被引次數)達126276篇次,世界排名399位,處於前0.08%的位置;十年間我校ESI論文的篇均被引次數為7.65,在國內高校排第4。一批學科如歷史、哲學、公共管理、工商管理、數學、生物學、物理、化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等在國內的優勢得到了鞏固,特色更加鮮明,有的研究方向已達到了國際水平,在國際學術界的話語權和影響日益增大。據美國ESI資料庫的統計,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校共有12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前1%的學科領域,包括了化學、臨床醫學、物理、生物與生物化學、材料科學、分子生物與遺傳學、工程學、植物與動物學、數學、環境科學與生態學、藥理與毒理學、農業科學等學科領域。
中山大學還利用三期“211工程”重點學科建設項目推進學科的交叉融合。如通過通過臨床常見疾病早期預警和早期診斷研究項目推動臨床與基礎醫學的交叉,通過行政改革與政府治理研究項目推動公共管理與政治學交叉融合,通過粵港澳區域合作項目推動經濟學、工商管理、法學、地理學等交叉融合。這些項目的建設,探索了學科交叉融合機制,在組織跨學科力量針對共同的科學問題開展研究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嘗試。同時,我校利用有關重點學科建設項目,根據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及支柱產業、新興產業規劃,加強建設新興學科。如通過華南水產養殖動物質量安全與疾病控制生物技術項目發展海洋科學等學科,利用基於華南天然產物活性成分的結構改建、篩選及新藥研發項目發展新藥研製等新興學科,進一步整合了學科力量,實現資源共享,布局和發展了一批面向國家和廣東戰略新興產業的套用學科和工程技術學科,使學科布局更趨合理,結構更為最佳化。
學校的發展戰略目標是:把中山大學建設成為文理醫工各具特色融合發展,具有廣泛國際影響的世界一流大學。
歷史沿革
第一階段
從博濟醫局、格致書院到解放初期院校調整之前(1866~1953年)
(1)北校區
博濟醫局到私立夏葛醫學院
1835年11月,美國公理會傳教士伯駕(PeterParker)在廣州十三行開設眼科醫局,並於1859年改稱“博濟(PokTsai)醫局”。1866年,博濟醫局搬遷並正式命名為“博濟醫院”,是中國第一所西醫醫院,是中國最早建立的教會醫院。是年,美國醫學博士嘉約翰與中國第一個留學歐洲學醫者黃寬博士在該院主持博濟醫學堂正式開辦。1879年,博濟醫學堂改名為博濟醫院附設南華學堂。1886年孫中山以“逸仙”之名進南華學堂學醫,並從事革命活動。1904年改稱南華醫學校,1930年改稱嶺南大學醫學院,1936年又稱孫逸仙博士紀念醫學院,併合並了私立夏葛醫學院。
從廣東光華醫學堂到公立廣東光華醫學院
1908年春,廣東光華醫學堂成立,由鄭豪等人創立。該校分別於1912年、1928年、1929年、1952年更名為私立廣東光華醫學專門學校、廣東光華醫科大學、私立廣東光華醫學院和公立廣東光華醫學院。
從廣東公醫學堂到國立中山大學醫學院
1909年春,廣東公醫學堂成立。1915年易名為廣東公立醫科專門學校,1924年改稱廣東公立醫科大學,1925年併入國立廣東大學,1926年隨大學更名,成為國立中山大學醫科,1931年改稱國立中山大學醫學院。
(2)南校區
格致書院
廣州格致書院是十九世紀中國著名的教會學校,由美國長老會傳教士哈巴安德醫生1887年創辦於廣州,後發展為私立嶺南大學,博濟醫院及其附設的醫學校成為嶺南大學醫學院。博濟醫學堂和格致書院,開啟了中國近代西式教育的先河。1907年該學校改為嶺南學堂,開設了醫科。後來該學校成為嶺南大學;而其醫科成為聖約翰大學的一部分。嶺南大學
嶺南大學是美國友好人士在廣州創辦的一所私立大學,1927年收歸中國人自辦。到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已發展成一所設有文、理、工、農、醫、商等學科的著名大學,師資力量雄厚,弟子遍全球,在海內外具有廣泛影響,並和世界上一些著名大學互相承認學歷。嶺南大學建校之初,校址幾經變遷。先從沙基金利埠到四牌樓福音堂、花地萃香園,1900年又遷往澳門,1904年,將永久校址設在距廣州城東南十里的康樂村。此後,經歷了戰火洗禮的嶺南大學,又於1937年南遷至香港,1942年北上至韶關。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後,嶺南大學得以重返康樂。
國立廣東大學到國立中山大學
1924年初,孫中山先生在廣州創辦了一文一武兩所學校:1924年1月24日籌辦的黃埔軍校,以及2月4日頒布兩道大元帥令著手籌辦的國立廣東大學。1924年2月鄒魯接管廣東農業專門學校、廣東法科大學兩校之後,即於當月24日召集三校學生在廣東高等師範學校禮堂舉行大會,會上宣布籌建國立廣東大學,並報告了籌備經過和進行計畫等。3月3日,廣東大學召開首次籌備會議,著重討論並通過了國立廣東大學籌備處組織大綱。為保證籌備工作的開展和國立廣東大學的順利開辦,孫中山親自動手籌措資金。廣東大學的經費運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支持。1924年5月12日,廣東省教育會、廣東全省商會聯合會、廣東總善堂總所、廣東學生聯合總會、廣東總工會、留東同學會、國立廣東大學經費運動學生委員會聯合發表《請爭廣東關餘及歐美各國退回庚子賠款為廣東大學經費宣言書》。1924年6月9日,中山先生任命鄒魯為國立廣東大學首任校長。在1924年6月21日廣東大學舉行校長就職和學生畢業典禮時,他委託總參議胡漢民代表大元帥在會上宣讀了訓詞“學海汪洋,毓仁作聖,大學畢業,此其發軔。植基既固,建業立名,登峰造極,有志竟成。為社會福,為邦家光,勖哉諸君,努力自強。”國立廣東大學定於1924年9月15日正式上課。當時,學校並沒有舉行開學典禮與成立典禮。9月30日,學校舉行了第二次校務會議,會上議決了此事,決定組織籌備會議,選擇日子補行成立典禮。後又經校務會議複議,將開學典禮及成立典禮日定於1924年11月11日這一日,也就成為國立廣東大學的校慶日。
國立廣東大學建校初期,文科分設中國文學、英國文學、史學、哲學、教育學五系和高師的文史、英語、社會三部;理科分設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地質學五系和高師之數理化、博物二部;法科分設法律學、政治學、經濟學三系;農科分設農藝學、林學、農藝化學三系和農業專門部;醫科不分系,附設第一、第二醫院及護士學校;預科分設文、理、法、農、醫五組,另附屬初級師範及中國小,全部依據西方新學制辦理;各科設學長、預科及附校設主任,分別辦理教務;設秘書處、會計處、圖書館,分別辦理校務、組織校務會議,以評議、籌劃重要校務;設工科籌備委員會,擬增辦工科,並設法國里昂大學海外部,遣派留法學生。
1925年,“廣東公立醫科大學”、“廣東公立工業專門學校”併入。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後,廖仲愷提議將廣東大學更名為中山大學,10月獲國民政府批准。同年增設醫科。其後,廣東公立醫科大學、國立廣東法科學院、廣東省立勷勤大學工學院先後併入,1926年3月,郭沫若就任文科學長,郁達夫任英國文學系主任。郭沫若到任後對文科開始進行整頓,辭退了15名教授。4月,秘書處開始出版不定期雜誌《學藝叢刊》,進行學術文藝討論,社會改造研究,世界潮流批評,東西方名著介紹等。廣東大學時期校址情況,當時廣東大學分處廣州四個地方,惟校本部和文理兩學院、圖書館及附屬學校在文明路原高師所在地(即魯迅紀念館),同時也是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場和孫中山演講三民主義的場所。1926年7月17日正式更名為“國立中山大學”,成為廣東的最高學府。1926年8月17日,國民政府下令改校名為國立中山大學原名國立廣東大學,國立廣東大學改名後,國內出現多所以“中山”為名的大學,如武漢、杭州、南京、上海、蘭州、西安等地。1928年2月間,以蔡元培先生為院長的大學院有鑒於此,決定除保留廣州的國立中山大學以資紀念外,其餘中山大學均改為所在地方名,如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
