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工商大學

重慶工商大學

重慶工商大學坐落於重慶,是重慶重點建設大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西部“一省一校”重點支持高校,是一所經濟學、管理學、文學、工學、法學、理學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具有鮮明財經特色的多科性大學。學校由中央和地方共建,以重慶政府管理為主。2002年1月,由原渝州大學和原重慶商學院合併而成。學校現由中央和地方共建,以重慶政府管理為主,被國家確定為西部“一省一校”重點支持高校,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提升計畫’(小211工程)高校,重慶市重點建設高校。截至2013年,學校設有22個學院(中心)教學單位以及2個獨立學院,73個本科專業[1],教職工2100餘人。有套用經濟學、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環境科學與工程、新聞傳播學等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覆蓋50餘個二級學科點)和2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個博士後流動站分站,1個“重慶市2011協同創新中心”。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圖)重慶工商大學重慶工商大學

重慶工商大學是重慶市重點建設大學,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高校,西部“一省一校”重點支持高校,是一所經濟學、管理學、文學、工學、法學、理學等學科協調發展的、具有鮮明財經特色的多科性大學。學校由中央和地方共建,以重慶市政府管理為主。開設有22個學院(中心)教學單位以及2個獨立學院,71個本科專業。有套用經濟學、工商管理、管理科學與工程、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環境科學與工程、新聞傳播學等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覆蓋50餘個二級學科點)和2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1個博士後流動站分站。
學校現有南岸主校區和江北董家溪校區,占地總面積2733.4畝。主校區設在重慶市南岸區學府大道,坐落在長江之濱,南山之麓,緊鄰重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環境優美,被評為重慶市“園林式”單位和“文明單位”。
學校各種基礎設施完備,教學及科研設備齊全。圖書館藏書218萬餘冊,中外文期刊3488種,建有重慶市第一家中國期刊網開放式鏡像站。學校多校區之間的校園網均已建成並互聯互通,建成跨越多校區光纖110公里,安裝信息點25000多個,接入校園網計算機共20000餘台,建成了"全球發展學習網路重慶遠程學習中心"和"教育數據中心",校園網主幹頻寬為萬兆。校園網通過中國教育科研網(CERNET)和中國公用信息網(ChinaNET)兩個出口,共1200M頻寬全面快速接入INTERNET。校園網承載有多種數位化教學、科研、管理、服務信息系統和數字資源。同時,學校還是重慶教育城域網主環節點之一,並為周邊高校及教育科研單位服務。

重慶工商大學重慶工商大學

學校現有在校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學生、研究生共3萬餘人,成人教育學生1.4萬餘人。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博士後”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開設有22個學院(中心)教學單位以及2個獨立學院,71個本科專業(招生批次:一本/二本),其中有4個國家級特色專業、14個市級特色專業。有一個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點-套用經濟學[1](目前6個二級學科招生)。套用經濟學等8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覆蓋50餘個二級學科點)和2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以及1個博士後流動分站。擁有套用經濟學、工商管理、環境科學與工程等8個省級重點學科(一級學科)。多年來,學校已為社會輸送了本專科畢業生14餘萬名,有的已成為技術、管理、科研和教學等方面的骨幹,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歷史沿革

(圖)重慶工商大學重慶工商大學

重慶工商大學由原渝州大學和原重慶商學院於2002年1月合併成立,由中央和地方共建,以重慶市政府管理為主。

原渝州大學創建於1978年10月,是覆蓋理、工、文、經、管、法等多個學科門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1984年教育部批准渝州大學為重慶市市屬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1985年獲學士學位授予權。

原重慶商學院創建於1985年5月,隸屬原商業部,以經濟類、管理類專業為主,兼有文、法、工等多學科的財經類全日制普通高等學校。1991年獲學士學位授予權。1998年9月,學校劃轉重慶市,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重慶市管理為主。

自原兩校合併籌建重慶工商大學以來,始終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用改革和發展來解決兩校合併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矛盾,創新管理體制和工作機制,以團結、發展的理念凝聚人心,構建和諧校園。

