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北京印刷學院前身是文化部所屬文化學院印刷系,始建於1958年11月。1961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撤消文化學院,印刷系併入輕工業部所屬的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改名為印刷工藝系。
1978年,經國務院批准,在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印刷系基礎上改建為北京印刷學院。
2010年,經北京市批准,成立了北京綠色印刷包裝產業技術研究院、北京印刷學院大學科技園。
2013年,學校成立了文化產業安全研究院、青島研究院。
2014年,獲批國家綠色印刷包裝產業協同創新基地,學校與屬地政府、20餘家科研機構和企業、高等院校分別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發起成立北京綠色印刷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共建京南大學科技園。
辦學條件
師資隊伍
截至2014年3月,學校有教職工772人,其中專任教師493人,碩博比例達到83%,高級職稱教師比例達到53%;有全國優秀教師2人、北京市優秀教師7人、北京市教學名師6人、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北京市級優秀教學團隊4個;有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北京市人選1人、北京市高層次人才資助計畫2人、北京市科技新星計畫2人、北京市學術創新人才4人、北京市“長江學者”培養計畫入選者1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孟慶春、金楊
北京市優秀教師(7人):孟慶春、金楊、劉秀偉、楊麗珍、張煒、劉秀偉、鄧普君
國家級優秀教學團隊(1個):數字媒體藝術教學團隊(嚴晨)
北京市級優秀教學團隊(4個):工商管理基礎課教學團隊(王關義)、印刷工程專業課程教學團隊(魏先福)、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公共課程教學團隊(孟慶春)、數字媒體藝術教學團隊(嚴晨)
院系設定
截至2014年3月,學校下設二級學院9個,開辦本科專業26個,專科專業6個。
專業設定
二級院系名稱 | 專業名稱 | 層次 |
---|---|---|
印刷與包裝工程學院 | 印刷工程、包裝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數字印刷 | 本科 |
機電工程學院 | 機械工程、工業設計、自動化 | 本科 |
設計藝術學院 | 視覺傳達設計、數字媒體藝術、繪畫、動畫、攝影 | 本科 |
新聞出版學院 | 編輯出版學、數字出版、廣告學、新聞學、英語(跨文化傳播與著作權貿易) | 本科 |
信息工程學院 | 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字媒體技術 | 本科 |
經濟管理學院 | 市場行銷、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財務管理、文化產業管理 | 本科 |
職業技術學院 | 印刷圖文信息處理、印刷技術、印刷設備與工藝、包裝技術與設計、版面編輯與校對、多媒體設計與製作 | 專科 |
國際教育學院 | - | - |
繼續教育學院 | - | - |
教學建設
質量工程截至2014年3月,學校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北京市特色專業4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北京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北京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2個、北京高等學校示範性校內創新實踐基地1個,獲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3項(2012年),有北京市精品課程4門(2006-2007年)。
國家級特色專業(2個):印刷工程、編輯出版學
北京市特色專業(4個):印刷工程、編輯出版學、包裝工程和藝術設計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數字藝術與創新設計實驗教學中心
北京市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數字藝術教學實踐中心、印刷工程綜合訓練中心
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1個):文學實踐教育基地
北京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2個):北京雅昌彩色印刷有限公司、中國科技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高等學校示範性校內創新實踐基地(1個):數字藝術設計創新實踐基地
精品課程(部分)
序號 | 課程名稱 | 負責人 | 級別 | 年份 |
---|---|---|---|---|
1 | 印刷原理 | 魏先福 | 市級 | 2006 |
2 | 多媒體編創藝術 | 胡杰 | 市級 | 2006 |
3 | 印刷與包裝材料 | 武軍 | 市級 | 2007 |
4 | 多媒體編創藝術 | 胡杰 | 市級 | 2007 |
序號 | 項目名稱 | 獎項名稱 | 年份 |
---|---|---|---|
1 | 面向印刷行業高級工程技術型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 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 2012 |