1927年1月,魯迅從廈門大學被聘至中大任文學系主任兼教務主任。2月,天文台在中大理科所在地的一座山崗上建成。3月1日,中山大學舉行了隆重的開學典禮。8月,更名為“國立第一中山大學”(1928年3月,復名為“國立中山大學”)。原廣大中國文學系改為中國語言文學系,英國文學系改為英國語言文學系,史學、哲學、教育學仍沿用舊式,與前兩者合稱為中大文史學科。理科一度改稱自然科學科,仍設數理化、生物、地質五系,後數學系改為算學天文系,增加天文課程,籌建天文台,並成立了心理學研究所。當時實際主持校務工作的式副校長朱家驊,在其主持下力求教育與社會的溝通。1931年,改文、法、理、農、醫科為學院。當時醫科(學院)原址在百子路,與第一附屬醫院相連,共占地150畝,樓房為當時南方最有特色的建築物之一。學院不分系,採用學年制,本科5年,另加實習1年,共六年。當時共有兩附屬醫院,第一醫院占地64畝,與學院相連。第二附屬醫院位於西提。1927-1937年是醫學院最興旺發展的時期,特點是全盤德國化。作為中山大學成立初期銳意經營的學科,著重引進德國先進醫學教育和學術研究人才。學校採用德國式管理機構,選用德國教材,用德語授課,醫院查房、寫病歷、開處方均用德文。入學考試必須考德語。由於當時國內學習德語的中學很少,所以招生受到影響,每年錄取新生不足50人,截至抗戰前夕,在校學生不足200人。然而由於其高質量的教育教學,中大培養出一批當時中國一流的醫學人才,如楊簡、王典羲、葉少芙、羅潛、張夢石、曾憲文等。同年3月,重提成立工學院事宜,並定於下半年籌建。先設立土木工程、機械工程、電機工程、化學工程四系,校址暫定於文明路,第二年遷往石牌新校址(即華南理工大學和華南農業大學校址內)。1934年,許崇清繼任校長後,將工學院的土木、化學兩系與理科合併,改稱理工學院。理工學院成立後共有4個系:電氣、機械、土木、化學。1935年,設立研究院,開始招收研究生,成為當時全國僅有的三所之一(是中國第一批成立“研究院”的三所高等院校之一(另兩所為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當時的中山大學是世界著名的高等學府)。1938年,設師範學院,理工學院增設建築工程系。同年10月受到抗日戰爭的影響遷至雲南澄江,1940年遷回粵北坪石。1945年,遷回廣州石牌等原址複課。1952年,全國院系調整後,原中山大學文理院系與嶺南大學合併,組成新的中山大學。
第二階段
從解放初期院校調整到2001年兩校合併之前(1953~2001年)
1953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第一次院系調整的具體情況是:將廣州原中山大學、嶺南大學、華南聯合大學、華南師範學院、廣東法商學院、廣東工業專科學校等高等院校,統共調整成為廣州新布局的1所綜合大學和4所專門學院。
中山大學第一次院系調整具體情況如下:
(1)原中山大學工學院、農學院、醫學院、師範學院劃出去,與嶺南大學、華南聯合大學的有關係科合併在一起,分別成立了獨立的高等專門學院,即在廣州成立了華南工學院(即華南理工大學)、華南農學院(即華南農業大學)、華南醫學院、華南師範學院(即華南師範大學),並取消“國立”二字,更名中山大學,中大醫學院從原中大分離出來,成立中山醫科大學。(2)原中山大學的部分系科還在全國範圍內調離、配置。中山大學理學院天文系主任趙卻民教授率領全系師生21人前往南京大學。中山大學理學院地質系主任陳國達教授率領全系師生49人調去湖南中南礦冶學院。中山大學哲學系由哲學系主任朱謙之教授率領前往北京大學。中山大學人類學系調往北京中央民族學院,由人類學系主任楊成志教授率領。他們分別於1952年10月16、17、20日前往南京、長沙、北京等地報到。
(3)新中山大學的構成吸收了多方資源,具體有原中山大學文、法、理各學院,嶺南大學文理科各系,華南聯合大學文法科各系,以及財經學院和廣東法商學院。第一次院系調整後的新中山大學主要以原中山大學和嶺南大學的文理學院構成。根據廣州區高等學校調整工作委員會的安排,新組建的中山大學校區由石牌遷至原嶺南大學
校址。中山大學原石牌校址,遷入了新組建的華南工學院、華南農學院等學校,中山大學原百子崗校址,興辦華南醫學院。1952年11月25日,調整後的中山大學舉行隆重開學典禮。華南地區第一所新型綜合性大學也由是成立。首次調整後的新中山大學,設有中文、外文、歷史、語言、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財政、金融、會計、貿易、企業管理、政治、法律、社會、經濟等18個系,另有俄文、會計、金融、企業管理4個專修科,中國語言文學、歷史、植物等3個研究所。
第二次院系調整從1953年7月下旬開始準備,9月底正式進行。
此次中山大學院系調整的具體情況是:
(1)把原設在中山大學內的財經、政法各系分別調至武漢大學、中南財經學院、中南政法學院等院校。
(2)將原武漢大學、湖南大學、廣西大學、南昌大學、華中高等師範等院校部分有關科系師生調至中山大學。
(3)1954年,將全國惟一的語言系由中山大學調整到北京大學。語言系主任王力教授帶領全系師生48人整體遷出。
1953年第二次院系調整對圖書、儀器、設備等進行了調配。中山大學圖書館原藏有前華南聯合大學及廣東法商學院所藏財經政法圖書資料,全部調配給中南財經、政法學院,如有複本,則將複本調配給上述二校。根據上述原則,書籍在1952年11月4日前分三批裝箱調出,總計67676冊,嶺南大學有關科系分別併入中山大學和其他高等院校。在兩次院系調整完成後,新的中山大學師生就來自於嶺南大學、華南聯合大學、廣東法商學院、武漢大學、湖南大學、廣西大學、南昌大學、華中高師和原中山大學等9所不同的院校。1954年公立廣東光華醫學院與華南醫學院合併,成立新的華南醫學院,是年開始招收外國留學生。1955年柯麟任華南醫學院院長兼院黨委書記。1956年華南醫學院改名為廣州醫學院,是年國家衛生部發函認定學校謝志光、梁伯強、陳耀真、陳心陶、林樹模、秦光煜、鍾世藩、周壽愷8位為一級教授,另有15位二級教授,師資實力時為全國高等醫藥院校之首。1957年改名為中山醫學院,1961年被定為衛生部屬全國重點高等醫科院校。1981年成為中國首批有權授予博士、碩士學位的單位之一,7個學科被批准為博士學位學科(專業),17個學科為碩士學位學科(專業)。1985年經國家衛生部批准,中山醫學院改稱中山醫科大學,1987年12月,國家教委批准中山大學嶺南(大學)學院成立。
第三階段
2001年兩校合併以後
2001年10月,原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強強合併組建新的中山大學。10月26日舉行“中山大學、中山醫科大學合併組建新的中山大學大會”,實現強強聯合。2010年11月中山大學醫科成為教育部、衛生部首批共建高校醫學院。
校區簡介
廣州南校區
該校區所在地稱康樂園,是原嶺南大學的校園。嶺南大學的沿革:格致書院(1888年—1900年)、嶺南學堂(1900年—1912年)、嶺南學校(1912年—1918年)、嶺南大學(1918年—1927年)、私立嶺南大學(1927年—1952年)。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中山大學文理科和嶺南大學文理科為主,其他一些院校有關係科併入,組成以文理科為基礎學科綜合性的新中山大學。1952年10月21日,中山大學從廣州的石牌遷入康樂園。康樂園內,有一批建於20世紀初期至30年代的建築物。2002年8月,廣東省文化廳批准將這批建築物列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成為華南首家被列為文物保護單位的大學校園。學校對這批有著悠久歷史、建築風格獨特、文化積澱厚重的建築物極為重視,計畫投入巨資分期分批對58座建築文物進行高標準維修,以加強對建築文物的保護,維護校園的傳統風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廣州北校區