辦學規模

師資力量

(圖)重慶工商大學重慶工商大學

學校擁有一支學科專業配套、科研能力較強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21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1600餘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職工700餘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1000餘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23人。湧現了一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重慶市百名海外高層次人才、重慶市兩江學者特聘教授、巴渝學者特聘教授等高層次人才。學校已獲得經濟學、管理學學科組正高級職稱省級學科評議權和機械工程、漢語言文學、思想政治教育、數學、化學學科組副高級職稱省級學科評議權。。到目前為止,學校已獲得經濟學、管理學等2個學科組正高級職稱省級學科評議權和機械工程、漢語言文學、思想政治教育、數學、化學等5個學科組副高級職稱省級學科評議權。

科研成果

學校高度重視科學研究和科技開發,深入推進科研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緊密結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積極促進科學成果轉化,為西南地區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學校擁有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長江上游經濟研究中心”、“廢油資源化技術與裝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電子商務及供應鏈系統重慶市重點實驗室”等16個國家級、省部級科研機構。
學校共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2600餘項,其中國家級科研項目100餘項,省部級科研項目1000餘項,受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委託開展決策諮詢、管理諮詢、技術諮詢研究970餘項;獲尤里卡國際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重慶市科技獎勵等省部級以上獎勵近100項,國家專利200餘項,其中發明專利12項。學校研製的TY-II透平油專用濾油機系列產品達到國內先進水平,部分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西部論壇》雜誌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中國期刊方陣.雙效期刊”、“全國優秀社科學報”、“重慶市一級期刊”和“編校質量優秀期刊”,也是《國研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期刊網》、《中文科技期刊資料庫》、《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等的來源期刊[6]
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被評為“重慶市一級期刊”,“全國優秀社科學報”,全國《CAJ-CD規範》執行優秀獎
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四川省優秀期刊編輯加工獎,重慶市優秀期刊一等獎,重慶市高校首屆優秀學報,首屆《CAJ-CD規範》執行優秀獎等獎勵。本刊已成為:《中國數學文摘》、《中國物理學文摘》、《中國生物學文摘》、《全國報刊索引》等的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CAJ-CD)》、《中國期刊網(ChinaJournalNet》、《中國科技期刊資料庫》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引文資料庫》來源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CAJCED)》統計源期刊;《萬方數據-數位化期刊群》收錄期刊;《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收錄期刊。

現任領導

李春茹 黨委書記 李春茹 黨委書記
李春茹,女,漢族,中共黨員,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1978—1982年在西南政法學院就讀本科,獲學士學位,後留校工作。1985—1988年在西南政法學院哲學專業攻讀碩士研究生,獲碩士學位。1988年碩士畢業後留校任教,曾歷任西南政法學院馬列部、國貿系副主任、黨總支副書記,法律系黨總支書記等職;1999年12月至2009年8月任西南政法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現任重慶工商大學黨委書記,兼任重慶市社科聯常委、副主席,重慶市哲學學會會長,重慶市婦女理論研究會副會長、重慶市女性人才研究會副會長、重慶市高校學生管理研究會副會長等職務。
李春茹教授主要從事哲學理論方面的研究,近年來公開發表論文三十餘篇,公開出版專著、教材等二十餘部。其中,有的成果曾獲省部級獎項。主持及參加省部級課題四項。
李春茹同志從事行政管理多年,近年來榮獲重慶市“優秀教育工作者”、“優秀黨務工作者”、“思想政治教育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楊繼瑞  校長 楊繼瑞 校長
楊繼瑞,男,1954年10月生,四川井研人,經濟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1996年9月起任四川大學副校長,2005年4月起任西南財經大學黨委副書記,2011年1月任重慶工商大學校長,兼任西南財經大學成渝經濟區發展研究院院長,四川大學房地產策劃與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副理事長、中國《資本論》研究會副會長、四川省發展經濟學會副會長、四川省稅務學會副會長、四川省稅務師協會副會長、四川省土地學會副會長、四川省土地估價師協會副會長、四川省財政學會副會長、成都市科技顧問團顧問、國家開發銀行專家委員會委員、重慶市政府決策諮詢專家委員會專家、重慶市企業聯合會副會長、重慶企業家協會副會長、重慶市工業經濟聯合會副會長等社會職務。
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四川省首批學術帶頭人,1991年獲“霍英東高校優秀青年教師獎”,1993年獲“成都市十大傑出青年”稱號,1997年獲得“國家教委跨世紀優秀人才”、“國土資源部跨世紀優秀人才”稱號,1999年獲首批寶鋼“全國文科優秀博士論文”獎,2000年獲“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中國博士”,獲首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獎”
三等獎1項,省部級科研成果獎一等獎2項,省部級科研成果獎二等獎7項,省部級科研成果獎三等獎23項。楊繼瑞教授主要從事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區域經濟和房地產經濟研究,先後在《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管理世界》、《經濟學動態》、《新華文摘》等學術出版物上發表論文350餘篇,出版專著、教材27部,主持、參與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30餘項,其中多項科研成果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肯定和批示。
(圖)   朱伯蘭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朱伯蘭 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
朱伯蘭,女,1953年出生,漢族,重慶市人,中共黨員,教授,碩士生導師。1981年6月至2002年4月在渝州大學工作,先後擔任黨委宣傳部副部長、三峽經濟系黨總支書記、校長助理、理工學院黨委書記、黨校副校長、校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2002年4月至今任重慶工商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兼任校工會主席、教代會主任。
(圖)   陳運超 副校長   陳運超 副校長