2 | 出版套用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踐》 | 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 2012 |
3 | 服務首都文化創意產業的印刷出版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 | 北京市優秀教學成果一等獎 | 2012 |
學科建設
截至2014年3月,學校擁有4個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2個專業碩士授權點,19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北京市重點建設學科(4個):設計藝術學、傳播學、信號與信息處理、材料物理與化學
學科門類 | 一級學科名稱 | 二級學科名稱 |
---|---|---|
文學 | 新聞傳播學 | 新聞學 |
傳播學 | ||
出版學 | ||
傳媒經濟與管理 | ||
理學 | 科學技術史 | |
工學 | 機械工程 | 機械電子工程 |
機械設計及理論 | ||
物流工程 | ||
材料科學與工程 | 材料物理與化學 | |
材料學 | ||
材料加工工程(包裝工程) | ||
信號與通信工程 | 通信與信息系統 | |
信號與信息處理 | ||
圖像科學與工程(印刷工程) | ||
管理學 | 工商管理 | 企業管理 |
藝術學 | 美術學 | 繪畫藝術 |
動漫藝術 | ||
設計學 | 數字媒體藝術 | |
設計藝術 |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2個):出版、藝術
交流合作
對外交流根據2014年1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先後與美國、俄羅斯、英國、德國等14個國家的50餘所著名大學、科研機構建立了校際合作與交流關係,簽訂了本科、研究生以及本科與研究生聯合培養、共同授予學位的協定。在國內外百餘家出版社、公司、企事業單位建立了教學、科研、實習基地,多家企業在該校設立了獎助學金。
校企合作
根據2014年11月學校官網顯示,2010年經北京市批准,學校成立了北京綠色印刷包裝產業技術研究院、北京印刷學院大學科技園。2013年,學校成立了文化產業安全研究院、青島研究院。2014年,學校獲批國家綠色印刷包裝產業協同創新基地。學校與屬地政府、20餘家科研機構和企業、高校分別簽署了戰略合作協定,發起成立北京綠色印刷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共建京南大學科技園。開設項目有學校與雅昌集團簽署的“雅昌班”項目。
學術科研
科研機構
截至2014年3月,學校有北京市級重點實驗室1個,市級研究院6個,工程研究中心1個。
研究機構
分類 | 科研機構名稱 | |
---|---|---|
市級 | 印刷包裝材料與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 | 印刷設備工程研究中心 |
研究院 | 出版產業與文化研究基地 | 期刊研究所 |
北京綠色印刷包裝產業技術研究院 | 文化產業安全研究院 | |
大學科技園 | 青島研究院 |
科研成果
截至2014年3月,學校科研經費7061萬元(2013年),承擔了70餘項國家和北京市重大科技項目;出版專著116部,在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000餘篇,被SCI、EI、ISTP、CSSCI檢索論文數近700篇;申請專利1152件,授權專利504件;主持完成國家級科研項目7個,省部級科研項目10個,產業化項目4個。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截至2014年3月,學校圖書館館藏總量102.11萬冊,數字資源量138508GB,其中:電子圖書2150GB。學校數字資源有方正Apabi電子圖書、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NKI)、維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庫、萬方學位論文資料庫、EBSCOhost全文資料庫等共20餘種。
學術期刊
《北京印刷學院學報》於1993年創刊,雙月刊; 1、3、5期主要刊登社會科學類學術論文,2、4、6期主要刊登理工科基礎理論研究與實驗研究學術論文,反映印刷包裝領域有特色的研究成果,推動學術交流;是中國期刊網全文收錄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全文上網期刊、全國高校優秀社科期刊、北京高校人文社科優秀學報;2009年獲全國高校科技期刊優秀編輯質量獎;出版傳播欄目被評為全國高校優秀欄目。
學校領導
現任領導
黨委領導 | 行政領導 | ||
---|---|---|---|
黨委書記 | 劉超美 | 校長 | 王永生 |
黨委副書記 | 趙盛偉 | 副校長 | 蒲嘉陵、黨繁義、許文才、王關義 |
紀委書記工會主席 | 雷京 | ||
黨委常委 | 劉超美、王永生、趙盛偉、黨繁義、許文才、王關義、雷京、史國敏 | 校長助理 | 張養志、周忠 |
(資料來源:2014年11月學校官網)
校園文化
學校標誌
校徽
北京印刷學院校徽設計採用了原標誌、太陽、地球、金鏞等形象元素。校徽整體為圓形,符合大學校徽通常慣例,寓意採集天地朝暉之氣概,包容江川思想之胸懷,追求團結自強、生生不息之精神。校徽中心取“印”和“書”的圖形,重新解構為中國傳統“金鏞”造型。寓意北京印刷學院勤於傳承中華文明,專於建設現代傳媒類大學。“金鏞”從周期而起,自古就有記載盛世、告示眾人,傳播信息的作用。以“金鏞”為示,寓意全體師生聞金起舞,止於至善。校徽為深藍色,獨特、穩重、凝練而不失活潑,如深遠的大海天空,寓意學校辦學嚴謹,各專業彼此交融,不斷前進。校徽以中英文標明“北京印刷學院”,突出了學校的名稱,便於識別、記憶和交流。校徽中心下方註明學校創建於1958年,表明學校的辦學歷史,與“金鏞圖形”合為一體,取得視覺平衡。
校訓嚴謹,求實,團結,勤奮
社團文化
根據2014年11月學校官網顯示,學院構建了以“校園文化藝術節”、“大學生科技節”、“大學生研究計畫”為龍頭的校園文化活動格局,有各類校級學生組織30餘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