該校區所在地即原中山醫科大學所在地,中山大學的醫科教學單位主要集中在該校區。現有醫學部、中山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光華口腔醫學院、護理學院、藥學院。醫學教育主要由醫科各學院及8所附屬醫院承擔。中山大學醫科繼承和發揚了優良的辦學傳統,醫學教學、科研、醫療水平處於國內先進行列。目前醫科有1名國家級教學名師,4名省級教學名師。國家級、省級教學成果獎評審從1989年開始,每四年評一屆,1989年至2005年總計五屆,醫科共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8項,省級教學成果35項,校級教學成果132項。目前,在醫科必修課程中,校級精品課程有33門,其中已獲省級精品課程11門(生理學、藥理學、人體寄生蟲學、人體解剖學、法醫病理學、放射診斷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外科學、傳染病學、醫學統計學),已獲國家精品課程6門(生理學、藥理學、人體寄生蟲學、人體解剖學、法醫病理學、放射診斷學)。從2003~2006年間,中山大學醫科參加人民衛生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出版的教材編寫共有主編32人,副主編12人,編委120人。2005年度中山大學醫科獲衛生部優秀教材一等獎2人,二等獎2人,三等獎2人。2006年中山大學醫科有22本教材入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有31本醫科教材列入衛生部“十一五”規劃教材。中山大學醫科培養的畢業生質量得到了海內外醫療衛生機構的普遍認同,在國內外尤其是東南亞地區享有較高的聲譽。社會各界和各級醫療衛生單位對中山大學醫科畢業生都有著良好的評價:“基礎理論好,動手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發展後勁大”。
中山大學醫科現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在研究生教育方面,有5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58個博士學位授權點。在本科教學方面,醫科現有臨床醫學(八年制、五年制)、法醫學、預防醫學、口腔醫學(七年制、五年制)、護理學、藥學、康復治療學、醫學檢驗學、預防醫學(衛生管理學方向)等13個本科專業,總體結構與布局合理。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口腔醫學、法醫學、護理學專業是省名牌專業,在華南地區具有較高的聲譽和影響,其中,臨床醫學專業擬申請國家特色專業建設點。
2007年醫科學生包括本科生、碩士和博士研究生三個層次,在校學生總數為8599人,其中本科生4905人,研究生3694人。臨床醫學現有三種培養模式,即:5年制本科、7年制本-碩連讀和8年制本-碩-博連讀,2004年開始每年招收8年制學生100名,並停招7年制。8年制是全國七所首批招生院校之一。
醫科現有來自印度、馬來西亞等南亞、東南亞的28個國家的留學生325人,其中本科生266人,碩士研究生46人,博士研究生13人。從2006年起每年招收100名本科全英教學留學生。
在醫科科研方面,醫科“十五”期間所獲得的批准經費比“九五”增長了203.01%,總數達3.5億元;2006年度縱向批准經費達9920.6萬元,統計至2008年1月9日,2007年度縱向批准經費達1.7251億元。“十五”至2007年,共獲得169項次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7項,中華醫學科技獎一等獎3項。
醫科的傑出人才亦不斷湧現,有中國科學院院士3名(含2名雙聘院士),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畫”特聘教授3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1人。
目前,中山大學醫科有國家級重點學科9個:內科學(內分泌與代謝病)、內科學(腎病)、神經病學、外科學(普外)、眼科學、耳鼻咽喉科學、腫瘤學、衛生毒理學、藥理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個:華南腫瘤生物學、眼科學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新藥(抗腫瘤藥物)臨床試驗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4個:眼科學、腫瘤相關基因與抗腫瘤藥物研究、熱帶病防治研究、幹細胞與組織工程。衛生部重點實驗室3個:眼科學、腎臟病臨床研究、輔助循環。教育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基因疫苗研究。衛生部醫藥生物技術工程中心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4個:眼科學與視覺科學、鼻咽癌診治、腎臟病、肝臟疾病研究。醫科現有8所附屬醫院,其中5所綜合性醫院和3所專科醫院。2007年共收治門診病人近776萬和住院病人20.08萬。中山大學附屬醫院學科設定齊全,技術力量雄厚。長期以來,附屬醫院一直充分發揮著醫療技術優勢,注重品牌建設,堅持科教興院、人才立院的強院戰略,學科建設穩步推進,學科品牌得到提升。附屬醫院採用各種新方法,新技術成功診斷、治療和搶救了許多危重、疑難和罕見病例,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為我國醫療界填補了許多空白。在長期的醫療實踐形成了一大批重點和特色的科室和專科,在國內、並在港、澳和東南亞一帶享有盛譽。
珠海校區
該校區位於廣東省珠海市美麗的唐家灣畔,占地3.48平方千米,三面環山、一面臨海,自然環境非常優越。1999年9月,中山大學與珠海市人民政府簽署協定,合作建設中山大學珠海校區。2000年9月,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建成開學。中山大學是珠海市引進的第一所大學,開啟了名牌大學與地方政府精誠合作辦學的先河。
中山大學珠海校區是中山大學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原汁原味的中山大學。校區的所有教師全部由校本部派出,所有學生由中山大學統一招生,所有教學計畫、教學要求、培養模式實行全校統一。
目前在校學生有本科生、碩士生和博士生,共一萬餘人,來自中山大學的文、理、醫、工等門類17個院系約50多個專業。旅遊學院、翻譯學院、國際商學院、海洋學院等實體學院整建制地落戶在珠海校區。
珠海校區的教學、實驗、圖書、生活、文化、體育等方面的基礎設施齊全,高起點高水平建設,總建築面積達30萬平方米。校區教學樓7萬7千平方米,能容納2萬名學生;圖書館面積3萬6千平方米,目前藏書量達25萬冊;學生宿舍每4人住宿一間,人均約10平方米,是國內大學住宿條件最好的學校之一;校區的基礎教學實驗室投入巨資建設並進行教學實驗改革,形成地學學科、信息學科、生物學科、物理學科、化學學科、計算機科學、語言科學、心理科學等八大學科實驗平台。校園文化活動非常活躍。“中外優秀文化講座”、“自然科學前沿講座”、“院士講座”、“藝術與人生講壇”等各類講座大量舉行,諾貝爾獲得者楊振寧博士、丁肇中博士,牛津大學校長盧卡斯博士等大批著名的教授、學者前來講學、訪問。學生社團組織多達60餘個,是繁榮校園文化的主力軍,也大大促進了與社區的文化交流。
中山大學國家科技園珠海園區、中山大學區域經濟研究中心、中山大學創新科技研究院、海洋生物技術研究中心、生物醫藥中心、電力電子及控制技術研究所以及與丁肇中博士合作的熱控實驗室等一批重點科研機構和實驗室落戶在珠海校區,並與地方開展了廣泛的科研合作。
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中山大學珠海校區已成為設施完善、環境一流、文化氛圍較濃厚、辦學和管理模式日趨成熟的現代化大學校區。