陳運超,男,漢族,中共黨員,教育學博士,副教授。1965年1月出生。1986年7月畢業於解放軍後勤工程學院,獲工學學士;1989年6月畢業於解放軍後勤工程學院,獲工學碩士學位;2002年7月畢業於華中科技大學,獲教育學(高等教育)博士學位。1989年7月—2002年8月,歷任解放軍後勤工程學院油品套用化學系教員、教務處參謀、副處長、高教研究室主任。2003年9月-2006年9月,任重慶市教育委員會國際合作與交流處處長。2006年10月至今,任重慶工商大學副校長。

對外交流

學校積極開展國內外交流與合作,與企業聯合辦學,積極探索產、學、研結合的發展道路,與國(境)外21所高校和香港國際專業服務機構(MSI)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不斷加強與美國英國法國加拿大荷蘭、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友好交流與協作。 每年均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來校訪問、講學和合作研究,並選派優秀教師參與國際學術交流。學校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本科教育為主體,積極發展研究生教育;以學科建設為龍頭,教學工作為中心,師資隊伍為關鍵,科學研究促教學,深化改革,開拓創新,促進規模、結構、質量、效益協調發展、立足重慶、面向西部、著眼全國,培養滿足商貿、金融、物流、旅遊、房地產等現代服務業和裝備製造、新材料等現代製造業需要的工商管理中高級職業經理人才爭取儘快把學校建成整體辦學實力位居中西部同類型高校前列,在國內外具有一定影響力,經、管、文、工、法、理等學科協調發展,具有鮮明財經特色的高水平多科性大學而努力奮鬥

文化傳統

校徽

整個標誌外形為圓形結構,好似一枚金幣的造型,體現了工商的概念;又似一輪冉冉升起的太陽,用生命的源泉——太陽,暗喻學校是知識的締造者。
重慶工商大學位於兩江的匯合處,重慶又名山城、渝都、霧都、橋都,畫面的中心圖案由山字和水字的變體構成,體現其地理位置所在,同時也表明學校是一個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的地方。標誌中的“水”字像被廊橋相隔由兩部分組成,後浪推前浪,象徵著學校發展突破、不斷進取,學生青出於藍甚於藍。交匯的水紋好似中國的“福結”,寓意兩校合併吉祥如意。“水”字還似無數雙手托起學校的明天,齊心協力建設好重慶工商大學。“山”字的造型由六條參差不齊的垂直平行線與六條交匯的水紋組成,代表學校是以經、管、文為主,法、理、工等學科滲透的多學科性大學。每條垂直線都像帆船,隱喻“一帆風順”,也顯示了師生眾志成城、乘風破浪、勇往直前的雄姿;同時也希望同學們揚起理想的風帆,遨遊知識的海洋。整體上看,“山”字的造型好似一本開啟的書,一是表達學校的屬性特徵,同時也表達了開卷有益的理念。
重慶工商大學的標誌由藍色和白色構成。藍色代表海洋的深邃、博大的天空、具有最大的包容性。白色代表純潔、單純與光明,表明學校不僅教書而且育人。圖與底對比鮮明,代表一種理性與思考,寓意知識的深邃與博大。