廣州東校區
該校區位於廣州大學城外環東路132號,總占地面積113.17萬平方米(1697.64畝),其中教學區87.53萬平方米(1313.01畝),生活區25.64萬平方米(384.63畝),規劃總建築面積約62.88萬平方米。其中教學區約34.14萬平方米,生活區約28.74萬平方米。教學樓總建築面積約4萬平方米,2座教學實驗大樓總建築面積5.5萬平方米,共有5幢學院專業教學樓、2幢國家實驗大樓、2幢科研大樓。同時建有1個多功能體育館、2個標準運動場、2個游泳池、23個籃球場、10個排球場和12個網球場等。生活區建有可容納20000人規模的研究生、本科生宿舍,5個師生飯堂,以及配套的公共服務區等。東校區的建設是中山大學發展史上又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是中山大學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一個新起點和新契機。東校區為學校的學科發展、科學研究、人才培養方面拓展了新的發展空間,提供了難得的歷史機遇;為中山大學的各類滿足國家及廣東未來經濟社會需求的新興學科尤其是工程技術學科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舞台;它有利於進一步擴大中山大學的辦學規模,提高辦學質量,發揮中山大學的品牌效應,使優質的高等教育資源得以最大程度的發揮,為廣東建設教育強省和高素質人才的培養作出更大的貢獻;它有利於中山大學進一步探索高校管理運行的新機制,為開展學科的交叉與融合以及產、學、研合作和國內外學術資源與資金資源的有機整合提供更為有利的環境與條件。
東校區的專業設定根據國家建設需求及廣東經濟發展的需要,以新辦的工科和傳播設計學科為主,突出軟體與信息技術、材料與能源技術、生物工程技術、工業設計及其他交叉學科與新興學科。本科專業以套用型專業為主。目前進駐學院系17個,包括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傳播與設計學院、工學院、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軟體學院、管理學院、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法學院、資訊管理系、哲學系、環境與工程學院、公共衛生學院、中山醫學院、光華口腔醫學院、護理學院、藥學院、生命科學學院、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共有50多個專業,在校本科生1.6萬,占全校本科生數量60%,大部分院系本科四年都安排在東校區就讀。醫學專業的學生每年有近1000人在東校區就讀一年後搬遷回北校區學習。
採用“延伸管理”為主,“屬地管理”為輔的模式,即由校本部各職能部門向校區派駐相應的辦公機構。校區設立管理委員會,下轄黨政辦,統籌後勤辦、保衛辦、基建辦等職能延伸機構的工作。教務處、學生處、團委、檔案館等部處進駐校區。校區管理部門始終堅持“協調、服務、管理”的理念,為廣大師生做好服務。後勤服務全面實行社會化管理,食堂、保全、宿舍管理園林綠化、水電維修、校區保潔等經營和服務都委託社會上的經營單位及專業的物業管理公司進行管理。
教學樓總面積37715平方米,由五座教學樓相連而成,由北往南依次編排為A、B、C、D、E棟,外型融為一體,80人課室位於南北端兩座建築內,中型課室位於中央三幢的1-5層,大型課室位於東西兩端,以2-3層為主。教學樓以五層為主,有部分地下室,有大小階梯課室111間,一期建設多媒體課室35間,2007年9月止建設多媒體課室97間,90%課室是多媒體課室,公共教學樓可同時容納1萬5千7百多人。校區的本科教學特色:加強套用專業建設,形成合理的專業布局;最佳化課程結構,構建寬口徑、厚基礎教學平台;教學與研究相結合,設立創新人才“孵化機制”;建立開放式教學體系,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個性化培養、拓寬學生自主發展空間;實現跨國、跨地域教學交流,建設國際化大學;啟動多樣化外語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外語套用與國際交流能力。本科教學中的體育課採用全程選項學分制;充分利用網路及多媒體資源進行公共外語課教學,創建開放的實驗教學公共平台。
東校區圖書館是東校區標誌性建築,總建築面積為35,935平方米,造型如一本打開的書。東校區圖書館的設計體現了世界圖書館流行建築的特點,採用了全中央空調、全封閉、等載荷、大空間、通透式的設計,選用了國際上最先進的自動化設備,藏、借、閱、網一體化的管理模式。目前,東校區圖書館館藏量已達53萬餘冊,共開放5層,首層為休閒服務區,設有讀者休息室、展廳等;二層為綜合服務區,設有總服務台、諮詢台、多媒體電子閱覽區等,共有2061種現期期刊與140種報紙可供閱覽,還藏有參考工具書7000餘冊,隨書光碟9000餘張;三層為圖書流通閱覽服務區,收藏了中英文圖書24萬餘冊;四層為報刊合訂本閱覽服務區,收藏有期刊合訂本12萬餘冊,報紙合訂本1萬3千餘冊;五層為喜樂斯藏書閱覽服務區,收藏的是由哈佛大學哈佛學院圖書館捐贈給中山大學圖書館的一批西文文獻,共15萬冊。東校區圖書館秉持“智慧與服務”的理念,為讀者提供文獻借閱、在線上信息查詢、參考諮詢、電子閱覽、研究室借用等多種形式的服務。
學生公寓環境優美,綠化覆蓋率達95%以上,公寓共有26棟樓房,總建築面積近208,054.68平方米,每棟樓高均為7層,採用單廊式、南北向平行布置,全部有架空層,學生床位18,000個。學生宿舍所有房間均為4人的套間,配有寬頻網路、電話、組合家具,獨立的洗手間,浴室,可直供熱水。為了方便學生學習和生活,每棟宿舍首層配置一個文化室,每棟宿舍首層配置一個洗衣機房。一期學生飯堂已建好投入使用的飯堂總建築面積1.7萬多平方米,共四層。1-2層為學生餐廳、廚房,3層為教師餐廳和風味餐廳,4層為管理、辦公用房。學生活動服務中心總建築面積9,217平方米。內設有歌舞廳、桌球、桌球、棋牌、會議等室。設有百貨超市、書店、銀行、照相館、理髮店、文印、郵電等綜合性服務設施。醫療保健中心醫療設備完善。
後勤保障實行全面的社會化管理,包括學生食堂經營、保全服務、學生宿舍管理、通訊服務、園林綠化、水電維修、校區保潔、公共運輸等交由物業管理公司管理。
規模建設
教學規模
中山大學和中山醫科大學具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及學術傳統。魯迅、郭沫若、馮友蘭、傅斯年、趙元任、顧頡剛、周谷城、俞平伯、陳寅恪、岑仲勉、姜立夫、王亞南、黃現璠、馬采、容庚、商承祚、王季思、王力、鍾敬文、朱謙之、蒲蟄龍等蜚聲海內外的專家學者都曾在中山大學任教。柯麟、梁伯強、謝志光、陳心陶、陳耀真、秦光煜、林樹模、周壽愷、鍾世藩、毛文書、陳國禎等著名醫學專家曾在中山醫科大學任教。學校名家大師薈萃,薰陶著一代代莘莘學子,形成了良好的學術風氣,不少才華橫溢的畢業生成為社會各界的傑出人才。中國改革開放以後,原中山大學和原中山醫科大學在廣東省經濟飛躍發展的驅動下,進行了一系列教育改革,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從1993年開始,教育部、衛生部和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建原中山大學和原中山醫科大學。兩校分別通過"211工程"項目驗收,各學科建設項目、公共服務系統和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圓滿完成。兩校的合併,實現了強強聯合,並順利開展"985工程"建設,使學科設定更加齊全,辦學力量更為壯大。2004年9月,在廣東省、廣州市政府的支持下,中山大學東校區在廣州市的番禺區正式落成,進一步拓展了辦學空間,增創辦學的新優勢,辦學水平更上一層樓。
中山大學是一所包括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工學、醫學、藥學和管理科學等在內的綜合性大學。設有人文科學學院、嶺南學院、國際商學院、外國語學院、國際交流學院、翻譯學院、旅遊學院、法學院、智慧財產權學院、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管理學院、教育學院、傳播與設計學院、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生命科學學院、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軟體學院、工學院、中山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光華口腔醫學院、護理學院、藥學院等27個學院和地球科學系、資訊管理系,並有研究生院、高等繼續教育學院(網路教育學院)等。
學科建設
中山大學學科門類寬廣齊全。在研究生教育方面,全校有2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2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達177個,碩士學位授權點達245個,還有專業學位點11類23個,包括:臨床醫學專業博士學位點以及臨床醫學碩士(M.M.)、口腔醫學碩士(S.M.M.)、公共衛生碩士(MPH)、工商管理碩士(MBA)、公共管理碩士(MPA)、法律碩士(JD)、會計碩士(MPAcc)、教育碩士(Ed.M)、翻譯碩士(MTI)、漢語國際教育碩士(MTCSOL)、計算機技術、環境工程、軟體工程、電子與通信工程、項目管理、生物工程、地質工程、光學工程、材料工程、積體電路工程、物流工程、水利工程等22個專業碩士學位點。全校擁有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管理學、公共管理、哲學、環境科學與工程等12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有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23個和11個廣東省一級學科重點學科、23個廣東省二級學科重點學科。在本科教育方面,全校有94個本科專業,擁有哲學、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6個國家級基礎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基地,有25個本科專業是省級名牌專業。我校還具有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和中國的第一個大學生體育訓練基地。今年,在校各類學生7萬多人,其中博士研究生4000多人、碩士研究生14000多人,本科生3萬多人,外國留學生1500多人。中山大學有著雄厚的師資力量,學校有權評審和授予教授、副教授職稱。全校共有教職工13000多人,其中有博士生導師900人,具有高級職稱的900多人,具有副高職稱的1600多人。教師隊伍中傑出人才輩出,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1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國家級教學名師3名,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專家15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9人,國家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22人,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畫”人選19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18人,衛生部突出貢獻專家18人、霍英東青年教師基金獲得者15人、霍英東青年教師獎獲得者18人。
教學設施
學校有一批水平先進、設施完善的實驗室和科研基地。目前,有“光電材料與技術”、“生物防治”、“華南腫瘤生物學”“眼科學”等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水生經濟動物繁殖、營養和病害控制”、“植物基因工程”等2個國家專業實驗室,以及國家新藥(抗腫瘤藥物)臨床試驗研究中心等國家級科研機構;擁有“基因工程”、“聚合物、複合材料及功能材料”,“眼科學實驗室”、“腫瘤基因組學與抗腫瘤藥物研究實驗室”、“熱帶病防治研究”等6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有馬克思主義哲學與中國現代化研究所、邏輯與認知研究所、港澳珠江三角洲研究中心、行政管理研究中心、歷史人類學研究中心、中國口頭和非物質遺產研究中心等6個教育部人文學科重點研究基地,並擁有眼科學實驗室、腎臟病實驗室、輔助循環實驗室等3個衛生部重點實驗室。此外,還擁有11個廣東省重點實驗室。學校圖書館藏書513.82萬冊,提供傳統的書刊借閱服務、複印、速印服務外,還提供網際網路信息瀏覽、光碟資料庫檢索、網路資料庫檢索、DIALOG在線上檢索、UnCover專題服務及電子文獻。
傳遞服務等多種形式的電子信息服務,為師生員工迅速有效地利用電子資源提供方便。中山大學圖書館總建築面積11萬餘平方米,僅次於中國國家圖書館,位居中國高校首位,已被教育部確定為高教文獻保障體系華南地區中心,是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體系的7箇中心之一。中山大學四個校區均建立了規模可觀的校園網,四個校區之間的連線速率已達到千兆,在教學樓、辦公樓、學生宿舍、教工住宅之間實現了光纜連線;光纜連線總長度超過
200公里,校園網的用戶數超過31000戶。校園網的規模、用戶數名列華南地區高校前列,是國內高校中網路鋪設面最廣、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出口速率最高的校園網之一,為學校教學、科研、管理水平的整體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條件。學校擁有附屬第一醫院、附屬第二醫院(孫逸仙紀念醫院)、附屬第三醫院、附屬第五醫院(珠海醫院)、附屬第六醫院等5所附屬綜合性醫院,以及中山眼科中心(含眼科醫院)、腫瘤防治中心(含腫瘤醫院)、光華口腔醫院等3個專科醫院。
中山大學地處廣東,毗鄰港澳,對外學術交流活躍。合併後,對外交流領域更為廣闊。迄今為止,已與美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英國、法國、德國等國家和地區的100多所著名大學、學術機構和團體建立了學術交流關係,並與其中的40多所簽署了交流協定。
改革開放以來,海內外校友和各界人士給予中山大學大力支持,捐建教學科研生活用樓、添置實驗儀器設備、捐贈各類圖書資料、設立獎教獎學金,累計各類捐助達4.5億多元。
辦學特色
中大80餘年的歷史形成了學校鮮明的辦學特色,其中最突出的是革命性、科學性和開放性。
中山大學是孫中山先生為培養革命人才而創辦的。中山先生“天下為公”、“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的革命精神激勵著每一個中大人。在中大的教育傳統中,歷屆領導都十分重視愛國教育和人格教育,強調民族精神,培養國家觀念和社會責任感。80年風風雨雨,中大人以中山先生為楷模,以中山先生的革命思想為辦學理念,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形成了以國家興亡和民族振興為已任的優良傳統。江澤民總書記要求中山大學“發揚中山先生革命精神”,正是對中大“革命性”傳統的很好的概括。