校歌

大路漫漫,其修遠長
作詞:謝安慶
作曲:付林
從昨天走到今天,堅實的腳步留在路上,留在路上
從今天走向明天,堅定的方向刻在心上,刻在心上
山城魂鑄就執著,兩江水激盪理想
上下求索,興我工商
大路漫漫,其修遠長,其修遠長
讓厚德博學的種子,把巴渝沃土中生根成長,生根成長
讓求是創新的碩果,在華夏大地上到處飄香,到處飄香
用實踐書寫歷史,用智慧建造殿堂
培育棟樑,富國興邦
大路漫漫,其修遠長,其修遠長

校訓

厚德博學求是創新
厚德:厚,增強、厚重。德:道德、品行。“厚德”語出《周易·坤卦》:“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意即大地平坦鋪展,順承天道(規律)而動;君子(有德之人)應效法大地,以無比深厚的德行來承擔重大的歷史責任。鄭玄注《周禮·地官·師氏》云:“德行,內外之稱,在心為德,施之為行。”故“德”包括思想修養和行為規範兩個方面。道德具有歷史性和階級性,一般通用善與惡、正義與非正義、公正與偏私、誠實與虛偽等概念作為評價“德”的標準。校訓中的“德”,指在繼承中華民族優秀道德傳統基礎上創新發展的社會主義道德。
博學:博,多、廣、寬、厚。學:學問、學識。“博學”指具有廣博的學問學識。“博學”語出《論語·雍也》:“君子博學於文,約之以禮。”《禮記·中庸》:“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篤行之。”學問學識既包括理論知識,也包括實踐技能。高校師生都應學問廣博,在專攻某一專業的同時廣博地拓展與之相關的其他專業的知識面,形成“一專多能”的知識結構。
“厚德博學”的基本涵義是品德高尚、學識淵博,它要求學校的師生員工在人品和才學兩個方面都達到一個相當高的境界。
求是:求,探索、尋求。是,真實、正確。“求是”是實事求是的省稱,語出《漢書·河間獻王傳》:“修學好古,實事求是。”意謂做學問要根據事實、實證,求索真知或正確結論。毛澤東曰:“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繫,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意為從實際出發研究探索事物發展的規律性。校訓中的“求是”,著重倡導一種學習、研究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
創新:創,開始(做)。新,初生之物,與舊相對。創新,首創前所未有的事物、見解或方法。《尚書》中說:“苟日新,日日新。”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所大學長遠發展的不竭動力。“創新”就是不墨守成規,要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進行創造性的發明或提出前所未有的新見解、新方法。
“求是創新”要求學校的組成人員,一切從實際出發,把握和遵循事物的客觀規律,在實踐中不斷探索進取,發現新問題,建立新理論,創造新業績。
校風:愛國、誠信、和諧、奮進
學風:勤學善思,求真篤行
教風:明德循理,精業育才