中大的歷史是和一批大師級教授、學者聯繫在一起的,他們的治學精神和方法鑄就了中山大學講求"科學性"的優良傳統。在中大的辦學宗旨中,始終堅持以現代大學的理念指導辦學,把發展教學和科研、辦成名校作為目標。重視基礎、重視質量、重視人才培養的科學規律已成為中山大學的教學傳統。著名國學大師陳寅恪教授,精通十多國文字和梵文,在歷史學、宗教學、語言學、考據學、文化學及中國古典文學等領域取得卓越成果。陳先生致力於做真正的學問,不圖虛名,堅持學術研究中“三個不講”:書上有的不講;別人講過的不講;自己講過的也不講。所講內容必是在學術研究中所發現的問題,以及為解決這些問題所進行的探索和思考。教師們言傳身教,嚴謹治學的科學作風和開創學術新領域的勇氣給中大這座科學殿堂留下許多精神財富。
廣州歷來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門戶,是內地聯繫海外的橋樑。這是中山大學“開放性”傳統的地緣背景。從籌辦廣東大學起,在35名籌備委員中有31人是從海外留學歸來、通曉國際先進教育的專家。中山先生要求大學以“討究世界日新之學理、技術為主”,實行開放性辦學,向各地招聘名師來校任教,並在國外建立大學海外部。改革開放以來,學校堅持開放性辦學傳統,及時調整專業結構和人才培養模式,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廣東經濟發展的快速增長。學校精英教育的傳統和企業文化的交融使中大的畢業生能較快地適應社會並被社會所歡迎。一批海外學者到中大任教,加強了傳統教育與國際先進教育之間的溝通和聯繫。中大珠海校區的建成也體現了學校“開放性”的辦學傳統,珠海校區已逐步成為中山大學乃至廣東高等教育對外合作與交流的視窗,成為辦成高水平國際著名大學的新起點。
輝煌成績
學校本科教育質量不斷提高,成為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重要基地。在70周年校慶時,江澤民總書記撰寫了“發揚中山先生革命精神,辦好中山大學,作出更大貢獻”的題詞,進一步為辦學指明方向。
近幾年來,中山大學人才培養取得許多新成績。如,2002年至今,中山大學參加教育部的一級學科評估,參評的16個一級學科有12個進入前十強。近年來我校博士生論文有17篇論文入選中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2003年,中山大學代表隊獲得第27屆國際大學生電腦程式設計大賽的銀獎。2003年在香港舉行的第四屆投資策劃ACCA大學生公開賽中,中山大學代表隊奪得冠軍。繼2002年中山大學學生辯論隊獲中國大專辯論賽冠軍之後,2003年代表中國參加國際大專辯論賽勇奪冠軍。
院系設定
人文科學學院:中國語言文學系、歷史學系、哲學系、人類學系。
嶺南學院:國際商務系、經濟管理系、經濟學系、金融系、財政稅務系、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物流工程與管理系。
國際商學院:套用經濟學系、企業管理系。
外國語學院:英語系、日語系、德語系、法語系、英培中心、澳大利亞研究中心。
外語教學中心:大學英語教學部、研究生外語教學部、套用英語教學部、大學外語教育研究所。
亞太研究院:國際關係學系
法學院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政治科學系、行政管理學系、社會學與社會工作系、公共傳播學系。
管理學院:工商管理系、會計學系、旅遊酒店管理系、市場學系、財務與投資系、管理科學系。
教育學院:教育科學研究所、社會科學教育系(兩課)、心理學系、體育教育系。
傳播與設計學院:新媒體與影視製作學系、新聞傳播學系、藝術設計學系。
國際交流學院
旅遊學院
翻譯學院:翻譯系、商務外語系、對外漢語系。
智慧財產權學院
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數學系、統計科學系、科學計算與計算機套用系。
物理科學與工程技術學院:物理學系、微電子學系、光學與光學工程系。
工學院:套用力學與工程系。
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化學系套用化學系、高分子與材料科學系。
地理科學與規劃學院:城市與區域規劃系、遙感與地理信息工程系、國土資源與環境系(河口海岸研究所)、水資源與環境系、規劃設計研究院、旅遊發展與規劃研究中心。
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科學系、大氣科學系、環境工程系、地球科學系。
生命科學學院:生物科學與技術系、生物化學系、生態學系。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電子通信工程系、計算機科學系、軟體研究所、計算機套用研究所、自動化系。
軟體學院:資訊管理系。
中山醫學院:臨床醫學一系(長學制)臨床醫學二系、麻醉學系、醫學影像學系、康復治療學系、醫學檢驗系、眼科視光學系、法醫學系、生物醫學工程系。
公共衛生學院:預防醫學系、婦幼衛生系、營養學系、醫學統計與流行病學系、衛生管理學系。
光華口腔醫學院
護理學院
藥學院
高等繼續教育學院(網路教育學院)
2010年12月25日,中大資訊管理系在30周年系慶之際升級為資訊管理學院,同時中大國家保密學院揭牌成立。
人文底蘊
校訓
中山大學校訓是孫中山先生於1924年11月11日在廣東大學舉行成立典禮時親筆提寫的。校訓詞為“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十字訓詞原文出自儒家經書《禮.中庸》。《中庸》第二十章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按《中庸》原意是指人具有“誠”之本性,只要按“至誠”之本性從事修身,透過學、問、思、辨、行五個環節,便可以把自己修養成“君子”。實際上以中庸不偏不倚、不走極端為指導原則,使封建時代讀書人不違背封建宗旨,成為封建主義的接班人。
明末清初,隨著社會的變動,著名思想家顧炎武發展傳統《中庸》思想,強調“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即把做學問與立志結合起來,所以對“博學”做出新的闡發:“博學於文,行己有恥”。顧炎武所指的“文”,已不是純粹古代的經書文章,而是包括一切天下國家大事。他所指的“恥”,不是指個人榮辱,而是指全體人民的榮辱。博學的指導思想從個人自身修養擴大到“當務之事”的社會大事,所以他作出學、問、思與立志的統一。顧炎武是一個實事求是的愛國主義者,故他對傳統教育能按照新形勢需要而做出新釋。孫中山則處於偉大民主革命的時代,為了革命的需要,他十分重視教育,造就一代振興中華,再造文明的人才。一九二三年到一九二四年,他倡議在廣東設立兩所學校,一是黃埔軍校,一是廣東大學,以一文一武的學校模式,為造就“為國家、為人民、為社會、為世界服務”的人才。十字訓詞是他繼承傳統的教育形式而賦予時代的、革命的新的教育方針和內容。可以說是近代思想創新的里程碑。
校歌
中山大學校歌,創作於建校初期,由中山大學首任校長鄒魯作詞,陳洪作曲。她在當時歷史條件下,對激勵和團結中山大學廣大師生員工和校友,為貫徹中山大學創辦人——中國偉大的民主主義革命家孫中山先生的主張,勤奮學習,奮發自強,發揮過積極的作用。中國正處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的歷史時期,為了繼承和發揚孫中山倡導的愛國精神和親筆提寫的校訓良好學風,並反映新的歷史時期的要求與特點,為辦好中山大學振興中華而努力奮鬥。在廣泛徵求校內外廣大師生員工、專家意見基礎上,組織了有關專家、教授和幹部經過認真討論研究,一致同意原校歌的曲不變,對原歌詞作如下修改,即將其中“國父手創”改為“中山手創”,將“三民主義”等四句,改為“博學審問,慎思不罔,明辨篤行,為國棟樑”,將歌詞最後兩句改為“振興中華,永志勿忘”。
白雲山高 珠江水長 吾校矗立 蔚為國光
中山手創 遺澤余芳 博學審問 慎思不罔
明辨篤行 為國棟樑 莘莘學子 濟濟一堂
學以致用 不息自強 發揚光大 貫徹主張
振興中華 永志勿忘
校徽
校徽是大學的象徵,也是學校視覺形象識別系統的核心要素。中山大學校徽為圓形圖案,校徽上部自左而右環繞中文校名標準全稱,下部自左而右環繞英文校名標準全稱,中間為海棠式洞窗圖案。洞窗圖案以國立廣東大學的標誌性建築“大鐘樓”為設計主體,運用中國園林的意境與現代的設計手法,借用園林中的海棠式洞窗與大鐘樓外觀組合成“中山”二字,洞窗內兩邊的樹由大到小形成一個深遠的空間,增強了層次感和立體感,中間的弧形巧妙形成一朵紅棉花,意寓中山大學位於嶺南地區。由建校年份“1924”形成的一條縱深大道,體現了中山大學深厚的學術積澱和輝煌的歷史進程。校徽通常為標準綠色,代表生命、發展、永恆,象徵著中山大學充滿活潑、盎然的生機。
校慶
1951年11月3日,中山大學發布《決定以孫中山誕辰日為校慶日》的布告,分送全校各單位、分貼各布告欄,並在《人民中大》校報上刊登布告。
11月11日,以校長許崇清、副校長馮乃超的名義,給北京中央人民政府宋慶齡副主席發一電報:
“我校為國內唯一紀念孫中山先生的大學,為了加強紀念孫中山的意義,我們決定從本年起將我校校慶日改為十一月十二日(孫中山先生誕辰),本年校慶日除舉行慶祝會及文娛晚會外,並舉行自然科學展覽,兄弟民族文物展覽及球類比賽,特此電聞,並致敬禮。
中山大學校長許崇清副校長馮乃超十一月十一日。”
宋慶齡很快復電:
“許校長、馮副校長:接讀來電,欣悉你校改以中山先生誕辰為校慶日,此實深具紀念意義。尚希繼承中山先生之革命精神,在毛主席之英明領導下,加強抗美援朝運動。大力教育培養建設人材,為建設富強美好的新中國而鬥爭。
此致
敬禮!
宋慶齡
傑出校友
所屬領域 | 姓名 | 簡介 |
政界 | 林若 | 原中共中央委員、廣東省委書記 |
楊泰芳 | 原國家郵電部部長 | |
曾 生 | 原廣東省副省長、原交通部部長 | |
曾憲梓 | 原中華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 | |
盧瑞華 | 原廣東省委副書記、廣東省省長 | |
劉文杰 | 原中國海關總署副署長 | |
黃華華 | 原廣東省委副書記、廣東省省長 | |
黃淑和 | 現任國資委副主任 | |
蔡東士 | 原廣東省委副書記、廣東省政協副主席 | |
王秦豐 | 現任中共中央組織部副部長 | |
陳志榮 | 現任海南省副省長 | |
招玉芳 | 現任廣東省副省長 | |
潘逸陽 | 現任內蒙古自治區常務副主席 | |
李嘉 | 現任廣東省委常委、珠海市委書記 | |
林雄 | 現任廣東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 | |
閆小培 | 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致公黨中央副主席 | |
彭清華 | 現任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 | |
陳建華 | 現任廣州市市長 | |
工商界 | 方風雷 |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副總裁 |
曾憲梓 | 金利來集團董事長 | |
鄒錫昌 | 香港昌盛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 |
許良傑 | 前思科集團全球副總裁、新浪聯席總裁兼首席技術官 | |
鄧國順 | 中國隨身碟之父、朗科科技有限公司總裁 | |
鄭南雁 | 7天連鎖酒店董事長 | |
戴小京 | 財訊傳媒集團執行董事 | |
李琪 | 阿里巴巴公司營運長 | |
林斌 | 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聯合創始人兼總裁 | |
袁文輝 | Polycom全球副總裁 | |
謝振宇 | 酷狗音樂創始人、總裁 | |
人文科學界 | 黃藥眠 | 知名文學家、詩人、政治活動家 |
詹安泰 | 古典文學學者、文學史家和書法藝術家 | |
岑麒祥 | 語言學家 | |
黃友棣 | 台灣知名音樂家、作曲家 | |
黃天驥 | 中國戲曲學會副會長、知名教授 | |
夏書章 | 中山大學教授、“中國行政管理學之父” | |
黃建華 | 原廣州外國語學院院長、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校長 | |
賴江基 | 原暨南大學副校長 | |
陳小奇 | 知名作曲家、中國音樂家協會流行音樂學會副主席,代表作《濤聲依舊》等 | |
陳平原 | 知名學者、北京大學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 |
陳敏生 | 現任南方醫科大學黨委書記 | |
何東平 | 現任《光明日報》總編輯 | |
黃燦 | 現任南方日報社副社長、《南方周末》總編輯 | |
邢明 | 現任天涯社區董事長 | |
張異賓 | 現任南京大學黨委書記 | |
徐安龍 | 現任北京中醫藥大學校長 | |
曾益新 | 現任北京協和醫學院院長 | |
自然科學界 | 丁穎 | 農業科學家、教育家、水稻專家、中國稻作學開拓者、中國科學院院士 |
周澤昭 | 醫學家、外科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
許滌新 |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 |
沈其震 | 醫學生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
李國平 | 數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 |
周立三 | 經濟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
周廷儒 | 中國地貌學家、地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
趙善歡 | 農業昆蟲學家、農業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
黃秉維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
陳國達 | 中國科學院院士、地質學家 | |
楊簡 | 病理學家、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 | |
簡浩然 | 微生物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
蒲蟄龍 | 南中國生物防治之父、中國科學院院士 | |
莫伯治 | 建築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 |
黃耀祥 | 水稻育種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 |
黎尚豪 | 中國科學院院士、淡水藻類學家 | |
張作梅 | 機械工程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
盧駿 | 美國科學院院士、心血管專家 | |
江靜波 | 法國自然歷史博物館院士 | |
江元生 | 結構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
葉叔華 | 天文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
陸啟鏗 | 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
席澤宗 | 天文學家、天文學史專家、中科院院士 | |
蘇鏘 | 稀土材料與化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
龐雄飛 | 昆蟲學家、生態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
鍾世鎮 | 醫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 |
林浩然 | 魚類生理學、魚類養殖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 |