傑出校友

政界 燕平 中共重慶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楊慶育 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高進進 重慶市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主任委員(原重慶市人大教工委主任,原市體育局局長)
劉有恆 重慶市人大民族宗教僑務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原重慶市地方稅務局局長)
況由志 重慶市人大民族宗教僑務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原重慶市檔案局局長)
王世平 重慶市就業服務局副局長,全國先進就業工作者
陳思聰 重慶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原重慶市政府法制辦公室副主任、黨組成員)
秦瑤 重慶市統計局總統計師,黨組成員
李雷霆 重慶高技術創業中心主任、黨委書記
李艾東 重慶市北碚區婦聯副主席,現任重慶科技企業副總經理
周韜 重慶市九龍坡區環保局局長,黨組書記
董杉 重慶市巴南區地方稅務局稽查局局長
趙文先 國家糧食局監督檢查司副司長
羅光照 中共南寧東協經濟開發區工作委員會書記助理,組織部部長;南寧—東協經濟開發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
劉震 重慶市梁平縣副縣長
任競 重慶圖書館黨委書記、館長
周宏波 重慶市青年企業家協會副秘書長,江北區第十六屆人大代表
李四川 重慶港城工業園區管委辦常務副主任、重慶港城工業園區開發公司總經理、江北區寸灘街道辦事處主任
童鳳立 重慶渝北區旅遊局副局長。先後任渝北區外辦副主任、區委宣傳部副部長
曹學彬 重慶名人事業促進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原中共重慶市機械工業局黨委書記
張問倫 重慶市渝北區市政管理局黨委副書記、局長,重慶市優秀基層組織書記
伍強 重慶南岸區環保局副局長
陳若愚 中共重慶市宣傳部幹部管理處副處長、處長,中共重慶市北碚區常委、組織部長
黃杰 重慶保稅港區開發管理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原重慶市長壽區政府常務副區長
黃加明 重慶市紀委派駐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幾件組組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紀檢組組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黨組成員、市監察局派駐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監察專員,原重慶市工商局辦公室主任
段成剛 重慶市巴南區委副書記、區長,歷任重慶市江北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江北區委副書記。
蔣牧宸 重慶市大足區第一屆委員會常務委員,大足區區委常委、區委辦公室主任
王志 重慶市大足區副區長
曹華祥 重慶市大足區區委副巡視員
李萍 重慶巴南區接龍鎮書記
工商界 覃明惠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三八紅旗手,原北京人民機器廠總工程師,生產副廠長、技術副廠長
鄺正平 全國勞動模範,重慶商社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
郭韶華 中國十大企業行銷策劃師,創維集團(中國區域)行銷總部廣告助理總監
李寧 中國房地產行銷年度人物,中糧地產股份有限公司市場行銷部副總監
曹江 中國食品集團公司工作,歷任財務部副經理、審計部經理、資產管理部經理。同時,擔任中食(武漢)冷藏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中食(周口)冷藏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中食集團北京楊鎮分公司總經理
蘭本立 全國新聞出版行業第二批領軍人才,北京中版聯印刷物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國家出版基金評審專家
蔣敬旗 西南計算機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高級工程師,重慶市第三屆勞動模範、第五屆優秀青年企業家
喻亮星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外部專家,現任北京奧維行銷諮詢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
楊軍 美的(廣州)製冷產品銷售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並同時兼任廣州美的暖通設備銷售有限公司董事長、江門市美的製冷產品銷售有限公司董事長和總經理、江門市美的暖通設備銷售有限公司董事長
童銳 貴陽交通發展投資集團戰略總顧問、貴州省國家樞紐工程總經濟顧問,深圳天元商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
鍾志鋒 創維集團廣東分公司總經理
王曉慶 北京視得清電子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法人,擁有數十項專利
謝瑜華 泰康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重慶分公司總經理
周勃 重慶港鑫建設集團董事長,英國皇家特許建造師MCIOB,中國建築裝飾協會常務理事和施工委員會委員;中國建築學會室內設計分會理事;重慶市建築裝飾協會副會長、常務理事
朱炳清 重慶瑞恩醫院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嚴琦 陶然居董事長
陳洪靜 招商銀行重慶分行副行長
廖軍祥 上海世博會土地儲備中心計畫財務處處長,上海世博財務公司總經理
林朝陽 重慶耐德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耐德工業)董事長,曾擔任重慶市第三屆政協委員
譚遠勝 重慶農村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行長、執行董事,高級經濟師,重慶市第三屆政協委員
丁渝珩 重慶大家廣告公司總經理
肖欣 太平洋保險公司重慶分公司副總經理
王敬春 重慶慶龍精細鍶鹽化工有限公司、重慶渝慧生物化學製品有限公司、重慶新途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
劉震 山西坤傑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
彭明勇 重慶市農業生產資料(集團)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亓彪 重慶微創軟體的常務副總經理
葉定法 重慶千葉眼鏡連鎖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
許國斌 上海肯奈迪工貿有限公司董事長
陽小美 創立“米蘭映象”家居飾品
張修輝 重慶奧思建築裝飾設計工程有限公司的董事長
李全國 重慶國奧汽車配件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
教育與科技界 劉宗輔 聯合國教科文衛組織專家,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獲得者,高級工程師
陳平 美國華人醫藥生物科技協會會長
黃興力 全國勞動模範,重慶鐵路中學校長
宋倫 核工業部勞動模範,參與了我國第一顆核子彈和第一顆氫彈的研製生產工作,獲國家民委、勞動人事部、中國科協授予的“少數民族地區先進科技工作者”.
王芷龍 重慶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醫學電子與機械教研室主任、醫學超聲工程研究所總工程師,重慶海扶(HIFU)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及總工程師
周凱 清華大學精儀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工學博士
李佩 西南政法大學全球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世界與中國議程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重慶市“五個一”批專家。
傅正義 重慶工商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副院長,重慶市三國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重慶市古代文學學會常務理事
劉慶 中國科學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所長助理、生態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國家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中國科學院山地生態恢復與生物資源利用重點實驗室副主任,生態恢復與生物多樣性保育四川省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姚建龍 華東政法大學教授、《青少年犯罪問題》雜誌主編,上海市青聯委員
李奇 重慶工商職業學院副院長
賈小波 重慶青年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
屈明 全國體育骨幹教師,重慶市高中教師資格審查委員會委員,重慶市基礎教育質量監測專家組成員,重慶市課程改革專家組成員,教育部《學校體育工作條例》修訂組專家組成員
楊永財 全國教育科研工作先進個人,重慶謝家灣國小常務副校長(兼支部書記),中國兒童教育中心特邀研究員,曾主持多個省級以上科研課題
魯氫 全國高中化學競賽決賽優秀輔導教師,全國化學優質課大賽優秀指導教師,重慶市教委“巾幗建功”先進個人,重慶市化學化工學會化學教育專業委員會常委,重慶市第八中學化學教研室組長,四川省優秀教師
詹卉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博士後,美國內華達大學訪問學者
肖崇昆 中國第一代自行設計的YT24、YT28、7655型鑿岩機的設計主持者和主要完成人
其它 孫毅 重慶電視台大型節目中心擔任體育節目主持、解說評論員,1985年曾獲全國電台節目評比一等獎
黃珂 重慶城市形象推廣大使,現代“孟嘗君”式的資深美食家、社會活動家
王凌翔 金氏世界紀錄保持者(單手拍籃球)