甄永蘇 | 中國工程院院士、微生物藥物學、腫瘤藥理學專家 | |
李紹珍 | 眼科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 |
梁棟材 | 分子生物物理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 |
鄭度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
梁春廣 | 半導體微電子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 |
周國泰 | 個體防護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 |
許寧生 | 中山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 | |
陳小明 | 無機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
張壽武 | 數學家、美國科學與藝術學院院士 | |
曾益新 | 腫瘤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
侯凡凡 | 內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 |
張永光 | IEEE院士、微軟亞洲研究院首席科學家 |
校容校貌
小禮堂
小禮堂由美國克里夫蘭州的華納和史懷士公司的總裁安布雷·史懷士(工具機和天文儀器生產商)出資為嶺南學校修建的基督教青年會館。1915年動工,1916年建成。為紀念捐贈者,命名為"懷士堂"。1923年12月21日,孫中山先生與夫人宋慶齡到嶺南大學視察,並在校園合影留念。孫中山先生還在懷士堂作長篇演講,勉勵青年學生“立志要做大事,不可要做大官”。
孫中山紀念銅像
孫中山紀念銅像由孫中山先生日本友人梅屋莊吉所贈,希望通過紀念銅像宣傳主義。1933年冬奉置於中山大學石碑舊址, 1954年春廣州市政府借置於中山紀念堂,1956年11月12日運至中大現址。
由芝加哥的伊沙貝·布勒斯頓(黑石)夫人出資為擔任過嶺南學堂教務長和嶺南大學校長的鍾榮光博士(嶺南大學首位華人校長)修建的寓所。1914年動工。為紀念捐建者,後大家稱之為"黑石屋"。現用作學校招待所。
原嶺南大學惺社同學於1928年捐建,為史堅加、區勵周、許耀章三烈士紀念亭。史堅加為辛亥革命烈士,區勵周、許耀章為1925年沙基慘案烈士。現每周周三晚為英語愛好者聚集交流的英語角。
“乙丑進士”牌坊建於明朝崇禎八年(1635),為表彰天啟年間廣東梁士濟、李斯覺、羅亦儒、吳元翰、岑之豹、尹明翼、高魁等七位進士所建。該牌坊原立於廣州四牌樓。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廣州市政府要拓寬該馬路,欲將馬路上的5座牌坊移到風景區。嶺南大學領遷了這座“乙丑進士”牌坊。原立於格蘭堂(今稱“大鐘樓”)西側,後倒塌。1999年學校在校園中區重立該牌坊。
陳寅恪故居
陳寅恪是中國著名學者,語言學家、歷史學家。20世紀50年代後,東南區一號一直是陳教授的住所兼教學課室。《論再生緣》、《柳如是別傳》等名著就是在這裡完成的。
永芳堂由香港南源永芳集團公司董事長姚美良先生於1990年捐資一千萬元人民幣興建。從上方俯視,永芳堂由對稱的外方內圓的雙曲面組成,前庭舒展的兩翼象徵開放中的國門,直達三樓正廳的室外六十級台階象徵著國家的發展進步。作為永芳堂建築的組成部分,室外台階兩側置有近代中國十八先賢銅像雕塑群。
十八先賢銅像
十八先賢銅像位於永芳堂廣場兩側,左側依次為:孫中山(廣東香山人)、蔡元培(浙江紹興人)、章炳(浙江餘杭人)、梁啓超(廣東新會人)、康有為(廣東南海人)、鄧世昌(廣東番禺人)、黃遵憲(廣東嘉應人)、魏源(湖南邵陽人)、林則徐(福建候宜人)、詹天佑(安徽源人)、秋瑾(女,浙江江陰人)、譚嗣同(湖南瀏陽人)、嚴復(福建候官人)、馮子材(廣西欽州人)、容閎(廣東香山人)、洪秀全(廣東花縣人)。
現人類學系所在的大樓。1905年動工,1906年落成。是一座由硬制紅磚砌就,採用鋼筋混凝土作地面的建築物。為紀念向嶺南大學前身嶺南學堂捐款的美國辛辛那提州的亨利·馬丁,命名為"馬丁堂"。1912年5月3日,孫中山先生到嶺南學堂訪問,在馬丁堂前分別與全體教職員和全校師生員工合影,並發表題為《非學問無以建設》的演講。
中大北門廣場
歷史上,由於有中大碼頭至天字碼頭的水上交通,校園內的主要建築均為座南朝北,北門是主校門。中大的標誌物孫中山銅像也面向北方,寓“北伐”之意;逸仙主軸線就像一支筆從珠江伸出,筆尖在南筆膽在北,寓意從珠江源源不斷吸水,即四海精英匯聚中大。後因城市的發展和新港路的開通,南校門逐漸成為主校門。但近年來,南校門的交通壓力越來越大,加上學校整體規劃的需要,北校門得以成為主校門,使校園更富魅力。
廣場主要由牌坊、中大校徽、中大校訓及中大校史等部分組成。牌坊是廣場中最引人注目的建築,為古色古香的中國雙層牌樓,是根據中大古牌坊的風格重建的。
中山大學校園歌曲專輯CD《畢業謠》
“遠遠的地方/珍藏那笑臉/已很多年……”這是選自中山大學推出的校園歌曲專輯CD《畢業謠》中的一句歌詞。《畢業謠》總共收錄了16首清新明快的校園歌曲,其中如《珍藏那張笑臉》、《尋找Natrual感覺》等都是當代大學生情感的生動寫照。整張專輯從詞曲、演唱到後期製作都是由在校或剛走出校門不久的中大學子們自主完成的。正如這張CD的包裝扉頁上寫的:“這種成長的聲音純真而又坦然,自然流淌著年輕清澈的眼淚和歡笑,映射著金色陽光的探索和思考。這種聲音是歌唱的,飄動著他們對過去的回味、對現實的把握和對未來的期許。”
相關新聞
中山大學青年教師打人不只因職稱評定標準歷任校長
鄒魯於1924年2月至1925年11月任國立廣東大學籌備主任、校長,1932年2月至1940年4月任國立中山大學校長。 | |
戴季陶於1925年5月至1930年9月任國立中山大學校長,1926年10月至1927年6月為國立中山大學委員會委員長。 | |
經亨頤於1926年8月至1926年9月為國立中山大學代理校長。 | |
朱家驊於1930年10月至1931年6月任國立中山大學校長。 | |
許崇清於1931年6月至1932年1月、1940年4月至1941年7月任國立中山大學校長,1951年1月至1968年8月任中山大學校長(1961年12月起任廣東省副省長)。 | |
張雲 於1941年8月至1942年5月、1948年6月至10月、1949年6月至10月任國立中山大學校長。 | |
金曾澄於1942年5月至1945年12月任國立中山大學校長。 | |
王星拱於1945年12月至1948年6月任國立中山大學校長。 | |
陳可忠於1948年10月至1949年6月任國立中山大學校長。 | |
馮乃超於1951年2月至1953年底任中山大學黨支部書記、中山大學分黨委黨組書記,1954年11月至1955年8月任中山大學分黨委書記,1956年6月至1965年初任中山大學黨委第一書記。 | |
李嘉人於1965年初至1968年8月任中山大學黨委第一書記(時為廣東省副省長),1973年4月至1975年6月、1977年12月至1979年12月任中山大學黨委書記、革委會主任、校長。 | |
黃煥秋於1958年10月至1960年2月、1979年4月至1984年12月任中山大學黨委書記,1982年9月至1984年6月任中山大學校長。 | |
李岳生於1984年6月至1991年4月任中山大學校長。 | |
張幼峰於1984年12月至1991年4月任中山大學黨委書記。 | |
曾漢民於1991年4月至1995年6月任中山大學校長。 | |
黃水生於1991年4月至1996年9月任中山大學黨委書記。 | |
許學強於1996年7月至1998年4月任中山大學黨委書記。 | |
王旬章於1995年6月至1999年8月任中山大學校長。 | |
李延保於1998年11月至2006年1月任中山大學黨委書記。 | |
黃達人於1999年8月至2010年10月22日任中山大學校長。 2010年12月23日,許寧生任中山大學校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