高校任務(一)

該任務主要用於盤點全國各大高校。高校是高等學校的簡稱,泛指對公民進行高等教育的學校。
莆田廣播電視大學
紹興文理學院的元培學院
泉州師範學院軟體學院
河北聯合大學輕工學院
華北地質勘探局職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管莊分院
西安財經大學
山東財經學院
廈門城市學院
廈門醫學高等專科學院
北京套用技術學院
福建船政交通職業學院
鞍山師範學院套用技術學院
福建華南女子學院
華僑大學泉州校區
廈門興才職業學校
廈門工程技術學院
廈門技師學院
成都醫學院校
廈門WECL英語學院
鄭州財經學院
福建外語外貿貿易職業技術學院
鄭州工業貿易學校
南京森林公安高等專科學院
山東外貿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師範大學數計院
泉州市農業學校
漳州城市職業技術學院
湖南師範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莆田市藝術學校
湖南師範大學旅遊學院
泉州兒童職業發展學院
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分院
重慶房地產職業學院
華僑大學廈門工學院
湖南師範大學工學院
福州科技職業學院
北京聯合大學商學院
四川光華學院
北京電子工業學校
西安科技大學
重慶警官職業學院
河北信息工程學校
湖南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
天津工程師範大學
廣東食品藥品職業技術學院
莆田工程學校
撫順職業技術學院
廈門廣播電視大學
廈門東海職業學院
北京中醫藥大學
西北大學
西南科技大學
四川農業大學
天津中醫藥大學
天津師範大學
濟南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河北農業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
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
西南交通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西安工程大學
西安理工大學
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大學
甘肅中醫學院
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
北京民族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中國政法大學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
河南科技學院
吉林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重慶工商大學
四川美術學院
重慶交通大學
聊城大學
青島理工大學
青島科技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山東科技大學
青島大學
浙江傳媒學院
成都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綿陽師範學院
安徽師範大學
西南財經大學
四川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成都中醫藥大學
四川外語學院重慶南方翻譯學院
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南京中醫藥大學
廣東工業大學

重慶市高校一覽

重慶大學一覽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